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虞公利欲熏心,根本不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反而以晋为自己的同姓国,一定不会害自己为理由,又答应了晋国借道的要求。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较前一次更大,可见其志在必得。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援,数月后即为晋军所灭,虢公仓皇逃跑。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经虞地驻扎时,即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晋军的胜利,在于它能够做到“必胜之兵必隐”这一点,以借道的假象巧妙掩盖自己各个攻灭虢、虞的真实企图。“兵不厌诈”,晋国君臣深谙此中奥秘,故能确保自己以强击弱、以大攻小战略意图的实现。在施行“借道”这一计谋过程中,晋国君臣还能针对虞公贪利爱财的弱点,诱之以利,迷惑其心智,使敌人始终由自己牵着鼻子走,无所作为。
虞国的失败,首先是国力、兵力远不如人,故成为晋国觊觎的对象;其次是其最高统治者虞公昏聩庸劣,贪图眼前小利,破坏与虢国的战略同盟关系,又文过饰非,拒纳谏言,终于引狼入室,咎由自取。
暗箭伤人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打算去攻打许国。他做了一面锦缎的旗子,上面绣着“奉天讨罪”四个大字,意思是说,奉了天王的命令去征伐有罪的人。这面大旗长一丈二尺,宽八尺,旗杆有三丈三尺高,插在一辆兵车上,当作旗车。郑庄公下命令说:“谁能拿着这面大旗走的,就派他当先锋,这辆兵车也赏给他。”
命令刚一下去,就有一位黑脸庞、浓眉毛、满脸胡子的将军上来说:“我能!”郑庄公一瞧,原来是瑕叔盈。瑕叔盈一手拔起旗杆,紧紧握住,朝前走三步,往后退三步,又把大旗插在车上,连气也不喘。将士们见了,大声叫好。瑕叔盈正要把车拉走,又来了一位红脸长胡须的大汉,把他一挡,说:“光是拿着走三步,不算稀罕。我能拿着当大旗当长枪耍!”大伙儿一瞧,原来是颖考叔。他拿起旗杆,左抡右转,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耍得那面大旗扑噜噜扑噜噜地直响。看的人惊讶得伸出了舌头。郑庄公格外高兴,他夸奖着说:“真是老虎一样的将军,当得起先锋,车给你!”
话刚说完,又出来了一位挺漂亮的少年将军,叫公孙子都。他是个贵族,骄横惯了,一向瞧不起颖考叔,说颖考叔是平民出身的大老粗。子都指着颖考叔吆喝一声,说:“你行,我就不行?车留下!”颖考叔见子都来势凶猛,再说郑庄公已经说过把车给他了,他就一手拿着旗子,一手拉着车,飞快地跑开了。子都骂他不讲理,拿着一支方天画戟直追上去。郑庄公赶紧叫大臣把他劝回来,子都才住了手,嘴里还咕噜着:“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不懂规矩的东西!”
郑庄公说:“两只老虎不可相争。你也别生气,我自有道理。”说着,另外备了两套车马,一套赏给子都,一套赏给瑕叔盈。子都争了面子,也就不说什么了。颖考叔本是个直心人,隔了一宿,早把抢车的事忘了。大伙儿还跟往常一样练兵,准备去打许国。
到了七月里,郑庄公拜颖考叔为大将,子都和瑕叔盈为副将,率领大军去打许国。公孙子都嘴上不说,心里很不服气,于是自己带领一支兵马,不听颖考叔的指挥。
颖考叔是主将,打仗时格外卖力气。交战的时候,他杀了许国的大将,立了头功,吓得许国的兵马逃进城去,再也不敢出来了。大伙儿兴高采烈地围攻许城。颖考叔叫士兵们挖土挑土,要在城墙下堆个小土丘。城上射箭,扔石灰;城下挑土,堆小丘,斗争得万分激烈。没多久工夫,小土丘已经堆得有半截城墙那么高了。颖考叔拿着一面大旗,往土堆上飞也似的跑去,随后一跳,一下子跃上了城头。
子都一见颖考叔上了城头,怕他又立大功,一股嫉妒的火焰在他心头烧着,再也压不下去,就在人堆里对准颖考叔,偷偷地放了一支冷箭,正射中颖考叔的后心。颖考叔连人带旗,一个跟头从城头上摔了下来。瑕叔盈见了,以为是被敌人射中的,气冲冲地拾起那面旗,也像颖考叔一样,跳上了城墙,回身摇晃着旗子。那些士兵一看,士气大振,冲上城头,占领了都城。
颖考叔一死,子都率领大军得胜回朝,还把颖考叔的功劳全都算在自己身上。郑庄公赏赐有功劳的将士,子都得了头功。郑庄公赐给他许多金子和绸缎,还让他做了大将。
封赏过后,郑庄公询问子都颖考叔的死因,子都心中有愧,回答得吞吞吐吐,郑庄公得知颖考叔是背后中箭,便怀疑是本国人射死了颖考叔。于是郑庄公就命人上供,一同诅咒那个射死颖考叔的人。
