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12206200000031

第31章 创造力资本(3)

美国科学家巴丁,两次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奖是因为他与肖克莱。布拉莱合作发明了晶体管;第二次获奖是因为他与康柏·施里弗合作提出了超导理论。

于1995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的李政道博士和杨振宁博士,也是由于两人的亲密合作才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与人合作中,应先当配角,甘当配角。历史经验证明:

“谦受益,满招损。”“历查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骄。”下面一个故事对我们颇有启发。

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优等生,又到德国去深造过一年,他刚给爱迪生当助手的时候,听说这个大发明家是卖报出身,连小学都没上过,因此心里有些瞧不起他。尽管他是爱迪生的助手,可并不甘心当配角。后来,爱迪生的真才实学使他改变了态度。

有一次,爱迪生交给阿普顿一只玻璃灯泡,要他计算一下这只灯泡的容积。由于灯泡是个“梨子型”,阿普顿量了又量,图画了一张又一张,这个不规则的“梨子型”却难住了这位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他搞得满头大汗也没有算出来。

爱迪生见他如此,连忙说:“老天爷,还是用这个方法吧!”

爱迪生拿起灯泡,用水把它灌满,然后对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看一看它的刻度,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答案了。”阿普顿恍然大悟。从此。他对爱迪生佩服得五体投地,甘心给爱迪生当好助手。

在创新过程中。只有与具有各门学科知识和各种技术的各种人密切配合,才能利用集体的智慧,才能攻克科学堡垒。“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个道理。

让孩子的灵感成为创造的种子

当我们在创新活动中一筹莫展、“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一个思维火花的进发、思想的爆发、思路的突然出现,把我们带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事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无不为这个想法的出现感叹不已!“这个想法”就是灵感。

在爱因斯坦16岁那年,他的脑海里产生一个奇妙的问题:

如果一个观察者乘上一艘光子火箭,它以光速运动。光子火箭上的一个观察者看到了一个闪电,闪电也以光速运动。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和光子火箭上观察者看来,是否同时看到了这个闪电?这个问题总是一直困扰着他。

十年后的一天,这个问题突然又一次袭上他的心头,他感到这一次在黑暗中产生了一丝光亮,仿佛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

爱因斯坦走上楼去,他很激动,叫家人别打扰他。他感到自己好像有一点精神失常,处于一种疯狂状态。他在小楼上呆了3个星期。下楼的时候,他脸色苍白,手里拿着关于相对论的手稿。

当灵感来临时,人的智慧产生升华,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问题突然地找到了解决途径,相对论是这样产生的,进化论也是这样产生的,一切灵感的创新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

(1)灵感的特征

国内学者认为,灵感有以下几个特征:

灵感是创新者长期冥思苦想、顽强追求的结果。钱学森说过:“人不求灵感,灵感不会来。”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它决不献媚于天才。

灵感出现是突发式的、飞跃式的,突如其来,茅塞顿开;瞬间即逝,飘然而去。

灵感产生于悠闲的心境。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是在洗澡堂里洗澡时发现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的结构,是在马车上迷迷糊糊的状态中,做了一个梦而发现的。

灵感到来时,创新者会进入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

(2)灵感对创新有凝聚作用

灵感处于创新思维过程的酝酿阶段与明朗阶段的交界处,它是突变的产物。在它出现之前,思维出现困扰、中断。当灵感闪现的时候,创意汹涌而到,创新能量进发出来。如果此时捕捉了灵感,就可将创新的能量转化为创新成果,反之一无所获。这就是灵感对创新的凝聚作用。

(3)灵感的捕捉

首先,要学会激发灵感。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要解决的问题冥思苦想,使思维达到临界状态;第二步,把握思维节奏,适当转换一下目标,有意识造成思维中断;第三步,寻找适当的中介物,看能否找到产生灵感的中介物,能否找到产生灵感的启示和激发物。

其次,要放松寻找悠闲的心境。

注意带着纸和笔,随时记下思维的火花,尤其记下梦中灵感。

创造能力从孩子的质疑开始

距今年150年前的一次圣诞节前夕,一位英国人到商店买礼物送给母亲。

他选中一双深蓝色袜子,他猜想母亲一定非常满意。

可是母亲接过礼物时,脸色突变并气忿地说:“你太无礼了!

