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陇南文化
15047400000018

第18章 陇南羌族的去向

羌族与氐族一样,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中十分重要的一员。只不过隋唐以降,氐民族被其他民族融合而不复存在,直至今日,羌族依然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在四川省的阿坝、茂汶等地,仍有大量的羌民族生活。

按照《说文·羊部》解释:“羌:西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又释:“羌……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此为号。”《后汉书·西羌传》说:羌:“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畜牧为主。”章太炎《西南属夷小记》称:“姜姓出于西羌,非西羌出于姜姓”,这说明羌、姜是兴起中国西部最原始的部落之一。殷商时,羌人主要活动在西北地区的河(黄河)、湟(湟水)、洮(洮水)、岷(岷江上游)一带。

公前4世纪末叶,秦献公时,一部分羌人开始向西南及西北大迁徙,有的迁到岷江上游,大渡河和安宁河流域,有的则迁往青藏高原。

汉武帝时,西北的羌人逐渐向内迁徙,附居塞内而与汉族错居,从事农业生产者亦日益增多,私有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逐步地走了封建制度的轨道。此时羌人,有先零、研种、烧当、封羊、勒姐、女若、广汉、武都、宕昌等部。

两晋、南北朝时期,羌族在陇南的势力强盛起来了。公元424年,北魏确认羌族首领梁弥忽为宕昌国王,这是陇南惟一个由羌族人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魏书·宕昌国传》说:“宕昌国,在河南之东南,益州之西北,陇西之西,羌种也”。至公元566年,宕昌国被北周所灭,有记载的时间长达142年。其疆域“地自仇池以西(即今西和县西),东西千里,席水以南(即今甘谷县南的籍水),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魏书·宕昌国传》)据《甘肃省志·概述》说,宕昌国“辖区大约包括今临潭、岷县南部至天水西界和武都北界一带。有户2万,人口10万。”

隋唐以后,陇南、岷江上游一带的羌人,有一部分要求“入籍”,成为唐朝管辖的地区,而另一部分则处于吐蕃政权的统治之下。后逐渐被当地各民族所融合。

羌族没有文字,信仰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祖先和图腾。除火神以锅庄(火塘)为代表外,其余均以一种白色石英石(羌语称阿握尔,意为白石神)为象征,被广泛加以供奉,供奉于屋顶正中最高处的白石神即为天神木比塔。

羌族的住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石头砌成各种碉楼(羌语叫“邛笼”),有平顶房,也有二、三层的。房背用黄泥夯实挡雨,地面略有倾斜,以利排水。两层房通常底层圈养牲畜、二层中间住人,室内有锅庄、神龛,是全家人做饭、团聚和会客的地方;顶层堆放粮食等物,房屋之间用一般有木梯相连。三十、五十房聚为一寨,即为羌案,大多坐落于半高山和河谷地带,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有的为土木结构,平顶,依山而建,今陇南宕昌县化马一带,仍有此种建筑的遗存。

羌族有使用羊皮鼓和喝咂杆酒的习俗。这种古老的生活习俗,在今天陇南的藏汉交界地区,仍很常见。

陇南汉藏民众所使用的羊皮扇鼓与羌族使用的羊皮鼓大同小异。羌人的羊皮鼓,通常是用动物油硝老公羊皮,再以直径约0.5米的松木剜空,将皮绷上,以藤籀紧,再用芝麻油浸渍阴干而成的。鼓皮只绷单面,鼓腔外纹花。鼓槌弯曲如弓,槌尖击鼓面,槌杆撞鼓腔,发音沉郁浑厚。有所不同的是,羌族的羊皮鼓平时只放在“许”(端公)家神龛前,鼓非人人可敲,除“许”外,必为羌寨中公认善舞者,羌寨逢喜忧事及节日,则敲鼓起舞。鼓点分“镇山鼓”“婚鼓”“忧事锅庄鼓”“祭典礼鼓”等数十种。而陇南藏汉民所使用的羊皮扇鼓,虽然也是一种乐器,却只在“传神”等民间祭祀活动的时候使用。

咂杆酒不仅是羌族人的日常饮品,也是款待客人及各种礼仪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佳酿。在羌族地区,无论何时,只要一进羌族人家,咂杆酒的清香就会扑鼻而来。咂杆酒用玉米、青稞、大麦等杂粮煮熟后发酵而成。饮用的时候,打开酒坛子,注入开水,插上细竹管,轮流吮吸。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解渴止饥、祛寒除乏的功效。每逢年节,羌族男女便穿上艳丽的服装,围成圆圈跳起锅庄,站在中间的人各抱一坛插有细竹管的咂杆酒,人们在悦耳的羌笛声中跳到酒坛前吸吮一口,酒香四溢,情酣意浓,舞姿翩翩。在陇南藏区,对咂杆酒的叫法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叫黄酒,有的地方叫泡酒,有的地方叫“二脑壳”,有的地方亦叫咂杆酒。

时至今日,宕昌、武都、西和、礼县一带,仍有以羊皮手鼓祭祀的习俗;而宕昌、武都交界的许多地方,如武都角弓、坪垭等地,咂杆酒仍是当地村民自饮与待客的佳酿。文化生活习性的延展与传承充分说明,原陇南宕昌羌族,除部分移徙到别处去的外,大部分都与当地的汉藏民族亲密地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