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散论
14138700000004

第4章 《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1)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传播,是一件非同寻常的重大事项。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四大哈里发作为民族领袖,以《古兰经》为指针,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统一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使他们抛弃对众多偶像的崇拜,转而崇拜独一的真主安拉。这场空前的伊斯兰运动,彻底改变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面貌,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穆罕默德的寒教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第73页)。伊斯兰教全面严格地禁止了蒙昧时代的诸如酗酒、奸淫、活埋女婴等许多恶风陋习,扬弃了部落宗族观念,倡导人人平等的兄弟情谊,提高妇女地位,禁止高利盘剥等等。伊斯兰教大大改变了阿拉伯人自蒙昧时期以来的社会结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其影响是全面、深刻而久远的。文学自然不能脱出这一重大影响。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阿拉伯文学在其内容和主题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伊斯兰教对于文学的态度,就像对其他艺术的态度一样。对于艺术本身伊斯兰教并不反对,而是倡导内容积极的健康的艺术。对于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伊斯兰教同样并不反对,认为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具有传播知识、陶冶心情的作用,只要其内容是积极健康的,就是有益的,先知穆罕默德就曾说过:“的确,修辞当中蕴含着(感人的)魔力,诗歌中蕴涵着智慧。”如果文学或者其他任何艺术形式,其内容是颓废堕落的,邪恶淫秽的,就是伊斯兰教所要反对和摒弃的。针对哪些低级庸俗、下流淫秽的诗歌,先知穆罕默德说:“一个满腹脓水的人也强于一个满腹(淫)诗的人。”《古兰经》中也说:“我告诉你们,恶魔们附在谁的身上,好吗?恶魔们附在每个造谣的罪人身上。他们侧耳而听,他们大半是说谎的。诗人们被迷误者所跟随。你不知道吗?他们在各山谷中彷徨。他们只尚空谈,不重实践。惟信道而行善并多多纪念真主,而且在被欺压之后从事自为的人除外,不义者,将来就知道他们获得什么归宿。”(26:221—227)

公元610年前后,穆罕默德开始传布伊斯兰教,号召人人平等,释放奴隶。由于遭到麦加古莱氏贵族的强烈反对,于公元622年和他的追随者一起离开麦加迁徙到麦地那城。这一年便成为伊斯兰历纪元的开始。630年,穆罕默德光复麦加,把绝大部分阿拉伯部落团结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之下,并在麦加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作为宗教经典的《古兰经》和圣训,同时也是阿拉伯文学的典范作品,而且对当时及以后的阿拉伯文学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其中阐述了以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为核心的教义教律大纲,哲理深遂,内容广泛,成为伊斯兰文化诸学科的源泉,对伊斯兰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兰经》是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公元610年至632年23年的时间内陆续宣授给圣门弟子们的,后来汇集成册,凡114章,各章长短不一,错落有致,长者洋洋数百节,短者仅有几节,如最长的《黄牛章》长达286节,而最短的只有3节,如《时光章》、《多福章》、《援助章》等,各章排序基本上是长章在先,短章在后,但首章《开端章》却仅有短短7节。后人为便于背诵记忆,将全经分为大体上长短相当的30部分,每部分为一卷,中国穆斯林有“天经三十部”的说法,即指此而言。《古兰经》最早记载在树皮、木板、布片、石块等物上,公元632年,首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开始汇集分散的章节。经过多年努力,这一工作终于在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执政时期的公元645年宣告完成,《古兰经》所有章节均被汇编成册。

