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古今农事
15356900000011

第11章 世界农业(4)

19世纪初以来,随着对北美、南美及澳大利亚的大规模移民和垦殖,世界农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海运的发展和自由贸易政策,西欧各国农产品难以同来自美洲、澳洲的农产品相竞争,中小农场大量破产,农业出现衰退,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谷物生产。例如,英国小麦播种面积从1870年的140万公顷缩减至1930年的56万公顷,缩减了60%。1840~1910年,法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54.8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减少92万公顷。另一方面,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新开垦区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较快,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及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地。到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9个专业化农业生产地带:①东北部和滨湖区乳用畜牧业带;②中央低平原北部玉米带;③大平原中北部小麦带;④南部棉花带;⑤墨西哥湾沿岸湿润亚热带作物带;⑥西部山地放牧和灌溉农区;⑦阿巴拉契亚混合农作带;⑧太平洋沿岸北部小麦、林牧区;⑨太平洋沿岸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澳大利亚由于东西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很大,农业生产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工,自东向西依次为:集约化的种植业带,小麦—养羊带和放牧业带。西欧地区农业经过20世纪30年代以前长期的衰退和停滞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逐步形成三大农业区:西北部乳用养畜业区,中部谷物、养畜业区,南部水果、葡萄、橄榄等木本经济作物区。

与上述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地域分工不同的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则是另一种片面的农业专门化和地域分工。如东南亚各国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专业化;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以棉花、油料、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专门化等。这类专业化部门产品几乎全部为殖民者所掠夺,与本国经济发展联系很少。殖民者所经营的种植园和农场往往占用一些肥沃耕地,影响本国的粮食生产,加之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价相差悬殊,粮食作物由于得不到政府的必要扶持很难发展下去。因此,上述许多国家粮食长期不能自给,一遇旱年或其他灾害,缺粮情况就更加严重。

19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地域分工的发展,以及铁路和海运等运量大、运费较低的运输工具迅速发展,不仅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品种、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其贸易地区也不断扩大。在19世纪中叶,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绝对量估计为400万~450万吨,其中谷物占80%以上,次为棉花、羊毛、畜产品和热带、南亚热带种植园生产的蔗糖、咖啡、可可、茶叶等,主要流向为欧洲各国。

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欧大部分国家农业衰退,粮食生产萎缩,加之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兴起(如191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0%)对谷物和肉、乳、毛等畜产品的需求量成倍增长。整个欧洲地区除法国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肉类和乳酪都不同程度地依赖国外进口。

以英国为例,从1861~1865年到1911~1913年期间,小麦进口量增长1.5倍,肉类进口量增长14倍,黄油和乳酪进口量分别增长4倍和3倍。其后虽有所发展,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主要食品自给率为:小麦47%,肉类70%,鸡蛋71%,乳酪43%。其中年进口谷物和面粉达1000万吨,肉类152万吨。因此,谷物贸易量的逐年增长,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体。

据估计,到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谷物的贸易量为3000~3500万吨,肉类及其制品为350万~400万吨。除欧洲外,北非、中非和南亚一些国家也是谷物纯进口国。当时,谷物及饲用玉米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肉类、乳制品则主要由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和丹麦等国供应。

在经济作物产品贸易中,除棉花继续占据首位外,甜菜由于19世纪初引入欧洲后,在法国、德国及俄国大量种植,因而蔗糖进口量有所减少。热带经济作物中,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口激增,橡胶、咖啡、茶叶、可可、油棕及水果的贸易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些农产品流向主要是由东南亚、南亚、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运往欧洲及北美。

2.3.1英国近代农业

英国于15~20世纪初的农业生产组织及技术变革的历史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圈地运动与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时期、农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租佃制农场发展时期、农业结构转变与农业生产衰落时期。

(1)农业革命

17世纪末英国城市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1/5,而18世纪中期已接近总人口的2/3,。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口粮需求相应地加大,小麦价格从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的一个世纪里,每夸特从25~30先令上涨到40~50先令。在农村劳动力减少而又想方设法增产谷物等农产品时,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和农业技术的改进提高就必然提到日程上。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改变三圃制为四圃轮栽制,即推广蔓菁—大麦—苜蓿—小麦的所谓诺弗克轮栽制。在诺弗克郡的土地利用中,放弃休闲的习惯可上溯到13世纪,但引进饲料作物(豆科作物及根菜类),形成科学的轮作体系却是在18世纪。由于种植优质饲草,也便于改放牧为舍饲,从而推动家畜品种的改良及产品产量的提高。舍饲便于利用厩肥,豆科作物也有利于地力的恢复。对圈地运动与诺弗克轮栽制就其积极作用加以肯定并倡导的是英国的扬(Arthur Young,1741-1820),经过扬及其同道者的努力,不仅在英国,甚至整个欧洲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也有称这一变革为近代的“农业革命”。

