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大师说: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老子主张“守静笃”,任世间万物在那里一齐运动,我只静观其往复,如此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谈及“静”字,老子的这段话堪称经典。
人生在世,你要有心理健康,你要有一个美好的人格健康,你得首先懂老子所说的这两个字——一个是“虚”,一个是“静”。
“虚静”观是东方心理学的精髓。“虚静”是保持自身完整性的前提,它引导人走进自己的意识,不分裂它,不分析它,不判断它,不评价它,不谴责它,不说任何关于它的东西。只是走进它,感觉它。在平常的状态下,人的头脑是混乱的,因此认知也是不客观的、歪曲的。就象水面上有很多的波浪或者波纹,水中的倒影就被扰乱、扭曲了一样。要获得客观的认知必须保持“虚静”。
静,是生命的和谐。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文化场”的建设与领导人和谐的思想境界。
当你置身大自然的怀抱中,静下来,聆听大自然的呼吸,闻到土地、百花的芳香,风吹草动,蝉声、蟋蟀声,山林百鸟鸣唱,天籁之音,这时你的脉搏,与宇宙万物共鸣,你的心与大自然相融,心神相应,顿时,对生命充盈起一种激情。
这时候,你会发觉,静,是一种状态,是身心相应、人与自然相应的状态,是一种体察生命的和谐、完美的状态。只有止息心灵躁动,回归生命原点,于宁静中内观与自省,方可拂扫思想尘埃,使信念定于本当行进的方向,定于目标愿景,智慧便绵绵而生。
对“静”,我的体会是多重层次的。第一层是身静,物理之静,表象的静止不动,自然之静;第二层为心静,是内心之静与自然的协调;第三层是内静。自然相和,感知外在的一切,聆听你自己脉搏的律动,一呼一吸,内观自省。当然,或许还有更高的境界。
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越来越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容易随波逐流,失去方向。殊不知,“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放慢匆促的脚步,静下心来,淡泊从容,才能拥有大情怀,大智慧。喧闹与嘈杂中,纷纭与繁琐间,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多时候,需要在静中审时度势,有的放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顺境时,保持冷静,因势利导,再接再厉,继往开来;逆境时,平心静气,静观其变,积蓄力量,重振旗鼓。
静,那是心灵的静谧、安详,思想的流动,智慧在流动中孕育。静,沉淀下浮躁的泥沙,澄净着光怪陆离的诱惑,让人珍视自然和谐的一泓清泉,呵护着心灵的港湾;静,也是心灵与自然、与社会的一种默契、一种交流、一种释怀,当疲惫困乏时,回归自然和平实,充盈着意志的能量。
王国维说,古今中外,一切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个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阶段,曲高和寡,孤独无依,希望渺茫。这时候,要看你能否静下心,定下神,走你要走的路。
第二阶段,西山日暮,前途正远,尝尽艰辛,不见曙光。这时候,要看你能否静下心,定下神,无怨无悔地继续你要走的路。
第三阶段,渐入佳境,屡有收获,成功的惊喜,乍现眼前。这时候,能否善始善终,还要看你能否静下心,定下神,不摔跤,不失足。勾践卧薪尝胆,一举打败吴国;苏秦发愤锥刺股,遂成连横;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曹雪芹饱受世态炎凉,在贫困潦倒中,成就旷世红楼。他们的成功,都发源于因静而致定。
《五灯会元》里唐朝禅师青原惟信说过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细细品味,从“静”到和谐,也许就贯穿在这三个境界之中。
周国平先生说: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
“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
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
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
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至。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
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时生命的潮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追求内心的平静,并非一定要置身于山水之间,而是要不断修身养性达到内心的淡定。少有人会像亨利·戴维一样独居于森林的小木屋里多年,然后把心镜中所反映的世界写成《瓦尔登湖》,幻化作一缕回归本心、亲近自然的清新长风。也许世人皆会在高山流水间忘却烦恼,但却不能在尘世间超脱,这也是修身的必要之所在。在浑浊的生活中静得下心,便可脱凡入圣。
今天我们时常看到一些人在讨论浮躁的问题,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确实久已染上了浮躁之病。但是,明知自己浮躁,就是无法真正改变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安静不下来,因为我们不肯花专门功夫来面对它。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面对这一问题的。清人金胜兰编的《格言联璧》中有言: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
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
