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底,参加完“祁山文学戏剧创作笔会”后,我到成县、徽县等地进行民俗及民间文化调查工作,得知梁永生、赵玉虎等朋友在西和要做《乞巧节》的电视节目时,我又专程赶赴西和县,因为“乞巧节”活动是陇南民俗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亮点,一年只有一次,机会难得。
我到西和时是8月10号,这天已是农历的七月初六了,乞巧节活动通常是从农历的六月三十开始的,也就是说,我已错过了前面的“过程”。好在之前我对乞巧节活动已有较多的了解,七月七日是整个活动的最高潮,赶上这天也算幸事,何况我还提前了一天。
“乞巧节”又称“娘娘节”,“女儿节”,如今有人称其为中国的情人节。
西和妇女乞巧究竟源于何时,目前尚难确定。据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回忆,这种活动,从她们的祖母辈小时候就有了。宋人杨修之有诗歌云:“秋星如弹月如梳,宫妓香添乞巧炉。万缕千针同一意,眼穿肠断得知无?”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乾隆三十九年的《西和县志·岁时纪》中说:“七月七日,夕,人家室女陈瓜果,拜献织女星以七巧。”民国三十六年的《重修西和县志·民族卷》中说:“七月七日,儿女设香案,陈瓜果,拜织女星以祈(乞)巧,是夕于灯下折豆芽置水碗中,察影卜巧拙。”
也有学者认为,“乞巧节”习俗始于战国时期。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朝初年,七夕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至晋朝,在《荆楚岁时记》中已演变为一个生动的故事: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纾劳役,织成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是夜,喜鹊搭桥,以成其美。
著名学者、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先生认为,西和礼县一带传承了数千年的乞巧风俗活动是秦人文化的遗留。牵牛、织女两星名最早分别代表着商、秦两族的祖先。牵牛星就是史籍中记载的“服牛”,也就是殷商先公王亥;“织女”则是被人们神化了的颛顼孙子女修,她以善于织布而闻名。这两个人开创了我国最早的男耕女织生活模式,后来,就演变成为中国最早的男女农民的象征。赵逵夫教授在《汉水及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中说:“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的。因系氏族的始祖,又有神话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故成为名星(织女星)。”又说,“先秦之时,称银河为‘汉’、‘云汉’、‘天汉’乃源于秦人关于织女的传说。”据此该文又说:“我以为西、礼两县(仇池地区)隆重的七巧风俗,是秦文化的遗留。”
陇南“乞巧节”活动主要流传于西和县的长道、卢河、赵五以及礼县盐官、祁山、永坪一带。活动时间通常为七月初一至初七,历时七天,参加者以女性为主。但是,据西和民间老艺人王树立先生介绍,“乞巧节”的准备工作却很早。“(做巧娘娘)要用泥塑头像,用竹棍子扎身子,(巧娘娘)手掌莲花,或者拿个手帕……(这些工作)春天三四月就要做好,六月二十七号左右就开始卖。以往买的女娃子就排队着呢!吉顺和老先生曾做这个,(他做的巧娘娘)最有名。现在发展到几十家了。现在周竭力做的最好。”
王树立先生还说:“以往做一次,卖了,就要管一家人半年的生活呢!”西和的“乞巧节”活动,“‘文革’‘破四旧’,城里这活动就消失了,农村还有,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兴起了。”至于说“乞巧节”习俗为什么能在陇南山区流传不衰,“我的理解:封建时代,女子十三四岁就不能上街了,不让人见面……我认为七月初一至七日‘乞巧节’是妇女的解放日,女的‘乞巧’,男同志就物色对象呢!(这时候)看谁家的女子长得好,没人批评,没人有意见。女的可以自由地唱歌,自由地出门说话。……解放后,男女平等,自由了,解放了,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乞巧节’‘照花瓣’的时候)七月一日泡的豆子,七日发芽了!晚上端盆清水,把芽芽放在水里,月亮投下的影子像啥,就表明巧娘娘给你赐予哪种好手艺,好祥瑞。……”
王树立先生已年近古稀了,一生爱好陇南民间文艺,2005年6月,他将《西和影子腔戏班庄王图》和《西和影子腔木胡》两件实物捐给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他还为《中国戏曲志·甘肃卷》撰写了部分稿件。他对“乞巧节”活动的认知、见证与评判,自有其道理的。
