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陇南文化
15047400000086

第86章 特别收藏:文化博物馆(1)

我在本书第一章开头就说过,如果从西和长道宁家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的发现推算,证明陇南人类生活的最早年代可上溯到7000多年前;如若从陇南西汉水、白龙江、北峪河流域普遍发现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000年左右)、齐家文化(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寺洼文化(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遗址推算,陇南文明及陇南文化少说也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陇南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限于篇幅,对于在前面章节中无法逐一展现的“文化视点”,本节只能以“文化博物馆”的形式,特别收藏并部分展示其简要,未尽之事,容后再述。

【仇池山伏羲文化】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是渔猎、畜牧时代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罟而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女娲是伏羲另一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她是远古时代“三皇”之一,与伏羲同时,二者为兄妹或夫妇关系,可能代表同一部落联盟中两个具有通婚关系的氏族部落。相传女娲曾抟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发明笙簧等乐器,为女媒而设置婚姻。伏羲与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和“夏娃”。其丰功伟绩,从远古流传至今。

由伏羲、女娲及其族人共同缔造的伏羲文化,发祥于陇右地区成纪(今天水、陇南西和、礼县)一带,《路史》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仇夷即仇池。随着伏羲族势力的强大,其文化也不断发展,并渐呈向四周辐射之势,锋芒所向,直指中原。伏羲文化东渐的轨迹,可能是自陇右沿渭河上中游谷地入关中,出潼关,沿黄河干流,傍崤山,经函谷关至伊洛盆地,出虎牢关而抵达豫东平原,在此融合了东夷太昊族文化,从而形成了以陈为都的新的文化中心。中原地区除了流传着大量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外,至今仍能觅到不少纪念遗存。

仇池山伏羲文化与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渊源。

【仇池文化】

仇池文化所指,是以仇池山地域为轴点,以白马氐杨氏建立的仇池国政权为依托,以白马氐民族的发展历史为内涵,以历代文人吟咏仇池诗文歌赋为外延的历史文化。

西和民谣有“伏羲仙崖第一景,轩辕神修滚龙珠。东石无根西石勺,中洞潜藏小有天。四大菩萨云霄殿,八仙上寿吉祥山。一上仇池百顷田,麻姑仙洞几千年。”许多文人墨客都把仇池山描述成山重水复的洞天福地,抒发向往仇池的真挚情感。唐乾元间,杜甫避难陇南时曾有“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的吟诵;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因末到仇池而生发“一点空明是何处,老夫真欲往仇池”的感叹,他把自己的部分作品集命名为《仇池笔记》,表达对仇池山的无限向往;著名佛学家、书法家兼诗人赵朴初先生曾亲书“仇池山”几个大字,并赋诗“巧思蛛网当门日,险忆仇池压顶时”,抒发其对仇池山及仇池文化的感受。今人杨克栋先生出版了《仇池风》一书(作家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书中汇集了4000多首仇池地区的民歌,蔚为壮观,是仇池民间歌谣的集大成者。

【西狭文化】

是以成县以西13公里处天井峡麓鱼窍狭中《西狭颂》摩崖石刻(俗称“黄龙碑”)为核心,兼及汉隶书法研究、摩崖石刻美术、汉代文学、历史、交通、民族等综合性文化艺术。

《西狭颂》,全名为《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鱼窍狭古称西狭,该碑镌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齐名,并称《汉三颂》,并且是“汉三颂”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摩崖刻石。摩崖高220厘米,宽340厘米,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正文阴刻二十行,三百八十五字,碑文系当时下辨道人仇靖撰书。记述了武都太守李翕生平和屡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卓著政绩,颂扬其率民修复西狭道路,为民造福的德政。文汉隶刻写,每字九至十厘米见方,结构方正大度,笔划舒展平稳,独具风格。正文右侧石崖上,刻有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和承露人的图画,称作“黾池五端图”。线条流畅飞舞,形象古朴生动,这在汉代摩崖中是不多见的。在碑刻四周,还有宋代元符、乾道、淳熙年和清代光绪年及民国年间一些名人题刻,十分珍贵。《西狭颂》位居险峡之中,悬崖之上,道路险峻,人迹罕至,保存完好,首尾无一缺失,字迹十分清晰,为历代书家所推崇。不但是研习东汉书法和摩崖书作的天然范本,而且还是研究古代陕、甘、川交通、经济和文化往来的原始材料。

