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瓶梅里的心经
15840600000017

第17章 无碍品(2)

梦是人做的,分为晚上的梦与白日梦。做白日梦,人人说是痴。晚上做梦,人人以为自然。殊不知在这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颠倒梦想中,人早就淘空了。人的一生好比水中巨石,大水冲冲冲,就冲成了小石头。再冲冲冲,化为乌有。海洋上每年消失二百多个岛屿,全是被那海洋之梦吞噬的。地球上每天消失成千上万的人,全是被人生之梦吞噬的。有人想当皇帝,有人想当将军,还有人想当西门庆。第一个西门庆死了,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大西门庆死了,还有小西门庆,还有各种各样的西门庆。什么叫西门庆?贪心贪欲就叫西门庆。不一定是三妻四妾,没老婆的人也可能是西门庆。不一定有钱有势,没钱没势的人发起狠来也是西门庆。颠倒梦想,必然行为乖张,杀戮就狠,不留情面。《姑妄言》上有个人叫暴利,是个穷恶棍,常想霸占隔壁何秀才的老婆葵花。这何秀才有个富朋友叫祁辛,先把葵花勾引上了,留何秀才在家读书。那暴利见葵花落入他人之手,怒不可遏,把刀磨快,趁黑直杀进去,杀死了祁辛与葵花。你看,当一个人心中的美梦破灭时,他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金瓶梅》上的张胜,大有西门庆狠恶的影子。这张胜本是周守备的家将,倚仗势力欺负人惯了。西门庆死后,陈敬济流落江湖,一番曲折与春梅见了面,又自家羞愧,不敢在周府住下去,继续流浪在外边。春梅求周守备去找,周守备就派了张胜。人虽然找到了,好一番羞辱。陈敬济先是做道士的娈童,然后又被泼皮刘二殴打,回到周府开了窍,一面与春梅鬼混,一面也开始发家。陈敬济起势后,欲除张胜,免得有人成天在他脸上抹黑。那天陈敬济与春梅正在房中商量,没想到隔有耳,被张胜听了个正着,无须多想,提刀就进去。这时春梅刚好被丫头叫去抱小孩走开了,留这陈敬济在床上。“见他进来,叫道:‘呵呀!你来做甚么?’张胜怒道:‘我来杀你!你如何对淫妇说倒要害我?我寻得你来不是了?反恩将仇报。常言黑头虫儿不可救,救之就要吃人肉,休走,吃我一刀!明年今日是你死忌。’那敬济光赤条身子没处躲,只搂着被,吃他拉被过一边,向他身就扎了一刀子来,扎着软肋,鲜血就迸出来。”(《金瓶梅》第九十九回《刘二醉骂王六儿张胜忿杀陈敬济》)这张胜以为自己做得对,陈敬济恩将仇报该杀,因此下手又快又狠。其实内心深处,张胜是嫉妒陈敬济发家,他以为他才是应该发的,之所以不发,是有人占去了。张胜杀陈敬济,我们应该读作应伯爵诱杀西门庆。种种这些,都是妄想。应伯爵所羡慕的西门庆,张胜所嫉妒的陈敬济,原本都梦幻泡影。关于这一点,应伯爵与张胜也都知道,但他们还是一个劲地效仿,以至让悲剧一再重演。张胜一生颠倒梦想,最后梦到头就是他也被杀。被颠倒的势必又颠倒过来,只不过那去颠倒的永远不再有机会。

《金瓶梅》中的李安本来与张胜一样是周府家将,两人的性情大体没什么两样,一色的争强好狠,贪图富贵。张胜杀了陈敬济,又拿起刀赶过来要杀春梅,被李安拿住了。春梅怒杀张胜,为报答李安,一时老毛病发作,又要以身相许,大把大把给财给物,暗示不已。李安接受了春梅的财物,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又走了老路,然而世上之事也有例外,并不是人人都在梦中!“当夜过了一归,次早起来迳拿衣服到家与他母亲。做娘的问道:‘这东西是那里的?’李安把来事说了一遍。做母的听言叫苦:‘当初张胜干坏事,一百棍打死;他今日把东西与你,却是什么意思?我今六十以上年纪,自从没了你爹爹,满眼只看着你,若是做出事来,老身靠谁?明早便不要去了。’”“这李安终是个孝顺的男子,就依着娘的话,收拾行李,往青州府投他叔叔李贵去了。”(《金瓶梅》第一百回《韩爱姐湖州寻父普静师荐拔群冤》)

这李安有福,听了老娘的话,从梦里醒过来,心放正,身摆平,对诱惑说“不”,另寻一处过日子去了。这世界大得很,人多得很,离开那地方、那些人,自然就解脱了。关键在于不要自己做梦,看清楚自己的命,莫再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看天看地,再看看老娘,就什么都明白了。老娘经历的事多,再乱的事情一说就穿,一看就破,不问过来人,怎见那座山?佛菩萨慈悲心肠,见过的人、事、物何止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佛眼观照前世、今生与来世,人处轮回中犯的傻、造的孽、做的梦,他全知道。每当闹不清时,我们虔诚忏悔,也就闹清了。李安是好男儿,哪里好?全身都好,他听了老娘的话走出狼窝,自己也就不再是狼了。一言之善可救万恶,一心之善可解万难,关键时刻一点头,就看见一条正路从眼前出现。以前颠倒梦想处,正是今日痛悔精进处。陋室空空,破床板、破绵被,有人能在上面做一个热热闹闹的南柯之梦,醒来苍白。有的过路人把这陋室当临时遮蔽风雨的地方,风雨过后就走,任这陋室日渐朽了,直到塌了。另外有种人不嫌陋室空空,一点一点建设成好屋,一家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然入睡,哪里需要做梦寻安慰?庄子说“至人无梦”,真正的人是浑金璞玉,通过修炼悟得无漏智慧,精气神葆全,返回到先天。不是通过做梦,而是通过做人,找回本来就有的幸福。做人不再颠三倒四,也不再朝三暮四,吃饭就吃饭,喝酒就喝酒,做人没花样,做事就灵醒。

