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西北地区的植物及动物
一、陕西一带的植物和动物
在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整个陕西的大地上几乎全为浓密茂盛的森林所覆盖,就连西周时的都城丰镐附近,也是茂林丰草。随着农业的发展,有一部分森林被砍伐开垦成了农田。古人说:蜀山兀,阿房出,唐德宗也说:“吾闻开元时近山无巨木,求之岚、胜间。”(《新唐书·裴延龄传》)岚是山西岚县,胜是胜州,在今内蒙古。可见当时不仅关中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就连山西和内蒙古的林木也未能幸免。陕北的森林也由于滥垦滥伐而留濯濯童山。今黄陵县桥山的侧柏林,是黄土高原幸免刀斧而残留下来的林木。全省存留的森林面积,只有全省总面积的15%,主要集中在子午岭、黄龙山、关山、秦岭和大巴山5个林区。
1.子午岭和黄龙山林区。
面积有800多万亩,素有“黄河中游绿洲”之称。主要树种有辽东栎、白桦、山杨、油松、侧柏等,树木大部分都生长在阴坡,阳坡是旱生的杂草和灌木,形成“向北看荒山秃岭,向南看林山林海”的独特景象。
2.关山林区(陇山)。
面积180万亩,分属陇县、宝鸡两县,为次生杂木林。主要树种有尖齿栎、白桦、红桦、山杨等阔叶林,是造车、船、家具及胶合板的优良用材林。
3.秦岭林区。
是陕西最大的林区,面积达27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秦岭的中段和西段。林区之中,有挺拔的松柏,千姿百态的高山栎,还有各种各样的附生植物。由于秦岭兼跨亚热带和暖温带,森林类型繁多,垂直分布明显,南北坡差异也大。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不同特色的林带:
(1)侧柏林带 (是含常绿阔叶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带)。
(2)松栎林带 主要是华山松、油松、锐齿栎等,达数十种,是良好的建筑用材林。
(3)红桦木林带为重要的用材林。
(4)冷杉林带树木苍劲挺拔,雄伟壮观,为重要的用材林。
(5)落叶松林带树干粗壮挺直,为重要的用材林。
3500米以上乔木绝迹,分布着低矮丛生的小灌木、密枝杜鹃、爬柳、高山绒线菊等,形成高山灌木草甸。因为山高、辐射强烈,生长在这里的植物的花朵大都色彩艳丽,如血红色的杜鹃花、金黄色的虎儿草和毛莨花、深蓝色的秦岭龙胆花、蓝紫色飞燕草花、紫色绿绒蒿花、紫花十字花、粉白色的球穗蓼花、白色的金腊梅花和火绒草花等。每当盛夏,这些植物花朵争相吐艳,不畏山顶的暴雨强风,傲然挺立在高山灌木草丛中,形成独特的高山灌木草甸景观。
4.巴山林区。
是陕西第二个大林区,面积600多万亩,分布在巴山北坡。因这里气候温暖多雨,暖温带和亚热带植物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生长,经济林木也很多。主要树种有白桦、栓皮栎、马尾松、山杨、槭、杉、油桐、漆、樟、棕榈等。
除上述5个林区之外,还有一个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包括太白山及周围属于太白县、眉县、周至县三县的部分山区,面积近60万亩。这里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是开展多种科学研究活动的基地。有古木参天的大树,有繁花似锦的高山草甸,也有深涧激流和瀑布。它以自己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和繁多的植物品种,组成植被类型的天然林博物馆。为太阳乌、金丝猴、大熊猫、羚羊等许多珍禽异兽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场所。
这一地区的植物资源可分类如下:
(1)淀粉植物。淀粉是人类的主要食品,其来源除从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高梁、薯类中获取外,还可以从野生植物中获取。陕西就有不少含淀粉的野生植物,如薯芋、橡子、葛根、蕨根,以及“救兵粮”,百合等。这些野生植物的淀粉含量高、品质好,分布广泛,在秦岭、巴山山地到处都是,蕴藏量达100万公斤以上。葛粉、蕨粉、百合粉不仅能代替粮食,而且是滋养品。因而群众形象地称秦巴山区的这些野生淀粉植物为“打不烂的天然粮仓”。
