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15087700000048

第48章 创新:人类学本土化的关键(3)

创立新理论即构建与前人不同的理论,所谓理论也就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规律或通则(原则)。何谓理论?J·吉布斯(J.Gibbs)教授认为:“理论是一系列有逻辑相关的概念,用以解释一组现象的本质。”H·M·布莱洛克(H.M.Blalock)教授则说:“理论并不仅只是一群概念体系或类型,它必须含有能串联二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或变数的命题。”也就是说,一个单纯的概念不能算是社会学理论。例如,“中和”、“均衡”、“和谐”这些概念在学术界早就有人提出,但这些单纯的概念没有充分的解释能力,不能称之为理论。而李亦园教授提出的“三层次均衡和谐”则是一种理论,它用以解释中国传统文化行为的运作规则的理论,它由多种概念组成,如“整体的均衡和谐”、“个体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时间的和谐”、“空间的和谐”、“内在的和谐”“外在的和谐”、“人间的和谐”和“超自然界的和谐”等概念组成。再如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ring Goffman)的“戏剧论”(Dramaturgy)主要包含“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概念和“前台”与“后台”概念。社会科学理论不是凭空创造的,它必须用经验的实际材料来说明。社会科学理论最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解释与预测,它提供一套合乎逻辑的原理、原则,用以解释各种相互关联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本质,并预测今后的发展方向。西方的社会科学新理论层出不穷,既有大的宏观的理论,如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结构论、新进化论、冲突论、交换论、象征论、标签论、戏剧论等,也有许多具体的某一方面的理论,如人类社会起源的理论、阶级和财产起源的理论、国家形成的理论、文明起源的理论等等。当然创立新理论也应该包括修正或补充完善前人提出的理论。

提出新观点即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所谓新观点也就是在某一具体事实或个别问题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或见解。例如,历史上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背景、结果等方面的考证,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的研究,某一着名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的作者、写作时间、地点的考证等。某一种语言的归属问题等,如日本语、朝鲜语究竟属于阿尔泰语系还是属于其他语言。我在20年的研究中,在北方民族语言、亲属称谓制度、新疆民族历史和文化、图腾崇拜、自然崇拜、龙崇拜等方面提出过不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虽然这些观点是否能站得住脚尚需专家评判和时间的检验。需要注意的是,新观点并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一些人把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当作研究成果。

开辟新领域即填补空白的研究,也就是探讨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或领域。例如,某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过去没有人研究过,你首次进行调查研究,并写出专着,也就填补了空白。做博士或硕士论文,如果选择前人没做过的领域,则比较容易通过。

探索新方法即提出与前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研究中。中国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一项指标是方法创新程度。在西方国家,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如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统计学分析法等。在中国史学界,王国维的“古史二重证据法”,即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方法;傅斯年的“语言文字比较的考据法”,即历史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陈寅恪的诗文互证考据法,即用历史的材料笺证诗文,又从诗文的材料中考订历史的真相。顾颉刚为首的疑古派的所谓“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方法,否定夏代之前的历史,认为它是后人不断虚构的历史。当然有些方法可能是不科学的,例如顾颉刚等人提出的方法已被许多考古资料证明是不科学的,而且,这一方法借自日本白鸟库吉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尧舜禹抹杀论”,其主要目的是使日本脱亚入欧,认为中国的历史是虚构的历史,中国已经衰落,不要再向中国学习,而应该向欧洲学习。同时该理论也为日本侵略中国制造舆论。20世纪前,日本人对中国人十分崇拜,而且日本人特别相信天神,而中国的尧舜禹又是传说中的神。这一理论的目的主要是要消除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迷信,日本人有能力占领整个东亚。

建立新概念即提出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概念与理论不同,它通常与其他概念构成理论的一部分。例如,“文化圈”(kulturkreis)是德奥传播学派理论中的关键概念,用以分析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播。法国社会学派的创始人杜尔干提出的“集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概念分析社会现象,列维-布留尔提出的“先(前)逻辑思维”、“互渗律”(混沌律)概念来分析人类早期思维。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功能”(function)概念来说明社会文化现象的作用。美国人类学家卡丁纳(Abram Kandiner)提出“基本人格结构”(Basic Personality Structure)概念,说明一个社会的成员因共同的早期养育和训练而具有的共同人格结构。杜波依斯(cora Du Bois)提出“众趋人格结构”(ModalPersonality Structure)概念,说明某一民族的共同性格实质上只是一种众趋的形态。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林顿(Raiph Linton)提出“身份人格结构”(status personality structure)概念,用以补充基本人格结构,说明由于身份、角色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特殊人格特征。道格拉斯提出的“群”(group)、“格”(grid,网)的概念说明社会群体对个人约束的强弱程度及其关系。在社会学界,各种概念也很多,如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墨顿(R.K.Merton)提出的“显功能”(manifest funetion)、“潜功能”(1atent function)、“正功能”(eufunction)、“反功能”(dysfialction)等概念,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各种不同的功能。冲突论的代表人物科塞(Lewis A.Coser)提出的“安全阀”概念,以调节群内冲突和维护内部稳定。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又译“象征互动论”或“形象互动论”)学派中,库利提出的“镜中我”(Iooking-glass self)概念,说明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交往中形成的。乔治·赫伯特·米德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提出“主体我”(即自然形成的我)和“客体我”(即经过社会化的我)概念。戈夫曼提出“角色距离”(RoleDistance)概念,分析个人的品质、能力与其职务所要求的规范不相符现象。再如梁启超提出的“开明专制”和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都是一种概念。

