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提升智慧
百尺竿头,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大的成就;佛教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宋朝时期,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他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总是会深受感染。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去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虽然很多,但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
大师还了礼,慢慢地回答他。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拿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经中记载唱词的本子。
大师指着偈帖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是真正的高峰。
文学家鲁迅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人最强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唯有超越自己,才能达到真正的进步与成功。“不满足”是一种盼望,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只有永不满足,人类才能从低级走向高级,才能从原始社会山洞草棚为居、树叶兽皮为衣的艰难困苦中摆脱出来,才能从过去的石制工具发展到今天的电子技术、太空航空。保持不满足,即使已经达到了“百尺竿头”,仍需要“更进一步”。
智慧在于读活书
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军队,进至牧野。
商纣王闻讯后,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后来,《尚书·武成》中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读到这里颇有感慨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以血之流杵也?”按照孟子的看法,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肯定是《尚书》的记述有问题,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经验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用得好可以使你不断成功,用得不好则会让你一败涂地。书上说的只是理论和经验,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验证,得到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书也有错的时候。如果一味相信书本上的东西,就有可能被误导,反而不如没有书本了。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死抱着书本,两眼不见现实,进行所谓的研究,这些研究充其量不过证明他们自己是书呆子而已。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同时,人的大脑记忆功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与规律,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的话,很快便会忘记。所以,学习中不断地重复是必不可少的。
读书学习还有一个把书变薄再变厚的过程,抓住重点,加以联想、引申、升华,掌握其中的精髓,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理论。在多次重复之后,我们便可以熟练地运用这个知识点或者是这项技能了。
大智是一种实践的精神
大智,是一种实践的精神。用佛家的语言来概括这一儒家的思想,即为“明心见性”其实质就是以智者不惑达到仁智合一。正因有此智心,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洞察曲直真伪,一切言行方可合乎道德。
与儒家相同,道家也崇尚大智,而对小聪明嗤之以鼻。“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是反对小聪明,讲“将以愚之也”,是让民获取大智,所以才有“大智若愚”的说法。两者是殊途而同归。
有一个身价过亿的富翁,特别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迈的专车司机退休后,他决定重新招聘一个新司机。富翁的管家按照他的要求给他在全国挑出来三个司机,然后将这三个人带到富翁面前。
富翁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出去,前面是悬崖,凭你的技术,能够把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
第一个应聘者马上回答:我技术好,我能稳稳当当把车停在离悬崖一米远的地方。
第二个应聘者说:我技术比他还好,我能停在离悬崖30厘米的地方。
第三个应聘者想了一会儿说:我大老远一看见悬崖就停车,我不过去。
结果,被富翁录取的司机是第三个人。
前面两个应聘者自持技术高人一等,认为自己会在最完美的距离将车子停下来,但是世事多变,难免不出差错,这两个应聘者关注的只是解决眼下的问题,这无疑是小聪明。而最后一个应聘者注重的是如何规避这一危险,既然明知前方有悬崖,为什么还要开过去?这就是大智慧和小聪明之间的区别。
儒道的大智都是从生活中来,而放置于天地万物。这个“天地万物”就是“以仁为本”“以诚为基”,继而“以乐相通”。在孔子的眼里,能做到这三点的人就是大智者了。孔子是推崇大智者的——中庸之道是为大智,因势利导亦为大智。就下面故事中的这个丈夫的言行来看,他可以称得上“智者”了。
这天小区突然停电了,由于没有事先通知,小区的业主们都显得惊慌失措,加上时值盛夏,更是怨声载道。很多人都在黑暗的房间中摸索着去抽屉里拿备用的手电筒或是蜡烛,由于漆黑无光,那些在停电后立刻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不是被凳子碰到,就是与家里人相互撞在一起,不仅没能尽快拿到手电筒,还受了些伤。各种东西摔碎的声音不绝于耳。
其中有户人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然而当女主人正在一惊一乍间努力在一个方向摸索着前行时,这家的男主人却安然坐在床头,若无其事。妻子大声喊道:“别跟木头似的,还不过来帮忙找找!”
