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一时使国人感到很大威胁。然而林则徐在率先进行抗英后,又最早预见到北方俄罗斯的威胁更为严重。1849年10月,林则徐回家治病途经长沙时,经人推荐在船上见到了左宗棠。当时20多岁的左宗棠对这位老人无比钦慕,见面后便拜师求教,两人彻夜畅饮阔论天下形势,他还把收集的资料毫无保留地送给了左宗棠。林则徐此前在新疆办理过屯垦和水利,深感西北边防存在重大隐患,当左宗棠请他畅谈对英国等海上强敌的制敌方略时,林则徐却说:“俄罗斯终将是中国的一大隐患,我老了看不见了,你们年轻人等着瞧吧!”
林则徐注意到沙俄隐患绝非偶然,他早在广东抗英时就了解到俄国不但可以通过水路,也可从陆路运走中国的茶叶。后来,他充军到伊犁时,对国境附近的形势进行了三年的实地研究。尽管当时边境基本相安,但边界守备松弛,俄军实力逐渐强大,他预感到这一可任骑兵驰骋的陆地边患最为严重。由于清廷将守备力量多移往沿海,又以主力对付国内起义,林则徐死后仅十几年,沙皇俄国果然趁北方空虚,侵吞了150万平方公里中国土地,不祥的预言变成了灾难性的事实。更糟糕的是,当时新疆也一度沦于外人之手。幸亏左宗棠始终记住林则徐的嘱托,力排众议率军远征收复了新疆,在中国近代受尽屈辱的历史上总算写下了令人欣慰的一页。从源头上讲,我们不得不钦佩林则徐的远见卓识,不能不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
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不是做梦做出来的,而是放眼全球,比较得来的。林则徐知道了,也做到了。虎门销烟是他一生的壮举,治理伊犁是他一生的夕阳余光,御敌与治国他都做了,只要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他在所不辞。他改变不了清廷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挽救了一场对比悬殊的比赛的局点,赢得了国人、外人和后人的尊重。
善下则百川汇集
朱元璋曾说:“子思英贤,有如饥渴。”这句话绝非是他的自我标榜,而是他招揽英才、重用英才的真实写照。朱元璋知道,若要打天下,必须广求天下贤士。因此,他每攻占一地,总要访求当地名士,并把他们请入军中求计问策。
朱元璋攻占滁州后,儒士范常前来拜谒。朱元璋亲自热情款待,留置幕下重用。朱元璋渡江攻打太平时,陶安率父老出城迎接。朱元璋次日即召见他,谈论天下大事。双方谈得无比投机,朱元璋竭力将其留置身边,对他特别厚待。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马上宣布:“贤人君子有愿意跟随我建功立业的,我都尊礼重用。”
消息传开,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士前来拜见,朱元璋均加以录用。
朱元璋打下徽州后,大将邓愈向朱元璋推荐徽州名儒朱升。朱元璋对朱升早有耳闻,现在听了邓愈的介绍,知道朱升果有才华,便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拜访朱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朱升被朱元璋的诚意打动,遂进言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即操练兵马,积蓄实力;奖励农耕,广积粮食;避露锋芒,勿早树敌。朱元璋牢记于心,作为自己一个时期内奉行的基本方针。
后来,朱元璋亲征婺州。他知道婺州一向以多儒士而闻名,如果能将一些儒士拉拢来为己所用,则不仅有助于稳固对当地的统治,还可以扩充自己的智囊团。所以,攻克婺州后,朱元璋迅即召见并聘请了十几位当地儒士,向其征询治国之道,请其讲解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并把范祖幹、王冕、许瑗等纳入幕府,让他们参议军国大政。
1359年,攻占处州后,有人向朱元璋推荐刘基、叶琛、章滏。朱元璋当即派人前往礼聘,叶琛和章滏表示愿意出来,但影响力最大的刘基不肯出山。朱元璋命人再三去请,陶安和宋濂也分别劝他出山,刘基不得已只好应允。其后,刘基与叶琛、章滏、宋濂四人一起到达应天,朱元璋命人在自己的住宅西边建了一所礼贤馆,让他们安心居住。朱元璋经常向他们征询对天下局势的看法,增长了许多治国谋略。
网罗到的人才越来越多,再加上朱元璋一向知人善用,所以他的实力越来越雄厚,最终凭借众人之智,各个击破其他割据政权,把元军赶到大漠以北,终于成为收拾残局的主宰者,建立了大明帝国。
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认为水的最大长处是“善下之”。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必然谦虚待人,居人之下。儒生不可辱,人才一般都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是难以全心全意为你服务的。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只要你真心尊重人才,必然换来他们忠诚的追随。
抛开固定的思维模式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诸葛亮减兵添灶的故事。
当时,诸葛亮得胜收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苟安好酒,路上延误了时间,超过限期十日。诸葛亮按照军法,对他杖责八十。苟安受刑之后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寨投降。司马懿吩咐他回成都布散流言,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帝,好让后主刘禅召回诸葛亮。苟安按照司马懿的计策,回成都见了宦官,散布流言说诸葛亮自恃功大,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后马上禀奏给后主,后主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使者星夜召诸葛亮回师,诸葛亮当时知道这是敌军所用的离间计策,仰天长叹:“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但是只能安排撤军事宜。
姜维问曰:“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曰:
“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司马懿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司马懿因知诸葛亮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往成都而去。此后,川口的居民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
在这里,诸葛亮使用相反的方式,用减兵添灶之法,骗过司马懿,得以全军退回到汉中,使“蜀兵不曾折了一人”。他知道司马懿平生十分多疑,故布疑阵,让司马懿畏首畏尾,错失了战机,而他却能从容地调动军队顺利撤回。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会不断总结经验,却也因此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只凭经验行事,往往是只看表象就以为得出了实质。这时如利用人们这种以“貌”取人的习惯,小施计谋,以假示之,就可以瞒天过海,轻松将其引入自己的圈套。同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这种思维定式,要摸清对方底细实情,不可自以为是地莽撞行事。这不仅是生存法则,更是智慧的灵活运用。
