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17895700000014

第14章 说话篇(13)

及时纠正撒谎的男孩

几乎每个男孩都有过撒谎的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撒谎行为都说明男孩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问题。目前,据调查孩子捏造撒谎的种类并不亚于成人,包括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的谎话、残酷的谎话和善意的谎话、隐藏事实逃避处罚的隐瞒性谎话,以及蓄意说谎以获利或增加威信的明显谎话。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撒谎一般可分为“过失撒谎”和“有意撒谎”两种。过失撒谎大多是无意的,非功利性的。过失撒谎的性质不算严重,也比较容易纠正,而有意撒谎则不然,它是孩子的主动行为,大多是故意编造,带有明确的功利性。

事实说明,无论父母如何教孩子,他们迟早会学会说谎。孩子愈大,谎话越多越高明,而且说谎得逞又逃过处罚,谎会越扯越多。第一次说谎心中的犹豫最强烈,还会自问该或不该,但恶例一开,原先再三思量的能力就丧失了。因此,父母一旦发现男孩撒谎时,应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若不然,就会形成不诚实的恶劣品质。

父母在对孩子的撒谎行为进行纠正时,应该从孩子身上找到原因,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不诚实。然而,很多父母虽然本意是好的,但面对孩子的撒谎行为,往往会气急败坏,急于求成,不讲方法,最后不但孩子听不进父母的教育,连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造成青春期男孩爱说谎的原因有很多种,父母要从根本上做以了解。

1.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别是家里刚买来的东西,非要用手拿一拿,仔细看看,往往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东西,这时孩子内心紧张而恐惧心理,害怕父母的训斥和打骂,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逐渐地,到了青春期,男孩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

2.父母的错误导致的说谎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常爱哭爱闹着不去,有些父母总爱说,今天就去一次,明天就不去了。可事实并非如此。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说谎是很正常的,无形中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说谎。另外,父母对孩子及其他人说谎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孩子说谎,父母没有及时指出来并给予批评教育,对其他人类似的情况也不表示反对,没有提出自己正确的态度。孩子从父母的态度中看不到一个是非标准,长此以往,就只能接受父母的态度,认为说谎没有什么不对。

3.自卑导致说谎

青春期男孩自尊心强,因此容易陷入自卑。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方面的原因常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同学中也不引起注目,孩子就会产生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所以,孩子们有意识说谎是带有恐惧心理和企求获得表扬的心理原因。

找到了孩子撒谎的根源,往往就容易对症下药。

1.早打预防针

对于孩子撒谎,父母既不要认为孩子小,撒谎没什么了不起,也不要把撒谎看得十分严重,认为“小小年纪就撒谎,以后还了得”。孩子撒谎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想避免孩子撒谎,应从小做起,从预防入手。

2.父母要做好榜样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其中当然要告诉我们一个关于遗传的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换个角度说,要想教育出诚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个诚信的家长。

3.给男孩下台阶的机会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大人的预言会决定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决定孩子的努力方向。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要轻易地冠以“撒谎”这样一个罪名,这不但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也会使孩子产生负疚感。面对孩子撒谎,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下台阶的机会,那就是为孩子“找梯子”。比如说,今天孩子说谎了,父母可以给他讲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然后启发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实际上,这样的效果会比直接指出孩子撒谎或对其进行打骂的教育方式好得多。

4.奖励诚实行为

父母要帮助孩子认清“说谎不会成功,即使蒙混过关,也不过是暂时的,而诚实会减轻对他过失的惩罚,撒谎则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的道理,同时应该不断地教育孩子要诚实,孩子有了诚实的行为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在纠正男孩的撒谎行为时,奖励诚实行为比惩罚撒谎行为更为重要和有效。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多表扬孩子的诚实之处,奖励孩子的诚实行为,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诚实比撒谎更有好处。

诚实的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非常重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注意用真诚的劝导纠正孩子撒谎的习惯,培养他诚实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应当明白责骂和体罚不但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反而会误导孩子走向谎言的深渊。

正确引导男孩与异性交往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性别意识开始觉醒。这一时期,他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起异性,希望了解异性,并希望得到异性的友谊。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孩子开始成熟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些父母对此却非常敏感,非常担心,唯恐孩子在与异性交往中不慎陷入早恋。

其实,西方人认为,应该从小就鼓励孩子们和异性交往,孩子有了异性朋友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是纯真的,令人羡慕的,是要保护起来的。通过交往,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了解异性的心理,为将来的人际关系,以及真正的爱情做准备。

青春期正是个体性机能发育、发展到性机能成熟阶段,其发展变化迅速而短暂。随着生理在激素作用下的急剧变化,孩子产生了性心理适应,即与性生理、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问题,当然也包括与异性交往的心理。这个时期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心理发展。随着第二性征、性器官和性机能的迅速发育,青春去男孩开始意识到两性在生理、行为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感体验,于是进入心理学上的异性期,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并产生思慕情结。

在这个特殊年龄段里,男女孩子之间互相产生好感和爱慕,出现向往、接近、眷恋异性交往的渴求,如喜欢一起学习,结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都属于正常现象。况且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交朋友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使孩子消除性别的神秘感,培养自由交往、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孩子各自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父母禁止男孩与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反而会使孩子对异性产生神秘感,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孩子也会因此失去与异性交往、学习的机会,使其以后可能因缺乏与异性交往经验而导致对社会不能很好适应。

有位妈妈发现了儿子早恋,她不仅没有斥责儿子,反而比过去更加关心儿子,知道儿子喜欢学习语文,便鼓励儿子去参加朗诵组,还启发儿子写日记,这样,儿子的写作水平迅速得到了提高。因此,儿子的习作频频出现在班级的墙报上。儿子也开始由一对一的交往转向了集体,常为班级做好事,而且在一次班干部选拔中被同学们推荐为生活委员。期末考试时,儿子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进入了年级前五名,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参加集体活动成了儿子的主要活动,当初对异性的爱慕冲动也渐渐平息、淡化了。

因此,面对青春期男孩与异性交往的问题,父母应该学会正确引导而不是盲目阻止。父母要做到既满足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又增加男孩了解女孩的机会,减少彼此之间的神秘感。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引导男孩与异性交往呢?

