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求己小全书(MBook随身读)
14230200000004

第4章 脏腑养生——养好脏腑百病不侵

§1.心为君王,养生先养心

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脏的总称,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只有调理好脏腑,才能更好地养护身体,永葆健康。

《黄帝内经》中这样描述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一十二官危。”君主,是古代国家元首的称谓,有统帅、高于一切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全体国民的主宰者。

把心称为君主,肯定了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性,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

“神明”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它们都是由心所主持的。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症候,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另外,心主神明还说明,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统帅各个脏器,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也会出现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疾病。

因此,以君主之官比喻心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心在人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但是如今患心脏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年纪轻轻心脏就不好,不是憋闷,就是疼痛难忍,或者老是心慌。那么我们该怎样养心呢?

◎静心、定心、宽心、善心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达到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生活中我们要做到静心、定心、宽心和善心。

静心就是要心绪宁静,心静如水,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金钱、地位勾心斗角,更不能为之而寝食不安。

定心就是要善于自我调整心态,踏实度日,莫为琐事所烦忧。豁达乐观,喜乐无愁。纵有不快,也一笑了之,岂非惬意?

宽心就是要心胸开阔。宰相肚里能撑船,心底无私天地宽。让宽松、随和、宁静的心境陪伴你,快乐每一天。

善心就是要有一颗善良之心,时时处处事事都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好善乐施献爱心,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自己的心境也会得到慰藉。

◎通过饮食来保护心脏

合理的饮食能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平时饮食要清淡,因为盐分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不要暴饮暴食,要戒烟限酒;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杏仁、莲子、黄豆、黑芝麻、木耳、红枣等。

对于已经患心脏病的人来说,一定要避免大喜与暴饮暴食,否则可能会有猝死的危险。

所谓“大喜伤心”,太高兴了会让人心气涣散,又吃了很多东西,就会出现中医里“子盗母气”的状况。

“子盗母气”,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在这里子是指脾胃,母指心,也就是说,脾胃气不足而借调心之气来消化食物。

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有心脏病,太高兴心气已经涣散了,然后这个时候又要暴饮暴食,脾胃的负担超负荷了,只好“借用”心气来消化这些食物,心气必然亏虚。因此,心脏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往往会突然发病,这就是乐极生悲了。

◎夏季尤其要养心

按照中医的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有所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也成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限酒,不要饮浓茶,保证充足的睡眠。

还要多喝水,多补水,因为夏季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流缓慢,造成血管栓塞,极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所以,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再喝水,要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的习惯。

另外,还要避开“魔鬼时间”。一天24小时中,上午6~11点是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峰时间,医学上称它为“魔鬼时间”。因此,患有冠心病的人清晨不宜做剧烈运动。

§2.保肝护肝,远离肝病

肝为“将军之官”,对人体健康具有总领全局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呵护好自己的肝脏,切勿因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使肝脏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要有两大功能,即主藏血和主疏泄。

肝主藏血一部分是滋养肝脏自身,一部分是调节全身血量。血液分布全身,肝脏自身功能的发挥,也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如果滋养肝脏的血液不足,人就会感觉头晕目眩、视力减退。

另外,肝脉与冲脉相连,冲为血海,主月经,当肝血不足时,冲脉就会受损,于是女子容易出现月经不准、经血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的情况。

肝调节血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肝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分配全身血液。当人从安静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时,肝就会将更多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供所需。

当肝的藏血功能出现问题时,则可能导致血液逆流外溢,并出现呕血、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

肝主疏泄的功能即肝气宜泄,这个功能其实与肝主藏血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气为血之帅”,肝气疏通、畅达,血就能顺利地流向身体各处,如果肝气淤滞,则血流肯定不畅,不能供给全身,就会导致全身乏力、四肢冰冷等症状。如果肝气长期淤滞,全身各组织器官必然供血不足,影响它们的生长和营运功能,这样,体内毒素和产生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堆积在体内,就会发展成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闻之色变的“癌”。

一个人怒气冲天,实际上就是肝功能失调的表现。谋略、理智没了,全靠情绪去做事,这就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想发挥聪明才智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肝的功能正常。

保养肝脏,最好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时睡觉。但是对于很多经常应酬的人来说,夜里一两点钟可能正在兴头上,一笔生意就要谈成了,精神正处于很兴奋的状态,根本不可能睡觉。其实,这是非常伤肝的,现在有很多人得乙肝、脂肪肝,就是因为不注意养肝造成的。

此外,肝脏在五行中对应“木”,而春季为草木繁荣的季节,生发之际易造成肝气郁结。所以春天一定要注意养肝。那么该怎么养呢?

