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古今农事
15356900000039

第39章 其他作物(3)

4)高温愈合处理。利用块根受机械损伤后,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能自行愈合伤口的特点,采用适当提高温、湿度,从而加快伤薯愈合过程,保护机体不被病菌侵染而发生腐烂,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愈合组织的形成,首先是受伤表面数层细胞失水干缩,形状变长,它下面的几层细胞的细胞壁加厚木栓化,再下面有一层细胞里的淀粉逐渐消失,并在此部位生出扁平细胞层,连续进行细胞分裂,最终形成愈合组织。愈合组织形成的快慢和它所处的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高温愈合处理所用的温湿度以及时间,各国不尽相同。美国使用的温度是29.5℃,相对湿度85%,处理时间为10天;日本用32℃,相对湿度为90%,处理时间为5~6天;中国采用温度为34~37℃,相对湿度85%~90%,处理时间为4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加快伤口愈合程度,更能有效防治甘薯黑斑病、软腐病的为害。高温愈合处理结束后,须进行通风散热,使窖里温度降到10~15℃,转入正常贮藏窖管理。

5)薯干贮藏。中国农村多采用手工操作自然曝晒的方法制作薯干。如阳光充足,阴雨较少,多采用切片晒干;阴雨天气较多,湿度较大时,多采用刨丝或切成小薯块晾晒。制干用的甘薯应早收,在当地霜期到来以前,选择晴天边收获边切晒,防止晚秋气温过低或遇阴雨,影响薯干质量,甚至发生霉烂损失。薯干吸湿性强,易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而发生霉变。入库贮藏时,按照质量标准和干燥程度分别存放,薯干含水量不超过11%,温度控制在30℃以下,若超过须晾晒。

(4)甘薯的利用

甘薯传入中国之初,适值福建屡遭饥馑,因此人们对甘薯功用的最初认识,是可防灾救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认识和发现了甘薯的许多优点。徐光启将其归纳为“十三胜”,指出其具有高产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灾救饥、可充食、可酿酒、可久藏、可做饼饵、生熟可食、不妨农功、可避蝗虫等优点。指出“农人之家不可一岁不种,此实杂植中第一品,亦救荒第一义也”。甘薯的食用方式有“可生啖,可蒸可煮。可煨可粥。可参脱粟,可切晒干,可磨粉,可熬糖酿酒,叶可作蔬”。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近代淀粉、酒精工业的发展,甘薯成为粮食以外的工业原料。

甘薯的营养成分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铁、钙等矿物质的含量都高于大米和小麦粉。非洲、亚洲的部分国家以此作主食;此外还可制作粉丝、糕点、果酱等食品。工业加工以鲜薯或薯干提取淀粉,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医药等工业。甘薯淀粉的水解产品有糊精、饴糖、果糖、葡萄糖等。酿造工业用曲霉菌发酵使淀粉糖化,生产酒精、白酒、柠檬酸、乳酸、味精、丁醇、****等。根、茎、叶可加工成青饲料或发酵饲料,营养成分比一般饲料高3~4倍;也可用鲜薯、茎叶、薯干配合其他农副产品制成混合饲料。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石油供给形势将日趋严峻,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甘薯生物产量高,淀粉产量高,是生产燃料乙醇的理想原料,作为新型能源植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甘薯作为新型能源植物,将在中国能源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6.3小杂粮〔1〕6.3.1大麦禾本科大麦属作物的总称,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属内有30多个种,其中有栽培价值的只有普通大麦种。大麦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世界各国的大麦主要用于畜禽饲料。

(1)大麦的起源与演化

根据野生大麦的分布及考古资料,大麦的起源地有二:一是从小亚细亚经过美索不达米亚到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和从埃及、北非到苏联的北高加索等地区;另一个起源地是中国的青海、西藏和四川的西部。大麦由野生到栽培的演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二棱起源说,二棱及六棱起源说,六棱起源说和多阶段进化系统学说。20世纪初出现了双源说。里蒙彭(Rimpao)从比较形态学观点认为栽培大麦的祖先种应为六棱型,而二棱型则为六棱型侧小穗退化所致。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在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等地进行考察,发现大量二棱、六棱和中间型的野生大麦,通过对其进行性状遗传、细胞学核型和酶谱等研究,提出了多阶段进化系统学说,认为栽培大麦的进化可能是由二棱到六棱,由小穗有柄到无柄,子粒由有稃到裸粒,穗轴由碎穗到坚韧的过程,其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其原始种是野生二棱大麦,在距今7000~10000年,人类驯化大麦时,开始了第二阶段,相继产生了六棱瓶型,六棱无柄及六棱裸粒等野生大麦。第三阶段才进化为栽培六棱大麦,而栽培二棱大麦则是选育大穗、大粒的结果。这一学说强调了六棱大麦在进化中的作用,并论证了中国青藏高原是野生大麦的起源地之一。

(2)大麦的栽培历史

大麦是人类栽培远古作物之一,世界各地先后发现早在公元前15000~前5000年的栽培大麦的遗物。远古时主要栽培在东亚和西南亚的古文明区,后来传至欧洲。古代大麦以六棱最多,次为四棱,二棱最少。17世纪初由英国殖民地引入北美;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将欧洲和北非的品种引至南美,在东方,大麦由中国传至印度,4~5世纪由中国经朝鲜传至日本。