示强以弱,示弱以强
公元前206年,项羽占有楚魏东部九郡之地,自封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又违背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的前约,改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封地有巴蜀和汉中41个县,国都为南关(今陕西南关东北)。巴蜀之地,是秦朝流放罪犯的偏远荒凉之地,这让刘邦心中非常不快。
项羽的谋臣亚父范增知道刘邦的不满,也知道他定会起兵造反,于是建议项羽找借口杀掉刘邦。项羽就把刘邦找来,准备封刘邦为汉中王,他若去,定有储备实力、自封为王之心;若不去,正好可以杀死他。刘邦听说项羽召见,虽然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但又不能公然抗命不去,便在心中盘算着怎样应对这场智斗。刘邦来到殿前,恭恭敬敬地伏在地上说:“拜见霸王千岁!”那谦恭的样子使项羽心中异常受用,当即放松了警惕,笑着问道:“沛公,你先入咸阳,功劳可嘉,我特意加封你为汉中王,代管巴蜀,不知你意下如何?”刘邦听罢,马上意识到项羽暗藏杀机,只要一语有失,便会人头落地。他沉吟片刻,答道:“我好比霸王您胯下的一匹坐骑,何去何从全由您做主。”项羽闻听此言,既对刘邦的恭维感到自得,又觉得刘邦的话无懈可击,因此也就没有了杀他的借口,便让刘邦下殿去了。
刘邦谢恩退出大殿,急忙回到自己的营地,稍加打点,便率军急匆匆地向巴蜀进发。他决心以巴蜀偏塞之地为依托,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待力量充实了,再平三秦,谋取天下。
项羽闻知刘邦率军已向巴蜀进发,才感到范增所言极是,立即派季布带3000人马前去追赶,然而为时已晚。
刘邦后拜韩信为大将军,广纳贤才,休兵养士,最终在众贤士的帮助下,使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从而统一天下。
刘邦不仅懂得示强以弱的保命之法,还深知示弱以强之道,而且用得恰到好处。
汉王刘邦派人去游说九江王英布投降,英布犹豫再三,最后勉强同意了。英布来拜见刘邦,进门却发现汉王正坐在椅子上洗脚,对他十分冷淡。英布顿时面红耳赤,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最后一点自尊也轰然倒塌。
但是,等到他出来,回到住处,发现帐幕、饮食、随从都与汉王的住所一样,英布非常惊喜,顿时对刘邦感激涕零。
刘邦对英布的傲气,以“示弱以强”之法,树立起自己的权威,随后又出其意料地重视他,是告诉他在这里能够得到所追求的东西,使其死心塌地效忠于自己。
示强以弱可使强者得意洋洋,斗志松懈;示弱以强则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两者交替使用,可进退自如,无往不胜。在与人交往做事的过程中,把这种处世的哲学用好,必然能不断地走向强大,无难不克。
韬光养晦,变退为进
韬晦智慧历来受到中国人的重视。智者做事,不轻易暴露自己的行止和思想,他们往往掩饰得很深,只有在成功之后才可以论说其成功之谜。韬晦之策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具有极强的主观意识,极富于人的主体精神。韬晦之策又有极强的进取性,虽然在表面上有许多退却忍让,却更显示人的韧性与忍辱负重的内在力量。
韬晦之策又因极大的隐蔽性而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它往往攻人不备而出奇制胜,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韬晦之策是精明人假装糊涂的一种策略。
张仪,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
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秦惠文王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文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与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进而达到兼并魏国国土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
秦惠文王更元三年,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其实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由于连横威胁各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张仪再次任秦相国。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惠文王接受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巴、苴两国。这样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秦惠文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人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国力更加强盛。《史记·张仪列传》
中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无疑张仪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处于弱势的时候要处变不惊,波澜不兴,或蛰伏或争取,努力充实完善自己,则可把这种弱势当做强者不具备的自我激励、韬光养晦的优势,变退为进,以守为攻,最终的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
顺其自然,宠辱不惊
979年初,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十分自得,他又主张乘胜伐辽,收回被辽占据的幽云十六州。
宋朝大将潘美反对此议:“我军大胜,此刻也不能志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尚需稳定形势,士卒也需休整。”
总侍卫崔翰大声反对:“此乃天赐良机,岂可轻易放弃呢?陛下进兵之举甚合民心,必群起响应。我军又是得胜之师,伐辽必有胜算。”
宋太宗本求胜心切,遂大举北进。宋军快到高梁河时,遭到辽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宋太宗也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于是私下商议立赵德昭为帝。众将领面劝赵德昭道:“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大王如不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恐怕变乱不止。恭请大王迅速登上帝位,号召天下。”
赵德昭面对众将拥立,一时心动。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遵循母亲的遗命,让弟弟赵匡义做了皇帝。这件事情曾让赵德昭心情不快。赵德昭的一位亲信劝他不可这样:“事已至此,只要大王参透荣辱,顺天应命,也不会感到做个逍遥亲王有什么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