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4544300000058

第58章 专制集权的强化与腐朽(1)

一、明清历史概述

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为止,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共543年。本书所回答的内容,是从明朝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以前封建社会末期的若干历史问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就是中国近代史的范畴了。

18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它的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所有军政大权统归皇帝掌握,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夺取了政权。朱棣迁都北京,改元永乐,这就是明成祖。朱棣与蒙古和西域诸部多次作战,继续巩固了北部和西北部的边防,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他又派遣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和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往来的关系,在早期世界航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明朝中叶以后,皇帝昏庸,吏治腐败,朝臣朋党倾轧,宦官乘机揽权,这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发展的产物。太监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相继当权,作恶多端,任意逮捕臣民,滥杀无辜。他们贪赃枉法,搜刮了大量的金银珍宝。一些不知羞耻的官吏奔走在他们的门下,卑躬屈膝,仰承鼻息,造成了明朝吏治的极端腐败。

在经济上,由于地主阶级的不断集中土地,封建剥削日益加重,贵族、勋戚、官僚和太监掠夺了大量的土地,皇室也占有“皇庄”。他们肆意搜刮,甚至任情生杀佃户。农民无法生活,大量离开土地。这时,农民起义相继爆发,甚至在北京附近的顺天府霸州也发生了刘六、刘七起义。义军曾发展至十几万人,三次打到北京附近,打击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明代的边患,在国内有来自北元后裔蒙古贵族的侵扰,国外有来自日本的倭寇。英宗正统年间瓦刺部首领也先率众南犯,在河北怀来县土木堡大败明军,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走。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土木之变”。兵部尚书于谦在紧急关头坚持抵御,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保卫京城的胜利。在东南沿海的倭寇入侵中,许多地方的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惨遭杀戮。在抗倭爱国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抗击倭寇的胜利,对保卫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作出了贡献。

面临着吏治腐败,经济萎缩,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是实行政治改革,还是因循守旧听任这个王朝继续衰落下去,是摆在明代封建政治家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隆庆、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针对这个形势进行了改革。他在澄清吏治,增辟财源,整顿军事,提倡务实精神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隆庆、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江南地区的若干手工业部门中已在酝酿。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的各一部分地区,农产品丰富,手工业发达,苏、杭和江宁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松江的棉布,驰名中外。在丝织等行业中出现了出资经营的手工业主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也出现了“两者相资为生”的情况。但是,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占居统治地位。

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贪财黩货,派出大量的矿监税使,到处横行,敲诈勒索,残杀人命,引起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反抗。织工葛诚领导的苏州民变是我国手工业工人发动的反对“税官肆虐”的暴动。他们“只破起衅之家,不及无辜一人”。事败之后,葛诚一人挺身而出,不以累众。苏州的织工暴动,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阶级斗争中的新现象。

在反对皇室、大官僚、宦官等大地主集团的斗争中,代表中下级官员、在野地主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东林党”人,也和腐朽势力展开了斗争。他们反对横征暴敛,反对宦官任意残害人民,反对贪官污吏,主张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藉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和长期统治,这就引起了皇室宦官集团对“东林党”人的疯狂镇压。由于他们的主张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某些愿望,受到城市人民的拥护。当一些人被宦官爪牙逮捕时,遭到了城市居民的反对。在明朝内部各种斗争错综交叉地进行的时候,东北地区的满族发展到奴隶社会,开展了对外的掳掠,对明王朝构成严重威胁。

在封建剥削日益加重,农民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的时候,西北农民大起义在连年灾荒的情况下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经过长期艰巨的斗争,终于打下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身死,明王朝灭亡。南明小朝廷几经挣扎,虽然出现了象史可法、李定国等英雄人物,但由于统治集团的极端腐朽,早已失去群众的支持,很快就相继灭亡。李自成大顺政权也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加上满族奴隶主的参预镇压,使这次起义失败了。

明朝文化在极端专制主义的压制下,较之唐宋,成就不多。王守仁和李贽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对后来的影响较大。科学技术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这《农政全书》等,总结了劳动生产和科学研究的丰富经验,成为科技土壤上的绚丽花朵。