1980年,省政府将《西狭颂》和近旁的《耿勋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兴修了宏丽壮观的碑亭和遮檐等保护设施。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所题“西狭颂”三个大字也摹勒刻石,立于崖壁右侧。

附:焦红原《陆俨少与<西狭颂>》

《陆俨少与<西狭颂>》

焦红原

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擅长山水,兼及人物、花卉,其书法及国学造诣亦颇深。在对历代典范碑帖精进研习的同时,他对著名的“汉三颂”(即《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更是情有独钟。

1960年,陆俨少先生一边临山摩水,师化自然,一边踏雪访碑,探古寻遗,不避艰辛,来到陇南,在这里,他即可尽情瞻摩《西狭颂》摩崖,又可就近去观赏略阳《郙阁颂》与汉中《石门颂》碑刻。1999年5月,也就是在陆先生仙逝6年后的一天,笔者无事乱翻书,无意间惊喜地发现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荣宝斋画谱》之二十里,遴选了陆先生到陇南采风时创作的与《西狭》碑刻有关的四幅画作。包括:《读碑图》(之一)、《西狭颂摩崖》、《读碑图》(之二)、和《云栈访碑图》。于是欣然命笔写《陆俨少与<西狭颂>》一文,发表在武都《万象》文艺杂志1999年第2期,使这已被历史的云烟遮挡了39年的人文掌故,重新回到了陇南人民美好的文化记忆里。

陆俨少,名同祖、又名砥,字俨少,以字行。1909年6月26日生于上海嘉定县,1927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冯超然学画,结识了吴湖帆后,得观大量名人佳作,拓宽了眼界,1930年始北游。抗日战争爆发后,举家入蜀,辗转于重庆、成都、宜宾、峨嵋等地。1946年2月全家乘木筏顺江而下,饱览了三峡一带的绮丽风光,次年于无锡举办了个人画展。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79年调浙江美术学院任教授,1980年夏出版了《山水刍议》、《陆俨少画辑》等,并多次在杭州、北京、日本、香港举办画展,1993年去世。

《读碑图》(之一)画山下临河小亭里一男子正陶然赏贴,河中扁舟上一老翁虔心垂钓,河边古松苍然,微风吹水,苇草舒骨。画作右上方落款曰:“读碑图,庚子大寒,俨少写。”

《西峡颂摩崖》画荒山野老,峡谷中河水喘急,云雾升腾,令人心潮澎湃。峭壁之上一栈道如羽翼舒展,几欲飞天。画面尽情恣肆地展示了《西狭颂》摩崖石刻所处的地理位置,踞高俯视,气势恢宏,慑人心魄。把《西狭颂》碑文所言“郡西狭中道,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隘笮促迫,财容车骑,进不能济,息不得驻。数有颠覆霣坠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栗。君践其险,若涉渊冰”之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幅右上角落款曰:“此西狭颂摩崖处也。记之。俨少。”并钤“俨少印”阴刻印章一枚。

《读碑图》(之二)构图简洁,画面疏朗。上部烟波浩淼,意境深远,画之下方水陆相接处,古松举伞,茅屋开轩,内一雅士惬逸独坐,就茶赏贴,画左上题识:“读碑画。予既得西狭颂拓本,□□□□(焦注:此处四字不辩。)为写访碑图,因亦戏作。庚子冬月俨少并记。”此画艺术风格与《西狭颂摩崖》之写生相去甚远,研读其识,显然系画家来陇南后喜获《西狭颂》摩崖拓本,心旷神怡、洋洋自得时,述发胸臆的写意之作。

