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说大象不会思考
12285700000008

第8章 企业联盟(4)

麦肯锡公司曾针对这种强配强的合作模式作过一次研究,得到一个很有趣的结论:在日本的强配强合资事业,最后演变为收购结局,其中2/3的买主都是日方。这可能是因为日本公司愿意与外国业者合作,主要是着眼策略,而较少考量财务的缘故。难怪该研究指出,8成以上受访的日本公司经理人强调,他们主要是因为想进入新事业领域,或想要改善公司策略地位而与外国公司合作。

(6)两强互补

这是惟一可以永续经营的企业联盟模式。两强互补的特色是合作双方均提供可补对方不足的东西,因此至少可以维持7年以上,例如道氏化学与康宁玻璃公司合伙成立的道康宁公司已有50多年历史,富士全录也有30多年历史,而西门子与康宁的合资事业西康公司,也营运了15年以上的时间。

这种最有希望成功的合伙模式,通常各自拥有不同的产品,地区性力量或功能优势,且愿意追求相辅相成的效果,百事与立顿合作卖罐装红茶就是一例。至于西康公司,西门子方面提供的是全球电信市场通路与电线电缆制造技术,康宁玻璃公司则提供光纤与玻璃方面的技术优势。由于双方均视合作为一会下金蛋的母鸡,因此谁也不愿意拆伙。

这类策略结盟的特色是,为顺应外在快速变动的环境,双方合作的方式、关系、条件及谈判力量都将随之改变。因此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一开始谈条款,而是能否保持很大的弹性,一方面维持贡献的均衡,一方面确保明确的领导。

企业联盟作为企业间一种新型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将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企业家将在这一潮流走向中与合作伙伴及其盟友一道,为企业经营的方略续写新的篇章。

案例介绍:波音与麦道的联姻

1996年12月15日,美国波音(Boeing)飞机公司宣布兼并美国麦道(McDonnell Douglas)飞机公司。每一麦道股份变成0、65波音股份,总价值133亿美元(按1996年12月13日收盘价计)。兼并后,除了保留100座MD-95的麦道品牌,麦道的民用客机一律姓了波音。有76年飞机制造历史的麦道公司从此不复存在。波音现任总经理出任新波音的总经理,2/3以上的管理干部由波音派出。新波音拥有500亿美元资产,净负债额仅仅10亿美元,员工达20万之多。1997年,波音可望有48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消息传来,政界业界甚为震惊!波音何以娶了麦道?或者说,麦道为何愿意嫁给波音?这是一桩美满的婚姻吗?

论实力,麦道是世界上第三大航空制造公司,1993年企业排名全球第八十三位。1990~1994年间,民用客机的市场份额,波音占60%,空中客车占20%,麦道占15%,其他企业占5%.然而,近几年,在与波音和空中客车的竞争中,麦道一路败北,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从22%下降到15%,继而又下降到不到10%.1996年,麦道只卖出40架民用客机,300座的MD-11无力与波音的400座747竞争。12月,麦道放弃了自己440座MD-11的计划,开始作为波音分包商,帮助波音生产550座加长型747客机。麦道曾经是最大的军用飞机商,生产著名的F-15、FA-18和猎兔狗。然而1996年11月,在美国新一代战机--联合歼击机的竞争中,麦道再度铩羽而归。11月1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新战机将从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的样机中选择。对此,麦道总经理无奈宣布:麦道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已经无法继续生存。麦道开始考虑放弃户口本了。

在圈外人看来,麦道并无理由放弃户口本。1994年,麦道资产122亿美元,雇员65760人,销售额132亿美元。1996年,麦道在与空中客车的竞争中收获甚丰。110架订货中,106架在欧洲。由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订货,麦道最大的机型MD-11的订货大增。麦道70%的利润来自军用飞机,仅与美国海军1000架改进型FA-18战斗机的订货,就要今后20年才能完成。1996年1~9月,麦道民用客机的销售虽然从上年同期的30亿美元下降为19亿美元,但麦道公司不仅没有亏损,反而赢利9000万美元,是上年同期的两倍多。这样一家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的盈利公司,不能作为独立公司继续生存,愿意被波音兼并,岂不怪哉?

