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时期青少年公民与公德读本
13271300000009

第9章 注重礼仪,明德尚美(4)

在下面场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如应试求学时;在交往中与不相识者相处时;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如果欲结识某些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

2.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

(1)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是最好的自我介绍时机。

(2)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镇定自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唯唯诺诺,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要表现出自己渴望认识对方的真诚情感。任何人都以被他人重视为荣幸,如果你态度热忱,对方也会热忱。

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在自我介绍时,镇定自若,潇洒大方,有助于给人以好感;相反,如果你流露出畏惧和紧张,说话结结巴巴,目光不定,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则会为他人所轻视,彼此间的沟通便有了隔膜。

(3)自我介绍时还要言简意赅,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不宜超过一分钟,而且愈短愈好。话说得多了,不仅显得啰唆,而且交往对象也未必记得住。为了节省时间,作自我介绍时,还可利用名片、介绍信加以辅助。

(4)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三项基本要素:本人的姓名、供职的单位以及具体部门、担任的职务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这三项要素,在自我介绍时,应连续报出,这样既有助于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又可以节省时间,不说废话。自我介绍要真实诚恳,实事求是,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词。

(5)进行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应善于用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关心以及沟通的渴望。如果你想认识某人,最好预先获得一些有关他的资料或情况,诸如性格、特长及兴趣爱好。这样在自我介绍后,便很容易融洽交谈。在获得对方的姓名之后,不妨口头加重语气重复一次,因为每个人最乐意听到自己的名字。

一般说来,有以下五种自我介绍的方式:

一是应酬式的自我介绍,此介绍方式的内容以简单为好,往往只介绍自己的姓名即可。比如,“你好,我叫王明”;

二是工作式的自我介绍,大体包括四项内容,即单位、部门、职位和姓名。

比如,“你好!我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科部王明老师”;

三是交流式的自我介绍,可包括自己的姓名、工作、籍贯、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关系等;

四是礼仪式的自我介绍,这主要是在一些正规而又隆重的场合(讲座、报告、庆典等)进行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单位、职务,同时应该多加入一些适宜的谦辞、敬语等;

五是应聘式的自我介绍,主要包括姓名、单位、专业、学历、职务、职称、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长、兴趣,等等。当然,这些内容,也应该做重点的介绍。

上述各种介绍有的是在工作场合,有的是在公共场合,有的是在正规而隆重的场合。但无论在何种场合,自我介绍都要讲究方法,掌握技巧,恰到好处,不失分寸。

自我介绍时应注意:自我评价的准确性;介绍繁简的合理性;介绍心态的自信性;介绍用语的艺术性;介绍内容的针对性;介绍时间的适时性。

收递名片礼仪

名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了。当今,交换名片更是社交场合中一种重要的自我介绍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名片在社交中的作用,应该特别注意递送和接受名片的礼仪。

一、递送名片的礼仪

在社交场合,如果递送名片,必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送到,不能只送这个而不送那个。所以,事先应做好准备,并把名片放在容易拿出的地方,切不可等需要时再找,给人缺乏条理的感觉。名片通常要放在名片夹里,或其他上衣口袋里;女士可将名片夹置于手提包内,不要放在裤子后侧和左右侧的口袋或钱包里。同时要注意将别人的名片和自己的名片分开放,以避免忙碌之中误将别人的名人当作自己的名片发出。

在社交活动中,遇到下列情况时,需要将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或与对方交换名片:第一,表示自己重视对方;第二,被介绍给对方;第三,对方提议交换名片;第四,对方向自己索取名片;第五,初次登门拜访对方;第六,通知对方自己变更了情况;第七,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

递送名片时,态度要谦恭、诚恳,举止要文明、礼貌。一般情况应起身站立,走向对方,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住名片上端的两个角,名片正面朝向对方,双手递上,眼睛注视对方,并真诚地说“请多指教”“请多关照”“请多联系”。递送名片,切不可用左手,也不能用手指夹着名片递给别人。

名片递送有着一定的顺序。当同时与多人交换名片时,要注意按“先长后幼”和“由近而远”的顺序依次递送。切不可挑三拣四,采用“跳跃式”的方法。另外,特别忌讳向同一个人重复递送名片。

二、接受名片的礼仪

接受名片时态度要恭敬,举止要得体。当他人把名片递送过来时,要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尽快挺身起立,微笑着注视着对方,并以双手或以右手捧接。接过名片后可以说“谢谢”,随后有一个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并注视着对方,使其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时,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公共场所的基本礼节

