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10大名人的人生大智慧
12062000000027

第27章 在不断创新中成功的数字天才(1)

——比尔·盖茨的人生大智慧

人生的机遇不是等来的,成功的奇迹也不是想来的,一个能迅速成为世界首富的神奇小子,更不是老天爷眷顾偏爱的结果。看看比尔·盖茨20多年来数不胜数的技术创新,就知道了微软辉煌的奥秘之所在,那正是比尔·盖茨为什么富可敌国、雄霸天下的原因。

人物简介

比尔·盖茨,1956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郊外的华盛顿湖畔。其外曾祖父丁·W·马克斯韦尔是美国有名的银行家,曾经当选为市长和州议长。母亲玛丽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父亲是一位着名的律师。

小盖茨从小酷爱读书,他所买的书不全是童话和小人书,而以成人作品居多。他最喜欢连续几个小时阅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其热情和兴趣非常人能比。总的说来,盖茨是个精力旺盛,非常好动的孩子。

1972年,盖茨和艾伦创立了交通数据公司。1973年秋,盖茨考入哈佛大学,被获准同时攻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允许任意选修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的课程。这期间,他同艾伦一起编制了BASIC程序,这一成功使盖茨和艾伦非常高兴。盖茨心中豁然开朗,他意识到他真正的兴趣在于计算机,他的使命在计算机,他的未来在计算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来到世界就是为了开创一个新的产业,为人类开辟一个新的天地。1975年,19岁的盖茨毅然中途辍学经商。也就是在这一年,日后妇孺皆知的微软公司成立。

随着微软的发展,盖茨大力收罗人才,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好。在此基础上,盖茨确定了向“应用软件”进军的企业发展战略,从而使微软产品成为软件产品行业的标准。

1986年3月13日上午,微软股票正式上市,开盘价25.17美元,立即成为抢手货。一年后,微软股票已冲至每股90.75美元,31岁的盖茨因其持股而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199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盖茨列为该年度世界十大富豪之首,在计算机世界的搏击中,他聚集了近400亿美元的巨额资产。他拥有的不仅是资本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他领导并开创了个人计算机领域的新篇章,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迪生和福特。从一位技术人员成长为企业家,他体现的是数字化时代。

盖茨最喜欢大卫的一句名言:“即使把我全身剥光,一个子儿也不剩,扔在沙漠中心,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路过,不需多久,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

迷恋编程,最早的中学生计算机迷

兴趣是能力开发的向导。从小就对计算机着迷的盖茨,在浓烈的兴趣引导下,开始走上了奇迹的第一步。看到今天的微软帝国,谁都会感慨上中学时盖茨的选择。

1968年,当盖茨在湖滨中学的第一年临近结束时,学校作出一个对比尔·盖茨的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让学生去涉足崭新而令人兴奋的计算机世界。

不过,虽然学校有了这种使学生涉足先进科技的理念,但就当时计算机的天价,学校要想购买一台计算机,即使湖滨中学这样一个很富有的私立学校,经费仍然很困难。

当时“巨人脑”计算机的售价是数百万美元。这样高的售价恐怕只有政府、大学和大公司才能买得起,一般的机构是不敢问津的。所以,学校本身只买了一台价格相对便宜的电传打字机。如果付费,使用者可以在电传打字机上输入指令,让它通过电话线与一台PDP-10型微型计算机联网。PDP是数据设备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中一种非常着名的机型,大约与电冰箱一样大。正是数据公司研制的这种计算机,后来成了盖茨作为计算机程序编制人员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湖滨中学所使用的PDP-10型计算机归通用电气公司所有,该公司按照湖滨中学的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向学校收费。在当时,计算机的使用费是十分昂贵的。

湖滨中学学生母亲俱乐部的一群妇女举办了一次拍卖活动,用以支付孩子们使用计算机的费用。这次拍卖共筹集了3000美元,勉强可以应付那一学年余下时间的开支。作为家庭主妇,她们始终弄不清楚为什么这台机器会对几个热爱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早熟的孩子产生那么大的诱惑力。比尔·盖茨和伊文斯就是他们学校最先染上这种近乎奢侈爱好的两个学生。他们对计算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一接触它就爱上了它。计算机严密的逻辑和神奇的计算能力简直让这两个孩子着了魔。

湖滨中学成了当时美国最先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学校的计算机房对几个优秀的学生尤其是盖茨来说,已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仿佛这是一个强大的磁场,时刻都牵绕着这几个低年级学生的魂魄。没有多久,这台机器就成了盖茨通向新世界的一根脐带,他的一生以这台机器为分界,以前和以后迥然不同。

做任何事,全身心地投入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专注的人,才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