你难道不知道清教徒禁忌这种颜色?”

“禁忌深蓝色?”他奇怪地问。

“你买的明明是红色!”母亲说。

母子两人争执起来。

儿子找哥哥裁判,他也说袜子是深蓝色的。但母亲很不服气,气冲冲地去问邻居。结果邻居们都说袜子是红色的。

这事引起他的深思,他想,自己和哥哥的眼睛肯定有毛病——对颜色辨别不出。

他进一步想,还有没有人的眼睛有同样的毛病呢?

经过调查和研究,他后来写了《论色盲》的科学论文,根据视差原理,第一个提出了色盲问题。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色盲症为“道尔症”。

他就是对气象、物理和化学三科都曾做出不少贡献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对事情追根究底几乎是所有成功的必备心理素质。创新一般从质疑开始。质疑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思维素质,对已有理论的怀疑是产生新问题的摇篮。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美国数百名杰出人物进行调查,发现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的目光、探索的精神,从来就是发展人类认识的一个重要动力。好奇心并不神秘,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心人人都有,并不是天才或杰出人物所特有。

哲学家维柯说:“好奇心是蒙昧无知的女儿和知识的母亲。”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正是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变得“好问”

而令大人们心烦。人到了自身相对成熟的时期,他们的知觉一般都形成一幅由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织成的“判断力”,并以不断完美的敏感性捕捉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的各种奇特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质疑就是机会。

1900年,英国着名科学家汤姆逊曾在《新年献辞》中得意地宣告: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物理学已形成严谨而完美的体系,因比,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零碎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但是,众所周知,20世纪的物理学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崛起将汤姆逊视为不凡的经典物理学家挤到了一个几乎是含辱忍耻的地位,而它们自己则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奇迹何以发生?

想来还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这场伟大的物理学革命竟发源于两朵微不足道的“乌云”(汤姆逊语):

一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做的光速实验;一个是德国物理学家斯芬等人做的黑体实验。

两个实验都表示了对传统经典物理学的怀疑,这些怀疑又分别为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所接受。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讲过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如果你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独特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句话既表现了他的谦逊精神,又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科学气质。在他五岁时,看着罗盘指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就好奇地不断摆弄。后来他回顾说,从这里他第一次感到“一些事情的背后一定有隐藏得很深的东西”。他经常好奇地想,假如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跟随着光波跑,将会出现什么情景呢?这正是狭义相对论的思想萌芽。

他把究根问底的“神圣的好奇心”比作娇嫩的幼苗,不要去扼杀它而让其自由生长。正因为爱因斯坦从小就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十九世纪末物理学面临全面“危机”的时候,他不仅有胆,首先从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打开缺口,运用他非凡的创造才能,建立“相对论”,掀开近代物理学崭新的一页。

让观察为孩子的创造力打下基础

观察是创新的向导,善于观察乃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不过要学会观察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凡创新者,大都在观察时善于求幽索微,抓住特点,发现规律,触类旁通。

鲁班上山砍柴时,被茅草割破了手指,这对上山砍柴的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很多人砍柴时都被茅草割破过手指,但都未引起注意。鲁班却注意了,他仔细观察茅草,研究它为什么能割破人的手指,终于发现其边缘的锯齿起作用。鲁班由此发明了锯子。刚刚进入1996年时,澳大利亚的悉尼传来一条特大新闻:

一位29岁的青年因独家巧妙地经营马粪,已成为当地1996年度拥有近亿美元利润的富翁。

这位青年叫约翰·马登。马登几年前在大学读书时,听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讲到成功商人时说过一句话。老师说:如果连粪都可以卖得出,而顾客又乐意花钱买,那你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这句话当时很多大学生都听到了,但都没引起注意。马登却注意了,并牢牢记住这句话,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这句话,因而卖马粪而成为富翁。