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
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
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
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儒家倡导的静坐之法,常被人与佛教、道教、瑜伽等的静坐修炼混为一谈。有的人只要一提到静坐,就想到“气从丹田而出”,想到气功、太极中的练功之法,把静坐说得玄乎又玄,仿佛神秘得不得了。这是完全不对的。儒家所说的静坐,乃是非常简易的身心调节手段,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心活动,与太极、气功、瑜伽中的功法迥然不同。当然,这不是说儒家的静坐思想与佛家、道家无关,应该说儒家的静坐之法也是受到了后者的启发,宋明以来形成的儒家静坐传统受惠于佛、道良多,儒、道、释的静坐思想常息息相通。
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古人相传数千年而不息的修身和做人传统,特别是其中的静坐、静养之法,已经在现代人功利思潮的熏陶下丢弃殆尽。他们把古书按照现代西方知识的范畴和体系重新编排,结果讲解古人思想的人根本不需要付诸亲身实践,就可以成为大学教授、知名学者等。这是一个巨大的时代遗憾
《庄子·外物》中有段话很是耐人寻味,也不知明代的洪应明的心思和先秦时的庄周先生是如何沟通的。
听吧,庄周先生说:“眼睛敏锐叫做明,耳朵灵敏叫做聪,鼻子灵敏叫做膻,口感灵敏叫做甘,心灵透彻叫做智,聪明贯达叫做德。大凡道德总不希望有所壅塞,壅塞就会出现梗阻,梗阻而不能排除就会出现相互践踏,相互践踏那么各种祸害就会随之而起。物类有知觉靠的是气息,假如气息不盛,那么绝不是自然禀赋的过失。自然的真性贯穿万物,日夜不停,可是人们却反而堵塞自身的孔窍。腹腔中有许多空旷之处因而能容受五脏怀藏胎儿,内心虚空便会没有拘系地顺应自然而游乐。屋里没有虚空感,婆媳之间就会争吵不休;内心不能虚空而且游心于自然,那么六种官能就会出现纷扰。森林与山丘之所以适宜于人,也是因为人们内心促狭、心神不爽。”
百动不如一静;百言不如一默。“静处”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人生。说到静中改过,其实就是要学会在静中思考,要想一些白天和工作中想不通,解决不好的问题。而思考的前提必须排除干扰,必须安静。
老子说:“清净物之正。”南华真人发挥更详尽:“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镜也。夫虚境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世间凡夫俗子,为名、为利、为妻室、为子孙,心如何静得下来?外感热浪,内遭心烦,故燥热难耐。
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其意既是方法,也是心态。运用之妙,则存乎一心。动心不如静心。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没有先期的“静”,也定会没有后期的“超脱”和“速度”。
在今天,我们也许什么都不缺,什么都能得到满足,但我觉得唯一缺少的恰恰是宁静。韦桂美的散文《渴望宁静》,也许就反映了很多人的心声:
我常想:假如我能够拥有这样的一间小屋那该多好,它面朝大海,让我能够倚着窗看云卷云舒、看海鸟戏浪、看白帆点点;它或是轻巧地搁置在山腰上,让我能够安详地倾听松涛阵阵、听山泉欢唱、听天籁齐鸣,没有喧嚣的噪音,没有污浊的空气,只有大自然在演奏空灵的乐曲和随风而来的清纯的气息……
当我把这一想法说给一位朋友听时,她满脸愕然:“想不到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的你竟有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看来,她误解了我。陶渊明啸傲林泉,以菊为伴,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林和靖结庐孤山,梅妻鹤子,亦因不趋荣利。而我渴望临海倚山,并不是厌倦了人世,也不是想成为“世外高人”,而是想拥有一份宁静,心平气和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试想,一个痴迷于阅读,又喜好涂鸦的人,谁不希望能拥有一片宁静的处所呢?读书时不会有喇叭声来破坏那份清静,写作时也不怕担心马达声来打断思路,真是此乐至极!其实,不必刻意去做孤云野鹤,重要的是能让浮躁的心变得静若止水。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在自然与社会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总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当现实既无可抗拒又不能回避的时候,一味地抱怨只能加深自己的不幸。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学会了让自己在喧嚣中享受宁静,让渴望宁静的心徜徉在音乐世界里,或是漫步在人文大师们的文字花园中,或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诉诸笔端……每当这时,我会感到自己是一只纯白的飞鸟,栖息在高高的树梢上,沐浴着清晨金色的柔和光芒……
毛国聪先生说,世俗是我们灵魂的流放之地,宁静是我们肉体的放逐之地。
当然,追求宁静的方式不同,宁静也有强迫宁静和自然宁静之分。强迫宁静是通过追求刺激使身心疲惫,这种宁静是一种空虚。自然宁静是心灵的舒放,思想的远足。
“人是不能只静不动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了。”周国平大师的话值得我们思考。
静心课十九
天气暖和的时候,不妨偶尔淋淋雨。任由雨点打在身上,雨水在皮肤上流淌,感受其中的小乐趣。享受这种和自然的亲近感,同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和自然界的永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