(1)不要生气

因为怒伤肝,所以要时时保持好心情,遇到不高兴的事情要学会放松,找到自己最能发泄情绪的方式。

(2)找个好的环境居住

居住在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最好,如果住在城市中,可以多去公园转转,那里有草有木,环境幽雅,空气新鲜,对健康有益。

(3)吃对食物养肝

养肝的食物有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它们不但能保持肝脏所需的营养,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4)运动养肝

运动方式以缓慢柔和最为适宜,如太极拳、太极剑、漫步等。

(5)保持小便通畅

小便通畅则人体水液代谢和肝功能就会正常。而保持小便通畅的方法是少食。

另外,小便时不宜过度屏气用力,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大脑一时供血不足而突然晕倒。

而饱时气血充足,老年男性可以保持站立解小便,饥饿时宜蹲式排尿,这有利于肝脏的养护。

§3.脾脏功能变弱的信号:糖尿病、啤酒肚

脾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怎么理解这个“后天之本”呢?

不妨想一想土地。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汽车、电脑、高楼等,但是这些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没有这些人类照样生活了几千年,那么什么才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呢?那就是土地,离开了土地,人类将面临毁灭。

在中医理论中,脾属土,它就是人的后天之本,是人体存活下去的根本。

◎脾的主要功能

脾主运化,把水谷化成精微并吸收,转换成气血津液,传输至全身,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因此,要观察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很简单,看嘴唇就行了。脾的运化功能好,嘴唇就会很滋润,很丰满,否则就会比较干瘪。“在液为涎”也很好理解,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小孩流口水,衣服前面一块总是湿的,还有一些大人,中风后也会流口水,这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

另外,“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就是说,身体出现莫名的消瘦、流口水、湿肿等症状,都是属于脾病,从脾上来治疗肯定是没错的。

脾还有统血的作用,就是统摄、约束血液行于脉内而不外逸。但是如果脾气虚弱,失去了约束血的力量,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病症,如皮肤紫癜、产后出血不止,呕血、便血、尿血等。治疗脾虚引发的出血症状重点在于补脾气,中成药“归脾丸”就是治疗这类出血症的有效药物。

◎常见的脾病——糖尿病

对于现在的人来讲,最常见的脾病就是糖尿病。人的脾本来应该把精华送给心肺,但是脾却不好好工作,亵渎职责,把这些精华往下送,结果人体所需的糖分都从尿液走了,使肌肉不能正常运作。

饮食不当、运动不足是糖尿病致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饮食不当最为重要。经常买菜的朋友可能知道,现在的菜市场菜样丰富,很多菜不管什么季节都有,乍一看市场丰富了,却不知这在无意中违反了自然植物的生长规律,反季节的蔬菜、水果与自然的五行之气相驳,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便有可能形成致病因素。

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某些国外的生活方式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这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不合理就有可能成为致病的原因。比如,饮料的食用当以自然鲜榨为好,但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添加剂和防腐剂或者香精、色素等,对脾脏就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很多人喜欢喝带气的饮料,觉得爽口、过瘾,殊不知其所带的气体对人体的脾脏是非常不利的,会损害脾脏的机能。

有胃病的人喝了带气的饮料就会引起胃部的不舒服,甚至胃痛,没有胃病的喝多了这种饮料也容易发胖,其原因就是人的脾脏机能受到了影响。因此,反季节的蔬菜、蔬果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建议朋友们少吃,最好不吃。啤酒对人体的脾脏也是有害的,多喝不利于人体健康,啤酒肚就是脾脏变弱的一个信号。

多运动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脾主运化,也就是干活的,如果你不让脾干活了,反而会对它的损害更大,所以预防糖尿病就要注意锻炼,吃好睡好运动好,这样糖尿病就不会再侵扰你了。

◎思虑伤脾

中医也有“思虑伤脾”之说,思虑过多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胸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状。所以缓解压力就可以健脾,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减压呢?下面几种对策,你不妨试试看:

(1)“笑一笑十年少”,“哭一哭也无妨”

