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社会怎么发达、物价如何上涨,我们只要具备一颗平常心,只追求一种平常生活,做到一生衣食无忧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放下心中累累的欲望,人生便能轻松许多。
4.爱占便宜者一定会吃亏到底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是可能吃亏,不但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
唯有不爱占便宜的人,才会真正有福。
自古就有“吃亏是福”、“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
但对于其中的道理似乎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只是表面上一知半解,而实际行动起来却大打折扣。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罢又是一口,把蛋吞了下去。
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
没想到父亲的碗底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傻眼了。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不爱占便宜,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美好品质。
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
不爱占便宜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世界上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要付出代价。
有的人见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便是蝇头小利,见之亦心跳眼红手痒,志在必得。
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便掉一分尊严。
天底下也不会有白吃的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爱占便宜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
在物质利益上宽宏大量,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抬举他人。
如此这般,以不爱占便宜为荣为乐,势必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抬举。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是在看似吃亏中不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并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
一旦占不到便宜便愁肠百结、郁郁寡欢,甚至捶胸顿足、一蹶不振,受伤者只能是他自己。
5.不要做见利忘义的小人见利忘义是典型的小人嘴脸。
这种人没有原则、立场、信用,更是不懂感情,奉行“有奶便是娘”的人生信条,与人交际是为己所用,谁对自己有利就依附谁、巴结谁。
需要时,逢迎拍马、卑躬屈膝拉关系,在权势面前唯唯诺诺,一脸地道的奴才像,一旦达到了目的或一朝得势再用不着他人时,立即撕下虚伪的面具,又不断地去巴结新主,寻求新的靠山。
这便是“小人爱财,不惜弃道”。
这种人只能共享富贵,共不了艰难。
遇到麻烦,为了一己之私利,可以背叛亲朋,背叛同志,背叛集体。
小人的名声如此恶臭,行为如此可耻,人们都会嗤之以鼻。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
兽犹如此,何况人乎?”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小人“做人”重于做事,“谋人”多于谋事,他们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划圈子、抱团子、傍大款、攀高枝上。
他们交友是以利益为原则,如果得不到实惠,就会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
小人遇到恩人的帮助和提携,他每时每刻想的不是如何来感恩,不是把事情做好,而是如何才能尽快地超越恩人的地位。
恩人的肩膀能靠一靠的,他会踩着上;如果不能靠,恩人便成了他往上爬的绊脚石,他们便会挖空心思来搬开这个绊脚石。
像这样的人,如果当初收留了他、帮助他,无异于引狼入室、养虎为患,他们犹如冷血的虎狼之辈,等将他们养肥后,终有一天他们会反咬一口。
魏忠贤进入了最有权势的部门,窃居了后宫最核心的位置,贪欲和野心也随着急剧膨胀起来。
魏忠贤暗中与客氏勾结,在向更大的权力窥探的同时,计划着为自己的权贵之路清除障碍。
他们采取的震撼朝野的第一动作是谋杀魏朝和王安,保证在太监的二十四衙中树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其实魏朝和王安都曾经是魏忠贤昔日的好友和恩人,是魏朝将魏忠贤这一乡间农夫引荐入宫,后来,又是他不时地向主持宫事的王安好言举荐,魏忠贤才日益得以重用。
故此,魏忠贤和魏朝曾结为兄弟。
在魏朝发现他与客氏勾结后,二人发生了矛盾,兄弟变成了仇敌。
熹宗即位后,魏朝被赐名为王国臣,是实力派人物。
这样魏朝在生活和事业上都成了魏忠贤的有力竞争对手。
因此,魏忠贤早就下决心除掉这个心腹之患。
一次,魏忠贤和魏朝在一起饮酒,为争客氏斗骂起来,深夜惊动了熹宗。
客氏自然支持魏忠贤,结果魏朝被勒令告病出宫。
魏忠贤将其赶出了皇宫仍不放心,并在路上派人将其绞死。
魏忠贤除掉魏朝之后,矛头又指向位在自己之上的王安。
王安是明代比较正直的太监总管,并且在朱由校登基皇位的斗争中,他立有不可代替的功劳。
所以熹宗对他信任不疑。
熹宗即位后就有意让他出任掌印太监,王安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依照惯例要上表辞谢。
而魏忠贤与客氏密谋乘机向熹宗进言,准了王安的辞谢,立即把这一要职给了一贯依照客、魏意愿行事的王体乾。
魏忠贤轻而易举地扳倒了王安,念他以前对自己不薄,本想放他一马,然而阴毒的客氏进言,不能留此后患!
