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1649100000075

第75章 浯溪赋(1)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在赣州、永州、漳州、常州、筠州任地方官职,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累迁国子博士、将作少监、广东提点刑狱、江东转运副使、吏部员外郎、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秘书少监,推贤荐能,直言敢谏。奸相韩侂胄专权,坚辞焕章阁待制、宝谟阁直学士不就,闲居十五年忧愤而逝,谥文节。

杨万里以诗名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强调诗歌扬善讽恶“矫天下”的社会作用,但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更崇尚“晚唐异味”。构思新颖,想象奇妙,幽默风趣,活泼流畅,自成一家,严羽《沧浪诗话》举为“诚斋体”,成为宋诗“转变的主要枢纽”(钱钟书《宋诗选注》)。《全宋文》收其文九十四卷,其中赋文十五篇,杨囦道《云庄四六馀话》称其赋“语皆奇壮,脱略翰墨畦迳。”能以诗情糅合赋意,任情适性,因情达理,在宋赋艺术发展过程中亦具转枢意义。著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今存宋端平初年刻本、《四部丛刊》影印宋抄本。又有《杨文节公文集》四十二卷、《诗集》四十二卷,清乾隆六十年带经轩刊本。《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脍》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元刻本、明刻本。清邹树荣编有《杨文节公年谱》。

此赋为作者早年出仕零陵郡丞途经湖南浯溪时作。元刘埙《隐居通议》卷四评曰:“诚斋先生杨文节公万里尝作古赋,然其天才宏纵,多欲出奇,亦间有以文为戏者。惟《浯溪赋》言唐明皇父子事体,厥论甚当,出意甚新,殆为肃宗分疏者。灵武轻举,贻笑后代,其讥议千人一律,而此赋独能推究当时人情国势,宛转辨之,犁然发于人心,亦奇矣。”明瞿佑《归田诗话·浯溪中兴碑》评曰:“元次山作《大唐中兴颂》,抑扬其词以示意,磨崖显刻于浯溪上。后来黄鲁直、张文潜皆作大篇以发扬之,谓肃宗擅立,功不赎罪,继其作者皆一律。识者谓此原先乃唐一罪案尔,非颂也。然诚斋杨万里《浯溪赋》中间云:’天下之事,不易于处而不难于议也。使夫谢奉策于高邑,禀重巽于西帝。违人欲而图功,犯众怒而求济。则夫千麾万NFDC3者,果肯为明皇而致死耶?‘其论甚恕。”

予自二妃祠之下[1],故人亭之旁[2],招招渔舟[3],薄游三湘[4]。风与水其俱顺,未一瞬而百里。欻两岸之际天[5],俨离立而不倚[6]。其一怪怪奇奇,萧然若仙客之鉴清漪也[7];其一蹇蹇谔谔[8],毅然若忠臣之蹈鼎镬也[9]。怪而问焉,乃浯溪也[10]。盖NFDC4亭峙其南[11],峿台岿其北[12]。上则危石对立而欲落,下则清潭无底而正黑。飞鸟过之,不敢立迹[13]。余初勇于好奇,乃疾趋而登之。挽寒藤而垂足,照衰容而下窥。忽焉心动[14],毛发森竖。乃迹故步[15],还至水浒[16]。剥苔读碑[17],慷慨吊古。倦而坐于钓矶之上,喟然叹曰[18]:

惟彼中唐[19],国已膏肓[20]。匹马北方[21],仅获不亡。观其一过不父[22],日杀三庶[23],其人纪有不矣夫[24]!曲江为箧中之羽[25],雄狐为明堂之柱[26],其邦经有不蠹矣夫[27]!水蝗税民之亩[28],融坚椎民之髓[29],其天人之心有不去矣夫[30]!虽微禄儿[31],唐独不陨厥绪哉[32]?观马嵬之威垂[33],涣七萃之欲离[34],殪尤物以说焉[35],仅平达于巴西[36],吁不危哉?

