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显能耐不宜过频过多。天天都干出格的事,人们再也不觉得你有什么稀奇处,只能被骂作爱出风头而已。所以你总是要留一些绝招,留下显示的余地。如果你能经常露上那么一点点新鲜的才华,则人们总会对你抱有希望。
(3)要打消顾虑,多在心里挑对手的毛病,便不会再羞羞答答了。
把领导不愿承担的事接过来
领导负责范围内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他都愿意干、愿意出面、愿意插手,这就需要有一些下属去干,去代老板摆平,甚至要出面护驾,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领导的信任。有些人很不注意领导愿意干什么工作、回避什么事情,往往容易得罪领导,惹出麻烦。某县化工厂因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关注。省电视台记者到该化工厂采访时,最先碰到该厂办公室的小陈,小陈怕说不好承担不起责任,就对记者推卸道:“我们厂长在办公室,他说了算,有事你找他去吧!”结果,记者闯进厂长办公室,把厂长抓了个正着,厂长想回避也躲不开了,硬着头皮接受了采访。事后,厂长得知小陈不仅不提前通风报信,还说了那样一句话,很生气,很快把小陈炒走了。
小陈的教训很深刻,记者采访质量问题本不是光彩的事,按道理,从为领导着想的角度讲,他除了应实事求是地讲明问题的原因外,还应该维护领导的面子,替领导分忧,而不该把事情全推到厂长一人身上。
一般地讲,领导有几愿几不愿。
1.领导愿做大事,而不愿做小事
理论上讲,领导的主要职责是“管”而不是“干”,是过问“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小事由下属来承担。
从心理的角度分析,领导因为手中有“权”、职位较高,面子感和权威感较强,做小事显然在他看来降低自己的“位置”,有损领导形象,比如打扫办公室卫生、打开水、接电话等都是领导不愿意做的。一个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人讲:“我最早也是从扫地打开水走过来的,也是从媳妇熬到婆婆的,这会儿轮着你们扫地打开水了。”
2.领导愿做“好人”,而不愿做“丑人”
工作中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领导一般都喜欢自己充当“好人”,而不想充当得罪别人或有失面子的“丑人”。
梁凤仪女士在《如何与老板相处》一书中举了个实例,香港有位企业巨头,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那是因为任何人跟他谈任何事,从来都不会得到否定答案。当然他并非有求必应的黄大仙。碰上他真想合作的对象或他肯出手相帮的情况,就会亲自出面,卖个人情。不然的话,一律由他的下属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回绝对方的要求,他是不会露面的。
愿当好人,不愿演丑角的心理是一般普遍的领导心理。此时,领导最需要下属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戏。当然,这是一种比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领导也难以启齿对下属交代,只有*一些心腹揣测老板的意思然后去硬着头皮去做。做好了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会讲什么明确的表扬;如果下属因为心租或不看眼神把领导弄得很尴尬,领导肯定会在事后发火。
3.领导愿领赏,不愿受过
闻过则喜的领导固然好,但那样高素质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领导是闻功则喜、闻奖则喜,鲜有闻过而再者。在评功论赏时,领导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以后,许多领导都有后退的心理。此时,领导重需下属出来保驾护航,敢于代领导受过。
代领导受过除了严重性、原则性的错误外,实际上无可非议。从单位工作整体讲,下属把过失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有利于维护领导的权威和尊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受过的角度讲,代领导受过实际上锻炼了一个人的义气,并使自己在被“冤枉”过程中提高预防错误的能力。
结果,因为你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感激,以后领导肯定会报答你,给你“吃吃小灶”。
以自己的表现弥补领导的不足
事情总有正反两方面,骄傲自大就是一例。有骄傲自大的人,一方面因为有“只要有我在”的气概去面对困难的局面,使人觉得其很有雄心,但从另一面看,如果太过自负而独断专行,则容易被人敬而远之。
作为上司和下属要有的心理准备是,干工作不仅要依赖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知道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上司和下属应该学会相互依*。
能干的下属,容易流露出轻视上司的情绪,这是十分危的。如果真有能耐的话,就应以自己的能耐去弥补上司的不足,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有位名人曾说过:
“上司绝不是愚蠢的,如认为他是愚蠢的就是太自负了。”
其实,所有处于上司地位的人,总有超出别人之处,否则就没有办法做他人的上司。那种以为上司看起来很愚蠢的人,实际都是过于自负的下属个人的想法而已。
当然,人各有长。如果要分别比较,下属总有比上司高明的地方和时候,也有个别的下属在各方面都比上司强。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因此,身为下属应该考虑如何弥补上司的不足。
1.下属应该填补上司不擅长或能力不足的方面