传统的“乞巧节”活动主要包括“迎巧”(迎神、迎仙、请仙)、“乞巧”、“迎水”、“照花瓣”、“送巧”等方面。活动开始时姑娘们梳妆打扮起来,载歌载舞,唱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将“巧娘娘”接进庄到最后送上天的过程。“巧娘娘”传说为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子,即七仙女,姑娘们通过这些歌舞,来叙述对幸福婚姻的向往与追求。
一、女神归来:迎巧(迎神、迎仙、请仙)
西和“乞巧节”活动早在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傍晚,就开始了。
天黑之前,不管中老年妇女还是女孩儿们,大家都穿戴得整整齐齐,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排成队列,一人手捧香盘,再由牵头人双手捧着用草秸扎成骨架、彩色纸张精心做成衣裳的巧娘娘,到村外的大路边或者城郊去,烧香磕头,燃烛化纸,顶礼膜拜,迎接“巧娘娘”。这种活动也叫迎神、迎仙或请仙。大家边走边唱:
一根香,两根香,
我把巧娘娘接进庄。
一根线,两根线,
我把巧娘娘接进院。
一根绳,两根绳,
我把巧娘娘接进门。
巧娘娘,驾云端,
把我的巧娘娘请下凡。
有的地方到了七月一日,才举行迎巧仪式。
如前所述,“乞巧节”活动是女性的节日,男人们通常不参与,或只做些幕后工作。女人们脚踏十字步,手拉手,边扭边唱:
巧娘娘穿的绣花鞋,
鹊桥那面走着来;
巧娘娘穿的高底鞋,
鹊桥那面游着来;
巧娘娘穿的绸子鞋,
鹊桥那面摇着来;
巧娘娘穿的缎子鞋,
嫦娥把你送着来。
巧娘娘,想你着,
我把巧娘娘乞下凡!
解放前,女孩子十三四岁以后便不许出门,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却可不受限制,齐集一堂,尽兴嬉乐。迎巧时长期被压抑的情感像启了闸的洪水一般喷涌出来。
这首迎巧歌借助丰富的联想,描写巧娘娘穿着质料各异、式样不同的绣鞋,由月宫嫦娥陪伴,千姿万态,袅袅婷婷从云端鹊桥步下凡尘的美丽形象,使人自然联想到织女和牛郎的神话故事。王母娘娘煞费心机,滥施神威狠心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将他们分隔天河两岸,只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一面,而人间姐妹却比王母多情。你看,提前迎接女主人下凡,而且冠之以“巧娘娘”的尊称,与天堂女性至尊“王母娘娘”同称“娘娘”,这不是对神权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挑战和嘲弄吗?
西和最早的乞巧歌有《泼又泼》。
赵五乡段集寨妇女李雪芹说,每当天黑了,姑娘便手拉手,形成一个大圆圈,边跳便唱。比如说《白菜瓤瓤烙油饦(tuo)》(油饦,是一种类似油饼的食物):
白菜瓤瓤烙油饦
抽线哩,扽(den)线哩,
扎花要扎扣线哩,
扎下的花儿动弹哩。
扎花要扎十朵莲花哩。
十朵莲花九朵开,
刚(音读“将”)有一朵没开开,
放着院子里风吹开。
风吹草芽儿咯吱吱(当地读“子”音),
双手写块(“个”的意思)梅花字。
踩端了,扭偏了,
可惜大家的手段了。
迎接巧娘娘到家里来时,唱的有《黄河岸》:
黄河岸
黄河岸,十三乡,
出了名的纺四娘。
七岁的姑娘学针线,
十二穿衣进绣房;
进了绣房看一看(“看”,当地读音“绕”),
一看看(“看”,当地读音“绕”)着枕头上,
照(看)着样样做陪房,
大鞋子做了五十双,
小鞋子做了两皮箱。
箱箱柜儿齐开开,
花花包袱拿出来。
上身穿的十样锦,
下身穿的水罗裙。
水罗裙,风摆开,
绿绸子裤儿亮出来,
巧娘娘脚蹬莲花台。
还有《七月七,天门开》:
七月七,天门开
七月七,天门开,
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不下凡去不得成,
下了凡去教女人。
教(下)的儿子把书念,
教(下)的女儿绣花辫。
巧娘娘穿的缏(pian)的鞋(当地读音hai),
我把巧娘娘接进来。
接着坐着桌儿上,
巧娘娘给我教文章;
文章文章教会了,
我把巧娘娘得罪了;
文章文章没教会,
我把巧娘娘没得罪。
巧娘娘,香迎来,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这首歌是赵五乡段集寨六十多岁的李桂花和王占英(40岁)给我们唱述的。
在西和采访调查时,女同志们的情绪都极兴奋,大家争先恐后地为我们提供采访素材,介绍有关乞巧节的情况。王占英接着给我们又唱一首《白肚子手巾写黑字》:
白肚子手巾写黑字
白肚子手巾写黑字,
巧娘娘走(家)我没治;
白肚子手巾画莲花,
巧娘娘走(家)我咋家(咋家:当地口语,怎么办的意思)?
