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甘肃近代社会史
18465200000018

第18章 社会物质生活(1)

社会物质生活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最基本的内容为衣、食、住、行。传统社会物质生活反映出的是人们的等级差异,是判断人身份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上层社会的物质生活较为富裕,而下层社会的物质生活困顿匮乏,有的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甘肃近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总的状况是衣物粗拙,器用古朴,用具匮乏,食物单调。另外,由于各地区环境的不同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人们的物质生活又有各自的特点。物质生活作为人生存的基本前提,它最终体现出的是区域文化的内涵。

一、服饰

1.汉族的服饰

汉族传统服饰款式单一,上衣有衫、袄、袈等样式。衫,为单衣,又称为汗榻,长至膝盖,颜色多为青、蓝、月白,质料有土布、麻布、褐布等,绸缎甚少。大多在领边、袖边、襟边、下摆镶其他颜色的宽边,缀绣彩锦。以后衫逐渐演变为短至臀部,较窄,边上不绣彩锦的样式。袄褂有里子,也称为褂子,款式同衫。单里子的为夹衣,春秋穿着;内装棉花、麻、羊毛等绒的为棉袄,冬季穿着。还有皮袄,男性在冬季穿着。袈袈为无袖,样式同衫,略窄,有单、棉、夹之分。肚兜为上方下圆,上绣各色图案,有口袋,男女老少皆穿,贴身护在胸前,上下各有带,系在脖颈、腰后。钻钻子为无袖内衣,多套头穿着,有单、棉之分。下身穿着有裤子、套裤、裙子、短裤等。裤子为无腰的大裆裤,裤腿宽大,脚脖子用线绳扎住,颜色有青、蓝、绛、紫等,质料有土布、麻布等。夏为单,春秋为夹,冬季为棉。套裤古称绔、胫衣,套在裤上的外裤,没有裤裆,只有两条裤腿形状,分夹、棉、皮几种,以棉为多,用于御寒,多为老人冬季穿着。裙子多为妇女出嫁时穿着,上绣彩图,质料为绸缎。短裤为贴身穿着。鞋有猫儿头鞋、云头鞋、双梁子鞋、草鞋、麻鞋、缎靴子、皮鞋等样式,男子在春夏秋三季多穿圆口单布鞋,冬天穿棉鞋。女子穿绣花的木头高跟鞋,大脚妇女则穿平底鞋。袜子为白布缝制,妇女用白布包裹,套上袜套。山区妇女和男子多用腰带,束腰劳作。男女的装饰品有荷包、针扎(也叫针插)、银镶象牙、牙签子等。

清末男性均留长辫,夏天头戴瓜皮帽,冬天头戴毡帽。姑娘未出嫁前梳两条辫子,或一条辫子坠后,出嫁时将头发盘成发髻。发髻的花样很多。妇女的首饰有头饰、耳坠、手镯、戒指等,金饰品较少。妇女衣着样式比较丰富,贫家妇女多穿短褂长裤,用带子紧束裤角,冬天多穿单裤,很少有穿棉裤的。富家妇女夏天多穿单长袍,冬天穿棉袍,质料以绸缎、丝绒、毛呢等为多。妇女多在大襟的纽扣上系一个针扎,随时缝补。除了以上记述的普通装束,近代学人所著的《到西北来》一书详细记载了陇西人的穿着:在陇西无论男女,各个都在肚子下面吊着一个刺着红绿花的大荷包,现出半截在衣服外面。袜子的后跟也都补上一块三角形的青布,刺绣着红绿花露在鞋外。而在渭源一带,富裕人家的妇女到冬季喜欢用绸缎缝制帽子,名为“昭君带”,外饰以银制各种绣像如十八罗汉、三十六天神、七十二贤士像镶列于帽,以制作精细为上品,互相夸耀,视为闺中珍品。

