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1729800000011

第11章 和平共处——双赢的外交法则(2)

经过彼得大帝改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极大地增强,使它在历时21年的“北方战争”中,打败了北方强敌瑞典,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出海口。此后,俄罗又发动了两次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夺取了黑海的出海口,这样,俄罗斯踏入了与西欧竞争的门槛。

到18世纪下半叶,威斯特伐利亚确立的法国和瑞典的欧洲霸权地位已被打破,英国和俄国成为欧洲新的霸主。但是,它并没有得到法律文件的承认。实质上,两国也并未取得超过对手的绝对优势。

此时的欧洲国家,经过三个多世纪连绵不绝的征战,谁也未能取得对欧洲的长久支配权,经过大浪淘沙和反复筛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瑞典等曾经强盛一时的国家衰败了,意大处虽然赢得了统一,但始终未能进入一流强国的行列,在欧洲政治舞台上逐步形成了由英、法、奥、普、俄五个实力大体相当的强国,这些强国地位的获得,是通过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得到的。

欧洲诸国的争霸史表明,没有永恒的霸主,只有永恒的利益。武力争来的利益是不稳定的,是短暂的。战争中得来的,必然在战争中失去。以实力为后盾,弱肉强食的外交理念是要不得的。削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想吃掉别人,自己也有被吃掉的危险。想谋求国家利益,就必须以全新的合理的外交理念指导国家的外交行为。

以战争手段吃掉对方,或以阴谋手段削弱对方,显然难达永久目的,只有与对方同行,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谋利。世界要和平、国家要繁荣,唯有先为他人着想,进而利益共享。

3.双赢——现代社会全新的外交理念

在国际关系中,外交是实现国家政治目的的手段,外交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国家利益。

为了实现自各的国家利益,不同的国家基于不同的实力,地缘政治,战略利益,商业利益,价值观及不同的意识形态,推行不同的外交政策。自古以来,虽然各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各有不同,但长期以来,霸权政治的外交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武力为后盾,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路线,力图吞并、瓜分和控制弱国、小国,而小国、弱国也想方设法,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力图用武力夺回失去的一切。整个世界历史,实质上是一部战争与报复战争循环上演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外交史。

纵观中外历史,古今实践,强国与强国之间为了争夺霸权,往往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达到外交目标。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对方,战争的结果是战败国做出外交妥协,接受屈辱条约,让渡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或割地,或赔款,或出让主权。虽然战争决出了输赢,但是胜利国也往往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其因战争胜利而得到的权利和利益也是暂时的,易失的。己国的战争胜利同时也意味着为下次战争埋下了复仇的种子。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盛产铁和煤的两个省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割让给德国。领土的割让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三十四年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非正义战急,在这次战争中德国战败,法国报了一箭之仇,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对德国落井下石。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严重的限制。勒令德国交出所有海外殖民地,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战争赔款为320亿金马克,莱茵河西岸不得驻扎德军,由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共管50年。苛刻的《凡尔赛和约》又在德国激起了强然的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容克地主和希特勒纳粹头子的煽动下,终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德国复仇战。在这次战场中,德国又占了上风,仅仅一个月时间,法国被踩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历史证明,通过武力对抗来达到目的,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法国和德国就是明显的例子。

外交不是独角戏,合作才是真谛。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权方独立和领土完整。任何一个大国力图控制别国,推行霸权外交是不合时宜的,也必然是行不通的。但是旧外交理念的影响还存在,某些国家还在做“霸主梦”。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目前,美国在四个方面是有无可争议的首要地位。

在军事方面,它有无可匹敌的在全球发挥作用的能力;在经济方面,它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在技术方面,美国在开创性的头端领域保持着全面领先地位;在文化方面,美国文化虽然有些粗俗,却有无比的吸引力,特别是在世界青年中。

由于具体了称霸世界的条件,美国提出要领导世界,要做世界霸主。美国对世界秩序的设想是“一元独霸”而以俄、中、法等国家为首倡导“多元共存”,如果仍以旧的外交理念为指导,以武力解决“一元独霸”和“多元共存”的争端,整个世界将处于核恐怖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难获其利。