《古兰经》对阿拉伯语言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语言方面,它将阿拉伯部落的各种方言统一于古莱氏部族的方言,丰富了阿拉伯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使这种语言保持持久的活力,同时,还极大地推动了阿拉伯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词法学、修辞学等学科的发展。文学方面,它推动了对阿拉伯古典诗文原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促进了修辞学、文学评论学的发展,丰富了后代文学创作的题材,开拓了作家诗人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思维方式、描写方法以及表达方法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古兰经》不仅对阿拉伯语言文学产生影响,而且对波斯文学、西班牙文学等东西方文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又是阿拉伯语言文学的巨著,文辞优美,风格凝重,它在语言文学方面的成就和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其高超的修辞艺术、独特的艺术形式、振聋发聩的语言魅力,都是无可企及的。《古兰经》中就此向文学大师们发出挑战:“你说:如果人类和精灵联合起来创造一部像这样的《古兰经》,那么,他们即使互相帮助,也必不能创造像这样的妙文。”(17:88)《古兰经》颁降于阿拉伯诗歌文学的昌盛时代,诗人、演讲家众多,诗艺口才高超,他们相互赛诗比文,竞雄不已,《古兰经》的出现令他们大为震惊。如当时一位反对先知的文人沃利德·本·穆厄伊尔感叹地说:“指安拉发誓,我从穆罕默德那里听到的,既不是人类的语言,也不是精灵的语言。它甘美而典雅,丰富而磅礴!”的确,《古兰经》的妙文深受历代东西方文学家的赞叹。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就对《古兰经》非常推崇,称誉不已,他说:“《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其文体因内容与宗旨而不同,有严整的,有堂皇的,有威严的——总而言之,其庄严性是不容否认的……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我国当代阿拉伯文学研究专家蔡伟良先生说:‘《古兰经》除了它是一部宗教经典以外,还曾为包括神学、哲学、伦理学、文学、语言学、语法学在内的一切伊斯兰文化形态的发展起过非同小可的作用。数百年来,《古兰经》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丰碑之一,是阿拉伯散文作品第一座见于文字的纪念碑,是阿拉伯正规语言风格的最高成就,和不可攀越的典范。”这里引录《古兰经》的一些章节,以见其风格:

开端章(第1章)

[1]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2]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

[3]至仁至慈的主,

[4]报应日的主,

[5]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

[6]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

[7]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罗马人章(第30章)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

[17]故你们在晚夕和早晨,应当赞颂真主超绝万物。

[18]天地间的赞颂,以及傍晚和中午的赞颂都只归于他。

[19]他使生物从死物中生出,是死物从生物中生出,使已死的大地复活,你们也要如此被复活。

[20]他的一种迹象是:他用泥土创造你们,然后,你们立刻成为人类,散布各方。

[21]他的一种迹象是:他从你们的同类中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她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恤。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22]他的一种迹象是:天地的创造,以及你们的语言和肤色的差异,对于有学问的人,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23]他的一种迹象是:你们在黑夜和白昼睡眠并且寻求他的恩惠;对于会听话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24]他的一种迹象是:他使你们以恐惧和企图的心情看电光,他从云中降下雨水,借雨水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对于能了解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25]他的一种迹象是:天地依他的意志而坚定,当他对长眠地下的你们叫唤一声的时候,你们立刻就出来了。

[26]天地万物,只是他的;一切都服从他。

……

复活章(第75章)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1]我以复活日盟誓,

[2]我以自责的灵魂盟誓,

[3]难道人猜想我绝不能集合他的骸骨吗?

[4]不然,(我将集合他的骸骨),而且能将他的每个手指复原。

[5]不然,人欲长此放荡下去。

[6]他问复活日在什么时候。

[7]当眼目昏花,

[8]月亮昏暗,

[9]日月相合的时候,

[10]在那日,人将说:“逃到哪里去呢?”

[11]绝不然,绝无任何避难所。

[12]在那日,唯你的主那里,有安定之所。

[13]在那日,个人将被告知自己前前后后所做过的事情。

[14]不然,各人对自己就是明证,

[15]即使他多方托辞。

[16]你不要摇动你的舌头,以便你仓卒地诵读它。

[17]集合它和诵读它,确是我的责任。

[18]当我诵读它的时候,你当静听我的诵读。

[19]然后解释它,也是我的责任。

[20]真的,你们喜爱现世的生活,

[21]而不顾后世的生活。

[22]在那日,许多面目是光华的,

[23]是仰视着他们的主的。

[24]在那日,许多面目是愁苦的,

[25]他们确信自己必遭大难。

[26]真的,灵魂达到锁骨,

[27]有人说:“谁是祝由的?”

[28]他确信那是离别。

[29](死时)胫与胫相缠结。

[30]在那日,他只被驱赶到你的主那里。

[31]他没有信道,也没有礼拜。

[32]他否认真理,背弃正道,

[33]然后傲慢地走回家去。

[34]“毁灭已逐渐地临近你。

[35]毁灭已逐渐地临近你。”

[36]难道人猜想自己是被放任的吗?

[37]难道他不曾是被射出的精液吗?

[38]然后,他变成血块,而真主加以创造他,使之成为肢体完全的人吗?

[39]他用精液造化两性,男的和女的。

[40]难道那样的造化者不能使死人复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