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13110700000069

第69章 首阳山赋

杜笃

《首阳山赋》见《古文苑》及《艺文类聚》,是一篇凭吊古人之作,赋非完篇,其中可能也寄托着作者的人生感慨。

嗟首阳之孤岭[1],形势窟其槃曲[2]。面河源而抗岩[3],陇塠隈而相属[4]。长松落落[5],卉木蒙蒙。青罗落漠而上覆[6],穴溜滴沥而下通[7]。高岫带乎岩侧[8],洞房隐于云中[9]。忽吾睹兮二老[10],时采薇以从容[11]。于是乎乃讯其所求[12],问其所修[13],州域乡党[14],亲戚匹俦[15],何务何乐[16],而并兹游矣[17]。二老乃答余曰:吾殷之遗民也[18]。厥胤孤竹[19],作蕃北湄[20],少名叔齐,长曰伯夷。闻西伯昌之善救[21],育年艾于黄耇[22]。遂相携而随之,冀寄命乎馀寿[23]。而天命之不常[24],伊事变而无方[25]。昌伏事而毕命[26],子忽觏其不祥[27]。乃兴师于牧野,遂干戈以伐商[28],乃弃之而来游[29],誓不步于其乡[30]。余閇口而不食[31],并卒命于山傍[32]。

九折崣而多艰[33]。

(《古文苑》卷五,《四部丛刊》本)

[1]首阳:即首阳山,关于它的具体位置有多种说法,有说在河北、辽宁,亦有说在河南、甘肃、山西。

[2]形势:这里指山势。窟:洞穴。槃曲:即盘曲,盘旋曲折。

[3]面:面向。河源:河水的源头。古代特指黄河的源头。抗岩:与巨大的岩石相对。

[4]陇塠(duī):似应指陇山,在甘肃和陕西交界处。如此,则文中所述首阳山应在甘肃省渭源县。塠,小山丘。 隈(wēi):山水弯曲隐蔽之处。《说文·阜部》:“隈,水曲隩也。” 相属:相继、接连不断。此指山势绵延不绝。

[5]落落:疏落,不浓密。晋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

[6]青罗:绿色的藤萝。罗,通“萝”。 落漠:笼罩。

[7]穴溜:从洞穴中流出的泉水。 滴沥:水滴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涢水》:“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望齐冰雪,微津细液,滴沥不断。”

[8]高岫(xiù):高高的山峰。岫,峰峦。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带:名词做状语,像衣带一样。

[9]洞房:即山洞,因为伯夷、叔齐以山洞为房,故有此语。 云中:指山雾缭绕之处。

[10]二老:指伯夷和叔齐。

[11]薇:一种野菜,亦称野豌豆。陆玑《诗经草木鸟虫疏》说:“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史记·伯夷列传》有:“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从容:安闲自如,不慌不忙。《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12]讯:问。

[13]修:学习、修炼。

[14]州域:州是古代的行政区划之一。州域即州。乡党:同乡之人。《逸周书·官人》:“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诚信。”

[15]匹俦(chóu):同类。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

[16]何务何乐:从事什么,以什么为乐。

[17]并:一起。兹:这里。游:游览。

[18]殷之遗民:商王朝的遗民。殷,朝代名。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后世因称商为殷。遗民,亡国之民,前朝之人。

[19]厥:其。 胤:后代、子嗣。 孤竹:商、周时国名,位于今河北东部。《国语·齐语》:“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韦昭注:“二国,山戎之与也。令支,今为县,属辽西,孤竹之城存焉。”此处指代孤竹国君。

[201]作蕃:耕种。 北湄:河之北岸。湄,水边。《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孔颖达疏:“谓水草交际之处,水之岸也。”

[21]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武王之父。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发展农业,礼贤下士,广罗人才,为翦商大业作了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 善救:乐善好施,救助孤老。

[22]育:抚育。年艾:年老者。《礼·曲礼上》:“五十曰艾。”唐孔颖达疏:“年至五十,气力已衰,发苍白色如艾也。” 黄耇(ɡǒu):老人。《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毛传》:“黄,黄发也。耇,老。”

[23]冀:希望。 寄命:寄托生命。 馀寿:馀生。

[24]天命:上天。 不常:无常,有变。

[25]事变:世事多变。 无方:没有定数。此句指伯夷、叔齐本是敬佩文王仁义投奔而去,可是他们乍到周,西伯昌即逝,其子姬发继位,兴兵讨伐商纣。伯夷、叔齐认为以臣伐君不谓仁,故又离开。

[26]昌:即西伯昌。 伏事:服侍、侍奉。此处指西伯昌始终视商纣王为君,尽为臣之礼。伏,同“服”。 毕命:尽命。

[27]子:周武王姬发。 觏(ɡòu):同“构”,构成。《左传·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覯。”杜预注:“恶,疾疢;覯,成也。” 不祥:指武王伐纣之事。伯夷、叔齐反对此事,故认为不祥。

[28]兴师于牧野,遂干戈以伐商:指牧野之战中武王一举克商。师,军队。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是名词做动词用。

[29]之:周武王。

[30]步:走进、踏入。 其乡:周武王统治区域。

[31]余閇(bì)口而不食:我们闭口不吃食物。閇,同“闭”。

[32]并卒命于山傍:一起死在首阳山旁。

[33]崣(wěi)(zuì):山高峻貌。此句录自《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李善注。

伯夷、叔齐是商未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为不肯继承君位,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而谏,武王不听,于是愤而不食周粟。至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于此。临死前作歌一首,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杜笃为伯夷、叔齐的气节所感动,于是写下这篇《首阳山赋》。或有所托,现不可知。

孟子把圣人分为四种:“圣之清者”、“圣之任者”、“圣之和者”、“圣之时者”。他认为伯夷是“圣之清者”(《孟子·万章下》)。由此可见孟子对伯夷由衷的敬佩。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对伯夷、叔齐表示深深的同情。唐代韩愈在《伯夷颂》中又这样说:“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孟子、史迁、韩愈称赞伯夷、叔齐的目的不尽相同,但他们对二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护礼的尊严的举动都充满敬仰之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伯夷、叔齐不是仙,但他们的精神感动着历代仁人志士,首阳山也因此闻名天下,这或许正是本篇赋以首阳山命名的原因。赋开篇即交代首阳山是座孤岭,似在暗示伯夷叔齐的孤独。但是,就是这样一座被世人忽略的孤岭却有着秀美的景色:“长松落落,卉木蒙蒙。青罗落漠而上覆,穴溜滴沥而下通。高岫带乎岩侧,洞房隐于云中。”这难道不正象征伯夷叔齐精神世界之丰富?作者来到首阳山,即被这里的山光水色吸引,同时还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对两位先贤的追想。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伯夷、叔齐二人采薇归来,神情从容,悠然自得。于是他与二老有了一番对话,“讯其所求,问其所修:州域乡党,亲戚匹俦,何务何乐”。二老一一做了回答。实际上,作者在去游览首阳山前,对伯夷、叔齐的事迹一定是了然于心的。因此,他之拜谒不是信马由缰地偶然路过,而是慕名前往。对两位先贤的敬仰使他殷切地希望能和他们有一番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此,才有了赋中似真似幻的一幕。这远比直截了当地陈述敬仰之情要深切、巧妙得多。这一点是此赋在艺术技巧上最具特色之处。

(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