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中,如果要支持主要观点,则需要将其与故事相结合,或采用类比、练习的方法。不然,这个关键点可能很容易被遗忘。比起你讲的内容,人们不容易记住他们看到什么,但会记住当你说话时他们看到、感受到了什么。
什么是故事?故事,就像一部电影或肥皂剧,是由一系列的情景所构成的。每一个情景都会有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在场的人物角色。
在描述某个场景时,你应该让听众感到身临其境。其中最有用的技巧就是充分调动听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及动觉。
调动感官,营造情景
在描述某个背景前提时,尽量使用可以激发听众视觉、听觉、嗅觉和动觉共鸣的词汇,这样,就能使听众充分获得情景融入感,激发丰富的想象。
在我的演讲《母亲的劝勉》里,你或许能听到我这样描述一个故事的背景:“我真希望你和我一样是那个训练队的一员,那样你就会听到角落里传来的悦耳琴声,嗅到抛光镶木地板的木质清香,看到我26岁的舞蹈老师,海伦,在训练室里来回走动的倩影。”
“听到角落里传来的悦耳琴声”这句话中包含了听觉元素,“嗅到抛光镶木地板的木质清香”包含到嗅觉元素,“看到我那26岁的舞蹈老师,海伦,在训练室里来回走动的倩影。”则涉及视觉感受。
在这段描述中,我运用了3种感官,这样听众就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犹临其境。如果我接下来开始描述这个场景中发生的事情,那么场景里的一幕幕就会真切的出现在听众的想象中。
通过调动感官,听众会对所听到的故事有更真实的感受。如果没有细节描述,你的故事就会像一部黑白电影,乏味无趣。而如果听众的感官被充分调动,那么你的故事则会升级为IMAX版的3D电影,精彩纷呈。关于感官调动,我有如下几条建议。
背景介绍言简意赅
首先,确保你对于故事的背景介绍言简意赅。试想,当你读到一本书,其中关于地点风景的介绍就占了满满一页纸甚至更多,这不是很无聊吗?
若想故事妙趣横生,其中的动作和对话是关键;而若想让故事有画面感,则需要对背景进行描述。为了避免让听众觉得乏味,在描述背景时要尽量简洁。你不需要把关于地点环境的点点滴滴都说出来,只用大概描绘一下整体画面。
听众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丰富细节,看到整个画面。为了使语言简练,我们可以将视觉、听觉、嗅觉和动觉的词汇融合到一个句子里,并且最少要使用两种感官来使听众充分融入情境之中。
嗅觉是最强大的感觉
也许你会很难相信,但嗅觉确实是最能产生情景代入感的感觉。尽管其作用强大,却少有人运用它。
想象一下,当一名演讲家说道:“我正站在我家房前的那块草坪上。如果当时你也在那儿,你就能嗅到刚刚修剪过的青草芳香。”这句话是如何传递出情景中的氛围的呢?出现在你脑中的是怎么样的一幅画面呢?是的,这个方法的确管用!
描述场景气氛
要学会描述某个场景的气氛。“我住在洛杉矶的一个地方,那里各个商铺的窗户都上了门闩。在那儿,如果你敢在太阳落山后外出,那么你不是名勇士,就是个恶棍。”
上面的这段描述有没有让你觉得那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社区?你也许会说:“我住在洛杉矶一个很危险的地方。”但是这样说并不能在听众头脑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细枝末节,娓娓道来
抽象描述是演讲者最大的敌人。一些能够激发人想象的细节可以使你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比起听众们所听到的,他们更容易记住自己在听的过程中的所想所感。而细节则可以使听众产生这样的感觉。
举例来说,你的演讲可能是这样:“许多年前,我从大学毕业。”这样的说法很难让人记住。
但是,如果你说:“我在大学期间主修法律,1976年,我从哈佛毕业。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开着我的红色福特车前往纽约,开始了生命中最大胆的一次冒险——进入IBM公司。”那么这个故事就会变得生动而难忘。
细节不仅可以使语言产生画面感,也能为演讲提供背景简介。在上文中,我们会得知这名演讲者从哈佛毕业,在IBM公司工作。你还可以在从演讲者的话语背后,理解到一些隐藏的内容,如:演讲者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曾在一所顶级大学学习)。他大概生于1958年(因为他1976年毕业)。
运用形容词和副词,能够很好地描述细节。使用一些视觉词汇,能使你的演讲活灵活现。比如:“当时我正在洛杉矶的威尼斯海滩上懒洋洋地散步,沙子炽热烫脚。我看到一对老夫妻牵着手,凝望着彼此,脸上荡漾着温婉的笑容。”要注意不要描述太多的细节,你的目标是运用足够多的形容词和副词使你的听众将场景视觉化。
细节或许是公众演讲中最重要的一种工具。一定要在演讲中进行细节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