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以后,府兵制废弛,藩镇军士改为招募,长期戍边,不再更代。在节度使统率下,边兵们一面戍防,一面屯田生产,他们的家属也随军迁到边镇落户。这样一来,原来只管军事的节度使,逐渐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集于一身,成为独霸一方的封建军阀。
随着藩镇势力崛起,唐朝中央的政治却每况愈下。玄宗时,“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狡诈贪婪的杨国忠相继当宰相。两人执政二十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的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中央禁军却只有十二万人,还多是雇来凑数的商贩、游民,根本不能打仗。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之下,藩镇的反叛和割据已经不可避免。安史之乱爆发了。
藩镇割据是从安史的降将开始的。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史朝义的叛军从邺城败退。唐朝廷接受了一批安史部将投降,并同意他们就地担任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今北京西南)、卢龙节度使,驻幽州;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驻恒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这三家以后发展为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史称“河北三镇”。此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朝内地的许多节度使也各占一方,对抗朝廷,成为割据势力。如驻淄州(今山东淄川)的淄青镇,驻汴州(今河南开封)的宣武镇,驻申州(今河南信阳)的淮西镇等,就是其中较大的藩镇。这些藩镇的历任节度使,有父死子继的,有兵将拥立的。朝廷不能节制他们,只能事后“任命”,承认既成事实。在唐朝后期一百五十年里,河北三镇换了五十七个节度使,真正由朝廷委任的只有四人。
各藩镇在经济上都自搞一套。田承嗣把魏博镇的百姓户口统计造册,强迫老弱种地,青壮当兵,征收的赋税从不上缴朝廷。宣武节度使韩弘,在汴州搜刮二十多年,积攒铜钱百万贯,谷子三百万斛,不给朝廷一钱一米。许多节度使不仅以屯田方式把封建国家的土地控制在手,而且自己也大肆兼并土地,成为大地主。
各藩镇还竭力扩充军队,选练精兵。田承嗣养兵十万,又挑选二千名壮汉,收为义子,给以优遇,让他们当警卫,叫做“牙兵”。卢龙、成德、淄青、宣武等镇,也都各有牙兵。这种牙兵多是当地豪强地主的子弟兵,成为藩镇武力的核心。如果节度使一旦违背了地主豪强的利益,牙兵又往往把他杀死或推翻。河北三镇先后五十七任节度使,就有二十二人是被部下杀死或赶走的。
各藩镇依恃强大的兵力财力,威胁朝廷,甚而起兵反叛。田承嗣在魏博给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祠堂,称之为“四圣”,意在效法安史。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今陕西华县)节度使周智光竟说;“此处离长安只有一百八十里,我夜晚睡眠不敢伸脚,惟恐踏破长安城。”当初,李宝臣、田承嗣和淄青的李正己、山南东道(驻襄阳)的梁崇义暗相勾结,彼此商定:各以所占的土地“传之子孙”。779年,田承嗣死。在李宝臣要挟下,唐代宗李豫被迫同意魏博节度使一职由田承嗣之子田悦继任。两年后,李宝臣、李正己又死。他们的儿子李惟岳、李纳得到田悦支持,也要承袭父职,被唐德宗李适拒绝。于是,李惟岳、李纳勾结田悦、梁崇义起兵反唐。后来,梁崇义败死,李惟岳被部下王武俊杀死。这就是“四镇之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末,卢龙镇朱滔、成德镇王武俊和田悦、李纳又联合反唐,分别自称冀王、赵王、魏王、齐王,以朱滔为盟主。同时,淮西镇李希烈也起兵造反。唐朝廷面临危局,调发泾原(今甘肃泾县)兵东来讨伐。泾原兵路过长安,朝廷犒(kào靠)劳,却给吃粗粮菜饼,又激起兵变。变兵打进长安城,唐德宗急召禁军抵御,竟无一兵前来。他只好带着王妃、太子,仓皇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变兵在长安拥立朱滔之兄朱泚(cǐ此)为大秦皇帝。朱泚发兵围攻奉天。有一次,叛兵射来的箭头,竟落在唐德宗脚前。784年春,坐困孤城的唐德宗,只好发布“赦文”,说这次战事起因在于“上失其道”,自己揽下了罪责。又说“朕(zhèn振,皇帝自称)实不君(不像个皇帝),人(指藩镇将领)则何罪(有什么罪)”。这一篇卑怯的自污之词,虽然换得王武俊、田悦、李纳取消了“王”号,朱泚、李希烈却不买帐。朱泚改称“汉元天皇”,李希烈则在汴州自称楚帝。这就是“四王二帝”事件。后来,朝廷依赖李晟(chénɡ成)等将领消灭了朱泚,收复了长安,但是各藩镇却割据如故。象田氏盘踞魏博长达五十多年,王氏盘踞成德长达八十多年,实际上都是土皇帝。
藩镇割据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各镇军阀在辖区内横征暴敛;唐朝廷也在缩小了的地盘内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九世纪初年,江南只有一百四十万民户,却要负担唐朝八十多万军队的粮饷,历史上称之为“两户养一兵”。
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进而演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
雕版印刷术发明
纸发明以后,文字还要用手来抄写。东汉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写了《西京赋》,大家认为好,互相传抄,一时洛阳的纸都贵了。“洛阳纸贵”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典故。手抄书籍,辗转传抄,时间长了,错误越来越多。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我国很早就有了好几种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如印章和拓石,就是印刷术的先驱。
