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历史悟人生
13192600000031

第31章 阴谋与奸者(2)

宋襄公说话的同时,楚军已经把阵势给布好了,大批兵队冲向宋襄公这边。宋军此时看到了楚军凶猛魂都吓得跑掉了,更别说打仗了,一个一个都吓得逃跑了。宋襄公正想亲自督阵进攻,还没来得及冲向前去,便被楚军围住,身上、腿上几处受伤。幸亏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救出他来。等他逃出命来,宋军已早逃散。粮草、兵车全部被楚军抢走,再看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宋国的百姓们对宋襄公都骂不绝口,宋襄公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此时在创新身边的将士们听到宋襄公这么说后,都在心里边骂宋襄公是一个大蠢货、大笨蛋、大草包。

宋襄公嘴上一直讲着要按“仁义”办事,但他在会盟诸侯时对于自己不能当上盟主反而破口大骂时,不知道他是不是还记得“仁义”这两个字呢?

军事与政治密切相关,在中国尤其如此。拿破仑被囚禁在海岛上时曾看到过《孙子兵法》,当他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他感叹自己若能早日见到这部兵书,一定不会惨败,不会受牢狱之苦。其实在实际上,能够决定战争成败的,还是在于政治。

中国人素来崇尚智慧,热衷谋略。所谓“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形象写照。因此,历史上凡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人物,其最大的特色必定是政治智慧超凡入圣,谋略运用炉火纯青,风风雨雨等闲而过,把握主动永不言败。春秋初年的郑庄公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一。

郑庄公在历史上的最大作为,是通过各种手段使西周末期才成立的小小郑国,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从郑庄公所作所为所体现的政治技巧来考察,是让人很佩服的。

郑庄公政治智慧的高明之一主要表现在遇事能忍。苏轼《留侯论》有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从这里看来,郑庄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的母亲姜氏与胞弟姬段串通一气,给他多方制造麻烦的时候,他能做到隐忍不发。姜氏想让姬段占有好的封地,以此来占据政治的目的。他就把姬段分封到京地;姬段贪欲不足,大修城邑,图谋不轨,他也装出一副漫不经意的样子,忍下一时之气。其后,姬段的肆无忌惮、得寸进尺之举,让郑庄公的臣子们都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好心相劝庄公早早应对,以免引起一发不可收的地步,可郑庄公还是隐忍不发,以“不义,不昵,厚将崩”的理由婉言拒绝。郑庄公遇事能忍的事情不仅反映在这里,还反映在他处理与周王室的关系问题上。面对年少气盛的周桓王的作梗为难,他努力克制内心的恼怒,主动前去王都朝拜周桓王,希望借此来缓解长期以来彼此间的对立情绪。谁知周桓王并不买账,给郑庄公吃了个闭门羹,让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接着又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让他与身为左卿士的郑庄公分庭抗礼,并强行向郑庄公索取了邬、苏、刘、于等四座郑国城邑,公开给郑庄公以大的羞辱。他的所作所为虽然令郑庄公很生气,但是他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怒火压了下来,所以说,遇事能忍,便成了他的性格特征。老谋深算,功于心计,这正是郑庄公战略意识高度成熟的显著标志。

郑庄公政治智慧的高明,表现之二为出手能狠。郑庄公在胞弟逼宫问题上的隐忍,在周桓王打击面前的退让,说到底不是单纯的隐忍或退让,而属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不是说他不想马上实施反制,而是因为他不愿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与对手对立。所以说,郑庄公在隐忍的同时,私底下却一直在做着充分的准备,企图一招就能制敌。令人可笑的是,他的那些对手对他的这种做法一无所知,把郑庄公的克制隐忍、妥协退让误认为是一种懦弱无能、软弱可欺的表现,于是乎步步进逼。姬段动员军队企图偷袭郑国国都,周桓王大举起兵进犯郑国纵深之地。谁知他们忘乎所以的举动,恰好为郑庄公痛下决心全面反击提供了机会,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他予对手以迎头痛击;“克段于鄢”,一举端掉国内动乱的祸根;用新型的“鱼丽”阵法杀得周室联军人仰马翻,落花流水,连周桓王本人也中箭负伤。可见,郑庄公不出手则罢,一旦出手,不但准而且狠,雷霆万钧,摧枯拉朽,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郑庄公战略意识高度成熟的显著标志。

