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禅宗看来,时空是紧密相连的,一切时间的量度,其实是空间的量度。时间的流转其实体现在事物的变化上,比如我们看见花开,便知道春天来了;看见落叶便知道人秋。时间充分融入现在、当下的一切事物,小我融人“大我”,融人宇宙生命本身,个体生命和宇宙生命成为一体,于是对时间、死亡的焦虑就得到克服。
没有时间烦恼就没有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的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满载而归,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望老师。他高兴地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在睡梦中,大智隐隐中就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拟定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档,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着,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瞬间即永恒,三生即刹那,对于悟者来说,当下的每一时刻即是永恒,即是过去、未来、现在,必须珍惜、把握。
这就是禅宗的时间观,所以禅师们能够坦然面对时光流逝和生老病死:在他们那里,永恒与刹那打成一片,关键是要善于体验当下的生命情趣。
8.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佛?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是道;就这么简单。一切众生何以不能明白?因为不肯平常。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伟大。
有人求教于南怀瑾先生:为什么学佛的人多如牛毛,而成佛之人却凤毛麟角呢?南怀瑾先生这样回答:一般人学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
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做其他事情,仅凭勤奋用功往往收效不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忘却了平常心。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待人接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处理好各种事情。
从前,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可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遵照指示去做,没多久,跑回来说道:“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老不化;葫芦口太小了,伸进筷子也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过葫芦倒掉了一些水,然后只摇晃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解地门:“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仍耐心地解释说:“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崩断,弦太松不出声音。时刻保持着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作家方杞在他的另一篇有关佛道的文章《心不安》中这样写道:
现代人的一大苦恼是:活得于安心。
学生在学校上课读书时,会觉得无聊,觉得不耐烦,恨不得抛开书不读……等放学回到家,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又觉得空虚,觉得厌倦,不知道做些什么好……
工作的人,忙得团团转,累,精神疲乏,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好不容易熬到下了班,却又惘然若失,静不下来,想找个什么名堂排遣排遣,求个解脱……
在家里的人,天天穿来梭去,瞪眼顶嘴,大争小吵的不得安宁……看电视各有所钟,吃喝享用挑剔不尽,为鸡毛蒜皮的事碰到——块都有得抱怨有得烦……
走在繁华热闹的街上,明明人挤人,却自觉孤单,彷徨,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常常忽然发现像被压榨、腐蚀的骸骨……
有人时时浩叹:小孩活得多么单纯快乐……几乎每个人都免不了会抱怨:人生的烦恼真多,人生苦……为什么呢?
禅宗六祖慧可有一次问达摩祖师:“我的心不安,请师父替我安心。”达摩反问道:“请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过了好一会,慧可回答说:“我找了好久,可是仍然找不出心来。”达摩回答说:“好,我已然把你的心安好了。”
找不到心,是现代人的悲哀,也是这个世界的毒癌。身心不得安在,是人生苦恼的根源。
像五苦章句经说的:“一切壮无过心,心是冤家,常欺误人厂怎么办呢?
心何以不安?因为有所亏欠,受了蒙昧。亏欠了本性,蒙昧了自觉。本性清静,知道自己的真面目,可是一旦有所亏欠,便有烦恼风吹动妄心,推波助澜而生出妄境界。好比一农家子弟,驻足观赏百货公司华丽的衣饰,不觉大大动心,为之目眩神迷,恨不得据为已有,逢人炫耀……外欲炽盛,便愈观赏失真,内心自不免空虚……
本觉清明,是一种“夜深入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的自觉,一旦妄想不断,心便蒙昧不觉了。妄想又有两种:是惑,思惑——好比暴饮暴食于健康有害,人人知道,可是一旦面对着佳肴美馔,便偏偏有人置诸脑后,剧饮大啖不能自己,这是见惑;也有人深知暴饮暴食危害生命,想要克己节制,感情上却又往往难以决绝,不能了断,这是思惑。
因为没有清静的本性,所以众苦煎迫。
因为没有清明的自觉,所以不能“见惑顿断如破石,思惑如同斩断藕丝。”心即落人执著缠绵的迷境,自然不能安了。心误人,心杀人呵!
怎么样才能安住身心呢?要能认识自己,才知世相。认识自己,是“定”;了知世相,是“慧”。在裟婆世界的各种文化知识里,能够提供“定”的方法和“慧”的门径,得以舍脱贪嗔痴妄,能明心见性的,要算是悲智双重的佛学;在各种生死流转的信仰里,说理清明,修证究竟,使人获得身心平衡,生活快乐的宗教,首推众生均有佛性的佛教。
且听听三祖的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
人活着,若不知认识自己,何异行尸走肉?若又去了知尘世生相,又何异蝼蚁鼠豕?若不能安住身心,快乐自在,这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真是人生何苦不安心?!
我们太累、太苦、太烦躁,都是因为丢失一颗平常心,孩童们的快乐,则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成人无法再次享有的平常心。所谓:“此起彼伏”,所谓“战场无常胜将军。”南怀瑾先生感叹道,世人如果拥有一颗平常上进之心,不但不会有烦恼,还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果实。
9.生死大矣哉
人的生死确是个大问题,所以庄子说“生死大矣哉”。……弥勒菩萨希望一切众生对真正的佛法有所认识,生生绝对肯定的信心,然后,个个修行成道,不会堕入生死轮回之中“起循环见”,循环见就是颠倒想;搞了半天仍然没有跳出生死轮回的圈子。
明代名士金圣叹被卷进一场政治纠纷,被砍头之前,专门给家里写了一封书信。看守的狱卒怕有阴谋,把书信上交给了上司。上司拆开书信一看,只有几个大字:“儿子:盐菜与黄豆同吃,有胡桃滋味。这个秘密告诉你,我再无遗憾。”
南怀瑾先生讲到这个故事时笑了,因为他感慨于金圣叹的视死如归和无时不在的幽默。
任何劫难,哪怕是死亡,也剥夺不了人的笑容和勇气。
和生存的艰难相比,死显得极其简单,死就死了,不必恐慌,不必担忧。故而,当死亡的意义大于生存时,就要义无反顾地牺牲;但是如果生存更具有价值的话,就要勇敢地继续生存下去。除了那些必须用生命来捍卫的东西,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了,轻率地选择死亡,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有一年轻人,在他童年的时候,母亲就因为想不开而自杀身亡。母亲自杀的时候,他正好看到了,于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留下了阴影,这种阴影一直无法从他心中抹去。
在他15岁的时候,弟弟也自杀了,亲人接连不断的死亡给了他一种错觉:“死亡才是人的最终去处。”
于是他也开始尝试死亡,却屡屡得救。
报恩寺的住持禅师看他十分可怜,就将他收容在寺里。但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用处,留在人间只是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
有一天,住持禅师去看望他,见他神情萎靡,就对他说:“我不能救你,你要自救!你可以每天坐禅,但是我还要告诉你,坐禅其实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