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杜庆帅再也不守“母训”了,他的聪明才智被激活了,成了李书福麾下一名爱找问题、爱提意见的干将。他向厂部提过问题,他向科室提过意见,但更多的是找自己班里的问题。一次,他在装配零件中,忽然想到每装一个零件都要走两步路去拿,为什么不同时拿两个,这样不是可减少一次往返,节省一半时间吗?一天要装350个这样的零件,就能节约350秒,一年下来全班22个人不是可节约更多时间吗?
在安装汽车底部的隔音垫时,他又一次想到,每次像塑料泡沫一般的东西拿起来常掉在地上,不但车内安装不清洁,还会浪费原材料。杜庆帅觉得这又是个问题,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条子海绵围成长盒子,如果隔音垫要掉就掉在盒子里,收集起来仍然可用,又省工又省料。
他几乎每天都能发现问题。班上的工人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么多问题,是不是有什么秘诀。杜庆帅说:秘诀有,那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对所做的活计多思考,多关注,你感到有不方便、不顺眼、不合理的地方都有问题存在,你只要想去改进它,问题就被你发现了。
吉利公司的“问题文化”,正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为吉利汇聚了“元气”,使得吉利能够在经济走入低谷的形势下,成功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
一名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职责是能够帮老板排忧解难,前提条件,就是在工作中树立主人翁精神,主动发现问题,做好重要的工作。
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状况,习惯于按照公司的安排埋头工作,不学习,也不对工作进行积极的思考。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时间长了,就会在大脑中产生惰性,失去创造的活力和激情。你的价值,也就会大打折扣。
培根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其实发现与解决问题之间,就差一步,就看你是用心,还是不用心。我们应该主动想问题,才能够提出问题,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有效解决问题,危机也能变转机
失败者说:“我失败了,这辈子完了,再也不会成功了!”
成功者说:“对于我来说,这次的失败,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不过我一定会想办法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著名企业家潘燊昌提出了一个“三C哲学”:把Change(变动)视为Challenge(挑战),反而有Chance(机会)开创出新的局面。意思就是说,面对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从容应对,不是被动等待结果,而是主动解决问题,危机也能变成转机,劣势也能变成优势,阻力也能变成助力。
没有谁愿意遭遇危机,但危机往往不期而至,给人们带来失败和损失,就像自然灾害一样,会让我们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让我们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对危机谈虎色变。
从词义上来说,危机这个词是由“危”和“机”两个字组成的,那么这个词也就包含了两层意思:“危”表示危险、危难,“机”则表示机遇、机会。那些习惯于给自己找借口,而不是想方设法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人,只会习惯性地看到危险、危难的部分,只有那些懂得找方法胜过找借口,懂得思路决定出路的人,才能始终在危机中看到机遇、机会。
危机中常常包含着转机。不管是失败还是失误,背后都隐藏着很多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慧眼识珠,从中将其挖掘出来,就能够反败为胜,就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转机。
保罗从祖父手中继承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可还没来得及高兴,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就让这片庄园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是年轻的他并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于是决心修复庄园。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可银行无情地拒绝了他;他四处求亲访友,一无所获……
他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办法,但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哀叹着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为此,他茶饭不思,闭门不出,把眼睛都熬红了。
70多岁的外祖母知道了这件事,特地跑来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呢?”
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保罗一个人走出了庄园,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忽然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他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妇女排队购买木炭。
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让保罗眼睛一亮,他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保罗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箱,送到集市上的经销店,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后来,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树苗,于是一个新的庄园产生了,几年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绽放。
面对失败,为什么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能重整旗鼓呢?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尔格曼,曾对30家工业企业的雇员进行调查和研究。他说:“那些能从失利中扳回优势的人是乐观主义者,他们确信‘我的问题是暂时的’。”而那些悲观主义者,他们把失败看成永恒的,因此往往不能卷土重来。
没有永远的危机,只有永远的转机。成功者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怎样躲避危机,而在于如何变危机为转机,因为变故通常是突如其来的,我们无法预料,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应对。当你能够从危机中看到转机的时候,你就拥有了抓住机遇的可能,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走向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遇事不应该总想着逃避,长吁短叹,怨天尤人,而应该随时转变,迎难而上。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如果我们在工作上出现了问题,不要悲伤和失望,要积极地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一次次面对危机,一次次地解决,会让我们一点点地成熟,在危机中得到锻炼,在危机中变得强大,在危机中走向成功。
越能解决问题,越能体现价值
失败者说:“不就是有几件事没做好吗,老板就这么排斥我!这日子过得太没劲了,我看换家公司算了。”
成功者说:“公司请我们进来,就是要我们来做好工作、解决问题的,事情做不好,老板肯定不高兴,不信你试试看,如果你漂亮地完成了工作,解决了问题,他肯定会换一种态度对你。”
每一个老板眼中的优秀员工,都是出色的问题解决专家。他们面对不可预期的困难,总有办法,总是从容不迫、干劲十足,他们从来不会抱怨,而是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老板眼里,这种人是无价之宝,是公司前进与发展的动力,他们深受老板信赖,最重要的岗位也是非他们莫属。
与优秀员工相对的,就是平庸的员工,他们的表现正好相反,他们遇到困难,总是抱怨不已,总是拒绝、拖延,总是不能全力以赴,根本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把自己托付给上司和同事,希望满天诸佛庇佑,好让自己能够万事如意。这样的人,永远不会通过解决问题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老板也不会委以重任,加薪与晋升也将与他无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最不缺少的是那种怨天尤人、四处挑刺、爱找借口的员工,最缺的是那种从不抱怨、积极行动,不是把问题上交给上司,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员工。
其实面对问题,总有办法,只是有的人积极主动,愿意找,有的人消极怠工,怕麻烦,不仅不愿意找,还满嘴的借口和抱怨,甚至还没有做任何的尝试,就已经给自己下了结论:没有任何办法。
只要努力,成功对于谁都是平等的。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问题总是与我们朝夕相处,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工作。问题中有机会,每一个问题都蕴含着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的机会,只有你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才能体现出你的价值,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斯坦因曼斯本来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德国国内经济不景气而失业,只身来到美国。由于举目无亲,他根本无法立足,只得四处流浪,直到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板的帮助,才在这家马达制造厂做了一名技术人员,得以生活下来。斯坦因曼斯感恩于这位老板,于是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到了钻研业务上,很快就掌握了马达制造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