嗟乎!齐则失矣[37],楚亦未为得也。灵武之履九五[38],何其亟也[39]。宜忠臣之痛心[40],寄春秋之二三策也[41]。虽然[42],天下之事,不易于处而不难于议也[43]。使夫谢奉册于高邑[44],禀重巽于西帝[45]。违人欲以图功[46],犯众怒以求济[47]。天下之士,果肯欣然为明皇而致死哉[48]?盖天厌不可以复祈[49],人溃不可以复支[50]。何哥舒之百万[51],不如李郭千百之师[52]?榷而论之[53],事可知矣。且士大夫之捐躯以从吾君之子者[54],亦欲附龙凤而攀日月[55],践台斗而盟带砺也[56]。一复莅以耄荒[57],则夫一呼万NFDC3者[58],又安知其不掉臂也耶[59]?古语有之:投机之会[60],间不容穟[61]。当是之时[62],退则七庙之忽诸[63],进则百世之扬觯[64]。嗟肃宗处此,其实难为之[65],九思而未得其计也[66]。

已而舟人告行[67],秋日已晏[68]。太息登舟[69],水NFDC5于箭[70]。回瞻两峰,江苍茫而不见。

(《诚斋集》卷四三,《四部丛刊》本)[1]二妃祠:指潇湘二妃庙,在今湖南永州市萍岛香零山。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一六:“零陵县湘妃庙,尧之二女(娥皇、女英)降于虞舜,舜狩苍梧不返,二妃奔丧泣望九疑,传于湘渚之竹斑皆其泪痕也。今有古庙存焉。”刘禹锡《潇湘神》:“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2]故人亭:在今湖南永州市萍岛。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九:“潇湘旧有故人亭。”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五·评论门一》:“袁夏过永,见何仙姑曰:’吾乡有故人亭,全亦有故人亭,何是非也?‘仙曰:’此亭名因《选》诗有”洞庭值归客,潇湘逢故人“而得之,彼亭非也。‘”项安世《故人亭》:“翠壁丹崖云气浮,故人亭下驻行舟。潇湘东去连沧海,桂岭西来接永州。”

[3]招招渔舟:语本《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郑玄笺:“舟人之子号召当渡者。”

[4]薄:发语词。三湘:泛指湘江上、中、下游水域。湘水与漓水合流至广西兴安县与漓水分流,称漓湘;至湖南永州与潇水汇合向东北流至衡阳,称潇湘;至衡阳与蒸水汇合向北流入洞庭,称蒸湘。

[5]欻(xū):忽然。际天:与天相接。

[6]俨:端正庄重。离立:隔水相对并立。

[7]萧然:洒脱悠闲。鉴:指以水为镜。

[8]蹇(jiǎn)蹇:同謇謇,忠直貌。《历代赋汇》作“謇謇”。谔(è)谔:直言争辩貌。

[9]鼎镬(huò):本为古代烹煮器具,也用作刑具。有足曰鼎,无足曰镬。

[10]浯(wú)溪:源出湖南永州市祁阳县松山,东北向流入湘江。唐代元结隐居溪畔,为其命名并撰《浯溪铭》,意在“旌吾独有”。

[11]NFDC4亭:即NFDC4庼,元结在浯溪口巨石上建小厅堂,自命名并撰《庼铭》。

[12]峿(wú)台:浯溪东北巨石,元结自命名并撰《峿台铭》。岿:高大挺立。

[13]立迹:立足。

[14]心动:内心惊悸。

[15]迹故步:循原路返回。

[16]水浒:水边。

[17]碑:指元结所撰《大唐中兴颂》碑文。为颜真卿所书,摩刻于浯溪崖壁。颂文载《全唐文》卷三八〇。

[18]喟(kuì)然:叹息貌。

[19]中唐:此指唐玄宗至肃宗、代宗、德宗时期。

[20]膏肓(huāng):古人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以病入膏肓形容病危难治,比喻事情无法挽救。

[21]匹马北方:元结《大唐中兴颂》:“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繄睨我皇,匹马北方。”天宝十五年(756)安史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入蜀避难,太子李亨在朔方灵武登基,号令天下平叛靖乱。

[22]一过不父:指君父有大过,失父义之道。《左传·昭公二十年》:“君,一过多矣。”杜预注:“一过,纳建妻。”谓楚平王纳太子建妻,有违父子伦常。此指唐玄宗李隆基纳其子寿王李瑁之妃杨玉环为贵妃。

[23]日杀三庶:指玄宗听信武惠妃和李林甫谗言,以“异谋”罪一日之内杀三位皇子。《新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乙丑,“废皇太子瑛及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皆杀之。”

[24]人纪:人伦纲纪。(dù):败坏。

[25]曲江:指张九龄,绍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开元年间为宰相,人称“曲江公”。箧(qiè)中之羽:匣中羽扇。典出班婕妤《怨歌行》,以秋天羽扇闲置比喻被弃失宠。此指张九龄因极力劝阻玄宗赦免安禄山、重用李林甫和废皇太子,被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羽扇赋》:“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