郑庄公政治智慧的高明,表现之三为善后能稳。孔子说“过犹不及”。真正高明的战略家对战略目标的设定都是非常理智的,决不会在胜利面前头脑发热,忘乎所以,而是能注意掌握分寸,适可而止,见好便收,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能做到“有理,有利,有节”。郑庄公在这方面的作为,同样可圈可点。当挫败姬段的叛乱阴谋,迫使他逃窜共地后,郑庄公便不再追击,因为他心里知道,此时的姬段就好比是一条丧犬,根本不值得再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对付他。另外,由于郑庄公母亲姜氏在这一叛乱事件中曾扮演过很不光彩的角色,让郑庄公内心既痛苦又愤恨,但为了社稷大局,他最终还是与姜氏和解了。“遂为母子如初”,赢得“孝”名,在政治上替自己捞足了分数。至于善后问题上的做法,更反映出郑庄公的机心深密。当郑军大获全胜,祝聃等将领建议乘胜追击以扩大战果之时,郑庄公头脑异常冷静地表示:“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凌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遂下令停止追击,放对手一马。不仅如此,他还在当天晚上派专人前往周军大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从而给周桓王一个下台阶的机会,使得双方的关系没有闹到彻底破裂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郑庄公不但赢得了利益,出了风头,以给对手留了余地,为以后杜绝了后患,左右逢源,一石二鸟,这更是郑庄公战略意识高度成熟的显著标志。

“歌台舞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意气风发的郑庄公早已事过境迁,烟消云散。然而,郑庄公的政治智慧与战略意识却依旧让今之读史者叹服。

为了权力,可以不顾母子之情,手足相残,即除掉了弟弟,又放逐了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庄公把“仁义”基本上都占尽了,显得高明之极,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表现出了高明的忍术。

的确,从更深的层次进行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后要稳,又何尝不可以成为今天从事国际战略角逐的有益借鉴。

(第二节)曹操之奸

辩曹操之“忠奸”。

说起历史人物,我们往往需要辩个黑白。中国历史的人物最值得我们辩个黑白的就要算曹操了。

曹操之所以能够引起争论,就是因为自古忠奸有别,而在《三国演义》中,把曹操“奸邪”写的妇孺皆知,和他对比的又是“忠”的“离谱”的诸葛亮。所以他是一个大众化的“奸臣”。可是相信历史的人,或者说懂得历史的人,总会从另外一些方面进行考虑历史人物的忠奸功过。

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是因奸臣董卓起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当时的董卓势大,天下群雄并起,人人得董卓而后快。曹操同时也有了“发家”的政治理由,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曹操是“以奸易奸”,除掉董卓以后,他取代了董卓的位子,被人看作了奸臣。

在讨董卓时,他是忠臣,也可以称作义士,在灭掉董卓后,他弄权自重,目无天子,他的奸邪其实达到并超过了董卓的地步。更说不过去的是,他的儿子曹丕称帝了,用魏朝代替了汉朝,而曹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魏武帝。

历史资料上的曹操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只有他一个人具备了这三大“家”。他统一中原,实行屯田制,对社会的发展,疆土的巩固,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三国演义》和戏曲舞台上的曹操,由于受正统观念的影响,把他写成了一个篡夺汉室天下的奸臣。对曹操的评价众说不一。应将历史上的曹操和我们都“知道”的白脸曹操区分开来。这并不是“翻案”不“翻案”的问题,因为人们的观点向来就不一样,无需统一,也不可能统一。

历史上的曹操是位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由于家庭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决定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曹操的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是位太监,那个时期的太监很“吃香”,他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是曹操祖父的养子,他的父亲也官至太尉。曹操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再加上曹操是一个既聪明而且心机很深的人。虽然有的时候也会任性放荡,不是太注意道德修养和学业,但是曹操同时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处事能力。因此,梁国人桥玄评价他时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在曹操十岁的时候被推荐为孝廉,做了郎官,后来又被任命为洛阳县北部尉,升顿丘县令,被征入朝授职议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曹操青少年时代是春风得意,直步青云的,这些可能和他的家庭出身会有一定的关系,在那个时候做官,讲究的是门地,曹操很年轻就做了官是不难理解的。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比较顺利的进入到了朝廷,使曹操有机遇能获取更大的国家权力。

就在这个时候,汉朝已经是很衰落了,在这种情形之下,给了曹操一个很好的机会,而聪明伶俐的曹操理所当然的不会放过这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他就创造了一番事业。