当自己感到郁闷时能够“笑一笑”当然是最好的,实在笑不出来的时候就“哭一哭”。在传统观念中,男人哭泣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但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眼泪能杀菌,“哭”是一种极好的情绪宣泄方式,而且比其他的宣泄方式更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男人感到压抑时应该尽量放声痛哭,如果怕没面子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痛快地大哭一场,等情绪好转后再树立自己的男子汉形象也不迟。

(2)多听悦耳动听的音乐

悦耳动听的音乐会通过人的听觉影响大脑皮层,使内分泌系统更多地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所以当一个人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呼吸就会加深,神经就会松弛,疲劳便得以消除。

(3)劳逸结合,疲劳时学会放松

每个人都有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在自己情绪低落或精力不足的时候,要让自己充分放松,不要过度强迫自己拼命蛮干。

(4)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言自语

因为自己的声音有一种使人镇静的作用,可以产生安全感,所以在感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言自语一会,这可以发泄思想和感情上的压抑,从而获得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平衡协调。

(5)降低对自己过高的期望值

每个人都想更好、更快、更完美地做事情,因此便会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目标,这自然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和烦恼。因此,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不要忘了:健康才是事业发展的本钱!

§4.补肺护肺,长寿之本

古时候有“悬命于天”之说,很多人认为这是封建迷信,不科学。其实古人所说的“悬命于天”不是说命运由上天决定,而是由肺决定的。

人不吃地上的食物,可以活上十天半月,但是人不呼吸空气就连10分钟也活不下去,而人体与空气相连的是肺,所以命悬于天,就是命悬于肺。

肺在五脏六腑中的地位很高,《黄帝内经》中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也就是说,肺相当于一个王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的职责是什么?他了解百官、协调百官,事无巨细都要管。

肺是人体内的宰相,它必须了解五脏六腑的情况,所以《黄帝内经》中有“肺朝百脉”的说法,就是说全身各部的血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会聚于肺。所以,中医通过观察肺经上的“寸口”就能了解全身的状况。寸口在两手桡骨内侧,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在观察肺经。

另外,肺外合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肤是由肺经的气机来充养的,如果肺经气机太足,血液循环就会加快,导致皮肤发红、怕热、容易过敏;如果肺经气机长期虚弱,皮肤血液循环不足,就会失去光泽,肤色比较暗淡。这时,只用化妆品是不能达到美容目的的,首先要将肺经的气机养起来,这样内外兼修,效果一定会很好。

在情志方面,肺主悲,很多时候我们悲伤过度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就是太过悲伤使肺气受损了。反过来,肺气虚时,人也会变得多愁善感,而肺气太盛时,人容易骄傲自大。所以说,过犹不及,凡事处于平衡时,才是最好的状态,身体也是一样。只有各个器官之间,器官内部平衡、和谐,身体才是舒适的,人也是健康的。

肺是人体内的宰相,负责将气血输布于全身,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开始工作,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所以这时候人睡得最死,这也是小偷多选择在这个时段作案的原因。如果你这时候偏偏不睡,就是在硬往上调体内的阳气,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也有的人是一到这个时候就睡不着了,自己就醒了,这其实是身体精气虚弱的表现,没有可供“分配”的气血了,一般出现这种问题的都是年老体衰的老人。

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作用是进行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肺的呼吸作用,我们可以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进行吐故纳新,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肺呢?我们要坚持以下三个准则:

(1)情绪要开朗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肺气虚容易引起悲伤,而悲伤又会直接影响到肺,所以要戒忧。

中医提出“笑能清肺”,笑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并增加食欲。

清晨锻炼,若能开怀大笑,可使肺吸入足量的大自然中的“清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心肺气血调和的作用,保持人的情绪稳定。

(2)注意呼吸

肺是主全身呼吸的一个器官,肺主全身之气,其中一个就是呼吸之气。要通过呼吸吐纳的方法来养肺,怎么呼吸呢?