在核武器的威胁下,所有国家的利益只有通过彼此的相互合作,而摒弃武力才能得到解决。用非武力手段来谋求国家利益,就需要有一种新的外交理念。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需要,双赢理念应运而生。双赢之所以是一种最好的外交理念,是因为它使双方互相受益,其结果是皆大欢喜。双赢同时又是一种最新的外交理念。它的“新”表现在:第一,认识新,这种外交理念从他国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评估己国的国家利益,认为己国的国家利益与他国的国家利益是相容,而不是相排斥的。第二,表现形式新。其表现形式是政治修好,经济合作,军事友流。第三,目标新,即通过让对方获利来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第四,实现的手段新。这种外交理念,摒弃战争手段,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妥协来互蒙其利。

当今的世界,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诸如,人口爆炸问题,粮食危机问题,核扩散,恐怖主义威胁,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世界毒品蔓延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涉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切身利益,单靠某一个或某一些国家难以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它需要所有国家,通力合作,协同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已于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而交织,包容在一起,只有互以对方的利益为前提,才能实现己国的利益。合作共处、利益均享,正是外交所追求的最高理念。对抗只能是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共存共容。

他国的利益是实现己国利益的前提,只有他国利益得到了实现,己国的利益也会得到更好的实现;他国外交利益的增加不必然是己国外交利益的减少,只有与他国和平共处,互相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己国的外交利益,这就是双赢外交理念的实质和精髓,由于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各国的外交利益都将得到实现,因此,它必然会是有无穷的生命力,必然会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二、敌对不是上策,双赢才是归宿

双赢就是要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寻求共同利益就必须合作。合作中必然出现竞争,有竞争就要有妥协,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双赢就是通过既合作又竞争,相互协调,相互妥协来分享共同利益。互不相让,明争暗斗的狭隘利己主义永远难以双赢。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各国认识到战争的巨大代价,战争长达半个世纪的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更令世人倍感和平之珍贵。人类试图走出战争的阴影,以和平与发展作出历史性的回应,结束敌对,开辟未来。

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以不可遏制之势冲破自然障碍,超越人为界限,裹胁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汇入其中。各国开始认识到,世界变得很渺小,世界只是一个地球村,统一的世界市场迅猛发展,把全球各国纳入国际经济的超强磁力场中,经济互动成为国际关系中心内容。各国只有通过操纵国际经济联系,才能实现其国家利益。古老的军事争夺战变成了现代的经济热身赛,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使各国的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合作才能求生存,合作才能求发展,敌对不是上策,双赢才是各国共同利益的归宿。

国与国之间建立求同存异,协调合作,共同发展的伴伙关系,对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战略环境是一大贡献,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大贡献,是国际外交的最好理念。

1.太平洋两岸的握手:中美两国的双赢

“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仍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我们讨论我们的分歧时,我们双方都不会在自己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我们没有理由成为敌人。……现在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伟大境界的高峰,缔造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时候了。”〈尼克松语〉太平洋两岸存在着两个世界大国,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上的差异,以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影响两国关系的不良因素,导致两个国家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到七十年代初,中美双方的领导人开始寻求和解,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就美国而言,主要有4个因素促使它急于打开对华关系:

一、到60年代末,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实力相对削弱,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核垄断已不复存在;经济优势受到西欧、日本的挑战;苏联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对外全面扩张,态势咄咄逼人;美国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扩展过度,力不从心。从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出发,全面调整对外政策已是势在必行。

二、美国长期陷身越南战争,战不能胜,进退维谷,国内人民不满增长。摆脱越战泥潭已成美国当务之急。尼克松和基辛格都认为,同中国改善关系“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战争的苦恼。

