书城亲子家教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12008000000009

第9章 、学习名人好榜样(4)

比如,有的孩子说,我对我父亲既喜欢,又害怕。当他高兴的时候,我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因为这个时候,我提出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但当他生气的时候我就特别害怕,因为他像世界上最凶的父亲。正像这个孩子说的那样,有些父亲在外遇上不顺心的事,回到家中把气出在孩子身上,即使孩子没有错误,一不小心也会遭到莫名其妙的训斥。此时,孩子会觉得父亲不讲理,同父亲在感情上产生隔阂。相反,父亲情绪特别好,又会把孩子的错误轻易放过去。孩子就会觉得犯点错误没关系,慢慢地学会了见机行事,欺骗父亲。这一怒一喜就把父亲的威信扫得一干二净了。

(4)父亲要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树立和巩固自己的威信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你越是尊重别人,别人也越发尊重你。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道理。在父亲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也是适用的。

父亲要自觉地清除封建家长制的思想影响,放下架子,尊重孩子,在教育时不打骂,不体罚,不侮辱孩子的人格,注意时间、地点、场合,循循善诱,启发自觉,这样孩子就会更加自重、谨言慎行,家长也会有威信。否则,孩子会把父亲视为恶魔,更谈不上有什么威信。

父亲和孩子也要讲民主、平等,孩子看到家长没有摆架子,他才会亲近你,父亲的权威才能有效而且有益。

总之,父亲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和恐固自己的威信,必须从自身修养做起,以身作则,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接近孩子,了解孩子,把对孩子的爱、尊重和严格要求,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父亲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威信并得到巩固。

3.努力塑造好父亲的形象父亲的人格、品行本身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父亲日常的生活行为是一种潜在的而且惊人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

家庭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父母用人格、品德、学识、情感以及家庭生活习惯给孩子以熏陶,是做人的教育。因此,努力塑造好家长形象,是家庭教育的入口处、关键处。

那么,作为父亲,应怎样塑造好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呢?下面是北京市东城区德育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组制定的《家长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有关专家认为,这一行为规范对塑造好父亲的形象很有帮助。

①热爱祖国,关心国内外大事。

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要有责任心。对社会生活中的弊端要有正确分析方法和态度,不说无原则的话。

②对待家庭成员要互敬互爱互让互谅。

孝敬老人,关心老人健康、冷暖、饮食。能宽恕别人的过错,要让自己的言行使家人愉快。

③勤俭持家,生活上量入为出。

不摆阔气,不攀比,不追求超出家庭经济条件的物质享受。节约水电,不浪费粮食。

④和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

要让子女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和能力,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⑤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不干扰孩子的学习活动,培养子女健康文明的举止、爱好,支持其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⑥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训斥孩子。

不打骂、不讽刺挖苦孩子。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允许孩子申辩。不偷看孩子的信件、日记。承诺的事情要如约兑现,做不到时,如实说明原委,表示歉意。

⑦不贪占小便宜,不把公物带回家给孩子用。

⑧不说脏话,不赌博,不酗酒,不看黄色书刊、影视,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⑨热情接待来客,老师家访与家长意见不一致时,要共同探讨。不在子女面前议论老师。

⑩邻里和睦相处,乐于关心帮助别人。播放电视、收音机音量要适中,不要影响邻里,一旦发生矛盾时要谦让。

4.身教加言传,为孩子做好表率父亲从小就是大多数孩子模仿和崇拜的对象,因此,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容易被孩子复制。

父亲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这是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取得教育者的资格。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并不做,也不准备做,那么就丧失了威信,就丧失了教育的主动权,教育效果肯定不好。

教育专家认为:无论什么教育,教育者要将自身做个样子给孩子看,不能以为只凭一个口,随便说个道理,孩子就会信的。特别是在家庭里,做父母的,一天到晚同儿女在一起,一举一动,儿女都把你监管着。比如教儿女不要吸烟,父亲就不能吸烟。

因此,做父母的,要禁止儿女不要做哪件事,总要自己先不去做;要教儿女做哪样事,总要自己先去做。父亲的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道理、根本方法。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告诫做父母的说: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孩子。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你们怎样表示欢迎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

马卡连柯认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尊重,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都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孩子在启蒙时期,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大,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亲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但要身体力行,还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将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

父亲还要尽量充分利用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观念。

比如,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对异性有健康的观念,那么就应教他学会尊敬妇女。在这方面,父亲是儿子的最好范例。