1.父母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

父母要让男孩知道,同意男孩和异性交往是为了增加他对异性的了解,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技巧,开阔自己的视野,或者倾诉自己、倾听对方的困惑,促进双方的心理健康。男孩做到思无邪,交往时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2.引导男孩注意交往的方式

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课间的谈天说地、课外的游戏活动等,都为男孩创造了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在浓浓的集体气氛中,即使男孩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也可以与异性大胆交谈,这就避免了男孩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如果男孩喜欢交际的话,也能获得满足。在集体中与异性交往,大家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能够让男孩在吸收众人优点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和心胸。

3.提醒男孩注意个人的言行分寸

与异性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把握好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不要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或引起情绪波动。如果发现对方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就要及时提醒对方注意,并调整自己的态度,恢复到原来平静的状态。如,与异性交往时不要随便开庸俗的玩笑,或者随意动手动脚。如果沉溺于与异性的交流,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对方的时间,因为交流只是内心需求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毕竟,在学生时代,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父母应该多和男孩沟通、交流,组织一些家庭集体活动,增进父母与男孩之间的感情,以便父母能及时了解男孩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教育。同时也能增强家庭对男孩的吸引力和父母在男孩心目中的威信,避免男孩过多地从外界寻求关怀与理解。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儿子,一般情况下,男女同学的接触是很正常的,不敢接触才是不正常的。如果发现男孩与某一异性交往过密,就应该巧妙地加以引导,让男孩懂得,异性交往不要太集中于某一个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就会失去与多数同学、朋友接触的机会。

父母更不要把男孩的正常交往,如相聚聊天、结伴游玩、一块儿看书、一起做作业等就误认为是早恋,从而加以指责。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男女同学在一起就必定是“早恋”,因而忧心忡忡,疑神疑鬼。从此不再让男孩随便出去,平时也不让男孩与异性同学结伴回家,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对男孩的心灵造成伤害。

学会用换位思考来开导男孩

换位思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是人人都会说的词,但往往不容易做到。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因而,也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本位主义和以自我中心,变成一切从自我出发。生活中,过多的本位、过多的以自我中心,必然会导致利益双方的冲突。但是,这些冲突,又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说,在生活中,父母如果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很客观地并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孩子、同情孩子、爱护孩子。这样,也就会被孩子视为善解人意的父母。所谓“善解人意”,也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意味着知道自己的存在,而同时也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并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视孩子的痛痒于不顾。

对于青春期男孩来说,换位思考,就是“理解”除自己以外的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感受,并从对方的身份和立场上来看待事情。也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如从对方的身份、地位、立场及情况等进行思考,去想问题,然后,从对方的角度上去处理事情。这样,最终就会给人以出乎意料的结果。所以,父母在同上一代沟通中,如采用了这个方法,结果就会出现“有代而无沟,有沟而自通”这样的奇特效果。

父母在开导男孩时,首先要让自己换位思考。

1.要用细心去感受男孩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可能不同,只要在不同的经历中,我们去细心地寻找到相同的感受,就能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我是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这是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在与孩子交谈时缩短距离,但这样却让孩子越发感觉疏远。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坦白地告诉孩子,父母也曾经有做错事的冲动,也曾因为做了类似的错事而后悔过。这样说,孩子也许就能够听得进去,能够接受父母的建议。

2.要用真心去了解男孩

真心地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是很重要的。年龄段不同,心理需求自然也不同。如果父母们在自我了解、自我同理的情况下,做一些小小的反省,重新去观察自己的孩子:我们是否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为孩子提供了他们所必需的条件?我们是否让他们有独立自主,甚至通过犯错误去体验和成长的机会?我们有没有给他们游戏和玩耍的时间……要知道,父母可以为他们提供健康成长的“维生素”,但绝对不能代替孩子去成长!

3.要用爱心去读懂男孩

要真正地爱孩子。有许多家长都说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在他们的“爱”孩子中,却存在着许多误区。所谓的“真爱”,就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爱,是以孩子为本的爱,而不是功利的爱,不是让孩子拿高分数和高名次来换取的爱。一旦孩子的成绩名落孙山了,或稍有做错的地方,代之以“爱”的就是讽刺和挖苦,甚至打骂,只因为孩子的错误让父母在人前丢了面子。真爱是没有条件的,也只有真爱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

4.用耐心去贴近男孩

很多家长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孩子面前,总是要摆出一副“长辈”的面孔。家长们往往将“说”的权利,专横地留给了自己,而孩子们只有当听众的资格。长此以往,孩子对家长的“唠叨”,也就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所以,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家长教育方式上的错位。他们“唠叨”的后果,是阻塞了孩子与家长交流的通道,封闭了孩子的心扉,堵住了孩子的嘴。因此,首先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心态放平和了,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的诉说,甚至是发泄。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良好的修养,来倾听孩子的各种声音。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要能仔细地听进去,并能对症下药地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为孩子多想想,多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自己,也许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发生激烈对撞。

通过换位思考,可以使父母与孩子之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摩擦;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责备。换位思考是两代人相互沟通的最好桥梁。如果家长善于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运用此策,培养孩子遇到矛盾换个角度思考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主动掌握并善于使用这种积极的调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