《云栈访碑图》画素湍绿潭之上又绝壁万丈,悬崖栈道上,两墨客面壁攀谈,似在谈书说艺,交流心得。画面古朴自然,险峻雄奇。右上先题:“云栈访碑图。俨少近行得杨淮表记,□(焦注:此一字不辩。)图卌(焦注:音xi)□□(焦注:此二字不辩。),属予题字。庚子冬□□(焦注:此二字不辩。)。”又补题“此表记□(焦注:此一字不辩。)之石门颂骞张翔举似或胜之。俨又记。”两题作罢,还觉不足,再补题:“近□(焦注:此一字不辩。)有意于汉碑,此拓维不精,无事谛读亦足娱情。庚子十二月初四日,灯下书此。俨少。”

《西狭颂》摩崖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位于成县西天井山下的鱼窍峡内。碑高210厘米,宽340厘米;正文20行385字,正文右侧刻有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五瑞图”。为下辨(今成县)人仇靖所书。自宋代始,《西狭颂》已与《石门颂》、《郙阁颂》成为享誉书界的汉代最著名摩崖碑刻。也难怪,千百年后,我们著名的沪上才子,要千里迢迢、不畏艰险地来陇南踏寻拜谒、观摩写生哩。及至“既得西狭颂拓本”,把自己访碑得宝后欣喜若狂、兴奋与陶醉的心情,以《云栈访碑图》的形式,倾泻于笔端,那当属兴之所至了!

《读碑图》(之一)、《西狭颂摩崖》、《读碑图》(之二)、和《云栈访碑图》等四幅作品,是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为陇南西狭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惠安西表》文化】

(《惠安西表》:又名《汉武都太守李君<西狭颂>)

(东汉)仇靖

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天姿明敏,敦《诗》悦《礼》,膺禄美厚,继世郎吏。幼而宿卫,弱冠典城,有阿郑之化。是以三剖符守,致黄龙、嘉禾、木连、甘露之瑞。

动顺经古,先之以博爱,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朝中惟静,威仪抑抑,督邮部职,不出府门,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趋教,无对会之事;徼外来庭,面缚二千余人。年谷屡登,仓庾惟亿,百姓有蓄,粟麦五钱。

郡西狭中道,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隘笮促迫,财容车骑。进不能济,息不得驻。数有颠覆霣坠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慄。

君践其险,若涉渊冰。叹曰:“《诗》所谓‘如集于木,如临于谷’,斯其殆哉!困其事,则为设备。今不图之,为患无已。”敕衡官有秩李瑾、掾仇审,因常繇道徒,馔烧破析,刻陷磪嵬。减高就埤,平夷正曲,柙致土石,坚固广大,可以夜涉,四方无雍。行人懽颂,民歌德惠,穆如清风。乃刊斯石,曰:

赫赫明后,柔嘉维则。克长克君,牧守三国。三国清平,咏歌懿德。瑞降丰稔,民以货殖。威恩并隆,远人宾服。钻山浚渎,路以安直。继禹之迹,奕世赖福。

建宁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造。

(时府丞右扶风陈仓吕国字文宝,门下椽下辨李雯字子行,故从事议曹掾下辨李旻安仲齐,故从事主簿下辨李遂字子华,故从事主簿上禄石祥字元祺,五官掾上禄张亢字惠叔,故从事功曹下辨姜约字元嗣,故从事尉曹史武都王尼字孔光,衡官有秩下辨李瑾字玮甫,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书文,下辨道长广汉什邡任诗字幼起,下辨丞安定朝那皇甫彦字子才。)