印章也叫图章。近几十年周秦的印章不断出土。《史记》记载,战国的苏秦,佩带六国相印。战国墓出土的铜印为这段记载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汉朝时候,印章已很流行。印章上的文字,都写反字,有的凹下去,有的凸出来,印出来就成了正字。通常上边只刻有三、四个字。四世纪初,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著的书中,记有刻着一百二十个字的大木印。
拓石是用浸湿的薄纸敷在刻有文字的石碑上,轻轻拍打,然后在纸上刷墨,把纸从碑上揭下来,就成了黑地白字的拓本。这种技术叫做“拓石”。东汉灵帝时候,蔡邕把重要的儒家经典刻写在一块块石碑上,树立在洛阳的太学门外,作为标准读本。许多人赶来观看、抄写、拓印,或拿了书来校正,街道都被堵塞了。后来,人们又把字刻在木板上,比在石碑上刻字省力多了。
印章和拓石相结合,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
隋唐之际,劳动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印刷工匠先在尺寸相等的木板上抹上一层浆糊或胶质,然后把有字的透明稿纸的正面,贴在木板上,字就成了反体。再由刻工把文字和插图刻在木板上,让字和图凸出来,版面上涂了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和图就印在纸上了。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可以印两千张纸。
史书上记载最早的雕版书,是唐太宗时刻印的长孙皇后写的《女则》。玄奘和尚也让人大量雕印菩萨像,散发出去。唐朝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的诗,被雕印出卖,朝鲜和日本人也抢着买。835年(太和九年),唐文宗下令禁止人民私自雕印历书,说明当时印刷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唐朝末年的柳玭(pín贫),记载他于883年(中和三年)在成都书铺里看到许多雕版印刷的书,有阴阳占梦等迷信书籍,有杂记,也有关于“字书小学”的读物等等。
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巳失散。868年(成通九年)雕印的《金刚经》长卷,是世界上保存最早的有图画的雕版印刷品。这个卷子全长十四尺。首页是图画,画着释迦牟尼对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四周环绕的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是优美的版画艺术。这个卷子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字体浑朴厚重,墨色均匀,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金刚经》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发现的,后来被英帝国主义分子盗走了。
宋朝时候,雕版印刷术更为发展。南宋刻书的中心,除京城临安外,还有四川的成都、眉山和福建的建宁等城市,连偏远的海南岛也刻印了医书。北方的辽、金和西夏,也先后采用雕版印刷。宋朝雕印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优美,纸墨精良。后世把宋版书作为古代书籍中的珍品来保存。
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逐步传播到国外,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唐朝时候,朝鲜和日本来我国的留学生,学到许多工艺技术,包括印刷技术。在日本,至今留存着雕印本的《陀罗尼经》,据说印于770年(日本宝龟元年),印数相当多。刻工和印刷的技术很像初学。日本学者认为这个经书的印刷,是由中国传去的。日本大规模的雕印事业是在十七世纪以后才发展起来。十二世纪,我国的雕版印刷术传到了埃及。欧洲直到十四世纪末,才开始有雕版印刷品。印刷的方法、程序和我国相同,说明欧洲的印刷术很可能是在我国的影响下产生的。
赵州桥在建筑工程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今天河北赵县城南的洨(xiáo淆)河上,屹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石桥。这座桥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至今车马仍然可以通行。
古代的洨河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形成汹涌的洪流。人们要想渡过洨河很困难。到了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年),杰出的工匠李春领导石工李通等人,设计建造了一座横跨洨河的安济桥,便利了人们往来行走。赵县在古代曾称作赵州,所以安济桥又名赵州桥。
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用拱作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石桥,拱是有曲线外形的建筑结构)。我国有石拱的构造,年代已很久远。洛阳发现的战国时期的一座墓门,就有石拱结构。文献上提到西晋时候洛阳附近有座“旅人桥”,是石拱结构,不过这桥早已不存在了。隋朝时候,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赵州桥就是那时建筑工程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赵州桥长50.82米,宽9.6米,石拱跨度37.37米,全部用石料建成。桥的突出特点是大拱两端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和桥基的压力,洪水来了,又可以从小拱排水,减弱激流对桥的冲击。桥的另一个特点是跨度大,弧形平。这就可以增大排水功能,又使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往来,还可以节省工料。