身边发生的事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在创新意识的作用下能够转化成创新信息。一项伟大的发现、发明,往往就是注意到了通常被人们忽视的身边事物。

一位医生给医学院的学生讲课时,用手指蘸着糖尿病人的尿,然后用舌头舔手指品尝,并要求学生也这样做,回答糖尿病人的尿是什么味道。学生们无可奈何,却皱着眉头勉强地照样做了,还众口一词地回答:“尿是甜的。”这位医生听后哈哈大笑说:“你们怎没观察到我蘸尿用是中指,舔的是食指。”这只是一个笑话,但这个笑话说明了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精明的侦探会用自己平时观察的结果去巧破一个又一个迷案,细心的农民通过观察能判断出天气的变化。从事创新活动也一样,同样也要学会认真观察,明察秋毫。

只有观察的眼光,没有思考的头脑也是不行的。观察是思考的窗口,观察越细致,思考就越深入;思考越及时,观察越深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现象,如:雷电为什么会击倒大树,近视眼为什么会越来越多,等等。如果我们不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也就不可能去解释这些问题。

当我们思考问题时,首先就会想到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它、回答它。一旦发现用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就会再次去观察它,同时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去品味用所学知识认识未知世界的喜悦,并力求有所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让想像为孩子的创造力插上翅膀

想像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是过去头脑中各种形象的简单重现,而是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的新的形象。许多创造活动,如科学研究上的重大发现和创见,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发明,文学家、艺术家的构思,甚至儿童的学习,包括画图画、做游戏,以及解答数学题,都需要创造性想像的参与。因此,有人将想像比作创造活动的翅膀。

想像作为创新的先导,如果不敢想,就不能产生有创意的新东西,同时,想像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不完全是凭空而想。

所谓会想,就是不乱想、瞎想。如果我们平时就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那么想像就来得快,就会出成果。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世界儿童绘画比赛,所给的题目是:我在2000年的生活。上海的小朋友胡晓丹画的一幅《我在月球上荡秋千》获得了最高奖。月球和秋千都是客观存在的实物,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一种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在我们大脑里。但是胡晓丹小朋友敢于把它们与主题《我在2000年的生活》结合起来,巧妙地构筑成我在月球上荡秋千的画面,既超越现实,又不是无稽之谈,而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给人一种全新的想像。

有一首童谣:“月儿光光,装进框框,跌了一跤,漏得精光。”它充分体现出了少儿天真的想像力。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大意是:有两个人争论什么最大,争来争去,最后的结论是人心最大,因为人心可以把整个宇宙装进去,这里的人心就是人的想像力。

一切创新活动都离不开想像,想像是创新的火种和出发点,所以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像,思维的海洋就是死水一潭。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由自然界苹果成熟落地的现象产生了想像:这个苹果是否有可能向天上运动?这个苹果继续向上运动是否会跑到太空中去?假如地球上没有了引力,我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正是这些大胆的设想使得牛顿发明了对人类贡献巨大的科学理论。

富兰克林根据自己的研究,把电想像为一种流体,它充塞于一切物体中;当它处于稳定状态时,物体木带正电,过小时就带负电。这种想像对电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研制,开端于人想像着生出飞鸟的翅膀;第一艘潜艇起源于人们想像具有鱼翔海底的本领……《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创造出来的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活泼可爱、具有七十二变招数的孙悟空,赢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这正是作者惊人的想像力完美发挥的结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均是诗人创造性想像的表现。

一个教师在上一堂课之前一定会在头脑中反复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能够想像出课堂形象;一个学生只有依靠想像,预见学习的进程和结果,才能使学习顺利进行和富有成效。

一个建筑师,一个发明家、艺术家、运动员,不论何种职业,离开了想像,就没有创造、没有创新,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纵观众多自然、社会科学家的活动过程,他们总是靠想像的奇异翅膀周游未知世界,然后脚踏实地地实践,铺设通向未知世界的金光大道,打铸出一个创新的世界。

突破思维定势,迎接创造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