有一种方法:使呼吸节律与宇宙运行、真气运行的节律相符,也就是要放慢呼吸,一呼一吸要尽量地达到6.4秒。要经常做深呼吸,把呼吸放慢,这样可以养肺。

《黄帝内经》还介绍了一种呼吸的方法,叫闭气法,就是闭住呼吸,叫“闭气不息七遍”。这种闭气的方法有助于增强我们肺的功能。先闭气,闭住之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你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七遍。

(3)注意饮食的调养

多吃一些玉米、番茄、黄豆、大豆,梨或其他水果,有助于养肺。

秋令养肺最重要,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会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的食物。饮食要清淡。

此外,中秋后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以防止秋燥伤肺,还要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

§5.肾亏则易牙齿松动

每一个孩子最初都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相遇,结合,然后慢慢成长起来的。而精子和卵子与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这就是在肯定肾的创造力。

“作强之官”,“强”,从弓,就是弓箭,要拉弓箭首先要有力气。“强”就是特别有力,也就是肾气足的表现,其实我们的力量都是从肾来,肾气是人体力量的来源。“技巧出焉”是什么意思呢,技巧,就是父精母血运化胎儿,这个技巧是你无法想象的,是由父精母血来决定的,是天地造化而来的。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一个人肾气开始衰弱了,最先表现在哪里呢?头发!一般人一过40岁就开始有白头发了,这说明你的肾气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你少年白发,说明你先天不足,在母亲肚子里就亏了一些,应该多从后天之本的脾胃上补偿一些。肾的精气充足则会耳聪,听觉灵敏,如果精气不足,则会耳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也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亏牙齿就会松动,甚至会脱落。

肾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主纳气。这个气就是武侠作品中经常提到的元气。元气是天生的,有的人先天元气充足,身体就比较壮,但是如果倚仗自己出生时带来的那点元气,不知保养,肆意挥霍,也不一定能长寿;相反,有的人先天元气不是非常充足,自小身体就比较弱,各种病痛不断,但是注意调养,不随意耗费元气,也可能会长命百岁。所以,虽然元气是先天带来的,但是后天的养护更重要。元气足了,我们的五脏六腑才能够平安健康。

每天的17~19点,也就是酉时,是肾经当令的时间。肾经是与人体脏腑器官联系最多的一条经脉,健康强大的肾经能激发身体的巨大潜能。与肾经相对应的是肾。肾主藏精,这里所说的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藏精气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传承来的,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初物质;后天之精是出生后摄取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又称“脏腑之精”。“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肾精与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密切的关系。

肾涉及传宗接代的重大问题,所以大多数人很注重补肾,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补肾的药品、保健品,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补肾也要有讲究,不要盲目。大家都知道“亡羊补牢”的故事,羊丢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把墙补好,而不是再买回几只羊来。补肾也是一样,首先要保住现存的,然后再想怎么去补,不要一边补,一边继续大量消耗,这样是没有用的。

所以,补肾首先是固摄元气,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节制性生活

在中医的抗衰老、保健康的理论中,常把保护肾精作为一项基本措施。对此,前人早有定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当闭固而勿泄。”总的意思是对房事要有节制,既要节而少,又要宜而和。只要做到节欲保精,就会阴精盈满,肾气不伤,精力充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调畅情志

“恐则伤肾”。只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则肾气不伤。肾气健旺,五脏六腑得以温煦,功能活动正常,身体才能健康。

◎爱护脾胃

养肾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平时应当对食物合理调配,烹调有方,饮食有节,食宜清淡,荤素搭配,忌食秽物,食后调养。只要脾胃不衰,化源有继,肾精得充,精化肾气,自然健康长寿。

◎起居有常

古人曾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肾法则。阳者肾气也,阴者肾精也。所以在春季,应该是“夜卧早起,广庭于步”,以畅养阳气;在夏季应该是“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温养阳气;在秋季,应该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收敛阴气;在冬季,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正光”,以护养阴气。

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精气盛,肾气旺,能够达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

§6.保养胆脏,预防胆管类疾病

《黄帝内经》里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什么是“中正”呢?比如说左是阴右是阳,胆就在中间,它就是交通阴阳的枢纽,让两边都不出现问题。

胆是少阳之气,胆又是春木,是人体一天阳气生发的起点和动力,所以少阳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是阳气最少但又是最宝贵的时候,养生的秘诀就是这个时候一定要养少阳,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

五脏六腑,十一脏器为什么要取决于胆?按一般人的想法应该是心脏第一,而《黄帝内经》为什么把胆提到那么高的位置?