丈夫轻轻笑了几声,对黑暗中的妻子说道:“任何事情我们只有先适应,才能更好地行动,你这没等适应黑暗就火急火燎、手忙脚乱地找东西,浪费时间不说,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听到丈夫的这句话,妻子止住了东挪西跳的双脚,立在原地,若有所思。
有真才实学的人表面看上去好像很蠢笨,不炫耀自己的才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苏轼当即献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恭祝这位老前辈得以“明哲保身”,并直言“轼受知最深,闻道有自”,又说欧阳修“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智慧之人并不需要通晓古今,所要具备的是通达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有通达的心胸便能兼容并包而知不足,有长远的眼光便能看到整体而明人事。对妻子说出上述那番话的丈夫可算是有长远眼光的人,“先适应,才能更好地行动”,世间之事,莫不如此。
把握重点,变则通
南北朝时期,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他擅长画龙,而且画龙的艺术技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有一次,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白龙,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奇怪的是,这四条白龙都没有点上眼睛。许多观看者对此不解,问他:“先生画龙,为什么不点上眼睛呢?是否点眼睛很难?”张僧繇郑重地回答:“眼睛是龙的精髓所在。点睛很容易,但一点上,龙就会破壁乘云飞去。”
大家都不相信他的回答,纷纷要求他点睛,看看龙是否会飞跃而去。
张僧繇一再解释,龙点了眼睛要飞走,但大家执意要他点睛。于是,他提起画笔,运足气力,刚点了其中两条龙的眼睛,就乌云翻滚,雷电大作,暴雨倾盆而下。两条刚点上眼睛的白龙腾空而起,乘着云雾飞跃到空中去了,而那两条未点睛的白龙,仍留在墙壁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眼了。
龙的眼睛就是整幅画的关键,无疑,张僧繇抓住了其中的奥秘与精髓,就如同掌握了童话故事中神秘的咒语一样。获取知识也一样,有些人听课的时候,毫无选择,将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全都记下来,这样无疑会将老师提到的重点忽略掉。学习中的知识点是要掌握的,但提升能力关键在于方法。把握重点,掌握点石成金的“咒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然而,光把握重点是不行的,要学会把知识用活。
古时候,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子,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用一根绳子记录下来,等买的时候作为依据。结果由于慌忙,他随手将绳子放在座位上,就出门了。
他来到集市上卖鞋的店铺里,左挑右选,终于看好了一双鞋,正准备买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量尺寸的绳子忘带了,就说忘了带尺寸,要回家拿来尺寸再买,说完就走了。
他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拿了放在座位上的绳子后,又匆匆忙忙地赶回集市。来回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等他返回集市的时候,太阳都要下山了,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了。他来到卖鞋子的店铺前,看到已经关门了,再看看自己脚上鞋子的大洞,十分沮丧。
旁人问他:“你给自己买鞋,为什么不直接试试大小,非要按量好的尺寸买鞋呢?”他说:“我宁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适,脚却不一定准确。”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突破定式思维,才能让一切变得更容易、简单。无论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还是提升自我,善于用变通的思维和方法有助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
变通决定出路,学会变通,就能在种种困境、麻烦面前游刃有余。不变通,就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不变通,就只能守在原地,永远无法突破。从那个已经约定俗成的“框架”中跳出来,别让那个已经量好的“尺码”,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积极思考是一种智慧力量
从前有一个穷人,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他们家境拮据,妻子又体弱多病,不得已向富人借了很多钱。年关将至,穷人实在还不上欠富人的钱,便来到富人家中请求拖延一段时间。
富人不相信穷人家中困窘到了他所描述的地步,便要求到穷人家中看一看。来到穷人家后,富人看到了穷人美丽的女儿,坏主意立刻就冒了出来。他对穷人说:“我看你家中实在很困难,我也并非有意难为你。这样吧,我把两个石子放进一个黑罐子里,一黑一白,如果你摸到白色的,就不用还钱了,但是如果你摸到黑色的,就把女儿嫁给我抵债吧!”穷人迫不得已只能答应。
富人把石子放进罐子里时,穷人的女儿恰好从他身边经过,只见富人把两个黑色石子放进了罐子里。穷人的女儿刹那间便明白了富人的险恶用心,但又苦于不能立刻当面拆穿他的把戏。她不动声色,但内心却陷入了专注的思考之中。终于,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悄悄地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于是,当穷人摸到石子并从罐子里拿出时,他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富人还没来得及看清颜色,石子便已经掉在了地上,与地上的一堆石子混杂在一起,难以辨认。
富人说:“我重新把两颗石子放进去,你再来摸一次吧!”穷人的女儿在一旁说道:“不用再来一次了吧!只要看看罐子里剩下的那颗石子的颜色,不就知道我父亲刚刚摸到的石子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了吗?”说着,她把手伸进罐子里,摸出了剩下的那颗黑色石子,感叹道:“看来我父亲刚才摸到的是白色的石子啊!”富人顿时哑口无言。
如果穷人的女儿在发现富人险恶用心的一刹那就拆穿他,那么势必会招致更多的麻烦,但是她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找到了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思考的力量,智慧的力量。
积极思考是一种智慧力量,如果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鲁莽的,除非你特别地幸运。但幸运并不是时时光顾的,所以,最保险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但“思”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思考也有它的特点和方法。成大事者都有自己良好的思考方法。
放眼看世界,吸收精华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众多赞誉的政治家。其谥号“文忠”,是清朝皇帝表彰其维护朝廷长远利益的辛劳所赐,维新派则称颂其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
他到广东后,为了解敌情,收集了一些关于西方的资料作为“内参”。他虽然不懂外语,却时刻注意“夷情”,派人专门收集外国人在澳门出版的报纸书刊,并把懂英文的人招到钦差行辕做翻译工作,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官属的“西方翻译小组”。林则徐夜夜仔细阅读、研究译文资料,并把译成中文的《澳门月报》编辑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5辑。翻译小组翻译的书有《各国律例》以及其他的一些国外书籍。译书活动不仅开阔了林则徐的眼界,也增长了他的见识。这些翻译资料成了他判断时局变化、调整对外政策的重要参考。
林则徐和那些还在大做“天朝”美梦的腐朽官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他发现并敢于承认西方有许多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翻译中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来抵御外敌进犯很明显地体现在军事上。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
离开了广东前线,他不忘关注世界动态,这一次不是学习什么西方造船造炮的技术,他窥见了十几年后的一件大事。当举国痛感英国威胁时,放逐新疆的他最早敲响俄患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