——比尔·盖茨第一次进计算机房时,盖茨是保罗·斯托克林数学班上的学生。一天,斯托克林带领全班同学去高学部参观计算机房。在斯托克林的指导下,盖茨在机器上输入了几条指令,当它与几英里之外的PDP-10型计算机联通后,盖茨以一种敬畏的心情看着屏幕,信息立即反馈回来了,盖茨顿时感到无比吃惊,因为眼下的一切比科幻小说所描绘的情景更神奇。

盖茨立即就被这台机器吸引住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有空余时间,他总会往湖滨中学的高学部跑,全身心投入到这台机器上,反复进行操作和练习。

在湖滨中学,盖茨并不是惟一一个对计算机着迷的小伙子,他很快发现,还有其他一些人和他一样对计算机非常着迷,也和他一样有事没事往计算机房跑。他不得不和这些人一起共用这台计算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高学部的说话细声柔气的学生,此人名叫保罗·艾伦,比盖茨大两岁,他后来与盖茨一样,也成了美国计算机界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不久,基于共同的爱好,几个对计算机着迷的同学包括盖茨、艾伦、伊文斯、韦兰等组织了湖滨中学程序编制小组。

寸利必争,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

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上分厘计较寸利必争,从做第一笔生意起,盖茨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竞争意识和理财特长。

1971年初,湖滨中学程序编制小组得到了一笔重要的业务,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信息科学公司与计算机中心公司一样,也是一家计时计算机公司,它想请一批人用PDP-10型计算机来为它的客户编写一份工资表程序。它的总裁汤姆·迈克雷林知道湖滨中学有一群小伙子在编写程序方面非常在行。

盖茨回忆说:“保罗和韦兰当初认为他们足可以应付,所以他们告诉我‘我们并不需要你这个小子。’但之后他们又改变了主意,事实上,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编写过什么工资单程序,所以,他们又要我参加进来。我对他们说,‘好嘛,你们既然要我参加,那我就要统管这个项目……’事实上,是我和伊文斯做了大部分编写工作。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我们被允许免费使用计算机,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好交易。”

按照盖茨的说法,工资单项目实际上非常麻烦,令人乏味。“为此,你必须了解州税法、工资扣除法,以及其他与此相关的材料。”

与信息科学公司的这笔交易意味着湖滨中学计算机程序编制小组将会成为一个正规的合作团体。盖茨很懂经商之道及商业和法律程序,也很善于与信息科学公司打交道,所以,他成了这个小组的中心人物和权威的法律顾问。盖茨和伊文斯当时15岁。伊文斯保留了一份与信息科学公司打交道的详细记录,这本记录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好处,说明这群小伙子在做生意时,其精明程度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在一份记录中,伊文斯这样写道:“我们正在编写的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工资单程序,3月16日是我们交差的期限。我们获益匪浅,因为在一个充满商业气氛的环境里工作,并且与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在过去的几周中,我们都竭尽全力去完成它。星期二,我们去了波特兰交这个程序,当他们把它插入计算机时,打印机随后就打印出了一份关于未来工作的协议合同。由于它给我们带来了知识上的好处,并且使我们免付了昂贵的用机费用,所以,每一件事我们都干得非常漂亮,现在,我们也想获得某些经济上的收益。”

当程序完成时,盖茨、艾伦、伊文斯和韦兰乘车去波特兰与信息科学公司的董事们参加一次会议。会后,伊文斯写道:

“他们给了我们所有的人纸和铅笔,要我们写下个人简历,以便他们好雇佣我们。当然,这就不得不提到钱的问题,保罗、比尔和我都不希望按时付费,所以,我们提出以项目产品或版权协议的规定来支付我们的酬金,大家都知道版税的金额是非常巨大的。由于我们的一个程序,我们得到了大约信息科学公司所获利润的10%,在公司长期的经销中,我们所获更多,因为通过协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公司无权占用任何属于我们的那部分收益。”

这笔款项究竟有多少,大家都说不清楚,但只要有销售活动,程序小组都能从他们的工资单项目中抽取版权费,并且信息科学公司还给了他们大约值10000美金的计算机使用时间。

伊文斯的父亲马文·伊文斯认为,“如果有人想知道为何盖茨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早期经商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要说盖茨的经商意识是足以令人们吃惊的,因为在还是个中学生时,他就知道提出自己的条件——尽管对方是一家大公司——按版权抽取利润了。

.高瞻远瞩,毅然休学创办微软

比别人看得更远源于比别人站得更高。哈佛培育的学子最先学会的是创造人生的态度。盖茨深得其精髓,虽然其后不久他便退学了,但从哈佛学到的东西,使他受益终生。

1974年12月,一个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日子,艾伦赶往盖茨的宿舍,他风尘仆仆,特地从外地专门来找盖茨。偶然间,他在一个书摊边停下来,看了看一本刚刚出版的1月份的新杂志——《大众电子学》。这本杂志他从小就经常看。然而,惟有这一期杂志却令他十分激动,心跳不已。杂志的封面有一个奥泰(Aitai8)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上面印着醒目的大标题:“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计算机,堪与商用型相区别。”

艾伦连忙买了这本书,翻阅了几页,立即匆匆忙忙往盖茨宿舍跑去。他见到盖茨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现在终于有机会动用BASIC做点事情了。”

有人把我的成功归为幸运,我不否认机遇的重要。但我要问,我和艾伦发现了机遇时,你们在哪儿呢?