传统社会对服饰以“上不袒胸露臂,下不赤足裸腿”为美,主张男女有别。富裕人家穿绫罗绸缎,服饰花样多。普通人家均穿粗布、褐、麻等,服饰品种单一,仅遮丑保暖而已。辛亥革命以后,社会移风易俗,剪发、易服、放足成为社会变革的新风尚。这些新风尚先在城镇推广,城镇的男人剪掉辫子,公务员及学生穿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制服,即中山服,质料是褐布兼有。妇女甩掉裹脚布,恢复天足,时髦女性流行穿短旗袍,袖亦略宽,外加小大衣,单履丝袜,甚为时尚。相对而言,农村在服饰上的变革比较缓慢。单就裹脚习俗来看,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才彻底消灭了这种陋俗。

甘肃近代社会贫穷,普通老百姓的服饰仅以裹身遮丑而已,贫寒人家无裤穿的情形比比皆是。“民国十八年七月,县署派员下乡催租,道逢雨,衣渐湿,仓猝间遇一田家,推其门而入,见老妪拥被坐,旁有大闺女,约十三四岁,面墙坐,烂羊毛一张遮其下体。乃谓其父日:‘令爱已长成,家虽贫,岂无数尺布以顾羞耻乎。’田父垂涕而告日:‘我娘才做了一条小衣,因公款急如星火,脱下来变钱,老人旦如此,又何论乎儿女。’使铁石人闻之,泪亦涔涔下也。”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用较多的篇幅描述了甘肃近代一些地方的贫穷状况,谈到:在河西等地,大姑娘无裤子穿的情形十分普遍,有些一家五六口人,轮流穿一条裤子,而流浪街头的孤儿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景况十分悲惨。

2.少数民族的服饰

甘肃近代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各自的民族特点。以藏族来看,藏族男女的服饰样式单一,男装为圆领长袍,袍身短及膝盖,袖宽大及膝,袍无纽扣。穿袍时袒露右臂,将前后两襟提至膝盖,用宽带紧紧束腰,所有用物都装在衣襟里,衣襟有口袋之作用。夏天内穿衬衣、单裤,上半身皮袍卷至腰间,尤其是女子在干活时多如此。女子皮袍样式与男子略同,惟袖短仅及腕下,袍长及脚踝,冬夏不穿裤子,冬天从臀部以下用带子把皮袍系住,以御寒。贫寒者冬夏不换单裤。足不穿袜,只穿长筒靴,夏天赤足,穷人在冬天则用羊毛或皮子裹住脚,借以御寒。富裕人家内穿白色的绸衬衫,右臂的衬衫白袖露在外边,皮袍子上缝以布或绸面子,大领上镶有织锦,边上镶有水獭皮,甚为体面。皮袍质料分等次,珍贵的有水獭皮、猞猁皮、狐皮、豹皮等,质地好的为羔皮,细软、光滑、柔顺,多为头人穿着。皮袍上缝的面子和镶的布边一般都是红、黄、紫三种颜色。

男子头顶盘着辫子,有的剃去周围的头发,或头顶上留一束头发,扎成辫子。帽子有高圆尖顶的毡帽和狐皮、水獭皮帽等。平日多携带短刀和长剑,身背长枪,骑马巡视,入夜,衣服兼作被褥,席地而睡。藏族未婚妇女梳两条辫子,已婚女子将头发从前额分开,结发百辫,装在背后的辫套里。辫套从头颈拖至脚跟,至腰时,用腰带系住,以防坠落。富裕人家妇女的辫套上缀满了饰物,有数十个黄琥珀、红珊瑚,再缀上数十枚袁世凯头像的银元、黄铜片、银碗等;一般人家妇女的辫套上只缀些扣子、贝壳、铜石、琥珀、玛瑙等。通常一二个月梳一次头,每次费时一日,晨起用茶杯盛水蘸水洗脸。男女都带耳坠,大如汉人之镯,更有坠两串珊瑚悬及肩上的。靠近西康一带的妇女在头上各置一个碗形的银饰,背后挂些轻便的饰物。妇女多佩带铜制的挤奶器,也当饰物。不论男女,平时出行均备有毡衣和毡帽,以防风雨。僧人一律用枣红色的长布裹身,上身穿没有袖子的背心,下身用红布裹至齐脚,冬天里面加穿皮毛背心和毡围裙,衣服没有领袖。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衣服样式质料和汉族略同。所不同的是,男女都喜欢穿长袍,头戴白帽或黑帽,女子戴包头的布,或戴盖头。回族妇女的盖头比较短,长及肩下,而东乡族和撒拉族妇女的盖头长及腰际。有的不论在家或外出都戴盖头,有的只在外出时戴盖头,在家便戴一顶便帽。盖头分绿、黑、白三种颜色,女孩七八岁多戴绿盖头,出嫁后也多戴绿盖头,中老年多戴黑盖头,也有戴白盖头的。一些地方的穆斯林妇女也有裹脚的习俗。甘肃近代各民族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属回族,这在服饰上也有反映,回族男女的服饰比较整齐,赤贫褴褛者较少。