人要生存下去,首先必须有足够养分。没有养分小孩无法成长,没有养分成人活不下去,没有养分人体生命需要的血就造不出来,没有血人体五脏六腑的气机不能升腾,甚至无法维持。

养分的来源主要就是人们每天的进食。人们吃足够的食物,虽然有牙齿的帮助、胃肠的蠕动,但如果没有胆囊疏泄的胆汁参与或胆汁分泌疏泄不足,那么我们人体是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的。

胆的好坏影响到胆汁的分泌疏泄,而胆汁的分泌疏泄又会影响到食物的分解,食物分解的好坏会影响到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与转化,而营养成分的吸收转化又直接影响到人体能量的补充供给,能量补充供给又影响到其他脏腑的能量需求(五谷、五味、五畜、五禽、五色等入五脏)。

也就是说,气血上来以后,机体会根据所需造血原料的缺乏而选择食物的种类。比如这一段时间喜欢吃甜食,过一段时间又想吃酸的,这一段时间喜欢吃肉类,过一段时间又想吃水果。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多吃点想吃的,想吃就吃,因为机体需要这种东西,脏器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补给就会出现问题。

胆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功效,但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如何保养它,所以胆结石等胆管疾病出现在很多人的身上。那么该怎样保养、预防胆管类疾病呢?

(1)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

据了解,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汁中的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则易造成胆囊中胆结石的形成,因此不吃早餐者胆结石的发病率大大高于饮食有规律者。

另外,临睡前喝一杯全脂牛奶,可防胆结石。因为牛奶能刺激胆囊,使其排空。这样胆囊内胆汁就不易潴留、浓缩,结石就难形成。

在饮食上要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更不能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或者赖床而不吃早餐。因为在空腹的时候,胆汁容易郁积,极有可能引起结石症状。

饮食偏荤喜甜者,也因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而形成胆结石。

(2)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绪的过度压抑和过度亢奋均属神志不畅,而两种极端的性格都可导致胆囊炎或者胆结石。

肝和胆是互为表里的,胆的功能要通过肝脏的功能来体现,如果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肝脏的疏泄功能,同样就会影响到胆汁的排泄和分泌功能。胆汁是帮助消化的,胆汁正常的时候应该从胆囊排出来,排到肠子里帮助消化,尤其是消化脂肪类物质。

胆的病变除了情志方面的原因以外,还和饮食有关。比如吃得过于油腻,饮食不节就容易导致胆囊病变。

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胆汁郁滞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因此,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和焦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7.养胃乃防病之本

《黄帝内经》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也就是说,胃气决定人的生死。

所谓“胃气”,中医泛指的是以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对正常人来说,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体现;对病人而言,胃气则影响到康复能力。

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气,胃气强壮,则气血冲旺,精神充沛,病邪难侵,可祛病延年。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调养胃气。

调摄胃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早餐应该吃“热食”。一些人贪图凉爽,尤其是夏天,早餐喝蔬果汁代替热乎乎的豆浆、稀粥。这样的做法短时间内也许不觉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但长此以往会伤害“胃气”。

从中医的角度看,吃早餐时是不宜先喝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冰红茶、绿豆沙、冰牛奶的。因为早晨的时候,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假如这时候食用冰冷的食物,必定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血流不畅的现象。也许刚开始吃喝冰冷食物的时候,不觉得胃肠有什么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龄渐长,你就会发现皮肤越来越差,喉咙老是隐隐有痰不清爽,或是时常感冒,小毛病不断。这就是伤了胃气,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

因此,早饭应该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羊乳、热豆花、热豆浆、芝麻糊、山药粥等,然后再配着吃点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点心等。最好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容易生痰、导致过敏,较不适合气管、肠胃、皮肤差的人,以及居住在潮湿气候地区的人饮用。

其次,午饭前先喝汤也可以很好地调摄胃气。常言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是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的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了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若饭前不喝汤,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产生口渴感,如果这时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另外,摇摆运动也可以加强胃肠功能,具体方法如下:

◎仰卧式

去掉枕头,平躺在硬床上,身体成一条直线。双脚尖并拢,并尽力向膝盖方向勾起,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于颈后,两肘部支撑床面。身体模仿金鱼游泳的动作,快速地向左右两侧做水平扭摆。如果身体难以协调,可以用双肘与足跟支撑,帮助用力。练习协调之后,可以逐渐加快速度。每次练3~5分钟,每天练习两次。

◎俯卧式

俯卧床上,伸成直线。两手掌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垫于前额下。以双肘尖支撑,做迅速而协调的左右水平摆动。

◎屈膝式

仰卧,双手十指交叉,垫在颈后,掌心向上。两腿并拢屈膝,脚跟靠近臀部。摆动时以双膝的左右摇动来带动身体的活动,向左右两侧交替扭转。开始时幅度可小,熟练后即可加大幅度,加快频率。

§8.保养大小肠从按时排便开始

中医里说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是什么意思呢?