(2)油脂植物。油脂不仅是人们的主要食用营养物质,而且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除栽培的禾本科植物大豆、油菜、花生、芝麻外,陕西有很多木本油脂植物,如核桃、油桐、漆等等。商洛的核桃驰名全国,永寿县的“露仁核桃”壳极薄,也是国内著名的优良品种。油桐、油橄榄、油茶、漆、乌桕等主要产于陕南安康和汉中地区。平利县的漆,是每年广交会上的畅销产品,其特点是“漆好清如油,光亮照见头,摇起虎斑色,挑起钓鱼钩”,油漆家具等物,表面光亮,耐磨耐腐蚀。
陕西还有很多储量丰富、潜力很大的油料植物目前尚未充分利用,如松籽、柏籽、槐籽、木瓜籽、漆籽、桑籽、花椒籽、八月榨籽等。
(3)果品植物。陕西果品种类很多,南方的常绿果树和北方落叶果树都有,有干果也有鲜果,有栽培的也有野生的。如柿子、李、桃子、栗子、梨、野樱桃、毛桃、杏、野海棠、杨桃、枇杷、软枣、酸枣、桑椹、红果、苹果等达数十种之多。有些果树的栽培历史已有千余年,汉武帝时在长安城南修建上林苑时就种有柿树。南宋时有人在书中写到:“仆仕于关陕,行村落间,常见柿连数里。”由此可见当时关中栽培柿树的盛况。陕西著名的果树品种有扶风县的“隔年核桃”,商县、眉县的“冬桃”,三原县的“鸡心黄柿”,富平县的“尖柿”和“升底柿”,关中的“火晶柿”,彬县的“晋枣”,临潼的石榴,城固升仙村的桔子等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已是历史上的故事,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仿佛给陕南柑桔和陕北苹果、红枣插上了矫健的双翼,让远方的人们都能很快地品尝到它们的美味。从远景规划来看,陕西将发展三个专业果品产区。陕北延安地区的延安市和洛川县将形成一个苹果生产基地,面积达1.5万亩。延安冬季有零下20℃度的严寒,许多虫卵不能过冬,减少了虫害;坡地通风透光,适宜于苹果生长;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因此延安苹果味甜可口,色泽鲜艳,品种繁多,个大耐储存。陕南将出现横贯安康、汉中的桔林带。在关中已经形成秦岭北麓的果木林带,以苹果为主,还有柿子、梨、杏等许多种果树。
(4)药用植物。陕西素有“秦地无闲草”之称,约有1309多种药材,如人参、大黄、天麻、党参、当归、甘草、银耳等。秦岭就是一个药材的宝库,有五百多种药材,如太白山出产的珍贵药材太白贝母、太白米、桃儿七、手掌参等。汉中地区的银耳产量仅次于四川,占全国的第二位。平利县八仙的党参驰名全国。有些药材用量极大,如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陕北三边,被誉为“三边三宝”(三边为定边、安边、靖边,三宝是咸盐、毛皮,甜甘草)之一。
(5)纤维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和陕北丘陵地区。有罗布麻、胡麻、葛麻、棕叶、棕片、龙须草等。可作为高级纺织原料的有罗布麻、胡麻等30余种,可作一般麻类代用品的有葛麻等90余种,可作造纸原料的有老虎麻、野棉皮等20余种(白河县以此为原料制造的皮纸薄而坚实)。还有储量极大的龙须草和芦苇也是很好的造纸材料。另外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根、茎、干、枝条,以及一些单子叶植物的叶片,能编织草帽、凉席、草鞋、筐、包裹等用品。
(6)香料植物。有香樟、芸香科植物,禾本科的香茅草等。
(7)单宁植物。落叶松等。
(8)农药植物。苦柬、皂角。
(9)胶料植物。桃胶、薛荔、杜仲。
(10)饲料植物。水浮莲等。
(11)绿肥植物。苜蓿、苕子等。
(12)染料植物。茜草(西北著名的茜染红毡就是茜草染制成的)。
(13)观赏植物。芭蕉、夹竹桃、棕榈、仙人掌等。
(14)饮料植物。紫阳茶又称陕青茶,主要产于紫阳县和平利县。具有形美、色翠、味淳香浓的特点。早在唐代,紫阳就成为我国当时的7个茶区之一。