这样魏忠贤就指使私党参奏王安,熹宗也不问青红皂白就稀里糊涂地把为大明朝忠心耿耿卖命一生的王安降职到南海子净军。
王安一腔冤屈无处诉说,当他匆匆赶到南海子后,按照魏忠贤的部署,王安被断绝饮食,三天后如果没饿死,就要一刀斩杀。
正直的王安也被除掉了,王安手下的太监被魏忠贤即刻驱逐殆尽,同时拼凑以王体乾、李永贞等宦官为羽翼,暗中拉拢大学士沈滩为帮手,迅速在宫中形成新的权力集团。
他还劝说熹宗在宫中选拔一批身强力壮的宦官组成军队,以备后用。
魏忠贤自己同时掌握东厂大权,这样宫中的实权尽收手中,为他实现更大的野心和贪欲创造了条件。
魏忠贤勾结客氏,一朝得势便立即翻脸无情,对妨碍自己的同伙狠下毒手,一一扫除隐患,这不但暴露出他篡权的野心,也表明了这个阴谋家品质的卑劣,真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这句话似乎在魏忠贤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实生活中,有些贪欲很强的人,他们的价值取向是非常现实的,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更注重现实的、经济的利益。
只要有机会捞好处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捞,有时候甚至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恶意地背叛朋友。
这样的人实在难以得到他人认可,也难以获得人生成功,我们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
古人云:“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留路;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关爱自己。
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山谷中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最好的回报。
1.利人常常是利己的第一步人际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
你有利于别人,别人也会有利于你。
为人处世之道,凡遇事时都要有利于人,才算是高明之道,因为有利于人就等于是为以后别人有利于自己留下了余地;应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因为给人家方便,同时也就是日后为自己之方便打下了基础,即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
这次你帮助了别人,下次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你,这也就等于你自己帮助了你自己。
因此,我们提倡助人为乐,帮人其实是帮己的处世之道。
众所周知,做对别人有利的事,首先我们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某人有困难时,自己出手帮了他一把,我们在接受感谢和感受到自己力量的同时,也会由衷地感到一种从心底深处散发开来的快感。
能够做些有利于别人的事,说明自己有力量、有能力,在有利于别人的过程中,这种力量和能力被充分地释放展现出来,这不但会使你的自信心增强,而且为自己以后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打下基础。
卡耐基指出: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会因此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大家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在做某事时,由于一个环节没有打通,从而使自己身陷僵局,只得到处寻求帮助,最终在别人的帮助下取得成功,这时你可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帮助”是多么重要。
如果在这过程中,你寻求的是你曾经帮助过的人,这次他一定会尽力帮你渡过难关。
如果是曾经需要你帮助而你没有去帮助的人,这次恐怕你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也不会帮助你。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帮人就是在帮自己。
“利人利己”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也是双赢人生的至理名言。
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你和他都得到了帮助,最终实现双赢。
这也就是双赢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与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墨子说:“恋人者,人必从恋之;害人者,人必从害之。”构建平和的心境,设身处地给予他人方便,这也是自己得到方便的根源。
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与人方便。
在生活中,若遇到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人,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自私,鄙视其为人,自然就会很少与其来往。
相反,若遇到的是一个能方便他人的人,我们常常会敬佩其为人,也很乐意与他来往。
思己及人,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方便他人。
不给他人方便的人,自己也难有好的结果,不爱人等于不爱己。
关心身边的人,你才不会被生活抛弃。
人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关怀和爱心,人们就无法和睦相处。
有时候,我们必须为他人的利益着想。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和高姿态,缺少这两样什么事也干不了。
不要斤斤计较、小题大做,在给对方设一道门的时候,其实也把自己堵在了门外。
两个人在一架独木桥中间相遇了,桥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两人都想着让对方给自己让路。
一个说:“我有急事,你让我先过。”另一个人说:“我们谁也不愿让,那就同时侧身过桥。”两人一想也对,就侧过身子脸贴脸地过桥。
这时一个人暗暗推了另一个人一把,另一个在挣扎中抓住了他,两人同时掉进了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