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14071500000024

第24章 不让借口成为习惯(2)

“人无完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看到“镜子”里的有缺点的自己,能不能不试图遮掩它,能不能欣然接受,并努力改正。正确的思维当然是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有意掩饰,敢于挑战自我,承认缺点,这样就会赢得大家的尊敬。

作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杰出代表,杰克·凯鲁亚克的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他的《在路上》影响了几代人。

然而,就在他成名之前,也写过很多部作品,可是却没有成就,经过自己的认真分析和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他明白他的作品一直以托马斯沃尔夫的一部作品为范本,始终写不出自己的风格。于是,杰克·凯鲁亚克正视自己的这个错误,开始了旅行,在路上寻找自己的风格,灵感。设想假若当时他并没有正视自己的错误,接受别人的建议,就没有《在路上》,就没有杰克·凯鲁亚克。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凡是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一个人有缺点、有不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努力改正缺点和弥补不足的信心和勇气。

其实,只要我们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坚决改正缺点,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和自己的声音,那么,缺点就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缺点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进步空间,我们就会因此而让自己逐步完善起来。哈佛哲人这样说过:“也许你会忽略自己的缺点,但如果人们指出你的缺点,你还是视若无睹的话,那就表明你的判断力有待加强。”

换言之,一个人要想逐步实现自我完善,要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就必须先战胜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一定会有缺点和不足,而且这些缺点和不足往往是不自知的。只有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哪里,我们才能尽快改正。如此一来,既战胜了自己,也让对手没有了超越自己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永远发现不了新路

女:下个月你的工资一发,先得还某某的一千块钱,还有你家三千块钱的生活费,就剩我那一千块钱的基本工资,咱们的日子怎么过啊?

男:这不是还有我呢吗!

女:哪儿都有你呀,你是银行?

男:……有的时候我感觉我挺失败的,让自己媳妇为钱着急,挺不爷们的!

这是某部电视剧的一段台词,它很直观地折射出当下 “蜗居”一族的生存现状,虽然他们守着紧巴巴的工资过日子,但是他们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不做“啃老族”。

哈佛大学著名的校训是: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麦克阿瑟将军说过:“召集军队上战场的军号声对于军人来说,就是一种机会。但是,这嘹亮的军号声,绝不会使军人勇敢起来,也不会帮助他们赢得战争,机会还得靠他们自己来把握。”

是的,促使我们抓住成就我们一生的那个机遇并走向成功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爱默生是哈佛大学的著名学子之一,他在那篇著名的散文《论自信》中写道:“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一定会在某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不论好坏,他必须保持本色。虽然广大的宇宙之间充满了好的东西,可是除非他耕作那一块给他耕作的土地,否则他绝得不到好的收成。他所有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种新能力,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道他能做出什么和知道些什么,而这都是他必须去尝试求取的。”

柏林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一天,他与一个年轻人会面,初次相识,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而当时格希文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作曲家,没有什么地位。柏林就像格希文的“伯乐”一样,他想培养这批“千里马”。于是他以格希文所能赚的5倍薪水请他做音乐秘书,但是却对格希文说:“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

其实,柏林是在试探格希文,也是在告诉他:不要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走自己的路才会成功。

后来,格希文成功了,他做了自己的第一。和他一样坚持自我创新的还有一个人——美国乡村音乐歌手吉瑞·奥特利,奥特利在没有成名之前,一直想成为一个城里人,但是他总是带着德克萨斯州口音,有时打扮成城里人并对外宣称自己是纽约人,人们看到他这样的行为很不屑,背后总是嘲笑他。

后来,奥特利开始重新拿起他的三弦琴,走出自己的一条乡村路线,演唱乡村歌曲,这才成就了他。他的歌曲经过影片和广播宣传,受到了广大观众和听众的欢迎。

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凸显个性,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无论是格希文,还是吉瑞·奥特利,他们成功的秘诀都是因为走自己的路,保持自己的本色,探索出自己的新路。爱默生在他的短文《自我信赖》中曾说过: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嫉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某单位邀请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给全体管理人员讲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授在开讲之前,首先给大家出了一道有趣的思考题:“有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人们听说后蜂拥而去,可半路被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挡住了去路,这时大家该怎么办?”