有心把你留一天,
害怕上天天门关;
有心把你留两天,
害怕上天生祸端。
七月里,七月七,
天上的牛郎配织女。
牛郎配,织女期,
除非明年七月七。
把巧娘娘接进门以后,唱的还有《十根竹子》:
十根竹子
一根竹子一个节,请我巧娘娘住一月。
刮上一股黄风儿,下上一股雪,
谁知巧娘娘冷寒天?
…………
接下来便是“两根竹子两个节,请我巧娘娘住两月”,这样由姑娘们排成两排,交叉舞蹈,一直唱到“十根竹子”结束。
还有《麻姐姐》:
麻姐姐
麻姐姐呀,神来了呀!
黑天半夜咋来了?
端的杏花儿茶来了。
麻姐姐,早进来呀!
香蜡裱纸接你来呀!
还有《一碟油》:
一碟油
碟碟里滴上一碟油,
我为巧娘娘梳油头。
前头梳起溜溜光,
后头梳起照菩萨。
菩萨后头坐谁家?
坐我卢家大姐家。
卢家大姐会纺花,
一天纺了二两八。
还说我大姐没纺下,
车子扳倒不纺它。
这首歌是34岁的赵琴儿为我们唱述的。赵琴儿说,这首歌她们从六月三十晚上把巧娘娘接来后,要一直唱到七月七的晚上呢。
《二月里》也是一首迎接巧娘娘的曲子:
二月里
二月里,土消了,
才把地埂背高了。
地埂背的实好看,
点下的黄豆拽(ye)成了蔓(wan)。
黄豆打了千千万,
吃不完了就卖成钱。
喇叭宣传大家听,
家家买下的小收音。
收音机,实好哩,
打扮女儿祈巧哩。
衣裳穿好快梳头,
豆芽端上迎水走。
豆芽端在泉门口。
我给水神爷放炮哩。
水神爷把我拨调哩,
我给水神爷插蜡哩。
水神爷给我照花哩,
我给水神爷把香插。
水神爷给我照莲花。
巧娘娘,七月七,
天上的牛郎配织女。
这首歌是段集寨38岁的王丽海介绍的。歌里主要讲述了当地妇女“迎巧”前的各样准备工作。
她边唱,我边记,但由于当地好些方言我听不懂,幸好同行的西和一中老师张芳是这方面的专家,她热情地接过我的采访本,笑嘻嘻地对当地村民说:“你们一句一句地唱,我来帮他记,回去后让他慢慢整理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还唱《六月里,入伏天》:
六月里,入伏天
六月里,入伏天,
双把碌碡(liuzhou)把场碾,
碾的碾,扬的扬,
再叫社员来分粮。
你的多,我的少,
先问队长啥领导?
会计拿起盘子算,
你的工分缺一半。
怨你爱当死懒汉。
深翻土地修梯田,
增产粮食堆成山。
簸净晒干缴余粮,
把粮交给解放军,
为了祖国保和平。
将巧娘娘接来后的两三天,还唱《梳头歌》(《梳头歌》很长,节选前八句):
…………
一碗油,两碗油,
我给巧娘娘梳翻头。
前头梳了一支龙,
后头梳了一座城。
桃花颜色弹口唇,
口唇弹了一点红。
巧娘娘,驾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从接巧娘娘到送巧娘娘的七天中,唱的歌子很多。还有《七节竹子歌》等。《十教》也是其中的一首:
…………
一教梅花朵朵灿,
二教菊花生一生。
三教兰草长砚中,
四教小女子摆留声。
五教锦鸡戏牡丹,
六教杨柳串子连。
七教鹭鸶闹莲花,
八教猴儿啃西瓜。
巧娘娘下凡来,
给我教针教线来。
二、仙女赐福:乞巧
把“巧娘娘”接回家后,一直到“送巧”之前,这期间虽说还有“迎水”、与“照花瓣”活动,其实,整个活动都可称之为“乞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