甘肃近代穆斯林的服饰也受到宗教变革的影响。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部门在东乡族的社会调查资料记载,民国初期,在东乡族聚集区,“当时妇女的上衣流行假袖,在肘到袖口间,用红、绿、蓝各色布缝成数段,并在假袖各段上绣有花边,一方面美观,另一方面使人觉得好像穿着数件衣服。以后由于宗教关系,衣服变得朴素了,并普遍戴上了盖头”。“约在四十年前,妇女是不戴盖头的,只戴包头布。后来马家军阀统治时,新教扩大了势力,妇女才戴上了盖头。”“男子留不留胡子及留的多少,教门中并不干涉。新教传人后,才硬性规定要留大胡子,有了大胡子,出门到兰州、凉州、河州、青海等地,都可得到保护。因此,有‘胡子是路票’的说法。”

二、饮食

1.汉族的饮食

甘肃气候干旱,粮食作物有小麦、稷、黍、包谷、豆类、土豆等,人们习惯上将小麦称为细粮,将稷、黍、豆等称为粗粮。川水地区普遍种植小麦,旱地和半旱地种植稷、黍、豆等作物。甘肃将稷称为谷子,亦即小米,黍称为糜子,即黄米。磨的面分别称为谷面、糜面。川水地区多食用小麦,旱区多食用谷类。蔬菜品种与今天当地所产蔬菜略同,春夏秋季节可吃到新鲜蔬菜,冬季多以咸菜、油泼辣子、晒干菜和腌制的酸菜为主。农闲季节日食两餐,农忙季节日食三四餐,田里劳作的人后饷有加餐。肉食很少,普通人家平日很少食用,只在年节时才可吃到。汉族多食用猪肉、羊肉、鸡肉等,基本不吃海鲜。

传统面食品种丰富,花样繁多,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饮食。面食以面条为主,馒头、花卷、饼次之。面条有许多种制作方法,有擀、拉、揪、抻等,形状有长、短、片、菱、宽、细等。馒头、花卷、饼的花样丰富多彩,尤其在时令节气里制作的花卷等更是各有讲究。一般把吃馒头和饼等称为吃干粮,即吃馍。食品的烹饪方法有蒸、烙、炸、煮、烤、熏等。日常食品有面条、小米粥、糜面疙瘩、苦养面馍、馓饭(有的地方称为搅团)、包子、手抓羊肉、饺子、腌腊肉、凉粉、锅盔、炒面等。

浆水是甘肃东部地区以及兰州附近的风味小吃,味酸,可代醋。浆水讲究汤的味酸清雅,面条的筋道爽口。夏季食用可清暑解渴。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还有:羊杂碎泡馍、兰州烤乳猪、牛肉面、陇西腊猪肉、腊羊肉、火腿、烧鸡粉、担担面等。传统名吃还有陇西的“金钱肉”,是难得的佳馔珍肴,是用公驴的生殖器(俗称驴鞭)部分腌制加工后的成品,色泽红亮,切片后形似古代的钱币,故名。传说早在唐代,陇西金钱肉就作为贡品,进贡朝廷。陇东各县人们用发面拌油制作棋子块,炒熟便可,称为棋子豆豆,为远行男子携带,路途食用。大部分出远门的男子多带锅盔或炒面,俗语均称为干粮,供路途食用。除了日常饮食,凡婚筵、节日或其他喜庆活动,便设筵席。筵席各地讲究不一,一般来说,菜讲究双数或十全。以见于资料的陇西宴式为例,有巩昌十二体,汉席有水八碗、八碗、全十道、十二体、十四体、十八体、二十四体之分。其中巩昌十二体的菜肴顺序是:先是茶点招待,名日下马点心,然后依次上十二道菜,最后上汤。该菜肴尤其讲究汤的制作,民间有“戏子的腔,厨子的汤”之说。