诺弗克轮栽制是近代西欧盛行的耕区轮作制,又称四圃式轮栽制。约在1730年从弗兰德传入英国的诺弗克,1770年以后已于英格兰各地推行,其后又传至德国等处。由于当时的诺弗克盛行,故又有诺弗克式农法之称。其是在废除土地休闲和改放牧为耕地的基础上,把所有耕地分成四区,依次种植芜菁、大麦、三叶草和小麦的一种轮栽制度。这种轮作制具有以下优点:因废除休闲而使耕地面积有所扩大;种植豆科牧草有利于地力的恢复和提高;引进多种饲料作物便于改放牧为舍饲等。舍饲既有利于改进养畜业,又能积存优质厩肥用于耕地来提高地力。由于地力的提高,不仅使产量能稳定增长,还可保证耕地继续合理使用。据文献记载,1794年的诺弗克生产的谷物约占英格兰的9/10,1791~1973年间,外运的谷物年平均为90万镑,畜产品为22.5万镑,受到各方赞誉,成为四圃轮作的代表形式。

(3)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成就

农业中使用的机器以英国为最早,1701年塔尔(Jethro Tull,1674-1740)发明了马拉的谷物条播机,并倡导把条播与中耕结合起来的新式耕种方法。之后,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如继1828年贝尔(Patrick Bell)发明了马拉收割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饲料粉碎机、干草切割机及甜菜切片机等相继问世。1858年弗劳勒(John Flewler)因发明蒸汽拖拉机曾获得农业协会奖,在推广优良作物及家畜品种上,这一时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以培育蔓菁而闻名的汤森(Lord Townshend,1647—1738),培育了多种优良种畜的贝克维尔(Robert Bakewell,1754—1836),在进行了系统的牲畜近亲繁殖试验的基础上,对莱斯特羊、长角牛及重挽马的改良都做出了贡献。此外,在改良低洼沼泽地及轻质土使之成为优良好地、排水及抽水技术、使用矿质及化学肥料等方面都有成就。

2.3.2法国近代农业

17~20世纪法国农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封建制度濒临解体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三个阶段。其中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821—1913)是法国1789年革命后在经历了多次革命振荡和政权更替后,1871年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这一时期小农经济的继续增长和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土地继承中采取“分产析户”的办法有直接关系。农业经营规模在不断缩小的过程中,生产呈现相对停滞。法国因而成为一个长期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19世纪60年代,全法国的土地占有者中,其经营规模不到2公顷的有74%,其中不足1公顷的有47%。1862年约有60万佃农租佃地主土地,其中约有40万人缴纳货币地租,其余20万人要以收获实物的一半充当地租。这种封建的“租佃分成制”竟在资本主义时代再度复活。小土地所有者长期广泛的存在,又与高利贷资本在农村的活跃有关。就在同一时期,约有90万农业工人在地主和富农的农场里劳动,1911年增加到约200万人。农业生产的相对停滞并非产量的绝对减少。通过引进新的农艺方法和采用新的技术,法国农业生产仍在增长,但速度较慢。这一时期技术上的变革主要有:①通过开垦荒地和引进优质牧草休耕地及荒地减少。1840年全国耕地为2527万公顷,其中休耕和荒地为980万公顷。耕地占全部国土的47.9%,而休耕地及荒地占总耕地的17.3%。1862年全国耕地面积为2657万公顷,休耕地及荒地为654万公顷。耕地略有上升,占全部国土的48.9%。而休耕地及荒地显著下降,为总耕地的12.1%。1913年耕地降为2365万公顷,休耕地及荒地减少到379万公顷,分别占总国土及总耕地的44.7%及7.2%。②生产结构的调整及新作物的推广。休耕地的减少,牧场面积的扩大,使养畜业特别是养羊业得到较快发展。良种的美利奴羊1815年仅有150万头;1850年达到1100万头。种植的作物中,葡萄的种植面积随市场对葡萄酒的需求变动有所调整,但在法国农业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小麦的产量稳定增长,主要靠提高单产。甜菜是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为解决糖料而提倡种植的。1840年种植面积为50871公顷,1900年已达33万公顷。马铃薯是在18世纪引种的,种植面积从1817年的56万公顷,到1913年增加到155万公顷。③新式农机具及化肥的应用与推广。19世纪60年代。法国通用的农业机械是用一头马拉动的旧式打谷机。1862年全法国有1.1万架打谷机、1.1万架条播机、6000架干草制造机。1892年条播机增加到5.2万部、脱粒机23.4万部,联合收割机2.3万架,耕耘机25.2万架。犁的使用较普遍,但原始的型制随处可见。化学肥料的使用从1889年的42.5万吨增加到1913年的200万吨。农业生产总值1812年为30亿法郎,1850年增为50亿法郎;1870年又增长到75亿法郎。法国农业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得到了机械装备和化工产品的供应,但因土地极度分散而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1882年受农业危机的影响,谷物生产一度下降。1913年谷物等农产品进口18.18亿法郎,而出口的农产品只有8.39万法郎。生产的相对停滞,加速了小农的破产和土地的集中,法国经济长期被农业的徘徊所困扰。

雅各宾****时期的土地立法:1789年7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于8月4日法令中宣布废除一切封建义务,但地租、贡赋等须通过赎偿才能解决。领主及教会的地产赎买条件也十分苛刻,只把农民耕种的原属公社土地分给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解决是在雅各宾****时期(1793年6月~1794年7月)。雅各宾取得政权后,通过国民大会,于1793年6月3日、10日及7月17日先后颁布三个有关土地法令,宣布把逃亡地主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分为10年偿清。把近200年来村社夺取的土地归还农民。不分性别、年龄,按人口均分,无条件废除农民的一切封建义务,撤消与封建权利有关的一切法案。这些法令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革命的成果,使过去缴纳年贡地租的农民成为小土地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