在人类学中,建立新概念十分重要,它是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明显不同于历史学的一种方法。本人在日本研究中日史前拔齿风俗中,除了在拔牙的起源、拔牙的象征意义等方面提出不少新的观点外,还提出“自然我”和“宗教我”两个概念来说明原始时代成年仪式前后的两大阶段。这两个概念是受美国着名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主体我”和“客体我”这两个概念的启发而形成的,不过,米德的这两个概念是用来分析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而我是以“自然我”和“宗教我”来分析原始时代人与宗教的关系。在近现代仍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中,普遍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未成年阶段和成年阶段。两个阶段泾渭分明,前一种阶段是人一生中的自然阶段,是成长的阶段,是受保护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本能的行为占支配地位,一切都以本能为出发点,饥则闹,痛则哭,喜则笑。困则睡,生活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所以,在人体上也不作何变形和加工,一切都处于自然的状态。这一阶段的“我”可称为“自然我”。后一个阶段是社会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社会规范支配着人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合乎社会的习惯和禁忌,本能的行为受到制约,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各种违反社会规范的事情。而且,内外有别,上下有序,一切都处于非自然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我”可称为“社会我”。由于原始时代宗教信仰支配着人们的思想、生活和各种活动,因此,各种社会规范、禁忌和习俗均渊源于宗教信仰,人们的一切言行和活动都必须符合宗教信仰规范。法国社会学派创始人杜尔干(Emille Durkheim)认为,在原始社会里,宗教就是社会,社会就是宗教,二者是不可分的。因此,原始时代的“社会我”也可称为“宗教我”或“信仰我”。从自然阶段过渡到社会阶段,对于原始时代的人来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所以,当进入社会阶段时,必须举行成年礼。在未举行成年礼之前,没有资格参加群体内的各种活动、生产和战斗,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举行成人仪式之后,才被认为正式进入了氏族组织,成为氏族的正式成员之一。据民族学资料,在澳大利亚土着人、印第安人、非洲土着人等民族中,成年礼必须经受一系列痛苦的考验,有些民族甚至要到野兽和虫蛇横行的原始森林中去生活一段时间,进行艰苦的磨练。成年仪式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改变“自然我”形象,拔牙、文身、染齿、结发、穿鼻等,从意识、信仰到人体进行改变和加工变形,而这种“改变”主要是根据各氏族或民族的宗教信仰而进行,形成“宗教我”或“信仰我”,即形成一个新的符合本群体宗教信仰特征的“我”。诚然,这两个概念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科学,还需要更多的民族学资料的验证。

揭示新规律即揭示新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和主观的思维认识活动规律。规律也叫法则,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是按一定规律发展着。只要是规律,不管它属于那个领域都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限制某些规律的不利作用。客观规律存在于客观事物内部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才能逐步认识、掌握、利用规律,学会按规律办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律,经济发展有一定规律,社会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例如,“刺激一反应”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规律,不论是个人、一个群体还是一个国家,只要被别人刺激,自己就会有所反应。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引起的反应是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西方许多人类学家完全否定人类社会存在规律是不科学的态度。

作出新分析即对某种现象或事物做出与前人不同的解释。对于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功能的角度进行探索,也可以从象征、符号的角度进行探讨。

寻求新材料即寻找历史文献中尚未发掘的材料、调查所得的新材料和考古发掘的新材料。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史学等人文科学主要是通过收集文献中的材料作为研究的基础,而社会学、人类学或民族学等社会科学则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不管哪一种方式,收集前人所没有发现过的新材料才有较高的价值。例如,1983年,我在新疆调查半年期间,偶然发现清代勘分中俄边界大臣的察合台文、满文和汉文写的五件文书,过去没有人发现过,其中的察合台文文书最为珍贵,与现在的哈萨克阿拉伯文差别很大。这些文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我根据这些文书并结合大量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写出一本专着。

总之,学术研究最主要是如何创新,真正的研究成果必须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