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的研究者从民族传统文化民俗风尚中寻找白蛇传说的渊源。陈勤建《白蛇形象中心结构的民俗渊源及美学意义》认办,白蛇形象可以从远古民族“人首蛇身”的图腾崇拜中窥见影子。《山海经》、《帝王世纪》、《竹书纪年》等古籍记录了大量人蛇合体的形象,如“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燧人之世……生伏羲……亦人首蛇身”。伏羲氏系统的有所谓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等等,都是一大群龙蛇。远古中华民族形成的民俗风尚组成的“活的历史连扣”,蕴育、编织了后来的白蛇形象及其传说。
一些学者根据国内外的蛇怪故事,认为白蛇传说有中国基础,但其源头是外来的。秦女、凌云在二十世纪30年代《中法大学》月刊2卷3、4期著文《<白蛇传>考证》中说道:“白蛇故事,在中国民间,虽然是经常的流行普遍,但决没有悠久的历史”,它的根基源于印度传到西洋和中国的Lamia的故事。中国的白蛇传“只不过是借印度流传的故事而把中国旧有的各种片段传说或掌故组织起来,联系起来,使她成为一个有系统的有生命的活跃的故事罢了”,“只不过是中国的旧闻和印度来的神话,结合起来而产生的一种意艳的宁馨儿罢了”。
还有—种意见认为,白蛇传说是由真人真事衍化而成的。1984年5月杭州举行的白蛇传说学术讨论会上,有的学者认为过去收集到的凡人白蛇传故事,一概视其为受戏曲影响后起的,因而不予重视、是不妥的,从白蛇传说的内容看,与现实生活更为密切。据说上海还有许姓人氏,声称是白素贞的后裔,其家谱上曾有记载,可惜家谱已毁于战火,无资料佐证。
历史上最大的一顶“官帽”
“万岁”这两个字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称呼。两千多年来,“万岁”之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可谓是声震寰宇,不绝于耳。曾几何时,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大地上的“万岁”之声,更是直冲霄汉,成为普天下男女老少的口头禅。这个在中国社会心理结构中被神化了的“万岁”,在封建社会里,主要是皇帝的代名词,是一种与最高统治者划等号的威仪,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在形式上的一种表现。这个至尊的“万岁”称谓是何时产生的,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曰:“万岁,考古逮周,未有此礼”。张淏的《云谷杂纪》则说:“万岁之称不知起于何代,商周以前不复可考。”(卷二)确实,在我国西周以前的古代文献中,“万岁”一词未曾出现过,而其他与该词相关的词语的意义,也不是我们后来所理解的那样。如在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中,可见有“眉寿无疆”、“万年无疆”、“万寿”这类词语。有人认为,这些词语不是专对天子的赞颂,而是一种行文款式,凡是铸造青铜鼎的人都可用,它只是传之子孙后代,永远私有的意思。如这些金文有“眉寿周邦,是保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永享”,“乙公作万寿尊鼎,子孙孙永宝永之”,“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等等。有人还认为,《诗经》中的“万寿无疆”等词也不是后人对帝王的称呼。是描写年终时人们在举行欢庆仪式后,举怀痛饮时发出的欢呼。而《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叶。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里的“万寿无期”与“万寿无疆”则是见兴比赋,是诗人对宾客的祝福语。
自战国开始,“万岁”一词屡屡出现于文献和人们的口中。这时的“万岁”是一种怎样的称呼呢?宋代张淏的《云谷杂纪》和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均有专条论述,并罗列了不少材料。据《云谷杂纪》所叙:“《吕氏春秋》宋康王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悉应。《战国策》冯谖烧债券,民称万岁。蔺相如奉璧人秦,秦王大喜,左右皆呼万岁。《韩非子》曰: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万岁之声聒耳。……”张淏指出,这里的“万岁”是“庆贺之际,上下通称之,初无禁制,不知自何时始专为君上之祝也”。人们一般认为,自战国到汉初,“万岁”主要有两层意思,其一即如上述的表示庆贺、欢呼之情时所用,其二则是代表死的讳称。如《史记·高祖纪》十二年:“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汉书·翟方进传》云:“万岁之期,近慎朝暮。”颜师古注曰:“万岁之期,谓死也。”