男子多吸旱烟、水烟,某些地方偶有女子吸烟的。甘肃兰州附近生产烟叶,有“兰州水烟甲天下”之说。甘肃近代种植罂粟,许多人吸食鸦片,有关内容将在“社会问题”一章里叙述。酒多为自制,民间自制酩馏酒,年节时分饮用。多数人喜饮副茶,喜欢熬煮,称为罐罐茶,有客人来,必熬罐罐茶招待。陇东干旱少雨,某些地方掘井难见滴水,常用水窖蓄水。水窖深数尺,窖底环壁镶石,夏天贮备雨水,冬天扫雪存放。

传统饮食进入城镇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花样繁多,品种丰富,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享誉一方。小担担走街串巷叫卖小吃,担桶四周绘画着兰兰州秦腔名角的脸谱像,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街景之一。

2.少数民族的饮食

少数民族饮食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回族、撒拉、东乡等民族的饮食有一些宗教方面的禁忌。禁忌吃猪肉、自死之物的肉和反刍之物,禁止吸烟喝酒等。饮食的其他方面和汉族略同,回族的饮食制作得比较洁净。

藏族的饮食以牛羊肉、炒面为主,喜食半熟之肉,亦有生食的,副食有酥油、牛奶、酸奶、奶渣等。常食用的食品为糌粑,用炒面和酥油在碗里捏拌而成,也称为藏粑,也有喜欢在碗里放一块酥油、一撮炒面,再浇以滚烫的茶水,冲散食用的。藏族人人随身携带木碗,藏在胸襟里,到亲戚朋友家吃饭,就拿出木碗,吃完舔干净,再装回衣服里。成人多腰挂吃肉时使用的小刀。喝水时,绝不用自己的碗下水桶舀,而是用公勺舀起到入碗里。禁忌公共器具触口。藏族喜欢烟酒,烟酒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烟分为旱烟和鼻烟,烟袋、烟盒为人人皆备;酒多为自制,酒醉必歌。藏族人家宴请客人吃饭时,宰羊款待,主人只陪聊天,不吃,宴席结束后,主人即送客人出行,没有不妥的感觉。在土官家里,宴请客人的饭菜是汉藏兼备,有包子、面条、手抓羊肉、粉汤等。拉卜楞寺的僧人在诵经作法事时,用大米、蕨麻、葡萄、牛羊肉、酥油五种食品在大锅里熬煮,称为甜粥,视为珍膳。

三、居住

1.汉族的居住

汉族的居住特点体现出环境对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各地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居住样式。主要有这样几种居住样式:陇东的窑洞、陇南山地的“板屋”、中西部地区的土坯房、陇南汉藏交接地区的石碉等。房屋一般依地势而建,多喜坐北朝南,北屋冬暖夏凉,为正屋,由老人居住兼接待客人,东屋次之,西屋再次之,南面多为牛马棚和猪羊圈。盖南房的地方多为土地狭窄。城镇贫民区不分房屋的朝向。房屋的质料、格局反映出社会的贫富差异,一般人家居住在土坯房或简陋的窑洞里,中户人家的住房多为土木结构,而富裕人家则盖数院砖木房屋,院院相连,有的还有二层楼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甚为气派讲究。讲究的房屋格局有所谓的品字行、钥匙头等。庄户人家看重修大门,民间有“穷修门面富修灶”的谚语,用土坯或砖砌。中西部大部分人家住平顶房,东部和陇南山地为单坡式和双坡式的住房。会宁以东民间多以板覆屋顶,再以瓦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