——比尔·盖茨艾伦,这位研究过莎士比亚的大学生,他向盖茨朗诵了莎士比亚在历史剧《大乌西斯·凯撒》中的一段台词:“在人类的事务中有股潮流,洪水般的潮流奔向财富。如果一个人被这种潮流所抛弃,他的一生注定黯淡无光,凄惨悲凉。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海洋中飘浮。我们必须跟随潮流,顺流而动,否则我们将失去人生的机遇。”

盖茨心里也清楚,这是个大好时机,个人计算机的奇迹就要降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盖茨更明白,人们长期呼唤的科技黎明之光来了,电脑神秘化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让我们开始创办计算机公司吧!”

“否则我们将会失去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到那时我们将会抱憾终生的!”艾伦不断地对着盖茨唠叨着。

在艾伦的鼓动下,盖茨终于下定了休学创办计算机公司的决心,不过,离开哈佛并不是说一声再见就可以,这是比尔·盖茨认为最难办的一件事。不过比尔·盖茨到底是比尔·盖茨,他没有回避这件事,还是硬着头皮对父母说了他的计划,说他准备退学,去和保罗·艾伦成立一个计算机企业。

盖茨并不想在西雅图开公司,虽然这里是他的家乡,更可以靠近父母。他要到一个叫什么阿尔伯克基的地方,而在西雅图人眼中,新墨西哥全是沙漠,到处尘土飞扬。这让他父母很感伤心。

当玛丽看到她儿子正在准备做学业上的自杀行为,她死命反对这种她看来是愚蠢的行为,她希望盖茨在取得学位之前不要离开学校。哈佛的学位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盖茨的父亲也极力反对他的儿子开公司,尤其是在毕业以前。不过,虽然他们极力主张爱子继续其学业,但他们也认识到自己缺乏关于一个软件公司究竟属何物的技术背景与商业常识,要说服而不强制爱子的话,必须另寻外援。

于是玛丽·盖茨求助于她在联合道路公司董事会认识的萨穆尔·斯托姆,一个受人尊敬的商业领袖。她安排盖茨和斯托姆会面,希望他们的交谈和讨论会使她的爱子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或者至少可以延缓一下,以继续他在哈佛的学业。

一个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也是着名的慈善家和市政领导人,斯托姆常常被人找来从事此道,甚至包括一些最有权势的人也找他仲裁或调解一些事情。斯托姆从未上过大学,但他从事电子业发家致富,玛丽·盖茨从一些朋友那里了解到,斯托姆是华盛顿州屈指可数的几个在商业领域中既通计算机技术又明了计算机产业发展前景的人。

当盖茨从哈佛回家小休之时,斯托姆带他到雷尼尔俱乐部共进午餐,这里是政界要人和商界名流的交际中心,始建于1888年,历来是西雅图最引人瞩目的场所之一。

在整个会谈中,盖茨向斯托姆解释他正在干的和希望将来要干的是些什么。斯托姆不知不觉被感染了,仿佛回到了自己也是这般慷慨激昂和胸怀大志的白手创业的青年时代。斯托姆衷心地说:

“任何一个对电子学略有所知的人,都应该明白这(指个人计算机革命)确实存在,并且新纪元确已开启。”

盖茨也谈到了他和艾伦共同的前景:个人计算机革命刚刚开始,将来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而赚钱的远景同样辉煌,或许,将有无限的机器依靠他们的软件而运转。

斯托姆不仅没有劝阻盖茨打消念头中止计划,相反在倾听了这位十几岁的后生小子的演说后,鼓励盖茨好好干,争取干好。

比尔·盖茨的妈妈因为这件事,好长时间都不愿意见到斯托姆。而斯托姆则很大度,一直到斯托姆70岁退休以后,接连好几年都开这样一个玩笑。他说:“在这个问题,我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我那时应该给他一张空白支票,让他随便填上数字去花,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投资呀!我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精明的资本家,但在这件事情上,我简直蠢透了!”

比尔·盖茨来到了阿尔伯克基,他的生命将从这里开始辉煌。

也许,这是一场冒险,但是,没有冒险,成功将永远停留在遥不可及的地方。

1975年7月,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终于将他们久存于心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正式创建了微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