生生世世,死死生生

《心经》上讲的三世佛指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释迦牟尼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之前的被称作过去佛,如燃灯佛;释迦牟尼之后的被称作未来佛,如弥勒佛。顾名思义,三世佛管三世,如果你属于过去,是个“过去人”,去找过去佛。如果你属于未来,是个“未来人”,去找未来佛。如果你只属于现在,是个“现在人”,请找现在佛。这三世佛管三世人的心,然而此心难求,此身易失。没有人的配合,佛的力量也有限。春风吹不活死树,好消息不能告诉死人,要想被拯救,先要保存好一颗心。圣人说“正心诚意”(《大学》),又说“不诚无物”(《中庸》),对自己了解几分就说几分话,老实人走哪里都有救。

世路茫茫,一心难得。佛陀告诉他的弟子须菩提说:“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因为众生的心都是妄心,所以佛说“诸心皆为非心”,并具体例举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种心都不可能得到,因为它们全属空虚。记住:我们只能得到本来就有的东西,不能得到本来就没有的东西。若有三世人,妄求三世心,连专管三世的三世佛都帮不了你。佛菩萨只是觉悟你,引导你去发现,本身并非发明家。你看,人的妄求何等难以实现,难道一定要做这三世美梦吗?秦始皇自称始皇帝,想把江山二世、三世传下去,只到千秋万代,永远奴役人。他这种妄心很快就覆灭了。《金刚经》上的长老须菩提裸露右肩,右膝着地,以极其恭敬的礼节合掌问希有世尊:“云何降伏其心?”指降伏世人之心。佛就告诉他:“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又告诉他“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以上两点很重要,是佛明确告诉我们降伏一颗心的办法,一是“有余涅槃”,二是“布施”。下面我说说。

“有余涅槃”是佛菩萨怜悯世人,特别赐下的方便法门。“涅槃”即解脱,《心经》上说的“究竟涅槃”指完全的涅槃,彻底的解脱。“有余”指身心不灭,虽然解脱,还留有余地。佛菩萨见我们溺爱自己的身子,舍不得扔,因此为我们想出了这个“肉身成道”的办法,不用神灭气散,就可以成佛。此佛叫做“肉佛”,又称“欢喜佛”,此法叫做“欢喜佛法”。与有余涅槃相对的是无余涅槃,指身心俱无,无悲无喜,直接进入无相世界。照我看来,有余涅槃比较适合普通人,若有人真正享受肉体的欢乐,便能进入精神的涅槃。如果身子不爽,完全不可能降伏其心。

“布施”指给人好处,大发慈悲成全人。《心经》开示:有漏之身若想获得无漏智慧,进入有余涅槃,唯有布施。给出去,再给出去,彻底给出去,人就成了富翁。《金刚经》所说的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最后一种无畏施是金刚行径,佛陀曾自己举例说“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指他前生曾作仙人,为宫女说法,这歌利王在林中休息,一觉醒来不见了宫女,去寻找时,正见宫女们围成圈,争听仙人说法。歌利王就捉住仙人,砍手砍脚,看他到底是不是仙人。宫女们无不心惊肉跳,那仙人却面不改色,毫无怨恨,任由他砍,心中大发慈悲,可怜这歌利王心里的毒蛇又开始乱窜了,索性代人受过,成全其毒性。佛陀此举即是“无畏施”,亦即《心经》为我们开示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此法刚猛,在恐怖的地方修炼,在恶魔面前说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定是非常人发非常心、行非常道才能去做,这种人,《金刚经》上称作“忍辱仙人”。与这无畏施比起来,财施、法施相对容易些。财施是把钱给人花,法施是把佛法讲给人听,发心就可以了,因为是本份,不必夸奖。

在生生世世的死死生生中,世人心乱、心伤、心死。如果要自活其心,先要降伏其心。如何降伏一颗狂乱的心?南怀瑾老师说“龙归沧海虎归山”,龙虎各归其位,两不相伤,布施以爱,世界就清净了。

爱是永不止息

“般若波罗密多”,意思是通过无漏智慧到达彼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指至高无上,“三藐三菩提”直译为“正遍知”,指周流遍地、无所不知的道。《心经》这句“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依照般若功法修行,可以证得无上善果,进入极乐世界。这深具无漏智慧的般若功法,菩萨修了可以心即是佛,佛修了可以佛即是心,空色不异,体悟全知妙境。《心经》一再提醒我们要学习它。

“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正遍知”,指正念正觉感地通天,无所不照,无所不知。我把它译作“全息”。在全息世界中,我们的能量交汇在心中,一起念四方感应,无有妄作。佛说的涅槃又作寂灭,本指灯灭焰、风息尘,生命“停”了下来。但因为虚空有爱,一个念头就可以起死回生。护念得彰,以无畏施施于人,以法施施于人,以财施施于人,以真空施于人,以真色施于人,放下一切缘,放下一切果,放下一切报,放下一切冤,放下一切孽,放下一切罪,五蕴皆空,唯一不空的是真心真爱。生生世世,死死生生,恶虽得胜,善却不灭,因此《圣经》上说“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