清朝从顺治帝福临入关到辛亥革命灭亡为止,共经历了二百六十八年。清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几个朝代之一。在如何巩固它的统治中既汲取了汉族统治的经验,又具有满族特有的统治方式。

恩格斯说:“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满族的统治也是这样。满族是中国边远地区比较落后的一个民族。明朝后期,满族才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建立了奴隶主国家。奴隶制的发展决定了满族奴隶主必然要在汉族地区到处抢掠,使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满族初入关时,遭到汉族人民的顽强抵抗。满族贵族对汉族地主阶级投降分子采取收买怀柔政策,对英勇抵抗的广大汉族人民采取武力屠杀的政策。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守城,以及反剃发的斗争都十分激烈。满族贵族对北方的圈占土地,奴役人民等做法,也增加了汉族和满族人民之间的矛盾。

但是,暴力“照例总是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陷于崩溃”。清初特别是康熙时期,为了确立清朝的封建统治,缓和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激烈矛盾,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废除明朝的一些弊政,免除三饷加派,裁撤宦官二十四衙门,废除匠籍,将明朝贵族庄田改归农民所有;停止圈占,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拉拢汉族地主阶级和其他民族上层分子,以取得各族人民的支持;开博学鸿词科以笼络知识分子等。逐渐稳定了社会秩序,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雍正帝胤稹整顿吏治,继续改变某些赋役制度,实行地丁合一,摊丁入亩。又采取措施解放“贱民”,开发西南地区等,使得封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某些发展。到了乾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又在战争破坏的废墟上得到恢复。除原有的几个行业以外,又在几个新的行业,如铸铁、伐木、航运等行业中逐渐涌现。原有的行业,无论在工场和工人数目、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等方面也都比明代有了发展。许多城市的商业出现了繁盛的景象。各地和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进一步加强,海外贸易在闭关政策的束缚下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就构成了清代中期的所谓“乾嘉盛世”。但是,就是在这个“盛世”时期,也正在孕育着它的衰亡。土地高度集中,地价和物价不断上涨,吏治窳败,统治阶级的生活极端腐化;人口急剧增加,而社会生产力不能相应地增长。此时土地的开垦情况,已从明代的五、六百万顷增至七百多万顷,而人口却从清初的二千多万人增至三万万人。清政府的财政开支也由于军需、河工、宗室俸禄、皇室享用等开支的大量增加而日益支绌。微弱的资本主义因素由于封建政治的束缚,繁征苛敛以及行会特权的箝制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土地的集中使中小地主和一部分自耕农丧失土地;地租剥削的增加使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城市粮食和其他用品价格的上涨使小商人和手工业工人也受到损失。贫富之间的过分悬殊使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起来。

川楚白莲教起义是鸦片战争前清朝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利用宗教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对封建统治进行了冲击。北京附近林清领导的天理教起义曾经打进宫城。城市也发生了手工业工人的“叫歇”斗争。清朝统治者执行的民族高压政策,也迫使少数民族人民不断举行武装起义,清朝统治者用了很大力量才把这些人民反抗运动镇压下去。

在文化思想方面,清初曾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学识渊博,又是反清民族志士。他们在思想领域的成就,无论是民主思想、经世致用思想,还是朴素的唯物主义,都对后世发生影响,他们的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中放出光彩。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深恐汉族人民不满于它的统治,对知识分子采取了高压政策,焚毁“禁书”,大兴文字狱,使许多进步思想家或抱有经世之志的知识分子赍志以殁。知识分子中,逐渐形成一种逃避现实,潜心经史,以保身远祸的消极学风。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的思想禁锢,造成了社会上“万马齐喑”的局面。

鸦片战争前夕,一些进步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等,以今文经学家的面目出现,面对着清朝的腐朽统治,他们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他们大声疾呼,想通过革新弊政,发奋图强,从而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继续震醒了一部分爱国人士。但封建社会和封建国家已经像即将倾颓的大厦,势难支撑了。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也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

