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义军的后生们没有摆弄过真正的枪支。罗复华急匆匆来到清兵营找林千总,悄悄告诉说他们买了一批枪支。林千总说:“这些枪价钱真不便宜,张参将怎么能卖这么贵?”
罗复华说:“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能买到枪就是万幸。张参将还真不错,关键时刻帮了我们一把。不过,义军后生哥都是耕山种田的,摆弄砍刀**还马马虎虎,真正的枪没摸过,我想请千总帮忙训练义军。”
林千总说:“现在局势这么紧,我离不开,只能抽空去看看。不过我可以派那个上杭老乡去帮助训练,他本是驻守澎湖的,编制不在我们这里,比较机动、自由。”说罢他叫就来那个上杭士兵,叮嘱一番,随后他们就和罗复华一起来到客家庄。
上杭兵前来投奔林千总后,一直没太多事做,只是最近和清兵营的士兵一起操练值勤,听说要担任教官,教的又是客家义军,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一下子来了精神。
客家义军聚集在祠堂前,有的拿着**,有的拿着砍刀、长矛,个别人拿着**。大家衣衫不一,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新有的旧,鞋子款式也很不一样,有几个还光着脚。但再看看他们的眼睛,一个个却正气凛然,威武不屈。
罗复华向大家介绍林千总和上杭兵,林千总就站到祠堂门前的台阶上,环视众人,用宏亮的嗓声问:“各位客家乡亲,你们晓得怎么打倭贼吗?”
人们目光炯炯地看着他,没有回答。
林千总又问:“你们晓得怎么打猎吗?”
人们齐声回答:“晓得!”
林千总说:“咱们客家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是耕山打猎的好手,打猎的道理人人都晓得。懂得打猎,就懂得打倭贼。山上的野兽经常来糟蹋庄稼、伤害村民。现在日本倭贼要来践踏我们的土地,抢夺我们的财物,他们就如同野兽一样。大家都没见过倭贼,但想一想野兽的特点,就晓得他们是什么样子。对付倭贼,跟对付野兽一样。只有大家拿出对付野兽的本事,就不会惧怕倭贼。咱们客家人是打猎的好手,如果倭贼进犯台湾,你们也一定是打倭贼的好手!”
林千总一席话,既生动,又有气势,大家听得很入神。
林千总接着说:“野兽再凶猛,毕竟是野兽,掌握了他的习性、特点,就不愁对付不了它。不过,怎么不被野兽伤害,又能尽快将它打死,也是有决窍的。日本倭贼拿着洋枪,扛着洋炮,他们不是山羊、不是野兔,而是凶猛的野猪、豺狼、虎豹。打付这样的猛兽,不能靠蛮力,而要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当他们来势汹汹的时候,我们躲进暗处,避其锋芒。当他们猖狂进犯时,我们挖好陷阱,将他们困住、拖垮。当他们疲惫不堪,想吃饭想睡觉的时候,我们突然袭击,让他们措手不及、不得安宁。”
林千总的比喻颇为生动,义军的后生们眼睛都亮了起来。
林千总又说:“打仗靠的是士气。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全台都在备战,驻台守军在严密布防,各地义军也在加紧操练,大家共同抗倭,一定能让倭贼有来无回!”
林千总原本是带兵出身,说话刚劲有力,很有鼓动性,义军听了着实热血沸腾。
罗复华让人把枪支抬过来,分发给义军骨干。看着一支支崭新的枪支,大家的情绪更加高涨。客家庄的义军有三百多人,枪只有一百支,远远满足不了大家的需要。许多没领到的枪的人,看到别人手中的枪,馋得直流口水。不过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人心振奋。
林千总因为还要到各处要塞巡查,就先走了。上杭兵留在客家庄,继续训练义军,教义军使用枪械,示范如何装填弹弹、瞄准射击。客家后生大都使用过铳,虽然铳原始落后,但结构、原理跟枪有许多相似之处。上杭兵一讲解,大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道理。铳跟枪一对比,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确实太落后,那些没领到枪的人,纷纷问罗复华能不能再搞些枪。
客家义军都已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中起来操练。上杭士兵平时就住在罗复华家,从早到晚指导大家训练。林千总偶尔也来客家庄,检查训练情况。
台湾交接事宜仍在进行。日本原本希望和平接收台湾,后来侦察到台湾民众正紧张备战,明白和平接收已不可能,便派遣舰队到冲绳岛附近监视台湾。随后驻扎在旅顺、大连的近卫师团也南下台湾。有传言说,台湾渔民出海捕鱼时,有人在基隆外海看见过日本舰船。在澎湖一带,日本舰船也频频活动,在台湾岛沿岸游弋,侦察情况。
不久台北传来消息,丘逢甲等人发表《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正式成立“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以台湾巡抚署为总统府,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各地频频调兵遣将,空气中布满硝烟味道,战争一触即发。
这一天,林千总正在海边炮台巡查,忽然有士兵飞奔前来,说张参将要他立即前去。林千总下意识地说了声:“不会是日本人来了吧?”匆匆回到县城。
赶到制造局,张参将却不在哪里,一问,说是在家。林千总心里掠过一丝疑惑:尽管战争尚未爆发,但局势也够紧张的,这个时候张参将怎么不在制造局督促军火生产,却躲在家里?