“受盛之官”就好像是国税局,收了很多钱,但它自己不能花,必须上缴出去来回馈社会,这就叫“化物出焉”。小肠的功能就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然后再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下午13~15点小肠经最旺,它的工作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然后再进行分配,将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入到脾脏。

此时,人体主要是吸收养分然后重新分配,以供下午的消耗。因此,应在13点前用餐,而且午饭的营养要丰富,这样才能在小肠功能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充分吸收和分配。

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接受由小肠分泌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残余的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中医有句话叫“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谓表里指的是一种关系,就好像是夫妻。肺为里、为妻,大肠为表、为夫。

大肠与排便有关。我们知道大肠经值班的时间是早晨5~7点,而这个时候正是排便的时间,5点到7点天亮了,也就是天门开了,与天门相对应的是地门,即人的肛门也要开,所以就需要排便。另外,此时人体的气血走向这时也到达大肠,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也已将废物输送到大肠,这时如果不把废物排出体外,又会重新代谢吸收。所以,早晨5点到7点起床排便是最好的。

§9.呵护膀胱,驱除体内之毒

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储尿和排尿。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黄帝内经》上说“肾开窍于二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肾是作强之官,肾精充盛则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膀胱是州都之官,负责储藏水液和排尿。它们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影响。所以说,如果撒尿有问题,就是肾的毛病。

另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有的人因为惊吓,小便失禁,其实这就是“恐伤肾”,恐惧对肾脏造成了伤害,而肾脏受到的伤害又通过膀胱经表现出来了。

同样,肾的病变也会导致膀胱的气化失调,引起尿量、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的改变,而膀胱经的病变也常常会转入肾经。

在中医里,膀胱经号称太阳,是很重要的经脉,它从足后跟沿着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很活跃,它又经过脑部,使气血很容易上输到脑部,所以这个时候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

古语云“朝而授业,夕而习复”,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温习早晨学过的功课,效果会很好。如果这个时候出现记忆力减退、后脑疼等现象,就是膀胱经出了问题,因为下面的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又不够用,脑力自然达不到。也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小腿疼、犯困,这也是膀胱经的毛病,是阳虚的相,很严重。

《黄帝内经》中说:膀胱经有问题人会发热,即使穿着厚衣服也会觉得冷,流鼻涕、头痛、项背坚硬疼痛,腰好像要折断一样疼痛,膝盖不能弯曲,小腿肚疼,股关节不灵活,癫痫、狂症、痔疮都会发作,膀胱经经过的部位都会疼痛,足小趾也不能随意运动。

想缓解这些症状就要经常在申时刺激膀胱经,但是膀胱经大部分在背部,所以自己刺激时,应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放在背部,然后上下滚动,这样可以有效刺激相关穴位,还能放松整个背部肌肉。

也可以在脊柱两旁进行走罐,对感冒、失眠、背部酸痛的疗效很好。

在头部,循着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用手模仿梳头动作进行刺激,能够很好地缓解头昏脑涨。

膀胱经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而其他诸如大肠排便、毛孔发汗、脚气排湿毒,气管排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等虽也是排毒的途径,但都是局部分段而行,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要想驱除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好膀胱的养护工作呢?

◎男士排尿时的注意事项

男士排尿时,应尽量把裤子褪低,以免压迫尿道,阻碍尿流。

阴囊处是尿道最宽也最有可能积存尿液的地方,所以在排尿结束之前,最好在阴囊下面轻轻地压一压,使可能残存的尿液都排出来。否则,在你排尿完毕后,有可能会有尿液流到短裤上。

◎这样避孕损害膀胱

有的男士为了达到避孕效果,射精前用手指压住会阴部的尿道,不让精液射出。那精液流到哪里去了呢?精液发生倒流进入膀胱了,在房事后第一次排尿时会在尿液中发现有白色混浊物,就是精液。