技术干部出身的上司,如果不擅长与其它部门交涉,则下属应该负责与部门人员的交涉和谈判等事情。相反,如果上司擅长与人交涉和谈判,但却不长于工作细节的考量和拟定详细的计划等,则下属就应该主动担负这些工作。
2.如果下属以某种施恩的态度来承担这些工作,就会引起相反效果
另外,下属有些工作,起初是为了替上司解难才承担的,如果弄得自己太突出,就容易招致误解:“这家伙爱出风头。”
这并不是说下属不该替上司解难,而是要把这种替代工作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这种分寸不好掌握,既要帮助上司,又要保全上司的面子,但却是一定要做到的。
3.不可踏入上司的领域,尽快抓住扮演上司所需的角色
的确,每一位上司都有他不可侵犯的圣域,也就是他最得意而引以为傲的领域。有些下属工作能干,却不小心而在上司的领域里随便插嘴,或任意要为,这是很不好的。
上司总是认为,能够弥补自己缺点的能干下属,是可爱的;但是对上司擅长的领域也要插手的下属,会被上司认为爱出风头,如果经常这样做,上司就会警觉,长此以往,说不定会演变成敌对关系。
曾创造出号称“世界的本田”的本田宗一郎,有一位事业上的好伙伴,名叫藤尺武夫。这两个人被公认为事业上的“好搭档”,但彼此的性格和擅长却完全不同。本田是一位自由奔放、喋喋不休的人,而藤尺却是一句句有条有理地边想过讲的人。本田负责技术部门,藤尺专司销售部门,两个人从没有在对方的领域插过嘴。藤尺在经营方面发挥非凡的才能,但始终很尊重本田先生,他本人也从来不出风头。
直至现在,这两个人仍为大家津津乐道,且被视为绝佳的搭档,这完全是两人彼此信赖对方的能力,而不曾干涉对方领域造就的。
在日本,还有一对事业上的绝佳搭档,就是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及其助手井植岁男。这两位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松下先生属于前瞻性的人物,井植先生却刚好相反。松下先生高举理想的火炬,指出该走的路,井植先生就遵循松下指示的方向拟定计划,然后以非凡的能力将它一步一步实现。
首脑与副手的关系应该如此,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也应该如此。如想成为上司的得力助手而受信赖。应该要与上司配成搭档,努力成为他的好伙伴。以你的力量使上司发出光辉,其终极结果你也会发出光芒。
测测你的职业归属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的归属感,而员工也同样十分注重企业是否能带给自己安全感,因为归属感和安全感可以说是企业和个人得以长期发展和共赢的基础。在很多时候,是归属感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双赢的局面。
因此,员工对企业有多大的归属感就直接决定了员工与企业关系的亲疏远近及员工在企业中的成长速度,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员工本身是如何看待企业和工作的。这对于企业和员工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对此,我们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自己对目前所在企业的归属感。
下面10个问题,请你根据当前情况,对问题作出如实的回答,并加以评分,然后计算分数。
1.我愿意在工作中作出更大的业绩。
2.我关心企业的每一次发展。
3.我愿意为现在的工作施展自己的才干。
4.我愿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5.我愿意在企业中拥有一定的地位。
6.我能够掌握在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分寸。
7.现在的企业给我一定的安全感。
8.我愿意承担企业赋予我的职责。
9.我在工作中能找到很多乐趣。
10.我会把自己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评分标准:
回答“是”得3分;回答“不好说”得1分;回答“不是”得-1分。
结果分析:
分数大于16分:职业归属感处于上佳状态
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你愿意在企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为企业承担重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你会在意企业的发展,并愿意为企业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干。和大多数人相比,你最有可能通过企业实现自己的这些想法。
分数在10~16分:职业归属感处于一般状态
和大多数人相似,你会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对在组织中的发展有一定的期望。你愿意在企业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你相对能够掌握人际关系的分寸,保持在企业中的适合地位,多数情况下,能把自己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
分数小于10分:职业归属感处于不佳状态
可能你没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如果你是管理者,通常不愿或者无法承担重大责任;如果你是员工,你通常也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你的状态对于你的职位上升有较明显的障碍,对你在企业中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你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自己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