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于是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请伯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伯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前往吴国。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坟旁边的一间石屋里,还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了。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于是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又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来激励自己。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于是他订出鼓励生育的制度,还让文种管理国家大事,让范蠡训练人马,自己则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成为强国。
最后在全民共同努力下,勾践终于一举攻下吴国,报了灭国之仇。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越王勾践为了使自己不忘记以前所受的耻辱,激励自己的斗志,以图将来报仇雪恨,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东山再起,一举灭吴,恰恰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激发出自己的斗志,用百分百的汗水来浇灌成长的果实,最后才会获得成功。
毛遂自荐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算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定再返回。随从人员不用去外边寻找,在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
可找来找去,平原君只找到十九个合适的人,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的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你处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对你没有称道的话,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显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最终被毛遂说服,带着他一道前往楚国。其他十九个人嘴上没有说出来,心里却都在嘲笑毛遂。
来到楚国,毛遂凭借出色的口才,折服了其余十九个人。而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道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就对毛遂说:“先生上去吧!”毛遂便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的舍人。”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
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你的性命,现在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那是因为他们能够凭据自己的条件而增强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竖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
楚王连忙说:“是,是!实在像先生说的,那么就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吧。”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宫殿上成功签定了“合纵”盟约。
平原君签订“合纵”盟约之后归来,回到赵国,说:“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我鉴选人才时,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为没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却没有发现毛先生这个人才。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吕。毛先生三寸长的舌头,强似上百万的军队。”于是把毛遂作为上等宾客对待。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人生并不是缺少机遇,而是缺少把握机会的人。机遇通常只有一次,如不把握,可能抱憾终生。机会通常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要锻炼自身的能力,抓住时机,在关键时刻展露自己的才华。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是阳城县人,字涉。吴广是阳夏县人,字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上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们这些兄弟。”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九百个穷苦的平民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怎么样?”
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吴广认为这个主意很好,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明白这是让自己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时,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觉得很奇怪。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并模仿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又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胜指指点点。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吴广就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
随后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族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
于是他们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又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古代,百姓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各种欺压之苦,百姓的反抗斗争愈演愈烈。凭借与统治阶级抗争到底的精神,陈胜、吴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我们也要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新的成绩,要有拼搏的勇气和智慧,这样经过历练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窦太后事迹
吕太后的时候窦姬由良家女子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主管遣送的宦官把自己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
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名册上奏后,诏令可以启程了。窦姬痛哭流涕,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时,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却偏偏只宠爱窦姬,不久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
代国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是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走后出卖,家人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少君被转卖了十几家后,来到宜阳。一次为主人进山烧炭时,一百多人晚上躺在山崖下睡觉,没想到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少君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也姓窦。少君离家时年龄虽小,却也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和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于是他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了自己的经历。
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文帝,少君即被召见,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窦皇后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汤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
于是窦皇后赏赐少君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给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绛侯周勃、将军灌婴等人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可是命都悬在窦氏兄弟二人的手里。这两个人出身低微,不能不给他们挑选师傅和宾客,否则,又会再次效法吕氏阴谋叛乱。”于是就挑选年长有德、品行端正的士人和窦长君、窦少君在一起,从此,二人成为谦逊礼让的君子,不敢倚仗他们的尊贵对人骄横傲慢。
后来,窦皇后生病,双目失明。文帝又宠幸了邯郸慎夫人、尹姬,她们却都没有又生子。孝文帝去世后,孝景帝即位,封少君为章武侯。长君已先去世,就封他的儿子彭祖为南皮侯。吴、楚七国叛乱时,窦太后堂兄弟的儿子窦婴,喜欢仗义行侠,就由他领兵平叛,于是,因有战功被封为魏其侯。窦氏共有三人被封侯。
窦太后爱好黄帝、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得读《黄帝》、《老子》,尊奉黄老的学术。
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遗下诏书把东宫的金钱财物全部赐给长公主刘嫖。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细节决定成败,幸运、机遇可以使人成功,但幸运和机遇往往取决于细节。我们要留心周围的事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思考,做好人生每一步的决定。
有时,生活中不是缺少机遇,而是缺少能够抓住机遇的人。窦太后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这不是单纯的幸运、天命,而是与自己的努力和细心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