明清两朝的文学艺术,在专制主义的窒息下,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就;清朝蒲松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敢于揭露社会黑暗面,使人看到了贪官污吏的丑恶面貌和科举制度中的种种弊病。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以它深刻的思想性和极高的艺术性而成为一部不朽的名作,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大放异彩。其它艺术方面如被称为“扬州八怪”的画家敢于蔑视传统,推陈出新,因而能在死气沉沉的艺坛上略微透露出一些新鲜空气。但是,总的说来,古老的封建文化已经和封建的社会制度一样,走向衰落。文化领域中有贡献的作家和作品,只是因为揭露社会的衰朽或改革旧传统而取得成就。

二、明清历史纪事

朱元璋建立明朝

1344年(元顺帝至正四年),江淮一带遭到了少见的旱蝗灾,又加上瘟疫流行,穷苦百姓实在没有活路。濠州(安徽凤阳)钟离乡的皇觉寺里,收度了一名孤苦零丁的少年和尚。长期贫穷和饥饿的折磨,加上父母新丧,家人流散的痛苦,给这个早熟的少年蒙上一层阴郁的影子,但是,他那深沉精悍、英气勃勃的姿质,加上他雄伟的相貌,仍然很惹人注目。这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年)。因为他后来做了皇帝,所以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一些神异故事。这当然都是后人的编造。其实,一个穷人家出身的小沙弥,在寺庙中地位低,劳作重,生活是很苦的。一个月之后,庙里也无法存身,朱元璋为了活命,只好做个游方僧,飘流四方。

三年后,他又回到家乡。这时,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徐寿辉所领导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已经如火如荼地兴起。定远郭子兴等据濠州起事,朱元璋就在这时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起义军。他为人机智,作战勇敢,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便把义女马氏许配他为妻。朱元璋协助郭子兴取滁州,下和阳,自成一旅。

1355年(至正十五年)春,郭子兴病死。在毫州(安徽毫县)建立大宋农民军政权的韩林儿任郭子兴的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都元帅。同年六月,这支农民起义军强渡长江,占领了安徽重镇太平。明年二月,农民军进攻集庆(江苏南京),郭天叙战死。朱元璋开始成为这支农民军的名副其实的首领。他在攻下集庆(改名应天)之后,便以此为基地,逐步发展。

当时,刘福通活跃在两淮、河南,徐寿辉、倪文俊复起子湖北,张士诚已渡江占领苏松地区。这三支起义军吸引和牵制了元军的主力。在农民军截断南北方的交通线后,元朝在江南的地方官也都陷于孤立自守的境地。朱元璋利用这一形势,向力量薄弱的皖南、浙西地区发展,先后攻下广德、宣州、徽州以及婺州、衢州和处州等地。徽州的儒生朱升,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提出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发展生产及缩小目标,减轻阻力,不务虚名,谋取实效的策略。朱元璋大为赞赏。接着,朱元璋又招聘浙东地主阶级的代表刘基、宋濂、章溢和叶琛到应天,同参政务,因而得到了江南地主阶级的合作与支持,势力越来越强大。尽管这样,这一时期的朱元璋文书往来仍然使用大宋龙凤年号,用大宋军的红色旗帜和战衣。在名义上他还是大宋农民军政权的江南行省长官。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新春,朱元璋照常在中书省衙门设御座,奉小明王行庆贺礼。刘基生气说:“一个放牛娃罢了,为什么要尊奉他?”不肯下拜,并向朱元璋陈述所谓“天命有在”的道理。在这些地主阶级谋士的赞助下,朱元璋领导集团,逐渐演变,成为新的封建统治集团。

话又说回来,当时,朱元璋地处在陈友谅与张士诚两大势力之间。1360年(至正二十年),陈友谅顺江东下,攻占太平,并在军前杀徐寿辉,自即帝位,国号汉,遣使约张士诚,夹击朱元璋。朱元璋利用陈友谅志骄意满的弱点,派人诈降,诱使陈友谅深入龙江,进行伏击,大败陈友谅军。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春,张士诚攻破安丰,杀刘福通。朱元璋亲率大军北上援救,夺回安丰,并把小明王韩林儿接到滁州,控制在自己手中。陈友谅得到朱元璋北援安丰的消息,乘虚起大军围攻洪都(今南昌)。朱元璋立即回师增援。两军相遇于鄱阳湖上,激战三十六日,陈友谅被流矢射死,全军溃败,逃回武昌。第二年,朱元璋即吴王位,亲围武昌,陈友谅子陈理出降,汉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