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生气的法门
17184100000003

第3章 你为什么会生气?(3)

在日本,学校里经常发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欺辱事件。成人以后进入社会,针对他人和欺侮他人的现象也依然存在。而且,施暴者不仅限于男性,女性也会这么做。

遭受欺负的一方,心中烙下深深的伤痕,永远难以忘怀。这就是人类自然的本能。

对于他人友善的相待很容易遗忘,只有被欺负的事像刻凿在石头上的字一样,一辈子都牢记在心。然而,只有受害者会因此而痛苦不已,欺负人的那一方并不会感到任何痛苦,况且他们也没有让对方痛苦一辈子的意图。

所以,我只能对那些受到欺负的人说:“如果你忘不了又要记得一辈子,这是你的选择。不过,你会因此变得不幸!”为了区区一点小事,念念不忘对方欺负、伤害自己,心中自然就产生了怒气。

被人打败而生气

“遭挫败”指的是对方赢了自己。

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总是有人赢、有人输;商场上也不存在每一个人都赚钱的定律,总是有人赚、有人赔;入学考试或应征工作也一样,只要是有选拔的过程,就不可能全部的人都能入选,一定会有人落选。

因此,我们一定经常尝到落败的滋味。

如果老是想着“我才不想输”,是没办法在这个世上生存的。

生命原本就是奠基在适者生存的理论上,有人成功,就代表一定有人失败。就算是幼儿园的二十米赛跑,有人跑第一名,就一定有人殿后。这是无可避免的现实。

别人获胜是他本身拥有的才能或能力,自己不具备那样的才能所以落败,这是可想而知的道理。然而,落败的人却经常认为“要是没有他,我就可以获得录用了”,或是“要是没这个学生和那个学生,我就能考上了”。

假设有两位女性与同一位男性保持着亲密关系,但是男性只能跟一个人结婚,所以只好选择其中一位。结果,没被选中的女性感到憎恨、痛苦、辛酸以及强烈的愤怒。实际上,我也曾经听过有人这么说:“那个女人真的太狡猾了,她耍了很多卑鄙的手段,所以才能迷惑住那个男的。明明是我比较关心他呀。”或是“我不太会刻意打扮,以外表来骗人,但那个女人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所以男人才会上当受骗。”

这显然是对事实结果的憎恨。不管在哪种状况下,由于是一场竞争,总有人获胜、有人失败,只是这样罢了。

心理的矛盾之处在于,嘴上光会嚷着“来比个高下”,可一旦落败了,又说“我输了,真不甘心”。

输了为什么会不甘心呢?只要有竞争,当然就有输赢。不管是输是赢,单纯地接受结果就好。可是,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才会变成一旦落败,就轮到愤怒上场了。

被人拿走东西而生气

“被窃取”指的是自己的东西被偷窃了。

这也是世上经常发生的事。人们会因为被骗走了钱而火冒三丈。又或者,在参与竞标时,由于对手公司利用阴险的围标手段,或是在背后贿赂,夺取了标单,以致己方无法取得工作,造成投资失利。此时会大发脾气,也是因为自认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偷走了。

反复回忆不幸,越想越生气

小婴儿看到花就笑,母亲讲话稍微凶一点就哭,他们的情绪只发生在当下,心中常保纯净,不会反复回忆过去讨厌的事。我真希望每个人的思维,都能像小婴儿般有弹性。

然而,成人却不是这样的。讨厌的事情会一生一世永远牢记、不断回想,让无谓的想法在脑海里转个不停。

一旦启动了这样的思想回路,会变成怎样呢?

怨怼长不忘,嗔恚永难息。(1)

整段话的意思是:“他们骂我、找我的麻烦、欺侮我、把我打败、夺取我的东西……如果脑袋里一直想着这些事情,只会终日怨恨、充满苦闷,不断地烦恼与懊悔。”

个性阴郁不开朗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总是在脑海里想着输了、不甘心等负面的想法。

就是因为这样才会产生愤怒。当怒气渐渐膨胀扩大,在还没毁灭他人以前,已经先毁灭了自己,以致尝到不幸的苦果。

妄想,是生气的导火索

说一件我个人的经验谈。因为我的日文不太好,没留意到语感的微妙之处,以致常说出太过严苛甚至错误的言辞。但是我开口时,确实是希望大家能了解幸福和喜悦的道理。可是,人们的心里,总是牢记着对自己不利的事,却满不在乎地遗忘对自己有益的事。这是人的通病。