那么,“万岁”一词何时才被赋予神圣的尊严,成为帝王的代称呢?有人认为,秦汉以后,臣民们才开始直呼至尊无上的皇帝为“万岁”。它始于汉高祖刘邦。如刘邦临朝时,“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史记·高祖本纪》)为了显示出“万岁”这种称呼的至尊地位,与之相辅的一套礼仪在刘邦时形成了。它是由汉初名臣叔孙通草创的,以后经历代帝王的御用礼官不断沿袭、补充、修订,形成了后来朝拜“万岁”的大套繁文缛节。正如唐代魏徵所说:“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叔孙通制订朝仪后,“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无敢欢欢失礼者,”使刘邦因此感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创敬叔孙通列传》)所以,“万岁”成为皇帝的专称,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密切相关。
另有人则认为,“万岁”成为最高封建统治者的代名词,始于汉武帝刘彻,是汉武帝精心炮制的政治谎言产物。这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儒家则将“万岁”定于了皇帝一人。据《汉书》记载,汉元封元年春正月(公元前110年)武帝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荀悦注说:“万岁,山神称之也。”就是说神灵也向武帝高呼“万岁”,后来人们向皇帝“三呼(山呼)万岁”即源干此。在太始三年二月,(公元前94年)武帝“幸琅邪,礼日成山。山呼万岁”。从此,万岁归于了皇帝一人。若他人使用,则成了偷越。据《后汉书·韩棱传》记载,大将军实宪挫破匈奴,威震天下,奉诏回长安,“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谄,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而止。”说明此时称万岁之制已经确立了。
对于“万岁”的起源问题,宋代学者吴曾认为,《诗经·大雅》中的“虎拜稽首,天子万寿”,当是人们奉上为“万岁”的起源。《事物纪原》说:“燕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此中可隐约见其有“万岁”滥觞于战国燕时之意。《陔余丛考》卷二十一据《汉书·宣帝纪》“单于来朝,蛮夷君长王侯数万人夹道,上登渭桥,咸称万岁”一事推断道,此时“万岁”“似已属君上之称。”《辞源》“万岁”条则谓“万岁”“因常于殿陛之间用之,后遂为皇帝的尊称。”始于何时?没有道明。
“万岁”一词由上下通称而演化为皇帝专称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一过程使“万岁”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我国语言文字中独特的政治性专有名词。自汉以后,“万岁”一词的使用对象与场合日趋严格,别人一般不能称呼。但也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汉代之后,“万岁”一词只限用于皇帝,其他概不能用。其实,“万岁”一词至少到唐代,由于“民间口语相沿未改”,仍有人呼“万岁”“以为庆贺”,以后才“莫敢用也”。
神奇的《河图》、《洛书》之谜
河出图、洛出书,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祥瑞。如麒麟出、风鸟现一样,被视为天下太平、国富民安的治世征兆,意味着圣人的出现、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幸福。但在历史上,河图洛书似乎不只出现过一次。如: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墨子·非攻下》:“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
《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也。”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洛书》是属于中国学术思想神话部分的东西。它们还是麻将、象棋、围棋的祖师爷。麻将与象棋、围棋虽属小道,却都与这两个图有关系。
关于《河图》、《洛书》的来源,有两个传说:
一则传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在工程方面发生很多困难,结果在黄河上游,从河中出来一匹龙马。这龙马背上背了一个图案,图案上就是一些圈圈点点,即《河图》,大禹因为得了这个《河图》,就能驱使鬼神,把中国的水患治平了。
稍后,从洛水里出来一个乌龟,这乌龟的背上,有另一个由圈圈点点形成的图案,这个图案就叫《洛书》。
另一则伶说是这样的:伏羲为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花纹,伏羲根据其背上的花纹画出八卦,这就是河图;大禹治水的时候,有神龟从洛水中负文而出,其背上有数至于九,大禹据此而成《洪范》九类常道,即“天与禹洛出书”。
至于《洛书》的图案,正好是一个乌龟壳的形状,图中的点点,古代有一首歌来叙述它说:“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头上是九,下面是一,左边是三,右边是七,这些都是阳数,白点子,占了四方。另外四个角,上面右角是两点,左角是四点,如同在肩膀上,下面右角是六点,左角是八点,像两只足,为阴数,是黑点,五则居中。
《周易折中·启蒙附论》里说,“如以阳静阴动而论,则数起于下。故河图之一、二本在下也,三、四本在左也,六、七本在上也,八、九本在右也。洛书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本自下而上也。于是阳数静而不迁,阴数动而交易,则又成河图、洛书之位矣。”认为“同本相从,以成合一之功;动静相资,以播生成之化。造化人事之妙,穷于此矣。先后天图象之精蕴,莫不于此乎出也。”
研究这两个图有什么意义?