【《王羲之族谱》文化】

《王羲之族谱》,1991年7月,在两当县太阳乡火神庙村民王文信家发现,一套,共十四册,其中总谱一册,分谱十三册,八开宣纸刻印,文字均为楷书。该谱记载了王氏宗族的起源。王姓始于周朝共和(约公元前841至828年)年间,周平王即位后,封太子晋为太原郡晋阳王,父爵子袭,到第三代时,以王为姓,名王道行,此为王氏始祖。王氏宗族兴盛于晋代,衰败于明末,自周至明在朝为官者一百七十余人,其中晋代就有六十六人,著名者有官至西晋太保,名列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东晋重臣、南迁士族首领、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敦、王导兄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为著名书法家。

总谱前有宋代文学家朱熹序文。由总谱所载得知,王氏族谱分谱有五种,分别为《黄土家谱》、《德安锹溪家谱》、《武昌族谱》、《茅田族谱》、《港畔族谱》,两当县所发现的分谱为《德安锹溪家谱》,为王氏族谱之源,所载始于周朝,止于明末,共四十二世,记载最祥,极具价值。

该族谱是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由湖北通山人王福利送至两当。接谱人为王福明,王文信为王福明六代孙。推测王福明故里为湖北通山,因事留居两当。《王羲之族谱》除记载了王氏宗源流世系情况外,对明末王氏各宗族分布地区也作了详细记载,是研究王羲之家族历史的珍贵历史资料。《族谱》现存两当县文化局。

【三国文化】

1、三国邓邓桥遗址

邓邓桥,在宕昌县城以南32公里的官亭乡境花石狭口岷江之上。原桥为伸壁木梁桥,《岷州志》和《阶州志》都说,相传该桥为三国魏将邓艾入蜀途中所造。

公元263年,邓艾父子奉魏司马昭之令南下取蜀,大军自狄道经临洮、宕昌,当行至今宕昌官亭时,但见江水奔腾,两岸悬崖陡峭,遂令士兵选择河面狭窄处,凿洞支架,以圆木串连,层层平叠,逐层加长伸出,再用长木联成桥面,架起一座无墩伸壁式木梁桥,名为“邓桥”,当地人俗称为“邓邓桥”。一说是为了纪念邓艾、邓忠父子之功绩而名之;另一说,是因邓艾说话口吃,故名“邓邓桥”。历代以来,该桥经过多次修复,但其主体风格一直未有改变。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阶州知州叶恩沛即主持重修过一次,仍为木结构伸臂木梁桥。1965年,因甘川公路国道212线车辆通行的客观需求,在原桥址附近,修建了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工式”简支梁桥,桥长22米。

邓邓桥属阴平古栈道的一段,由于拓修公路,古栈道遗迹大多被毁,但栈孔等痕迹仍历历可见。“邓邓桥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三国阴平古道

阴平古道闻名于三国时魏将邓艾伐蜀一事。(前文已有说明,此不赘述)由于阴平(即今甘肃文县)自古以来就是由甘入蜀的主要通道,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具体路线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条、段):

阴平古道有北段、南段之分。

北段起自岷县,沿羌水(又作强水),经宕昌到达两河口,在这里分两路,一路顺白龙江经武都,越尖山抵达文县,此为大道,基本上就是今甘川公路所行路线;另一路自两河口南进,过白龙江,翻插岗岭,到达博峪(原属陇南文县辖地,今属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辖地),经中寨、马营、石坊到达文县。1949年12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四师追击国民党一一九军二四七师残部时,就沿这条路线行军,一举解放了文县。

南段,自文县沿白水江东下到达碧口,自碧口入川。此段路线大致有三条:一条由碧口沿白龙江河谷东南行,至青川县白水街,到达四川昭化,与汉中入蜀大道会合,此为阴平大道;一条是到白水街后转而向西到乔庄,然后经青溪、南坝,到达江油,这条路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是由甘入川的主要驿道;另一条是碧口南进,从碧峰沟经白果、茶园翻悬马关或摩天岭到乔庄(或到青川县青溪),再经南坝到达江油,这条路人烟稀少,十分险峻,但路途较短,是条捷径,故很可能就是当年邓艾避实就虚所经的阴平道。

【吴鹏翱与《武阶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