上述植物资源,是已经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还有至今没有被发现和认识的。有些宝贵的植物资源,由于分布离散,涉及利用范围很广泛,有不少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今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一定能把丰富的植物资源变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陕西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和繁殖生长的有利条件。无论在山林、平原、城镇、农村、水域,甚至在茫茫沙漠和高耸入云的秦岭巴山,人们都可以发现鸟类的足迹;在河湖塘库中有各种鱼类;草原、密林中有各种兽类、爬行类动物,还有各种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可观。
陕西的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共有500多种,约占全国动物种类总数的25%。
陕西动物分布的地理特点,是以秦岭为纽带,把我国南北两大动物区连结在一起。生物学家把秦岭以南的地区叫东洋区,把秦岭以北的地区叫古北区。这两大动物区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东洋区的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而古北区动物种类和数量则相对较少。
据调查,陕西有50多种比较稀有而珍贵的野生动物,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麝等。大熊猫分布在秦岭山区的宁陕、佛坪、太白、周至、洋县等县的山地丛林之中,分布海拔高程一般在1400米~2309米之间。青翠的竹叶、嫩枝以及清甜可口的竹笋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大熊猫性情孤僻,喜好清静,多单独活动。大熊猫是生活于60万年以前的古老动物种属,那时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但是经过第四纪大冰期后,它们中的大多数因经受不了寒冷的气候或缺少食物而灭亡,仅有极少数幸运地存留下来,因而数量稀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动物,被称作“活化石”。目前仅产于我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有“国宝”之称。
金丝猴是世界上稀有的猴类,我国的特产,有“猴中王”之称。它的颜面蓝色,鼻孔朝上,全身基本上是黄色,背上披着光亮如丝的金黄色长毛(长达30多厘米),尾巴很长,喜居深山老林,机警灵活,攀越如飞,往往二三百只成群。古代称金丝猴为“果然”或“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狨出川陕深山中,其状大小类猿,作金色,俗名金线狨,轻捷善缘木……。”他还说在宝鸡常看到卖金丝猴皮的。这种皮华丽名贵,宋代皇帝规定地位很高的文武官员才能坐用金丝猴皮做的垫子。在陕西金丝猴的分布地区与大熊猫基本相同。秦岭北坡周至县的双庙等6个乡就是金丝猴的故乡之一,多活动在1400米~2300米之间的针叶阔叶混交林中,过着典型的树上生活。金丝猴食性很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吃桃、梨、水冬瓜等树的嫩枝幼芽、树皮和竹叶,秋季取食树的籽实、浆果等。
羚牛系偶蹄类、牛科、羊亚科的一种大型兽类,肢体粗壮,一头雄性羚牛的体重可达250公斤,高1米多,长2米多。由于羚牛生长着一对古怪的扭角,所以又叫扭角羚。羚牛仅分布于我国四川、甘肃、西藏等省区,属一类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所公布的红皮书上列为珍贵级。陕西是羚牛秦岭亚科的模式产地,分布在秦岭山区大约1 6个县中。活动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区,觅食各种野草、嫩竹和树皮。它的脾气古怪,寻找食物时,只在一条走惯了的小道上往返行动,即使小道发生阻塞和故障,也决不改道。羚牛在秦岭的数量原来较多,自60年代以来,由于修筑公路伐木砍竹以及大规模的捕杀之后,其数量就急剧下降,生活的范围也大大缩小,其分布的下限大约上升了1000多米。为了保护这一珍贵动物,陕西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批准建立了柞水县牛背梁羚牛保护区,总面积达1500公顷。