来到张参将府邸,一进门就看见张太太正和佣人一起收拾东西,好像要搬家的样子。还叫好几个士兵来帮忙搬运箱子,从屋子里搬出来,放到门口的马车上。林千总疑惑地问:“张大人,你们这是……”
张参将说:“刚刚接到巡抚唐大人的命令,全台文武官员马上撤离台湾。你赶紧回去打点,下午赶到码头,坐船回福建。”
林千总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已经成立台湾民主国了吗?唐景崧还担任总统,准备带领台民抗击倭贼,他怎么会下令文武官员撤离?官员都撤离了,谁来抗击倭贼,守卫台湾?”
张参将说:“最近台湾民众组织抗日,朝廷很不高兴。虽然台湾抗日是自发的,但朝廷担心日本人误会,以为是朝廷授意为之,导致两国矛盾激化。前几天,朝廷命令唐景崧大人率领台湾官员迅速内渡,撤出台湾。唐大人下令全台官员撤离,不过是奉旨行事,而非他的主意。命令已下,我们不能不听。”
林千总又问:“难道唐大人自己也要离开台湾,不当台湾民主国总统了?不带领大家守台了?”
张参将有些不耐烦:“唐大人走不走,谁能知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管别人干吗?管好你自己就行了。你跟随我驻台多年,对台湾是有感情的,这我晓得。但我们终归拿着大清的俸禄,是大清的官员,要听大清的差遣,为大清做事。朝廷让我们死守台湾,我们当然得死守,哪怕为国捐躯也在所不辞。但现在台湾已为朝廷弃地,朝廷让我们撤离,我们怎能不撤?不撤就是不忠。”
林千总说:“部队怎么办?也撤?”
张参将说:“巡抚衙门考虑到船只紧张,怕船少人多坐不下,只要求文武官员撤离。不过,我们都是带兵的人,在军营里混饭吃,手底下兵多,腰杆子就硬,说话底气就足,声音就大。我们回大陆不能当光杆司令,一定要有自己信得过的兵,所以部队也要撤,立即就撤!特别是你带的人马,能吃苦,不怕死,是支硬骨头部队,这样的部队不是随便找得到的,更得带回大陆。我已经让人租好几艘民船,渡海不成问题。你马上回去集结部队,立即撤离。迟了,想找船未必找得到了!”
林千总立着不动。
张参将见状催促道:“快去啊,还愣着干什么!”
林千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有些颤抖:“张大人!军人的职责就是卫国护民。眼看台湾就要遭受异族侵犯,我怎么能在这节骨眼上撤离台湾。台湾民众都自发抗日,我们这些当兵的反倒撤离,我于心何安!那是白穿了一身军衣,枉费了朝廷的饷银。撤离台湾,恕我不能奉命!”
张参将一拍桌子,骂道:“糊涂!我看在你跟随我多年的份上,才将撤离命令及时通知你。你竟然不想执行!你!”
林千总说:“张大人,我只是想尽到一个军人的职责。”
张参将说:“军人就得服从命令。巡抚衙门下令撤,你怎么能不撤?”
林千总说:“你要怎么处置我都行,但我决不离开台湾。”
张参将气得脸色煞白。张太太见状劝道:“算啦,人各有志,何必相强。他要留在台湾,就让他留下吧。你赶紧收拾东西,打点走!林千总,你张大哥已经尽了义务,你执意留台,将来发生什么事,可别怨你张大哥。”
张参将咽了口唾沫,摆摆手示意林千总离开。林千总冲他作揖,说了身“保重”,转身就走。
回到兵营,林千总立刻传令召集把总、游击等下层军官训话,要求大家坚决不撤离台湾,誓与倭贼血战到底,谁敢违令撤离,就地正法。林千总的手下都十分敬重他,大家本来就不愿意当逃兵,见林千总态度坚决,众人纷纷表示支持。林千总进行一番部署,这才让大家分头散去,继续操练、巡查。
官员们的撤离在悄然进行。下午,两辆马车从县衙的侧门悄然驶出,车上帘子低垂,看不清里面坐着什么人,载着什么东西。但有人认出,这是知县的车子。知县经常坐马车进进出出,这回虽然行迹诡秘,人们也没有多想。过了不久,又有两辆马车从制造局驶出,车上帘子也是挡得严严实实,从外面看什么也看不见。但清兵营门口站岗的哨兵依然认出,这是张参将的车。马车似乎担心中途受阻,跑得很快,不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已消失人们的视线中。县城里的百姓不知巡抚衙门已经下达撤离令,猜不出马车要去哪里,只是隐隐觉得他们好奇怪。
一个多时辰后,街上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一群清兵从制造局那边蜂拥而来,神色慌张地往海边跑去。这些都是张参将的嫡系部队,其中大部分是制造局的士兵。士兵们不仅带着枪支,每个人还背着行囊,有的士兵甚至枪也没带,只拿行囊,那样子显然不是在操练,更不可像去打仗。路边围观的人们询问他们去哪里,士兵们不肯说,只是争先恐后地跑。
人们更觉奇怪,几个人好奇地跟在清兵后面,想看看究竟。一路跟随到海边,发现码头上停着大大小小几艘船,知县、张参将和他们的家眷来得最早,占据了一艘大船。随后跑来的清兵则挤在几艘民船上。没有人统一指挥,大家推推搡搡,场面混乱不堪。有的人行李掉在海里,被海浪冲走,想捡也没法检,只能忿忿地咒骂。等大家勉强挤上船,船便离开海岸,往海峡对岸驶去。
人们呆呆立在岸边,猛然醒悟过来,官府的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