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语言艺术
12029100000015

第15章 课堂上的语言艺术(4)

在这里,如果老师直接对小明说:“你额头上有颗米粒,擦掉!”就显得索然无味了。如果老师说:“你看你看,你额头上居然还有一颗米粒,扣你的个人卫生分!”这多么令人扫兴呀!在此,老师的幽默体现的是一种亲切的情感,使小明不但会高高兴兴地擦掉额头上的那粒米,而且以后吃过饭后肯定会注意“清洁”一下自己。

有的教师习惯于板起面孔说教,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尽管学生可能不会敬而惧之,也可能敬而远之。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一味在师道尊严中找感觉,就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感觉,师生关系怎么可能和谐,学生怎么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说,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幽默,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营造好的气氛。

案例

有位老师每学期开学时都会给其学生讲一个类似“猪肝与竹竿”的小笑话:

从前,有个县令,想挂蚊帐,但没有竹竿,于是差遣小吏前去购买。小吏得令,直奔肉店,买一块猪肝而归。临走时店主赠猪耳朵一个,说是孝敬公差大人的,小吏忙将猪耳朵揣入怀中。路上甚喜,口中直念叨——老爷吃猪肝我吃猪耳朵。回府,便把猪肝献给县令。县令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拍案怒吼道:“真是胆大,你的耳朵呢?”小吏闻言,心想:“店主赠我的猪耳朵,老爷竟然也知道,真是明察秋毫。”于是,小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慌忙从怀里掏出猪耳朵,举过头顶,说:“老爷,我的耳朵在这里。”

学生听完,一阵大笑,“开心一刻”之后进入“开新一课”,自然过渡到正题,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学习内容之中,这样一来,为本堂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真正的幽默是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幽默教学的运用因人而异,内向沉稳的教师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以语言的机智性“幽”它一“默”,使学生在片刻沉思之后方觉回味无穷。

一位数学老师在导入“比例尺”一课时,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我衣服口袋里装着一个人。”“啊!怎么装得下呀!”学生们非常惊奇。“把人变小呀!”这位老师变戏法似的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相片。“哦!原来是这样呀!”学生恍然大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幽默既有“庄”的特点又有“谐”的特点。“庄”“诚于中”,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谐”“形于外”,指教学形式的情趣性、生动性和诙谐性。教学幽默中有“庄”无“谐”,未免枯燥乏味,显得呆板;有“谐”无“庄”,会流于油滑。寓“庄”于“谐”、“庄”“谐”适度,才会给课堂带来一缕清爽之风,带来朝气蓬勃的景象,这才是课堂教学幽默最鲜明的特色。

曾经有一位化学老师在讲“化学元素”一节时,没有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而是开始绘声绘色地谈起“万物之灵”之人的化学组成来:“一个人的人体中的水,足可以装满一只容量为45升的水桶;人体中的脂肪,可以制造7块肥皂;人体中的碳,可以制造9000支铅笔;人体中的磷,可以制造2200根火柴;人体中的铁,可以制造2根铁钉;人体中的石灰,可以足够粉刷两个鸡棚……”

在这里,这位化学老师说得越精细,讲得越严肃认真,学生越觉得可笑。因为人体本来与肥皂、铅笔、铁钉、石灰等东西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可经老师煞有介事地一联系,而且数目还是那么大,形成了一种谐趣,使学生领悟了严肃的新知。这位老师就这样把“万物之灵”之体由诸多化学元素组成描绘得栩栩如生,又天衣无缝地用“谐”的方式把人体的化学组成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对化学元素的了解。

案例

一位语文老师在讲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考虑到其主题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果说教过多,会使学生兴味索然,有贴标签之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而采用了一些幽默技巧。

这位老师在讲到菲利普夫妇每到星期天都衣冠楚楚地来到海滨盼望于勒归来时,启发学生找出盼的细节,尤其是菲利普都产生了幻觉。老师适时点拨,金钱的魅力真是大呀,简直要使人神经错乱了,真是“盼你盼到梦里头”。学生会心地笑了,在笑声中欣然而见菲利普唯利是图的嘴脸。

当分析到文章高潮部分时,菲利普夫妇由原来急切的盼望一下子转入惊恐的躲避时,老师又把一句俗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化为“有钱千里盼相会,无钱对面不认亲”。这样一改,一针见血地点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这一文章主题,而且学生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领悟了这一主题。

老师的小小幽默可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教学幽默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据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

肯尼思·丁·汉森在其《美国中学生的讲授法》里说:“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不能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即有意识记住了更多的概念。”这便很好地替幽默能够增强学生的无意识记忆作了注解。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制与创新能力的展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

你想让你的语言“粘”住学生吗?想让你的学生对你的课倍感兴趣吗?想让他们紧紧跟着你走,聚精会神地听你讲课,生怕漏过你说的每一句话吗?那么,来点儿幽默吧,因为幽默就是教学的利器!幽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何乐而不为呢?

43.幽默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幽默艺术得以发挥作用的方法多种多样。

幽默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要见机而幽而默,要适时而幽而默,要因事因人适宜而幽而默。所以幽默“方法在于借鉴,不可硬搬,曲尽其妙,存乎一心,若无临变制机之巧,则百法无一用,一法生万法,无法为至法。”

(1)妙用陈言

例一

上课铃响过,老师走上讲台,有些学生还在低头忙着别的什么。见此情景,老师煞有介事地说:“警报已经响过,还不赶快‘隐蔽’呀,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手头忙!”学生一听都乐了,立即坐得端端正正,集中注意开始听课。

例二

春天的课堂里,和煦的春风吹得学生睡意朦胧,老师见状,也眯起眼睛佯装打瞌睡,然后梦呓一般地絮絮轻语:“暖风吹得师生醉,直把教室当卧房……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一番话抑扬顿挫,把学生们都逗笑了,笑声中睡意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构成这两则幽默的一个共同方法是,对现有成句的临时改造。

第一例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一流传甚广的对联的改造;第二例则是对“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些着名诗句的改造。

这种妙改陈言的语言技巧有什么审美效果呢?具体说来有两点:一是借助陈言的着名效应,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其更顺利地理解和接受语言信息;二是能通过对陈言的部分“篡改”,对学生的惯性思维和例行理解以新奇刺激,构成一种“新”与“陈”的即时对比,而且这种“篡改”部分又总是和当前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更容易引发学生一种感同身受的兴奋,从而大大强化学生接受语言信息的兴趣。因此,对已有陈言的即时改用,体现了语言在同一言语场内就完成了“新陈代谢”的奇特景观。

(2)故错夸张

故错夸张,就是根据他人错误的逻辑或做法,夸张地表现其错误,以便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一位老师针对有的学生写作文时不加标点或一逗到底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反应:在评讲作文时,他站在讲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念一位学生的作文,一直到脸涨得通红、腰弯到不得不蹲下时还在念。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您怎么不停一下呢?”老师则喘着粗气说道:“句号在哪儿呀?”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起来,从笑中也受到了教育。

(3)有意曲解

所谓曲解,就是对对象进行“歪曲”、“荒诞”的解释,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将两个表面上毫不沾边的东西联系起来,造成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感。有意违反常规、常理、常识,利用语法手段,打破词语的约定俗成,临时给它以新的解释,甚至对问题进行歪曲性解释,把毫不相关的事捏在一起“拉郎配”,从而造成因果关系的错位或逻辑矛盾,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形成幽默感。

有意曲解还包括偷换概念。将对方谈话中使用的概念借用过来,并赋予新的内容,也会产生幽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