赵州桥的整个桥型,大小拱相配,轮廓清晰,线条柔和,在雄伟中显出秀逸、轻盈、匀称。历代诗人写了不少诗篇赞叹这座雄伟壮丽的大桥。宋朝有个诗人说得好:“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明代祝万祉(zhǐ止)的诗中说:“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他们用雨后初晴的长虹、初出云层的新月来形容赵州桥的美观,实在并不过分。
桥的两侧栏杆、栏板和柱子也装饰得十分华美。石栏板上雕刻的蛟龙,有的互相缠绕,有的回盘相望,有的张目怒视,有的作成二龙戏珠,有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变幻多端,姿态生动。龙尾都绕过后足向上翘起,看上去好像在飞舞,也好像在游动。柱子上刻的狮子头,个个栩栩如生。这些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是隋代石刻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十分坚固,从建造之日起,除了桥面和栏杆经常修换外,其他方面没有大修过。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这座古代历史建筑珍品,研究了李春的设计,结合现代技术条件,进行了彻底整修,使它恢复了青春,并把它列入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66年邢台地震,震中离桥很近,经过剧震,桥身安然无恙。这种具有高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工程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毛主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赵州桥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珍贵历史遗产之一。
在中外桥梁史上,赵州桥占有突出地位。欧洲罗马帝国时代所修的石拱桥虽比这更早,但未能保留到今天。十四世纪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是石拱桥,早在一百七十年前也已毁坏。十九世纪中叶,这种桥型才在欧洲广泛流行。
赵州桥对我国各地桥梁的建造,影响很大。同在河北赵县,就有两座石拱桥是仿照赵州桥修建的。一座是金代修建的永通桥,样式和赵州桥一模一样,只是规模较小,所以又名小石桥。另一座大约是明中叶修建的济实桥,桥身由两个大石拱构成,另有三个小拱分别在两个拱的两端和中间,显得格外玲珑可爱。此外,在河北的其他地方和山西、浙江、贵州等地,也有不少石拱桥相继出现,而且在建筑技术上有所发展。
营建赵州桥的业绩灿烂辉煌,可是在史书上却没有李春等人的记载。直到造桥之后的一百多年,唐朝人写的《安济桥铭》中,才追记了李春等人造桥的事。关于李春的生平,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多么受轻视。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
隋唐时期,我国的医学有很大的发展。唐太宗时候,中央和地方都办了分科比较细的医校,比西方要早二百年。高宗时,官府组织人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最早的药典早八百多年。隋唐时期的医学家很多,最杰出的是孙思邈(miǎo秒)
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自幼用功读书,喜欢钻研医术。后来,隋文帝让他去做国子博士,他托病拒绝了。唐太宗曾召他到京师,要他做谏议大夫,他也拒绝了。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医学,为我国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652年(永徽三年),孙思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部著名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三十卷。后来为了补充这部书的不足,他又写成《千金翼方》三十卷。书里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五千三百多个药方。在这部书里,淘汰了古代医书中一些不合理的药方,吸取了民间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孙思邈的医疗思想中,有许多可贵之处,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史书上记载,初唐文学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以老师之礼来对待孙思邈。一次,卢照邻问他做一个好医生的道理,他说天有四时五行,下雨刮风是天时变化的“常数”,人有四肢五脏,工作休息,新陈代谢,也有一定规律,生理失调,才会发生疾病。一个好医生,就要懂得这个道理。高明的医生为人治病,就要对症下药,把病治好。
孙思邈的医学著作,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很大成就。他的故乡盛产药材,孙思邈亲自去山野采药。他对白头翁、苦参子、黄连可以治痢疾,常山、蜀漆可以治疟疾,槟榔可以治绦(tāo 滔)虫,朱砂、雄黄可以消毒等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肯定。他还注意研究采药的季节,书中讲明了什么季节采些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