公孙子都也跟着大家一起,假装诅咒,可是听到别人的议论,心中十分害怕和不安,好像别人都在讥笑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实在无法忍受了,就对郑庄公承认是自己射死了颖考叔的事实,随后自杀了。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暗箭伤人”原意为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公孙子都争强好胜,被嫉妒的毒蛇毁灭了心智,才会做出残害战友,暗箭伤人的事情来。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正视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见贤思齐,努力向他们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本领。
百里奚与五张羊皮
百里奚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可是家境贫困,加上楚国宗法制度森严,平民没有希望入仕为官。百里奚的妻子杜氏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深知自己的丈夫是个旷世奇才,于是就鼓励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
在百里奚出游那天,家中已经揭不开锅了。于是,杜氏一大清早起来,宰杀了家中唯一一只下蛋的母鸡,并劈了门闩来炖,还煮了小米饭,给丈夫饯行。百里奚从南阳出游求仕后,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因为朝堂里无人,都没有得到录用。在齐国,百里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讨,继续求仕生涯。在齐国郅地,他遇见了蹇叔,两人一番高谈阔论后,结为知己。此后,在蹇叔的举荐下,百里奚到虞国当了大夫。
虞国国君是个爱财如命的国君,在收了晋国的宝玉和良马等财物以后,就答应借道路给晋国,让晋国途经虞国去征讨自己的近邻虢国。公元前655年,晋国灭掉虞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及其大夫百里奚。由于百里奚拒绝在晋国做官,就被晋国充作奴隶,在穆姬嫁给秦穆公时,陪嫁到秦国。在去秦国的途中,百里奚又逃回到楚国。
楚国国君楚成王听说百里奚善于养牛,就让百里奚为自己养牛。刚当上秦国国君的秦穆公,名字叫任好,是一位胸有大志的国君,听说了百里奚是人才,就想重金赎回百里奚。秦穆公的谋臣公子絷说:“那楚成王一定是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才让百里奚养牛。若用重金赎他,那不就等于告诉人家百里奚是千载难遇的人才吗?”秦穆公问:“那我该怎么样才能得到百里奚?”公子絷说:“可以贵物贱买,用一个奴隶的市价,也就是五张黑公羊皮来换百里奚。那样楚成王就一定不会怀疑了。”于是秦穆公成功地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
当百里奚被押回秦国后,秦穆公亲自接见了他。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国君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秦穆公亲自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并与他商谈、讨教国家大事。两人一谈就是三天,言无不合。穆公十分高兴,要拜其为上大夫,委以国政。百里奚坚决辞让不受,并推荐自己的好友蹇叔当上卿。最后,秦穆公就将蹇叔请来秦国,让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国的上大夫。因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来的奴隶,故世人称百里奚为“五大夫”。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用五张羊皮换来一个贤才,可以说是世界上再合适不过的买卖了。但成就这种买卖,首先要有识人的眼光,看出谁是鱼目,谁是宝珠。秦穆公招揽人才,不计出身,不讲条件,对别国之臣都能推心置腹,并委以重任,这才是真正的尊重人才。君主能做到这一点,何愁国家不强盛呢?