三、中苏分歧早已公开化,社会主义国家再不是“铁板一块”。这为美国调整外交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四、美国20多年来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已告失败,中国已成为世界五大力量中心之一,不可能再继续把它排斥在国际事务之外。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可以增加美国同苏联讨价带价的资本,使美国在美苏争霸的新格局中得到地缘政治的战略优势。

就中国而言,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深感自己的安全受到苏联的威胁,而美国因越战缠身而内外交困,有意从亚太地区收缩兵力。两相比较,北方的威肋已更加现实。缓和中美关系,有利于抗苏斗争,也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大业。实现中美和解,还可扩大我国际影响,有助于我打开外交上的新局面。

因此,基于双方的共同需要,双方积极寻求和解。

1972年2月21日,北京时间上午11点27分,尼克松乘坐的美国“空军一号”专机准时出现在北京的上空。这是20多年以来美国军用飞机第一次公开出现在中国的领空,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它的乘客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此时,正值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星期日晚上10点30分,正是晚间电视播放的黄金时间。尼克松非常清楚在这一时间准时到达北京,对于一个已经习惯于从电视新闻中获取信息的民族意味着多么大的轰动性效果。

美国人不仅是在时间上做了精确无误的安排,而且在欢迎场面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为了突出美国总统在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形象,尼克松和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早已决定:当电视镜头拍摄总统第一次和周恩来见面时,他应该是单独一个人。尼克松认为,既要纠正当初杜勒斯那种失礼行为,又要突出他的个人形象,就不能让其他美国人在电视镜头中出现而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在飞机上,国务卿罗杰斯和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等重要人物被告诫了至少十几次,要求他们在尼克松步下飞机时,必须要留在飞机上,直到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结束。但是细心的霍尔德曼还是不放心,他生怕有哪位粗心而好出风头的官员会不小心破坏这一精心的安排。于是,当尼克松起身走出机舱过道时,他安排了一名粗壮的副官挡住了“空军一号”的通道。

北京时间上午11点30分,飞机平稳而准时地停定在候机楼前。尼克松和夫人走出了舱门,长长的舷梯只有尼克松夫妇两人迈步而下,仿佛偌大的“空军一号”只搭载了他们两人一样。尼克松看到机场外的田野一片灰黄,小村镇就像图画里中世纪的村镇一样。一面美国国旗和一面五星红旗并排在机场上空飘扬,迎接的人员已经等候在那里,但是却没有他所期盼的众多的欢迎群众。后来,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那次历史性的场面:

“周恩来站在舷梯脚前,在寒风中不戴帽子。厚厚的大衣也掩盖不了他的瘦弱。我们下梯走到快一半时他开始鼓掌。我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的习惯鼓掌相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另一位在场的中国摄影记者也用他的照相机镜头拍下了这一动人的历史场景。他后来回忆说:

“舱门打开,第一个出现在门口的是满面笑容的尼克松,紧接着身后是他的夫人。尼克松身着灰色的呢大衣,夫人则如一团火,鲜红鲜红的。尼克松步子很快,他一会儿招手,一会儿鼓掌,一只脚刚落平地,手就笔直地伸向二三米外的周恩来。

周恩来不卑不亢,面带笑容,等待着这只从太平洋彼岸伸过来的手,就在双方即将握住手的刹那间,我当机立断,率先按响了快门,随后一百多部机子发出爆米豆似的脆响。”

这是一次迟来的握手,也是一次艰难的握手,在历经20多年的隔绝与对抗之后,中美两国首脑的手终于又握在一起。

周恩来微笑着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事后,新华社记者将当天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照片选送了两张给周恩来审阅。其中一张是握上手的,另一张是没握上手的。周恩来拿着照片反复比较后,最后选择了那张没有握上手的。就这样,这张没有握上手的握手照片成为大洋两岸历史性握手的真实写照。第二天,这张照片出现在《人民日报》以及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美联社在照片旁以通栏标题报道说:“一个伟大世纪的到来,昔日势不两立的敌人——周恩来和尼克松握手言欢。”而且它也从此成为了此次尼克松访华的象征性图片,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