在日常生活中,儿子会从父亲对待母亲的态度中受到影响。他对妇女的估价便以父亲做标准。假如父亲因为母亲是妇女便看不起她,那么儿子也将学会看不起妇女。总之,在孩子未长大成人之前,父亲在他心目是重要的权威,他会毫无保留地跟父亲学。

言传身教是父亲教育子女、同时又是检点自己的好方式,它可以时刻提醒父亲们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言语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为让孩子的行为语言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做父亲的切不可对自己的言行掉以轻心。

5.一诺千金,赢得孩子的信任一位五年级男生在作文中这样写他的父亲:他最令人瞧不起的是说话不算数。双休日,他给人家修家电,要我当下手,打杂,讲好了分一部分工钱给我。收工后我向他要钱,他脸一绷,眼一瞪:小家伙要钱干什么?小家伙有钱就变坏。一次,两次,现在我一到双休日就嚷作业多,不理他,让他去忙去累……他赌咒,只要我一门考上95分,就给我买李宁鞋

,结果我一门考98,两门考96,向他要鞋,他翻脸说那是哄你的,还骂我是财迷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做人的准则。如果许诺了的事,不去兑现,那就是不守信誉。作为父亲,要以身作则,答应(包括哄着、闹着玩)孩子的事一定要实现,因为:

一是孩子缺乏知识经验,特别是是非辨别能力较差,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善于模仿父母的言行。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讲话不算数,孩子也会讲话不算数,尽管你说的话有时是哄着的、闹着玩的,孩子怎能知道呢?

二是如果父母经常向孩子许诺而又不兑现,那么,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不可信的。这样,父母就丧失了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允诺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办,不能办或不愿办的事就不要允诺。如果允诺之后,情况变化无法实现,必须向孩子说明情况,以防孩子产生误会。

作为父亲,除了自己要诚实正直,同时,还须培养孩子追求真理和不弄虚作假的态度。一旦孩子到了懂得道理的年龄,就应当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以建立相互间的信任(除非他说谎)。

经常用善意替代对孩子的怀疑,他将尽力实现对你的信任。

父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若出现了错误,则须采用疏导、讲理、慈爱的态度来解决,以期重新取得孩子的信任。

始终如一地对待孩子,就是不要经常改变你对他们的热爱、高兴和欣赏的态度。不要今天高兴了对他们一个样,下次生气或忧愁时对他们又一个样。对孩子的一致性,是赢得孩子信任的基础。

孩子信任你的一个标志,是当他们有问题时会来找你,因为他们知道你能给他爽直的答复。

另外一个标志,是孩子会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你,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辜负他们的信任。

6.为孩子可以做出牺牲作为一个好父亲,应该能够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骚乱的事件的影响。虽然你不是远离尘嚣,但必须能够保持沉默寡言,使自己平静而安详,给子女一种安全感。即使在对待不幸时,也不应像一般人那样反应强烈,并且对子女的自尊心十分尊重,为了子女可以做出任何牺牲。

有这样一位美国父亲:

他在消防站工作,赚的钱并不多。他为了养活全家9口人,还必须兼做两份工作。但家里的日子过得仍很拮据。

一天,10岁的儿子带了两个小朋友来到消防站。

儿子想摆摆自己父亲的威风,便问父亲:能不能给我30美分,我们三个人想各喝一瓶汽水。

父亲回答的语调里有一丝犹豫。但他还是说:当然可以。然后把钱给了儿子。

吃晚饭时,儿子走进家门,意外地听到父母在屋内说话,母亲好像对父亲不满意,只听母亲说:你本该说,你没钱请他们喝汽水,他会明白的,我们家没有多余的钱。再说,你总得吃午饭哪!

父亲还是平时的老样子,耸一耸肩就打发过去了。

儿子没有让父母知道自己偷听了他们的谈话。他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要告诉父亲,他理解父亲在那天和别的许多天做出的牺牲,为了这一点,他永远不会忘记他。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亲,他们以问题和责任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太关心自己,但对家人却给予无私的爱。他们觉得自己人生的使命就是让家人幸福,也知道这是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牺牲的事。

这样的父亲,是一个最好的父亲,他因为感到自己的职责、义务和责任,而去尊重幼小的孩子。他是不自私的,因为他觉得让家人生活得快乐是他必须做的工作。他在难题、焦虑、责任面前,仍然谈笑风生。他很朴实,但他的思想境界,某种意义上却是只有哲学家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