座下人们开始窃窃私语,逐渐声音越来越大,会场上顿时热闹起来。有人大声说,要游过去。有人喊着要绕道走。但是教授始终笑而不语。过了很久,教授等会场静下来才严肃认真地说:“为什么大家一定要去淘金不可呢?为什么没有人想到买一艘船去搞营运,接送那些淘金的人,这样不比淘金更发财?”

听了教授的话,全体愕然。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淘金是可以发财,正因为如此,即使票价再贵,大家也会心甘情愿买票上船啊!”是啊,当所有人都执著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维呢?

哈佛教育学生:不要随波逐流,抛弃世俗的观念,突破常规走出自己的路,亮出自己的风采,没有自己本色的东西永远无法在众人面前立住脚。

格兰特将军在作战时,因不按照军事学书本上的战争先例而遭到其他人的耻笑,然而却是他结束了美国南北战争。拿破仑在横扫全欧时,硬是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开出了一条新的战法。有毅力、有创造精神的人,总是先例的破坏者。而对于罗斯福总统,无论他是当警监、州长,还是总统、副总统,他总坚持着“做他自己的人”,坚守自我本色,不走别人走过的路,坚持自行其是。白宫的先例、政治的习惯,对他来说全都失其效力。也许这就是他惊人的力量的来源。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没有任何借口

海厄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失败后,要诚实地对自己,这是最关键的。失败之后坦率地面对,并且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败,这样才能把失败变成功。”

牛顿也曾说过:“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

在任何一个社会几乎都存在两种人,一种是成功人士,一种是失败人士;正是有了这样的差异,社会才得以发展。如果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成功者,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财富,那么共产主义将不再是我们的追求的理想,生活岂不是没了目标?

哈佛学子根据二二八法则总结出这样的结论:

20%的人掌握着社会中80%的财富。是什么原因让少数比多数人更有力量呢?答案是多数人都在找借口。20和80的区别在于:一种是不找任何借口做事情的人;另一种是光说不练,还整天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

“我本来可以,但是……”

“我也不想,可是……”

“是我做的,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本来以为……”

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乔治·米勒教授发现,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远离借口,绝对相信自己的;而往往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总是拿借口来说话,只要偶尔遇到一点挫折,他们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总想着用种种借口来掩饰和逃避。

美国西点军校的学生恪守的原则之一就是: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是表层的意思,它是西点军校对所有学员提出的一个口号,更是我们整个人生需要奉行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任何借口”意味着你要无条件的服从和完美的执行,这就是军人最高的使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不为自己找借口,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你总想找个理由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借口就像一面挡箭牌,可能暂时为你挡住了尴尬和紧张的表情,但是它总归是暂时的,尤其是在失败的困境中,如果你总是一味的找寻各种理由,而不去想解决的办法,那么你永远是个失败者。

很多名人的故事在哈佛课堂上被拿来讨论,纳撒尼尔·鲍迪奇就是其中之一。

生于1773年的纳撒尼尔·鲍迪奇,在这个世界上仅仅度过了65个春秋。生命的长河对于他来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源远流长。

从10岁开始,纳撒尼尔·鲍迪奇主要靠自学学会了拉丁文,有了拉丁文的基础,所以他能读懂牛顿的《原理》。纳撒尼尔·鲍迪奇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21岁时,他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数学家。纳撒尼尔·鲍迪奇爱好很广泛,除了研究之外,他开始跟船出海。

一次,纳撒尼尔·鲍迪奇和大家一起出海,没想到在途中,突然刮起了大风,船员们一下迷失了方向。纳撒尼尔·鲍迪奇开始教全体船员根据月亮的方位确定船的方位,连船上的厨子都跑过来听。后来,纳撒尼尔·鲍迪奇根据自己的航海经验和研究出了一本书,成了这个领域的权威。人们都替纳撒尼尔·鲍迪奇感到惊叹,因为对于一个没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人来说,纳撒尼尔·鲍迪奇真是太了不起了。