筚路蓝缕
周成王时,周王室为赏赐开国功臣的后代而分封诸侯。当时分封的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号,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封为第四等爵号,称为楚子,居住在荆山一带,国都设在丹阳。
周成王分封诸侯以后,在岐阳盟会诸侯,楚子熊绎异常高兴,因为这是楚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诸侯身份出席朝廷召开的盟会。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按期赴会。在举行盟会仪式之前,诸侯们均散坐在会场四周。熊绎见会场布置得整肃庄严,祭品丰盛,热闹非常,心中十分得意。不久,一位大臣逐一请各诸侯入席,各诸侯依次就座完毕,熊绎却不见点到自己,心中很着急。正在这时,另一个大臣过来,对他说:“请速同东夷鲜牟国君到会场上安放滤洒祭神用的香草以及用以标明天子和诸侯席次的木牌,然后再去看守大庭前的火炬。”熊绎一听,以为是大臣找错了人,连忙自我介绍说:“我是楚国诸侯啊!”
大臣没等他讲完就笑着说:“哈哈哈,我知道你是楚子,今日侯伯以上方可入席,你小小楚子,又是蛮夷之族,何以入席?这是天子之命,不得违抗,去吧!”熊绎的肺都要气炸了,但在如此场合,不敢发作,只得忍气吞声地服从。
楚国一班文武,算定熊绎的归期,一面组织十里长队迎接,一面准备丰盛的猪羊酒礼,为熊绎接风,欢欢喜喜庆贺一场,热闹一番,以扬国威。谁知熊绎回来后,却是垂头丧气。众人不知其故,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赴会情况,熊绎却是一言不发。过了半晌,熊绎长叹一声后,向文武大臣们讲述周王室欺他国小位卑,不给席位的情况。众人越听越气愤。熊绎见此情景,便沉着而又郑重地说:“众文武息怒,听我一言。今受中原欺凌,是因楚国财富贫乏,兵微将寡。眼下若与中原对戈,是自取灭亡。欲求生存,不受欺侮,唯有同心创业,奋发图强。”一席话说得众人连连称是。
于是,熊绎带领楚人在自然条件很差的荆山垦地,他们就地取材制成车子,穿着破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艰苦创业。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财富日益增多,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竟然成了江汉一带的霸主。
周王朝对这样的诸侯国当然不能容忍。一天,一个大臣对周昭王说:“如今楚国不但自己不派人来进贡,还不让南方其他部族进贡。这种目无天子的行为如不惩罚,往后天下人眼中还有周王朝吗?”周昭王一听觉得有理,立即亲率大军,向楚国杀来。
周王朝大军过了汉水,踏上楚国的疆土,只见到处是深山老林,看不见楚军部队,却经常遭到从树林中钻出来的小股楚军的袭击,一些毒蛇猛兽也经常找他们的麻烦,特别是性情凶野的犀牛群,常把周军撞得人仰马翻。庞大的军队在这深山密林中无法施展,昭王只好带着大军回去了。
过了三年,昭王又亲自率军南征。这一次他只带了久经沙场、个个骁勇善战的御林军。他们一过汉水,仍不见一个楚军,以为和上次南征一样,楚国无大军抵挡。正在这时,猛听得一阵雷鸣般的鼓声,随即前后左右涌来无数的楚人,周军被打得大败而逃。
周昭王当然不甘心失败,又亲率部队第三次渡过汉水进攻楚国,又被楚军团团围住厮杀,大将祭公和辛余靡见势不妙,急忙保护昭王杀开一条血路逃跑。他们逃到汉江边,忽然发现岸上有几条新船,便慌慌张张推船下水渡江。船划到江心时,却散成了无数块木板,船上的人都落到水中淹死了。
原来楚人料定昭王兵败后,必定从这里渡江,于是就预先用树胶把木板粘起来绑成船,放在岸边。这树胶粘的木板船到了江心,树胶溶化,船就开裂散架了。
周王朝最精锐的王家部队这样被消灭了,周天子也落江而死。周王朝的大臣们不敢举行葬礼,怕把这不体面的事张扬出去,只悄悄地把昭王埋了。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熊绎和卧薪尝胆的勾践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受辱之后不甘堕落,发愤图强,成就大业。熊绎穿着破衣,拉着柴车的身影,虽然不高大但足够震撼,他不但开垦了山坡林地,使楚国变得强大,也创立了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也因为如此,后人往往用“筚路蓝缕”来形容创业时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