这似乎涉及宇宙观的问题了。今天的地质学家,完全站在科学物理的立场,认为地球的形成,最初在太空中如一团泥浆旋转,经过几百亿万年的不断旋转以后,渐渐凝结起来了,成为地球。
但中国古代人们不这么认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认为地球的形成,宇宙的开始,第一个元素是水。在中国的哲学中、科学中,《易经》里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水是第一个原素,等到形成了地球以后,所谓地六成之,这是中国思想。
在《易经》的象数方面,《河图》下面的一个白点,叫作“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对方(上面)“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左边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右边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在中央为“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还有人认为这是过去非常简化的天文图,古今中外如埃及、印度、中国,尤其在大西洋一带,乃至现在新发现南美一带所谓落后地区都存在过星座文化,相信观天可以知人。
把《洛书》数字的图案,套在文王后天八卦的图案上,即是“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汉代刘歆以河图、洛书来解释《周易》和《洪范》。
到了宋代,刘牧受道士陈希夷嬗传,撰《钩隐图》,以四十五为河图,又以五十五为洛书,以合《周易·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之说。朱熹根据《复传》和《观物外篇》,认为五十五当为河图,四十五当为洛书,清代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经过考证指出,刘牧、朱熹所画图书,实源于《汉书·五行志》、郑玄《周易注》、《周易乾凿度》九宫之说等等,并非《周易·系辞》所说的河图洛书或天数之书。这就否定了刘牧、朱熹之说,也使人们对河图、洛书产生怀疑。
河图洛书究竟有没有实物为证呢?
不久前,在安徽凌家滩出土了紧紧叠压在一起的一块玉片和一只玉龟,经测定,其制作年代为距今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玉片在上,玉龟在下,玉龟分背甲和腹甲,由孔和暗槽相连,玉片与玉龟紧紧扣压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概念。玉片呈长方形,正面刻有两个同心圆,小圆内刻有方心八角星纹;大圆对着长方形的四角各刻有一圭形纹饰;两圆之间被平分为八等份,每等份雕刻一圭形纹饰,与文献记载中洛书龟背图极为相似。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占卜器具。安徽考古所一位研究员解释说,玉片上面的长方形和圆形暗含天圆地方之意。圆中心的八角星纹代表太阳,圭形纹饰象征东南西北的四方和八方,可能与季节有关,这些都与《周易》里的八卦、阴阳和方圆的概念一致。
这个玉龟的出土,似乎表明河图洛书并非传说,距今5300年前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它的存在,并能够用于占卜。就《河图》、《洛书》而言,确实是历史悠久,人们相信,这两种图案合起来,就产生了中国数理的哲学和工程上应用的学说。有了这两个图案,从而产生了中国古老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观念。《河图》、《洛书》与中国古老天文学也有关联。
谁是天下武林正宗?
明代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武术门派竞相林立,若将其归类则主要为外家、内家两大派。此始见于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所作(王征南墓志铭)。外家主要讲究搏人(攻击),又称为少林派:内家则重在御敌(防守),亦称武当派。武当派武功的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与少林派武功正好相反,是我国武苑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它和少林武功齐名,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两派并称为中华武术的两大主脉。
少林派的历史与源流经过几代武术史家的考证、研究,目前已露端倪,唯武当派的源流却仍然扑朔迷离,许多说法至今仍令人迷惑不解。
据考证,武当派共有四大派,即正乙派,全真派、玄武派、三丰派。
武当正乙派,是武当山本宫龙门内部传接的一派,一般不外传。金子先生向世披露了这一派的武功“武当太乙揉扑二十三式”,他曾发誓不以此传人,方从李合林道长那少林寺塔林儿学得此拳。李台林道长称此拳来历,系明弘治年间(1488年至1504年),由本宫龙门及道门流派中的吐纳、导引、技击等融炼而成。此派要求“心息相依,腰随膀转,运行匀缓,动静自如”,“行与蛇之行,劲似蚕作茧”。“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从技击角度看,动作缓慢,幅度较小。此派武功虽然不断更新,但其古典式特征仍很明显。武当全真派与玄武派包含许多拳术,剑术。拳术中有众所周知的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以及民间珍贵拳种如鱼门拳、猿猱伏地拳、六步散手等;剑术有武当剑、白虹剑等。这一派人员复杂,各种考证与争论十分激烈,现存疑问颇多,如太极拳发源于陈家沟吗?八卦掌的创始人是不是董海川?武当三丰派历来被推为武当派的鼻祖。《武当拳术秘诀》云:“本武当三丰之要诀,为武当之正宗。”1928年秋,万籁声先生所著《武术汇宗》谓:“武当宗洞玄真人张三丰祖师。”裴锡荣、李春生主编的《武当武功》一书中,也说武当武术创立于明代道人张三丰,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武当武术由最简单的“八门五手”的十三势拳而发展到今天众多的门类,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武当太极拳、武当八极掌、武当剑、玄武棍、三合刀、龙门十三枪等。按《明史·张三丰传》及(三丰会集)载,张三丰生于辽东,后人陕西终南山学道于火龙真人,道成后便携徒人武当山,结庵修道传艺、治病救人,倍受时人崇敬。又据(武当山志)载,张三丰隐居于此,为技击家内功之祖。《太岳太和山志》谓其“研磨太极阴阳之奥蕴,静观龟鹤之动态,探究其长寿之源,顿有所得。”裴、桃李认为,从历史上这些记载中可见,是张三丰把道家理学内功和民间武术熔为一炉而创始了武当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