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X光下看腾讯
1640200000027

第27章 诊断三 领袖责任难题 山寨与创新 (6)

但显然腾讯已经越来越像一条贪吃蛇,虽然有很多业务,但外人越来越不清楚它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吴晓波在写《激荡三十年》时,对此就非常苦恼。“我只写到腾讯一笔,因为我写的时候,腾讯是很难被定义的企业,到今天也是这样,比如新浪是门户,盛大是游戏企业,百度是搜索企业,阿里巴巴是电子商务企业,都很容易被定义。而腾讯一开始就是一家很难被定义的企业,到现在为止我们每个人都在用QQ,作为QQ的提供者它的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他说。

但腾讯到底应该放弃什么,又该坚持什么?王斌认为有几个产品是必须要做的,即网站、电子商务、QQ、邮箱;不需要做的则包括团购、微信、QQ杀毒。他建议:“现在手机QQ捆绑的东西太多了,QQ安全、QQ通讯录必须马上整合,因为这两个产品基本上是冲突的,手机QQ浏览器的开放要加快速度,因为UC是走开放的战略,腾讯在抢用户的同时也要开放,现在的速度比较慢。关于手机生态系统的推进也要加速,现在它还是偏垄断的一个产品,而且推进速度比较慢,应该加快。”

吴茂林则建议腾讯基于一个生态系统去重新组织创新资源:“全球的领袖型企业现在都在做什么?我觉得他们在经营一个围绕自己的良好生态系统,企业最高级别的竞争是一个系统的竞争,生态系统的竞争。所以我觉得腾讯要做的应该是去营造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去跟合作者,跟众多的中小企业共享资源。现在看谷歌、苹果和微软,我觉得它们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走,我觉得腾讯也要这样走。因为今天腾讯是一个老大,要成为一家领袖企业,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

这是否意味着腾讯应该放弃一直以来支撑公司快速成长的“在线生活”战略?谢文的看法是,无论选择什么战略,有一件事都必须优先解决,即“实现一个域名、一个平台、一个ID、一个账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户分开”。这与在线生活并不冲突,相反更加强化了在线生活的完整性。刘冰、王斌和申音都同意这个观点,只是强调的侧面不同。

刘冰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腾讯要变成‘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如果让腾讯放弃在线生活,那腾讯还是腾讯吗?从腾讯诞生,它就以腾讯用户群为发展目标。腾讯在走别人路的同时,要放弃让别人‘无路可走’,而是也让别人参与进来,让这块的业务增长起来。”

王斌强调的则是在“不要放弃在线生活的战略”的同时,梳理出更清晰的主线。他认为腾讯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即时通讯工具,而是最先打造了一个虚拟的“人”,然后为这个“人”打造了一种生活方式,而互联网未来的竞争就是生活方式的竞争。“为什么百度不去做?为什么谷歌不去做电子商务?因为它们没有创造虚拟的人。腾讯要做的是明确在把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为用户创造哪些需求,这是最重要的,只要不偏离主线就没有问题。”他解释道。

申音认为腾讯最擅长或者最能做好的事情就是知道中国的用户要什么,腾讯非但不能放弃在线生活的路线,还应该深化,因为中国的用户应该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互联网服务,接触到更好的游戏和更好的内容,腾讯应该继续做好这些事情。

不过马旗戟没有这么乐观,他建议腾讯“局部放弃在线生活”,因为他认为腾讯现在在线生活的四个领域中,每一个领域当中都有相对弱势的,而这些往往构成了人们指责腾讯垄断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四个模块当中必须要放弃一个,一个堡垒的开放就是拆围墙,所以腾讯也必须要舍弃一块。“腾讯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在线生活,但它更应该做的是让每一个中国人拥有在线生活的梦想,让他们在这个梦想中受益。”他说。这个放弃,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一种传播上的巧妙填充行为,即不空洞强调在线生活,而是一个一个循序渐进、有前有后、有轻有重地把四大领域逐步填充到腾讯在线生活的公众面前。

无论如何,腾讯高层似乎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接下来腾讯面临着未来的增长在哪儿的问题,再通过山寨可能不足以满足更大规模的增长。这个时候,腾讯真的要想想苹果是怎么做的,可能要开拓一个新的产业,最典型的比如移动互联网,你不能仅仅满足于移动QQ,这个不够,你是不是能够在上面做更多的业务?我觉得如果能够把这个战略走出来,大家就心服口服了。”李海翔说。

46) 创新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熊明华说:“创新其实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这肯定是走歪了。创新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价值,用户需要这个东西,你再去做创新。”这其中就包括了腾讯的价值观,即评价一切创新是否可行的标准是“用户价值”。用户价值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所以腾讯的产品也是种类繁多、不断推陈出新。