一个人成功到底需要多少理由,纳撒尼尔·鲍迪奇的回答是:“没有理由”,也许对于他来说,相对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显得有点“先天不足”。在他没有成为科学家之前,没有人告诉他要上大学;或者说他不够优秀,没有天分。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从来不在纳撒尼尔·鲍迪奇的意识里。他要做的就是不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即使失败了,也不用怕什么。对足迹遍及七大洋的纳撒尼尔·鲍迪奇来讲,困难只不过是吓倒懦弱者的障碍。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了上千种东西,为人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几乎他的每一项发明都要经过上千次失败之后才会成功。电话的发明者贝尔有一次向他的朋友——华盛顿市史密斯桑那研究院院长约瑟夫·亨利抱怨说,因为不懂电,他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亨利没有安慰贝尔,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话:“去学吧!”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没了借口,温床也不复存在。当借口成为一种习惯时,它将给你带来不良的影响。一旦你有了借口,行动就会随之迟疑。美国人常常说一句话——“狗吃了你的作业”,拿借口说话的人常常遭到美国人的讥笑。善于找借口的人,每当要付出劳动或作出抉择时,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一些,舒服一些。把责任转嫁出去,从而为自己制造一个安全的角落,殊不知这个安全的角落正是困境之所在,如果不想办法走出去,那么你永远只会困在其中了。

哈佛学者建议:永远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找寻内心的自我,对自己负责。面对困境,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用正确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立即行动。

布斯奎特曾是一名美国捷运公司的总经理,在他任职期间,美国捷运公司当时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没有多少人知道。由于工作的疏忽,在年底查账时,工作人员发现在布斯奎特所管辖的雇员中,有五名员工故意隐瞒了2400万美元的公司亏损。这让布斯奎特感到非常难堪,因此他被公司解雇了。

布斯奎特告诉自己:“一定要淡定,这次失败了没什么,我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这一次失败没有给布斯奎特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他反复思考那5名员工故意隐瞒亏损的原因。后来他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太过于追求完美,害得那五个员工不敢上报坏消息,只报给自己好消息。经过反思和洗礼后,布斯奎特重新站起来迎接新的挑战。通过这件事,布斯奎特也变得更加成熟了。在他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敢于挑战任何困难,一步步地迈向成功的大门。如今,布斯奎特已经是美国捷运公司的副总裁。

布斯奎特的事例说明: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过高的才能和学识,更重要是在失败时如何重新站起来。在生活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其实我们不用找任何借口,我们只需反思自己的过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马上行动。

要成功,就要保持一颗积极心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在成功的路上,我们要尽量发掘出周围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找正面的看法,让自己能有向前走的力量。成功者最不需要的就是借口,因为借口永远是一块绊脚石。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博士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前面有过上百次的失败和教训。假如他没有遭遇过失败,他恐怕反而不能得到更大的胜利。对于有骨气、有作为的人,失败反而足以增加他的决心和勇气。人有时候都是逼出来的——绝处逢生,很多人如果没到大难临头,可能不会发挥出那么大的爆发力。人生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幸,跌倒摔疼了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尤人胡乱找借口,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准备好迎接挑战,勇敢地站起来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一旦习惯了为自己找借口,你只能走向毁灭

阳光明媚,伴着和煦的小风,树叶吹得沙沙响;在一个古老的森林里,鸟儿们正在辛勤的劳动着。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歌声。其中一只鸟儿探头看了一下,说:“看,它又来了。”

是寒号鸟又来了,没错,歌声正是它发出来的。寒号鸟是一种长得非常漂亮的鸟,它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总是到处游荡卖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别人辛勤地劳动,它反而嘲笑那些只会干活的笨鸟。好心的鸟儿经常提醒它:“寒号鸟,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

寒号鸟很不屑地说:“冬天,冬天在哪儿呀,还早着呢?干吗那么着急,今天的天气多好,赶紧快快乐乐地玩玩吧。”

日复一日,很快冬天来临了。鸟儿们都在自己准备好的窝里暖和自在地玩耍休息,这时候,只有寒号鸟独自在寒夜里忍受着饥饿,它用它美丽的歌喉唱到:“哆嗦嗦,哆嗦嗦,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了,寒号鸟忘了昨天晚上的痛苦了,沐浴在阳光下,它又开始歌唱了。这样重复了几天,终于在一个大雪降临的晚上,鸟儿再也没听到寒号鸟的歌声,它活活地被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