一、保持安静

公共场所是众人共同使用的地方,这就要求大家共同配合,一起共同利用。如果众人都只为自己考虑,高声谈笑,一人盖过另一个人的声音,最终的结果是谁都听不清对方的话,所以它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人群越是集中的地方越要求交谈者低声细语,声音的大小以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为宜。交谈时使用的手势不应过多或是不用,否则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在庄严肃穆的场合里,一定要保持绝对安静,不得在他人讲话时,分心、注意力不集中、一心二用、与其他人随意交谈或翻阅书刊。

保持安静是公共场合最重要的,走路时鞋子的质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声响,所以脚步要放轻,更不能故意走得咯咯作响。遇到急事时,也不能急不择路,慌张奔跑。特别是穿短裙或旗袍的女士,要临危不乱。

二、讲究卫生

对交际而言卫生是最基本的,你可以服饰与发型、妆容不配,你的衣服可以 不是高档次的,但是要做到头发和服饰的整洁,包括个人卫生,还有你居住的环境卫生,都是无声说明你为人的东西,所以都不能掉以轻心。

戴隐形眼镜或者是爱上火的人、上了年纪的人,要注意经常检查眼角是否有异物,并及时清洁异物。

如果要参加交际,一定要先做好个人卫生,洗澡、刷牙等,浑身上下都不能有任何的异味。吃了大葱、大蒜等气味浓烈的食物,会让人对你退避三舍。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或者因为身体的健康原因,可以用口香糖、爽口剂等去除臭味。

洗净头发,梳理好整齐适合的发型,时刻要留意你的头皮屑,不要让你的上衣领子或是衣服的背后落下头皮屑。头皮屑是破坏形象的头号杀手。

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所以要时常保持手干净。即使是繁忙和劳累,对手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即便自己的手指非常好看,很适合留指甲,也要忍痛割爱修剪整齐,因为在交际活动中不宜留过长的手指甲。

掏鼻孔、挖耳朵更是交际活动中的大忌。吃饭后也不适宜在众人面前用牙签去剔牙齿,这样做只会倒别人的胃口。

居住环境最基本的要保持室内卫生,经常给房内通风换气,保持屋内空气新鲜,这样对自己身体健康有益。室内目光所及之处和摆放的物品,不允许有灰尘或污痕。纺织品,如窗帘、桌布等要保持洁净;烟灰缸、杯子这些常用的器皿使用之前要清洗干净。

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是互相制约的,二者要平衡。个人卫生再好,居室搞得像狗窝,也不能算是讲卫生的人,就好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三、保护环境

现在经常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一点说的就是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全球的变暖,臭氧层的空洞,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这些现象使许多有识之士奋起为保护环境而斗争,不甘人类社会因环境污染、破坏所毁灭。现在西方国家大都建立了环保组织,其中包括世界性的环保组织,领导着此起彼伏的环保运动。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义务,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所讲的保护环境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1)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保护自然环境。在公园不准乱扔果皮纸屑等,否则会受人指责、干预。人们在这类地方游览和休息完毕,要自觉地把自己制造的废弃物带走。毁坏树木、践踏绿地、采折花朵、污损雕塑等行为则不仅为人人所唾弃,还应该会受法律的约束。

(3)爱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在高速公路和铁道旁边都不能抛废弃物品。对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倍加爱惜,污损、偷窃都为公德不容。下雨或下雪时进入公共场所,要自觉地将雨具留在室外或前厅,应在门外的擦鞋垫上擦干净鞋子,拖泥带水地入内,是很失礼的举动。到受保护的场所参观、游览,要穿上鞋套后再入内。

四、爱护动物

在西方国家,动物和人类一样是有着生命和灵魂的。在他们眼中,灵魂是至高无上的。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动物,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宠爱和保护。西方各国广泛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动物保护组织,其成员都是义务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宣传保护生态平衡和爱护动物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阻止人类滥杀动物,拯救濒危的珍稀动物。他们的行为不限于本国,他们的博爱和信仰使他们不辞辛劳,到世界各地救助即将灭绝的动物,如海牛、海龟、鲸鱼等,他们的行动受到普遍尊敬,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

在西方残杀、虐待动物都是不能被容忍的非人道的行为,不但会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且可能会面临法律的起诉。裘皮一直以来是西方国家的设计师眼中最好的设计灵感,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时尚。但是,裘皮服装和象牙饰品需求的迅速提高会诱使人们滥杀象、狮、虎、豹。所以,现在在一些国家人们以穿着真皮服装和佩戴象牙饰品为耻,也有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类似的动物制品的生产贸易和进出口。

