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送你一个真女人
14357800000002

第2章 “女性气质”现代新解

和“女人味”一样,“女性气质”也常常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名词。

什么是“女性的气质”。但每当人们提到“女性的气质”一词时,总不免有些踌躇,因为它在历史上始终带着十分浓厚的封建意识。

我们历来受尽“女性的气质”这一词语的折磨,并为之流过泪。“为了恋人、为了丈夫、为了孩子”,妇女被迫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在“女性的气质”这一美名之下,她们不图任何报答,也不抱任何希望。这并非是为了自己所受的一切,而只是为了弥补社会矛盾的缺陷。看到这种情景,真叫人哭笑不得。当发现自己就象道姑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我们都呆若木鸡。迄今为止,所谓女性理应具有的“女性的气质”,实际上不过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掩盖其社会破绽的一块补丁而已。

妇女要从受奴役的地位中解放出来,首先必须要摆脱美其名曰为“女性的气质”的种种圈套。“女性的气质”这一词语代代相传,使得妇女始终被社会轻视,被男人作践。

然而,我想现在我们应该积极、大胆地去谈论新一代独立、自由的女性的气质。就象画家和建筑师们在空白的纸上任意设计各种图案一样,满腔热情、无拘无束地描绘女性美和女性特点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若不这样去做,盲目地生活,那就会白白地浪费自己宝贵的年华。这就好象做衣服,如果没有款式就做不出漂亮的服装。就拿妇女的一生来说,如果盲目地生活,那么其一生将会是非常空虚的。

观察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与谈论自己人生观的男人们相比,谈论自己人生观的妇女不是太少了吗?

以前,我们有不少老前辈不辞辛劳,长期从事社会活动。有关他们的人生观的书籍也不少见。优秀的文学作品描述了女性的人生观,其中有许多课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无意识地、糊里糊涂地去看书、看电影、看戏剧,只知道什么可怜啦、幸福啦,这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大家应该懂得作家为什么要呕心沥血地美化妇女的一生。

我们认为,现代“女性的气质”中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是女性对事物的爱慕之心。虽然爱情不只是女性独有的东西,但是,女性的爱具有独特的性格,她们能够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去疼爱自己腹中的另一个生命,并具有养育这个生命的顽强毅力和炽热的情感。

法国历史学家朱·米修烈的《革命的女性》(据说该书是1854年在妇女们的协助下写成的),就是以女性的性格为主题的。

他以《摧毁城堡的一位女性》为题,把女性酷爱真理的强烈欲望描写成完美的历史事实。那位妇女名叫璐格劳,是一位普通市民的妻子。有一次她偶然间看到一份记录:一位被非法逮捕入狱的犯人所写的控诉书。她怀着巨大的同情心和坚韧的毅力为他伸张正义,争取自由。三年中持续不断地上诉、请愿,最后,政府下达了释放拉迪由德的命令。

璐格劳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她对他人怀着强烈的爱心,对人生有她自己坚定的信念。如果,到处都在燃烧着女性那温暖人心的爱的火焰,我们也会带着自己的人生观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极力地克制自己。我们酷爱人类的热情受到了丈夫们的压制、父母的阻挠、社会的讥笑。

如果认为女性只要坚强就能得到解放,这是错误的。要得到真正的男女平等,我们必须把男人们通过争权夺利而建立起来的、冷酷无情的社会改造成充满幸福和温暖的社会。

女性应该作为新的女性健康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要认真考虑如何彻底摆脱依赖于人的生活。当这样的女性诞生的时候,不久我们就会迎来新时代的曙光。

独立女性在现代社会仍凤毛麟角

妇女解放,看来已成了一句老话。青年人似乎总以为自己已经得了解放。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女性只不过有了一点人身自由,只不过有了一点做人的尊严而已。现在社会上那种令人羡慕的独立自由的女性毕竟还是不多见的。

标新立异的化妆、款式浪漫的时装,行动自由不受拘束等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妇女的确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但是,她们的生活的实质却并没有改变,相反,她们仍然属于一切服从丈夫的依赖型,她们无法给自己提供保障。

我小时候,一个班里只有一、二个女生穿洋装,大部分人穿裙子,小学一毕业就得梳起辫子,把头发拢在脑后,规矩相当多,但与从前妇女足不出户的境况相比,我们毕竟还是得到了一些解放,女孩子能够上学本身就意味着某种前所未有的追求。

而且,在当时女性所处的受压迫的现实社会中,女人上学其实就是一种既不偏激而又对社会持批判态度的行为。然而,如今的青年人却似乎根本不想考虑这些问题。

在婚宴上,新娘打扮得就象从时装书刊中走出来似的,脸上涂脂抹粉,穿着舞女们穿的那种华丽的礼服,在会场的大厅里对着各位来宾搔首弄姿,装腔作势,那种嘈杂的场面真叫人受不了。我默默地叹息,如果一个人的举止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那该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