首先是汉灵帝元和末年的黄巾起义,“三张”的起义规模是非常大的。东汉末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本来己是危难之秋。黄巾起义的革命洪流更使得衰弱的刘家王朝无法阻挡。因此,只得调遣像曹操这样的各地诸侯来镇压农民运动,年轻的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去讨伐颍川的农民起义军。

后来因为在这件事上面做的还不错,就被升为济南相。从此,曹操就开始掌管了一方的军政,为他以后的发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此时的各路诸侯势力也各霸占一方,自立为王。

对曹操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的董卓此时也进京了,到京以后他废海豹帝,立汉献帝,从此开始把持朝政,成为了一代奸臣,而此时的京城洛阳大乱。

这个时候,曹操、袁绍联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在这场争斗中表现的非常机智和顽强。在三国中,有这么一个关于曹操机智的故事。曹操自荐去刺杀董卓,当时董卓正在榻上卧着看书,曹操拔出了宝刀准备刺杀董卓。就在这个时候董卓从镜中看到了刀光,立即转过身来问道:“孟德?你想要干什么?”曹操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但是此时的他急中生智说:“我这里有一把宝刀要献给您,不知道你是否喜欢。”说话的同里,跪下来,双手奉上刀。曹操凭借了他的机智摆脱了这次危险,这只是一个传说。

最后,董卓中了吕布和王允的“美女计”,董卓被他的“爱子”吕布所杀。

董卓虽被除掉,但北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已形成具有一定势力并霸占一方的诸侯。而这个时候的曹操也不甘心落后,他把自己的家产给变卖,招募义兵,逐渐扩充了自己的势力。而后又在围剿黄巾军的过程中得到降兵三十余万,收编其精锐,于是,他有了他的“青州军”。自此以后他在军事上有了雄厚的资本。

而他的弟兄曹仁、曹洪、夏侯渊等都是一时的猛将,大力的帮助他;荀彧,程昱、贾诩等也为一方才俊,为他出谋划策。在以后的战争中,他逐渐的消灭了残余的黄巾军,接着打败了吕布、陶谦、张邈、张绣等割据势力,慢慢地拥有了一支较强的武装力量,成为三国时期称霸于北方的重要军事和政治集团,曹操之所以会在群雄割据的武装斗争中取得胜利,主要是建立在开明的政治斗争的基础上。首先是曹操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他认识到了封建皇帝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在荀彧、程昱的鼓动下,曹操派曹洪率军向西迎接献帝。曹操进驻洛阳后又亲自朝见献帝,被升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并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曹操随之也迁到了许昌。自此以后他便有了发号施令的权利,在众诸侯中有了震慑威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大汉天子徒有虚名。在这个时候,称帝对于曹操来说简直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当时,当大臣们纷纷向曹操拍马屁,说“天命”已经降临到曹操头上的时候,曹操却对大臣们说:“当初周文王还活着的时候,天下的三分土地中有两分已经归他所有了,但是,他仍然做商纣王的臣子。一直到他的儿子周武王,才灭亡商朝,当上周朝的天子。如果天命已经降临到我头上,就让我当一个周文王吧!”虽然这时的曹操没有太大的举措,却已在群雄割据中占了上风。

再说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在他的军事战争过程中是理解、关心人民的疾苦的。在连年的战争当中,生产得到了严重的破坏,再加上老天的破坏,自然灾害很严重。“百姓大俄,布粮食亦尽”,甚至供应战争之需的军粮都无处筹集。这时的曹操头脑却很冷静。他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贷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这样做当然有他自己的打算,但却解决了部分的农民生计问题。屯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军粮之需。曹操在实行这个办法的时候,使屯田的租税直接交给官府,避免了地主的盘剥,军粮也没有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

曹操的军队不但有了保证,而且粮食也有了保证,这对他在做战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他的军队兵强马壮,增加了战斗力。同时,也减少了军队掠夺老百姓的现象,他的这种做法赢得了百姓的好感。这在当时是一个极为高明的策略。不光如此,曹操对黎民百姓的苦处还能予以照顾。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他就曾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就是说,有战乱的地方都要免去一年的租赋。

曹操还具体规定:“自项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无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也就是对于战争中阵亡的官兵家属,由于没有什么生存的技能和土地,官府供给他们粮食,不但如此,还规定当官的也要去经常看望他们。

对待百姓曹操也有“养老和福利”。他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

并发布了这样的命令:各郡县都要提倡和重视文献典籍的研究和学校建设。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置学馆,挑选本地优秀子弟给予教育。就在那个时候很困难的情况之下,曹操还这么的重视教育,这在三国的历史人物上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