麝又名獐子,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麝亚科。陕西的麝为林麝。名贵的香料和药材麝香就是公麝腹部麝香分泌腺的分泌物。陕西麝分布在秦巴山区,性情孤独,异常怕人。零散栖居在幽林和断崖处,昼伏夜出。猎人们传说:麝被追赶急迫时,就跳上高岩,将脐下的香囊毁掉,然后跳涧而死。这说明猎取麝香是很不容易的。要获得1公斤麝香,就得杀死140来只麝。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稀有动物,在镇坪县建立了养麝实验场,驯化成功,并做到活麝取香。
猕猴分布在大巴山密林中,数量较多,以野果、幼枝、野菜为食。秋季常结队盗食成熟了的农作物。镇巴县发县与西乡县交界的麻石沟原有20户居民,就是因猕猴为害而被迫迁徙,使这条沟真正成了猕猴的世界。
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野生的狗熊、马熊、青羊、苏门羚等兽类。鸟类有环颈椎,锦鸡、杜鹃、画眉、燕子、啄木鸟、猫头鹰等。
陕西饲养动物主要是家畜家禽,全国著名的优良品种有秦川牛、西镇牛、关中驴、同羊和骆驼。
秦川牛是全国黄牛类中最好的品种之一,产于咸阳、兴平、武功、长安、渭南等地,群众称秦川牛“口如升子,眼如钟子,耳如扇子,角如锥子,鼻如罐子,头如狮子,胸如斗子,尻如筛子,尾如辫子,颈如虎脖子,蹄大如墩子,蹄紧如钳子”。由此可知它躯体高大,骨骼坚实,肌肉发达。秦川牛毛色紫红而光润,威武美观,性情温顺,一头公牛最大挽力可达450公斤,而且肉用价值也高,净肉率可达40%左右。
西镇牛主要产于西乡县、镇巴县等地,是一种水陆兼用、肉役兼用的良种,属华南牛类型,体质结实紧凑,行动敏捷,挽力强大,适宜于放牧和舍饲,适合于山川水旱耕作。它的特点是高颈峰(颈的后上方有明显的颈峰)、枣红色、龙门脚、铁蹄子(纯黑色,质地坚硬,耐水泡),肉用价值也很高。
关中驴是我国大型驴中最优良的品种。产于关中的咸阳、兴平、武功、田县等地。特点是头大、耳长、骨胳粗壮、肌肉充实、个高(1.5米左右)、力大、蹄质坚固、行动敏捷善走,拉车、犁地、驮货都受农民喜爱。最常见的是黑油油的毛色,粉白的鼻,亮眼睛,白肚皮、几种颜色配合起来分外好看。
同羊是绵羊的一种,产于大荔县及其附近地区,因过去大荔曾设同州,故名同羊。这种羊白色无杂毛。公母都无角,耳大下垂,又大又长的尾巴成为它行动的累赘,是一种优良毛、肉兼用羊。
双峰骆驼出产于陕北沙漠地区,体大力壮能耐饥、渴、寒、暑,喜食盐分高的食物,是沙漠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有“沙漠之舟”的称誉。
除上述家畜外,全省到处都养鱼。昆虫类的蚕、白蜡虫、蜜蜂等主要养殖在陕南和关中地区。蚕丝、蜂蜜等产品畅销国内外。
二、甘肃一带的植物及动物
甘肃省由于幅员广阔,跨纬度和经度都在10度以上,山地和高原的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3000米以上,因而生物和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都很明显。大致从东南至西北,省境分为下述六个生物土壤地带:
1.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地带。
分布在陇南南部白龙江流域的武都、文县、康县一带。本地带多亚热带经济植物,如柑桔、无花果、乌桕、油桐、棕榈、桉树、枇杷等,广泛分布于河谷地区。自然植被在深山沟脑保存较完整。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坡以亚热带树种为主,如黑壳楠、长叶乌药、凹脉榕、珍珠莲、紫荆、山合和常绿栎类,多组成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在1200米~2000米间,以松栎林类型为主,松树多华山松与油松;栎树多槲树、栓皮栎、锐齿栎及柞栎。此外还有大量的鹅耳枥、漆树、榆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