金错刀认为,正是这种逻辑帮助腾讯成长为中国的应用创新之王。“乔布斯是全球应用创新之王,乔布斯的iPad没有一个是技术创新的,靠的都是应用创新,腾讯就是中国的应用创新之王。”但他认为腾讯自己并没有把这种应用创新的优势作为一项战略提出来,没有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腾讯所有的开发,用户流量的导向都太强了”。

在他看来,真正能够带领中国互联网公司成为创新之“王”的,是价值观,而不是各种各样的技巧,甚至也不是拥有专利的多少。“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特别缺失价值观,而现在的世界、互联网世界中的民众有这种强烈的需求,谷歌没有说改变世界,第一条是不作恶,这其实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也是互联网的本质。”

这点也得到了段永朝的认同,他认为中国互联网整体陷入了一种不自知的状态:第一个是企业文化单薄,所谓单薄就是单一化,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是以技术起家,或者单纯的商务起家,无论是哪种起家,此后的路径依赖都非常强烈,基本上都没有走出来;其次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或者把经营这两个字拿掉,就是企业的哲学,在这个层面没有形成一种氛围,从而导致了这种不自知。

具体来说,腾讯可以从三个方面重建一种进行重大创新所需要的价值观:

一是像张平所说的大企业应当引领行业规则的制定:既然企业已经做大,就要有大企业的责任和气度。不仅要引领中国互联网规则的制定,更要积极参与国际上互联网的学术活动和规则制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腾讯应该成为大气的企业,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上显示出一种大气。而一家大气的企业,它的产品和服务也是精致的,苹果为什么能够取胜?因为它的产品大气、精致。

二是像刘冰所说的建立宏大诉求:最重要的是头脑,腾讯的掌舵团队要有一个对创新、对世界顶峰的互联网技术的诉求,腾讯高管很多次提到“安全感”这个词,其实安全感给腾讯带来了很多麻烦,投资做大的创新也是另外一种层面上的安全感,会给腾讯气质带来很大的变化。腾讯的创新中心不是很成功,就与没有这个诉求和缺乏相关机制有关。

三是如黄建东所说的建立超前性:腾讯应该多想想如何从技术型(注意力集中在产品和技术上)和商业型,逐步转移到社会型。腾讯高管几乎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企业内部,而大的变化恰恰在企业外部,只有向外看,才能逐步建立起所需要的远见,才能如德鲁克提出的“想办法站在潮流的前面去领导别人,而不是跟在潮流的后面”。周健工也认同这一点,他认为腾讯应该迅速提升自身的境界,以便与其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相匹配,就像Facebook的两位创始人正努力做的那样。

如果不能在这些价值观层面作出改变,再多的投资或再宏大的开放战略,都很难带领腾讯走出山寨的阴影,并在迅速变化的行业格局中开创新的天地—因为最终创新还取决于每个人的视野与思想。果真不幸言中的话,将如胡泳所说,“作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公司,中国的网民手机上网的用户又是全世界最多的,如果中国不能产生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公司,这将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和互联网从业者的耻辱”。

47) 腾讯管理层在创新问题上的困惑是什么?

当媒体说《狗日的腾讯》时,我们很难想象以马化腾为首的腾讯管理层受到的刺激和感到的疼痛,很可能正是这种疼痛感让腾讯在3Q大战中对威胁作出了不顾后果的反击。在他们心里,腾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用户,他们坚信腾讯只要做好产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正是过去12年里腾讯所做的,而且毫无疑问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功。无论是开放也好,增加前沿技术研究并改变过去只关注短期应用的习惯也好,腾讯都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创新和变革—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之前的市场跟随者模式,向市场领导者模式转变,前者靠产品和市场营销成功,后者取决于规则和标准的领导力。

但所有这一切,都必须由管理高层来拉升并由强有力的中层来推动,对于这注定要求他们改变惯有的思考和行为习惯,甚至要牺牲其短期利益和地位(对中层尤甚)的变革,他们(尤其是高层)准备好了吗?

吕本富认为到目前腾讯在应对行业趋势上进展缓慢,而且未来也可能继续进展缓慢的问题最终可能出在高层:“我的判断是,问题可能会出在腾讯的高层,当然不一定对。腾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不像百度,李彦宏一上市,刘建国等创业团队的人全跑了,腾讯很稳定,创业团队基本上保持没变,也有刘炽平这样的知名同行人士加盟,但是这船太大了,需要腾讯高层掌舵能力特强。腾讯内部的团队能开这艘大船吗?而且在大家都认为开放平台是未来趋势的情况下,为什么转型这么慢?这可能和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个又归结到了腾讯的高层团队。”

那么,腾讯高层是如何看待眼下腾讯面临的创新与变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