经常这样做除了会造成性功能障碍外,还容易发生逆行射精现象,就是即使不压迫尿道,也会无精液射出。精液经常流入膀胱,会使尿道和膀胱产生憋胀和灼热等不适感,容易引起尿道炎症。

◎多饮水对膀胱有好处

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饮水量少者膀胱中的尿液必然减少,而致癌物质从肾脏排泄到膀胱后,其在尿液中的浓度也相对较高。这些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会对膀胱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

同时,饮水量少者,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给细菌(如大肠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膀胱癌患者,大多数是平时不喜欢饮水、饮茶的人。

另外,经常憋尿是一种不良习惯,影响了正常的规律性排尿功能,尿液滞留膀胱过久,增加了细菌生长繁殖的机会。

所以,在憋了一段时间的尿之后,除了要尽快将膀胱排空,最好还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多进行几次小便,这对膀胱来说有冲洗作用,可以避免膀胱内细菌的生长繁殖。

§10.三焦为人体健康的总管

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胸、头部、上肢和心肺两脏,以心肺之气的“开发”和“宣化”,将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等“若雾露之溉”布散于全身,为其主要生理特点,故称“上焦如雾”。

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以脾胃的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泌糟粕,蒸津液”为其主要生理特点,故称“中焦如沤”。

下焦是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其主要生理特点是传化糟粕和尿液,故称“下焦如渎”。

三焦就像是一场婚礼的司仪、一台晚会的导演、一个协会的秘书长、一个工程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去为身体服务。

对于它的具体形状,现代有的医家把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组织间隙、微循环等。但都不能涵盖三焦实际的功用。

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是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简而言之,三焦有两大主要功用:通调水道和运化水谷。

晚上21点~23点(亥时),是三焦经当令的时段,也是阴阳和合的时段,这个时候是性爱的黄金时刻,其实也就是通过男女的交合配合身体完成阴阳和合的过程,达到“三交通泰”。

中医一直都讲究保精色忌,房事不能过度,但是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和谐的性爱会令人身心欢愉,激发生机,只有益处没有害处。

不过人的身体在非常健康的状态下,神清气爽、全身通泰,性事反而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反而是经常有性欲的人,身体比较虚弱。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无节制地透支身体,那样就会离疾病越来越近。

西医认为性爱的最佳时间是在22:30,我们传统的中医认为最好是在22:00,西医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中医的理由是为了达到阴阳和合,但为什么比西医认为的要早半个小时呢?这是因为下一个时辰就是胆经当令,应该是熟睡养阳的时候,如果22:30进行性爱,很可能到胆经当令的时候人体还处于兴奋状态,会睡不着,而22:00进行性爱,到下一个时辰开始的时候,人体就已经处于熟睡状态了,可以养住阳气。

中医不是孤立地看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认为天地、阴阳、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和谐,所以人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过性生活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随着性子乱来,否则就会伤害身体。

日常养生小百科

养心就要“恬淡虚无”,即达到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生活中我们要做到静心、定心、宽心和善心。

合理饮食才能保护心脏,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平时饮食要清淡,因为盐分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不要暴饮暴食,要戒烟限酒;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杏仁、莲子、黄豆、黑芝麻、木耳、红枣等。

对于已经患心脏病的人来说,一定要避免大喜与暴饮暴食,否则可能会有猝死的危险。另外,还要避开“魔鬼时间”。一天24小时中,上午6~11点是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峰时间,医学上称它为“魔鬼时间”。因此,患有冠心病的人清晨不宜做剧烈运动。

养心还要在夏天多喝水,多补水,因为夏季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流缓慢,造成血管栓塞,极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所以,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再喝水,要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的习惯。

养胃要注意早餐吃“热食”,如热乎乎的豆浆、稀粥等。因为早晨的时候,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如果这时食用冰冷的食物,就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血流不畅的现象。

午饭前最好先喝汤,常言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是因为,吃饭前先喝几口汤可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若饭前不喝汤,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产生口渴感,如果这时才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在头部,循着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用手模仿梳头动作进行刺激,能够很好地缓解头昏脑涨。

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所以平时要多饮水,这对膀胱来说有冲洗作用,可以避免膀胱内细菌的生长繁殖。

中医一直都讲究保精色忌,房事不能过度,但是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和谐的性爱会令人身心欢愉,激发生机,只有益处没有害处。其中,晚上21点~23点是进行性爱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