猫、狗甚至小猪、蜥蜴等在西方都是被认为具有灵性的,是人们经常饲养的宠物。狗的地位尤其尊贵,它自古被视为人类的忠诚伴侣和家庭成员之一,备受怜爱。用欧美人的眼光看中国人吃猫肉、吃狗肉大补的食疗法,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还有一些国家,某些动物受到特殊的照顾乃至宗教式的崇拜。例如在欧洲各国的广场上,成群的鸽子可以旁若无人地踱步甚至抢食行人手中的食品,这是他 们那里特有的街头景观。然而在印度,牛是神,只许牛欺负人,不许人欺负牛。

印度人还崇拜老鼠,把它称作神的使者,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在印度的老鼠比中国的金贵。

乘坐交通工具的礼节

一、乘公共汽车的礼节

乘公共汽车,首先要做到必须排队上车。有素质的人不仅自己排队上车,而且会帮助或礼让妇女、老人和儿童、残疾人上车。

上车后应自动购票,不要等售票员主动来找。有座位的年轻人应主动让座给车上的孕妇、病人、老人和抱孩子的妇女。碰到他人给自己让座,要立即表示感谢;而不能表现出心安理得的样子,假如自己不打算去坐,则应礼貌地向对方说明原因,如“谢谢,我在本站就要下车”。

乘车时要以礼待人。乘公共汽车不小心踩了别人,应马上道歉,被踩的一方也要有宽容的态度,不要张口骂人。

座位是给乘客提供休息的,不要把提包或行李放到身边的坐椅上,将腿长长地伸到通道上,虽然舒服,可样子十分难看,也影响乘车人的来回走动。

在车上要保持安静,不要高声谈笑,即便你自以为讲的事情十分有趣,也会影响旁人,让人厌烦。

打喷嚏会使飞沫四溅,无论在哪里,想打的时候一定要以手帕掩口。公车上人多空气流通不好,更要注意,公共汽车上为了安全不许吸烟,吃东西要把垃圾随身带着,而不可以随地乱扔。

恋人要明白车上是公共场所,不可亲热过度,如两人都有座,可请女士靠窗而坐。

如与长辈和朋友一道乘车,则下车时应由男士或年轻者先下,然后帮助女士或年长者下车。

二、乘轿车的礼节

在外事活动中,人们乘坐轿车是很讲究外事礼仪的。首先,主人陪客人同乘一辆轿车时,主人应帮助客人先上车,而不可以自己先上车。先为客人打开轿车的右侧后门,并以手示意车门上框,提醒客人注意别碰头。等客人坐好后,才可小心关门,注意不要夹了客人的手或者是衣摆,然后主人应从左侧后门上车。

抵达目的地时,主人应先下车,并绕过去为客人打开车门,以手挡住车门上框,协助下车。客人不要自行下车,当亲友一同乘车时,男士和晚辈也应如此照顾女士和长辈。若同亲友一同乘车,应请女士与长辈先上车,并为之开关车门。

如果女士裙子太短或太紧不宜先上车,应请男士先上,此时男士不必相让。

女士上车时最得体的方法是:先轻轻坐在座位上,然后再把双腿并拢,然后一同收进车内:下车时,要双脚同时抬起同时着地,不可一先一后。

其次,轿车上的座次也分尊贵,以后排与司机成对角线的位置为最尊贵,即后排右座。其余尊卑次序为: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

如果宾主不同车,则主人的坐车应行驶在客人的坐车之前,为其开道;如果宾主同车而行,宜请客人坐在主人右侧,如果有翻译人员可以坐在前排右座。

若一人乘车,可坐后排;若三人乘车,且为同性,可前排坐一位,后排坐两位;若三人中男女皆有,那么可全部坐在后排。一男二女,女士可坐在一侧,男士坐另一侧;二男一女,宜请女士居中。

若主人充任司机,只有一个客人可坐前排,有二至三位客人,则可请较熟的人或者身份相近的坐前排。

最后,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主人可向客人介绍一下活动的安排、沿途的名胜等。如果客人显得有些疲乏,则不宜交谈,可让他休息一会儿。但在车内不要吸烟,一般也不宜听收音机或放音乐。

若主人叫的士送客人回家,应事先付账。

三、乘火车的礼节

乘火车时,若同行者中有男士或年轻者,他们应首先上车,找好座位,放好行李之后,再回头帮女士或长者上车。下车时也应由男士或年轻者先开道。

登上火车后,对号入座,不能见座就坐。去餐车就餐时,不宜抢座。遇上两个并排的座位已经坐着一个人,那么坐前应有礼貌地征得对方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