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消费心理学
15061200000006

第6章 消费心理学概述(5)

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布伦,他在1899年出版的《悠闲者阶层的理论》一书中,明确阐述了过度需求中的炫耀心理。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盖尔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就消费者对商品广告及广告中商品的态度进行了初步研究。这都是消费心理学产生的“前奏曲”。

“消费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01年12月20日,是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在美国西北大学作报告时首先提出来的,他讲述了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广告。鉴于广告业的需要,斯科特发表了十二篇论文,经整理成册,于1903年出版了《广告理论》一书。一般认为,这不仅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而且也是消费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还是心理学与工业相结合的第一部著作。1908年,斯科特又出版了较系统的《广告心理学》一书。盖尔和斯科特虽没用《消费心理学》标其书名,但他们的思想为理论界构想消费心理学体系无疑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信号。自此至60年代前后,一些理论家为建构消费心理学体系付出了艰辛而卓越的劳动。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心理学研究著作的大量问世。应用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创立提供借鉴。这些研究的代表是:斯科特于1903年出版以探索消费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广告论》;1912年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经济生活》问世;克伦发表《实用心理学》,专章讨论销售心理学问题;1920至1930年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并以此在美国商业史上获得“商业心理学教授”的美称。此后20多年间的许多著述都或多或少地从各个侧面探及消费心理问题,为消费心理学体系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二,实验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继盖尔之后,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消费心理“实验热”,相继推出了大批研究成果,如:1920年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等。1960年以后,对这一领域的文献量明显增加,包括: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卡陶纳关于消费期望和消费态度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佛大学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诺兰集团公司关于“新产品初步设计研究”和“定位研究”以及佩里安、卡陶纳、詹姆森等人的一些调研报告,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科学基础。

其三,研究方法的更新与对新问题的探索。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心理学家们不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和吸收,还特别注意吸收运筹学、模拟模式和形式模式的理论与方法;与此同时,研究者对现实问题也极为关注,如消费生态、文化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

在上述研究情况的背景下,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消费心理学分会成立,这被人们认为是消费心理学成为系统的独立的学科的标志。美国的部分高校开始拟定《消费心理学》大纲,约在1965年前后消费心理学的体系已基本创立。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院,尤其是在心理学系、社会学系和经营管理系等系内普遍开设有消费心理及行为课程,有的命名为《消费者行为心理学》,有的叫作《消费者研究》,还有称为《消费者行为学》的,其讨论的理论范畴基本上都是消费心理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如同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消费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完善的。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日益深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趋向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定性分析以外,还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及动态分析等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精确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模型,对消费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从因果关系、动态发展及数量变化上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阶段,使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更加全面,理论分析更加深入,学科体系也更加完善,消费心理学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十多年来,我国出版了60多种消费者心理行为研究的书籍,行业性消费心理研究的著作陆续出现,但是,多数著作存在所谓的“两张皮”现象,即:普通心理学+行业知识,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心理学研究资料不多。我国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从1999年起,开始招收第一批“消费者行为与中国营销”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致力于采用本土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但总体上讲,对中国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空白。

小资料:我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趋势主要受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将表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1.注重追求个性需求的满足。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性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在有个性的消费行为增加。特别是城市消费者,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能力支付自己偏好的商品或劳务消费,甚至产生了所谓的“逆潮效应”,即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他人也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或者增加了同一种商品的消费而减少。它反映了人们的这样一种愿望,即离群索居,与众不同。二是表现为重视商品设计,即不仅要考虑功能、结构和工艺,还要考虑文化、艺术、时尚和潮流。购买行为的个性化还表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如部分消费者为追求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使购买行为趋于高档化,甚至产生了所谓的“凡勃伦效应”,即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愿望;而有的消费者在求实、求廉的动机驱使下,在购买行为上追求质量,讲求实在,使求实、求廉心理成为不少消费者一种重要的购买动机;不少消费者在商品选择上以价廉为标准,甚至形成“处理品”消费模式和“水货”消费模式。

2.自主决策的范围日益扩大。

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般都以家庭为单元,家政主持人在购买消费品时总要征求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或考虑全体家庭成员的需要,消费决策大多由家庭成员共同做出。但是,由于下列情况的出现和共同作用,消费者自主决策的范围将日渐扩大:一是对许多日用品,人们已不满足于家庭成员共用,而是希望自己独享,如电视机、电脑等。二是消费者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使他们有能力对个人喜好的商品进行自主决策,也有能力承担因自主决策所购买的家庭共用消费品不被家庭成员喜欢所带来的风险。三是消费者的自立意识日益增强,这将增强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或实行自主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多元化的消费格局继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日益增多的收入和更加丰富的商品,也逐渐拉大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这将推动整个消费向多层次化、多元化格局发展。多层次化表现在不同收入阶层有不同消费观念、消费追求和消费方式。多元化格局表现为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和丰富。消费者不仅有对饮食、运动、御寒、避暑、休息、健康等的需求,而且有对交往、尊重、权力、成就、表现、认可等的需求;不仅需求衣、食、住、行、用等物品,也追求享受、发展、协调、自由、创造等精神活动;不仅希望商品的数量、款式和品种不断丰富,也希望商品的质感、品味和价格日益多样化。

4.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消费模式逐步形成。

有迹象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由生存型转变为享受发展型。一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其表现在:第一,追求品味。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越来越揉进个人的喜好和精神追求,他们努力追求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相一致的商品,特别是名牌商品,以期通过消费过程,增进自身的修养,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升华物质欲望,美化生活环境。第二,追求过程。尽管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在现阶段还谈不上成熟,但我国消费者已开始懂得消费过程本身的价值及心理意义。随着市场的成熟,他们会热切地追求优雅的消费环境、舒适的消费氛围以及周到的消费服务。第三,追求便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渴望摆脱繁杂的家务,减少脑力和体力的无谓付出,节约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于是钟点劳务盛行,速食菜点看好,饭店聚餐日增,简便服装走俏,网络消费成为时尚。第四,追求保健。对健康的渴望及对衰老的恐惧,极大地推动了消费者对保健商品的追求,各种各样的健康食品倍受青睐,各式功能的保健用品市场广阔。不仅如此,人们在购买其他日用品时,也都主动考察其对健康的影响,追求对身体有益和防止有害因素的侵入。如,很多从GSM转而使用CDMA手机的用户,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健康消费功能,可见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绿色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