中国大麦栽培历史悠久,1979年在新疆哈密县五堡乡墓葬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含彩陶文化的青稞穗壳,这是迄今出土最早的栽培大麦遗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5000年前的古羌族时,就在黄河上游栽培大麦。远在公元前14~前12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麦”“来”“牟”的记载。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中记有“贻我来牟”。先秦文献中统称大小麦为“麦”或“来牟”。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任地篇》中的“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开始正式有大麦这一名称。西汉以前全国各地就种有大麦,在黄河、长江流域和西北旱漠地区更广为种植。6世纪30年代的《齐民要术》和南宋嘉泰年间的《会稽志》等书中,有了关于大麦的原始分类、品种、栽培技术和利用经验的记载。另从8世纪的《本草拾遗》中记有“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以西种之”;另从约16世纪后期的《本草原始》中记有“大麦,一名牟麦,出关中”。可以看出中国栽培大麦很可能是由西向东传播的。

(3)我国大麦的分布

我国大麦的分布在栽培作物中最广泛,但主要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青藏高原。根据生态因素中的光、温条件以及地理位置、播种期等特点,将中国栽培大麦划分为三大生态区。

1)北方春大麦区。包括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宁夏、新疆全部,山西、河北、陕西北部,甘肃-景泰和河西走廊地区,属一年一熟春大麦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啤酒大麦发展很快,最大面积曾达到1000万亩,尔后逐年减少,至1995年200余万亩。该区在大麦生长季节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对籽粒碳水化合物积累有利,千粒重高。特别是西北,天气晴朗,由黄河水、祁连山和天山雪水灌溉,啤酒大麦籽粒色泽光亮,皮薄色浅,发芽率高,是我国优质啤酒大麦生产潜力较大的基地。黑龙江省被称为“北大荒”的松花江和三江平原,地域广阔,土壤肥沃,7月下旬进入雨季,适合种植早熟品种,也是我国比较好的啤酒大麦基地之一。

2)青藏高原裸大麦区。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大麦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属高原气候,阴湿冷凉,昼夜温差大,一般无霜期短。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一年一熟,以多棱裸大麦为主,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粮。

3)黄、淮以南秋播大麦区。包括山东,甘肃的陇东和陇南,晋、冀、陕南部及其以南各省,四川盆地,云贵高原6个生态亚区,是我国大麦的主要产区。秋季播种,根据越冬期的低温程度不同,品种有冬性、半冬性和春性。黄、淮冬麦区冬季气温低,品种属冬性。该区降雨量适中,大麦比小麦早熟10天左右,收获前后天气晴朗,历史上就有种大麦的习惯,是我国啤酒大麦基地之一。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以南地区,大麦面积占全国的一半左右,是我国大麦的主要产区。该区气候温暖潮湿,降水量大,大麦作为早稻的前作,主要用作饲料。江苏的淮河以北和盐城地区,降水量一般比长江以南少,大麦子粒色泽比较好,千粒重较高,也是比较理想的啤酒大麦基地。

(4)大麦的主要用途

全世界大麦播种面积在1970年代末约9600万公顷。年产量近18000万吨,其中约1/2的产量用作饲料,其余供人类食用,或用以制麦芽糖。啤酒主要用大麦芽制造,总产量的10%以上用于制造啤酒。大麦芽也用制蒸馏饮料。

大麦子粒的粗蛋白和可消化纤维均高于玉米,是牛、猪等家畜、家禽的好饲料。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和澳大利亚,都把大麦作为牲畜的主要饲料。我国南方用大麦喂猪,在育肥期增加饲料中的大麦的比例,可使猪肉脂肪硬度大,熔点高,瘦肉多,肉质好。大麦还可以制作青贮饲料,在灌浆期收割切段青贮,是奶牛的好饲料。

大麦除了能食用外,还可用来酿酒。我国目前啤酒产量居世界第二位,1998年产量达1998万吨,需啤酒大麦330万吨。随着我国啤酒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对啤酒大麦子粒的外观、色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自1989年以来,我国啤麦进口量占总用量的46%~71%,年用外汇3亿多美元。提高国产啤麦的质量和数量是麦芽厂家多年的愿望和要求。

大麦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他们把裸大麦炒熟磨粉,做成糌粑食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人民习惯用裸大麦做粥或掺在大米里做饭。大麦仁还是“八宝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裸大麦中β-葡聚糖和可溶性纤维含量高于小麦,可作为保健食品。此外,“大麦茶”是朝鲜族群众喜欢的饮料。饮料“旭日升暖茶”的原料中也有大麦。

6.3.2谷子

谷子也称粟,中国古代甲骨文称为禾,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粟的亲缘最近的是野生狗尾草,狗尾草与粟形态相似,染色体数相等,同工酶分析,两者的酯酶谱带也很相似,表明它们亲缘关系很近。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卵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黄色、橘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二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其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二外稃等长于第一外稃,卵形或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一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叶表皮细胞同狗尾草类型。

(1)谷子的起源

谷子(粟)起源于中国或东亚的古老作物。考古学家证明,粟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代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河北武安山磁山遗址(前5400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前5935年)分别有谷子的种子和米粒出土,经鉴定均有7000~8000年的历史。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前4115~前3635年)出土的陶罐内盛有粟粒。中国拥有极丰富的粟种质资源。在古代中国与其周围的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交往中,粟传播到四周各国。德坎多根据欧洲湖上居民在瑞士和奥地利的遗址中普遍有粟的遗存,推测粟是由阿拉伯、小亚细亚、奥地利传入欧洲的。1979年J.M.J.戴维特(deWet)等专文论述粟的起源和演化,从粟的古代遗存到粟粒的贮存蛋白质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小粟起源于欧洲,大粟起源于中国,形成各自的多样性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