然而,麦道的决策者和飞机制造业的分析家们却有另外一番考虑。他们认为:

就民用客机而言,今后,由一家公司提供从100座到550座的完整客机系列,包括统一的电子操作系统,可以大大节约航空公司培训、维修和配件的成本。如今,波音用50亿美元开发出550座加长型747.空中客车用80~100亿美元开发550座A330.麦道自己的大飞机只有440座,尽管眼下仍旧盈利,日后还是难以占领市场。

在军用飞机方面,麦道过去一直是龙头老大。1994年,美国马丁·玛瑞塔与洛克希德合并,组成洛克希德-马丁,与麦道展开竞争。1996年,洛克希德-马丁又用91亿美元,吞并了劳若。三合一的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为麦道的两倍。新一代战机--联合歼击机,作为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英国海军的主要装备,将有3000架订货。麦道虽然全力以赴,志在必得,结果却被五角大楼淘汰出局。对麦道而言,这不仅是一次重大商业机会的丧失,而且意味着麦道将无力保持军用飞机技术上的先进地位。

总体上看,麦道的民用机、军用机的技术能力皆跟不上其他几个主要竞争对手,要想继续独立生存,就十分困难了。于是,麦道选择了上上策

--嫁给波音。

在正常情况下,嫁娶本身是双方自愿的。若非波音愿意,则麦道必然是闺秀难嫁。那么,波音为什么愿意娶个半老徐娘的麦道?

(1)波音需要更多的技术员工和生产能力。按波音总经理的说法,飞机制造工业在成长,波音需要更多的技术员工和生产能力。1996年是波音和空中客车6年来订货最多的一年。1996年,波音共得645架订货,价值470亿美元。波音订货历史最高年为1989年的683架。1996年,空中客车得309架订货,几乎是1995年106架的三倍。

空中客车订货历史最高年为1990年的404架。目前,波音平均每月生产8、5架737.1997年1月要达到每月10架,第四季度要达到21架。兼并麦道,明显有助于波音扩大生产和新机型的研制。目前,已有200多名麦道生产MD-11的工程师接到通知,从加州搬到西雅图,为加长型波音747工作。

(2)波音需要强身,以与空中客车竞争。波音兼并麦道之后,空中客车成了波音惟一的竞争对手。早在1970年,英、法、德、西班牙4国政府用各自的航空制造企业跨国组成空中客车公司。当时,以波音为首的美国公司,占领了世界市场的90%.欧洲任何一国的航空制造企业,都无法与之抗衡。要挽救欧洲的航空制造工业,跨国联合是惟一的出路。从那时起,不算种种秘密补贴、固定补贴和免税优惠,只开发机型一项,空中客车即直接得到政府100~200亿美元的补贴。经过25年努力,到1995年,7个机型1300架空中客车在天空翱翔,市场份额从零增长到30%.1994年,空中客车的订货首次超过波音,占市场份额的48%(波音为46%),俨然成长为与波音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

空中客车的打算是,2000年时占领世界市场的50%.目前,波音在400座以上的巨型客机方面处于领先的垄断地位。这部分客机,按价值计,相当于1/4的世界市场份额。波音从这些巨型客机上每架赚回3500万美元利润。1995年,波音曾经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劝说空中客车的几家公司,一起开发800~1000座的新一代超巨型客机。结果是导致了空中客车与波音在450~650座客机的公开竞争。在已有747-400和777客机的基础上,波音仅仅投入50亿美元,就可以在2000年,使第一架550座加长型747投入使用。由于起点低一大截,空中客车要用80~100亿美元,最早在2003年,才能开发出550座A330.为了赢得这场550座客机的战斗,欧洲各国政府承诺再度补贴启动资金。1996年7月8日,空中客车决定在1999年前,将封闭的四国联营

改成开放的股份有限公司,开放式地筹集更多的资金,兼并更多的企业。1996年7月11日,空中客车的两家公司以及意大利的阿联尼那,与中国和新加坡签订了合作开发AE-100客机项目。中国约1000架客机、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场潜力,对空中客车,具有毋庸置疑的战略意义。面对空中客车来世凶猛的进攻,波音娶了麦道,扶正固本,无疑有助于波音与空中客车一决雌雄。

波音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1993年排名全球40大企业。波音、麦道联姻,对波音,对麦道,带来了哪些利益呢?

首先,波音掌握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联姻前,波音的军事订货相当于麦道的一半,是波音20%的收入来源。波音兼并麦道后,不仅使波音民用客机的市场份额一下子成了空中客车的两倍多,再次拉开了空中客车追赶25年、刚刚缩短了的距离;而且,波音再次军民合一,军用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用飞机公司。如今,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任何一家公司的军品销售额,都是欧洲最大军工企业的两倍以上。

其次,波音兼并麦道之后,法律上的麦道不复存在了,但实力的麦道并未失去机会。显见的事实是,1996年11月16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由波音或者洛克希德-马丁研制联合歼击机

.然而,人们不会忘记,在过去50年里,波音只有设计制造轰炸机的历史,但没有一架成功的战斗机的设计。而过去50年里,麦道有着设计和制造战斗机的悠久历史,其收入的70%来自军用飞机制造。显然,尽管波音拿到了联合歼击机项目,但还得靠被兼并的麦道去完成。

这能不说是一桩还算美满的婚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