因此,有些人对我说错的话,始终耿耿于怀,感觉自己受到羞辱,于是别说是获得幸福了,情绪反而变得极为糟糕。不够认真学习日语的我确实有错,不过也不能说全都是我的错。

人们就是因为这种个性,才会变成“不幸的人”。明明只需记住好事、有用的事情就好了,却偏偏三两下就遗忘;相反的,对于他人犯了错、说得稍微过分或是口误而让你不舒服时,却又记得一清二楚,事后越想越生气,甚至气坏了身体,更气得自己的幸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或许说错话的确实是我,不过,听了那些话的人,如果不断回想着我说出口的不当言辞,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甚至,连周围的人也会跟着遭殃,自己的家人和工作伙伴等所有人都会变得不幸福。

不管是“受责备”、“被欺负”、“遭挫败”、“被窃取”等等,全是微不足道的想法。为了微不足道的妄想思维而反复思考,让它扩大成不幸的大疙瘩,是最糟糕的。因此,即便是一丁点无谓的妄想思维,也不要让它纠结在我们的脑袋里。这就是不生气的秘诀。

妄想源于我执,即以自我为中心

形成愤怒的原因是妄想思维,而妄想思维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是“我”(即我执)。如果没有我执,根本就不会有愤怒。

我执就是对于“我”、“本人”等既定观念的执著。

人类视自己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骄傲地说着“这就是我”,从来不曾有过怀疑。但事实上我们紧抱不放的这种既有成见,完全是一种我执。从我执产生的“我应当做这件事”、“我很了不起”、“我必须被认同”等这些无聊的想法,将大大地妨碍幸福。

如果强烈执著于大男子主义,就容易对女性产生性别歧视;情况相反的话,则变成女人瞧不起男人。若是觉得自己很认真读书、出身于名校,所以很了不起,这样的人极易轻视别人。

但是,从结果来看,最傻的正是会这么想的人。

不管天资多么聪颖、能力有多好,一旦把别人当成傻子,对别人说的话完全充耳不闻,便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算出了社会开始就业,在公司也会受到孤立,使得心情愈来愈阴沉、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以致陷入恶性循环,落入更不幸的悲惨窘境。这样的人其实很多,一点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从我执到愤怒的形成过程

当一个人陷入这样的自我框架里,很容易骄傲地摆出一副“我是男人”、“我还年轻”、“我是中年人”、“我是课长”、“我是经理”、“我是社长”的架势。但仔细思考看看,全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吧?就算是社长,那又怎么样呢?

要说世上所有的问题,全都是从“因为我是了不起的人物”的想法而产生的,丝毫也不夸张。只要能够抛弃这种思维,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想得到幸福,一定要摒弃我执。

佛教里最看重的是:实践正确的事。这和自己是下属、是课长、是社长、是一家之主,都没有任何关系。真正关注的重点只有“这个行为究竟正确与否”。

比方说,就算是小孩子,只要他说的事情是正确的,大家就应该认同并实行。要是有人认为“只是个小鬼,竟敢狂妄自大”,这个人才应该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

在愤怒的问题上,“我执”是最根本的原因。而且,一旦产生我执,就会带来许多杂念,相当令人困扰。我执还会引发无知,污染一切事物,并且一旦这些污染受到外在的攻击,就会演变成愤怒。

在生气成为习惯前,改掉它!

我执强烈的人容易树敌。其他人,甚至是整个世界与自己为敌的原因,出自于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我执。

由于在纯粹的“我”之上,又套加了许多头衔执念:“因为有我在这里”、“我是某某大人物”、“我是公司的某某经理”、“我是课长”、“因为我是女人”、“因为我是男人”等等,于是与别人接触时,只要违背了自己的头衔执念,就会怒不可遏。与此同时,一旦养成这种“生气癖”,就会积习难改。

偶尔仍看得到有些愚蠢的男人,在要求女性倒茶却被嫌恶时,大模大样地训斥对方:“你是女人吧?女人倒茶水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若是自己的命令没有被慎重执行,又会大发雷霆。

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认为自己是主管,部属听从命令就是理所当然的。可是,这又是谁规定的道理呢?说穿了,不过是我执在作祟而已。万一主管根本是个蠢蛋,而部属又老老实实地听命于他,那么所有人岂不是全得遭殃?

这样的人,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因为对方是女人、是部下,所以一定得做某件事情。然而,到底是谁决定这样的规则呢?那只不过是我执所产生的无知罢了,根本毫无理性可言。每次看到这种事,同样身为男性,我都会感到很羞愧。

下一章,我将针对如何释放愤怒,加以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