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了汉高祖刘邦年迈,吕后执政的时候,长沙王吴芮等人频频在吕后耳边说赵佗的坏话,致使吕后将南越诸国视为蛮族,从此对南越王赵佗的待遇也一降再降,最后竟同其他蛮族一样对待。同时,长沙王还建议吕后颁布禁令,禁止在南越边境进行铁器交易。吕后和长沙王等人的这些做法,赵佗当然很是气愤。他想: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赵佗便再一次自称南越武帝,率军攻陷了长沙王坐守的临湘(即今长沙县),并乘胜进击,连破数县。
见此情形,西汉朝廷不得不派兵前去征讨南越。可是,当汉军越过南岭后,由于士兵根本无法适应南方酷热潮湿的气候,一时军中瘟疫流行,全体汉军将士无力迎战,只得节节败退下来。
接下来,经过几年征战,赵佗将周围的各国一一降服,并以天子自居。他一方面制定法令治理国家,一方面加紧练兵,摆出了一副要与汉朝抗衡的架势。
吕后死后,汉文帝即位。文帝为了平定天下,安抚人心,对四周蛮族皆施以恩德。而对南越王赵佗,尤其施以厚恩。文帝不仅明令将赵佗双亲墓地所在地真定赐给他做领地,而且还派人按时祭祀,任命赵佗的亲属担任高官,给予许多赏赐。赵佗得知后,激动不已,虔诚地上表,向汉文帝请罪:“从前我意气用事,看到吕后听信长沙王的谗言,挖我祖坟,诛我同族,我便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在这蛮荒之地胡作非为,自暴自弃。我现虽自称南越武帝,那不过是自我欺骗,自我陶醉罢了。我诚谢皇上的大恩大德,请求皇上原谅我一时糊涂,不明事理。请求皇上恩准我以番属臣民的身份,入京进贡。”
与此同时,赵佗又在他的辖区内宣布:“两贤不能并世,两雄不能并立,汉文帝是一位贤明的天子,从此之后,南越的帝制统统废除,南北两都归属文帝做臣民。”
从此之后,从汉文帝一直到汉景帝,南越诸国都相安无事。
许多人并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都是因为没有抓住人情的关键,而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是做人的教训。一般来说,领导者的粗暴,对外来讲会招致各种反对的力量,对内来说则会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如此一来,一个处在内外交困中的领导,又怎么能成得了气候,建立更大的功业呢?
在古汉语中惠与恩是同义语。人,天性是知恩的,如天恩、父母恩、师恩等。现代汉语中惠与利是近义词,人又是趋利的,这也是天性。在心理学的意义层面上,这两种都属于底层次的心理欲求,但其能量却相当的强大。无论如何去讲,“惠”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处理任何与人相关的事务时,我们也不妨也把它作为一种手段。
用小恩惠来成全大局,以四两拨得千斤,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经验要诀:
与人为善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行为的一种负责。生活中,许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爱的温暖,感情的温馨,但却又常常无端将满腔的爱意、友情冰封在坚硬的假面具后面。其实只要你能真正付出你的真诚和善良,那么必定会赢得共鸣,使你从中感受到一份温馨,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经验3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重用魏徵
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成为最后的赢家。此时,有人向秦王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徵,曾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后又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还曾经极力劝说建成先下手杀掉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来当面质问:“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徵的老账,都暗自替他担心。然而魏徵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徵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他不但没有责怪魏徵,反而和颜悦色地说:“此事已经过去,无须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徵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认为他们跟着皇上南征北战多年,现在封官拜爵时,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作为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大家听了,这才没有话说了。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徵,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82-魏徵
(扫描三才图会646下右图)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徵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然后向太宗进言:“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他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称是。于是.唐太宗问魏徵:“那么为什么懂得尧、舜贤明,桀、纣残暴的人,还干出许多荒唐之事呢?”魏徵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纳谏,居安思危。”唐太宗感觉魏微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采纳了他的意见。
以后,魏徵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全然不顾他的脸色。甚至有时叫唐太宗下不了台,以至于说出要把他杀掉的话。对此,长孙皇后却另有一番妙论:“我听说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所以我应该向陛下祝贺!”皇后的话如清凉的水浇灭了太宗心头的怒火。从此,君臣间的隙怨也涣然冰释。
魏徵病死时,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魂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唐太宗重用人才,魏徵能直言进谏是明君用贤臣,贤臣辅明君的典范。君臣无猜,珠联璧合,堪称后世之榜样。
许多领导者喜欢顺从自己的人,认为这样的人“听话”、“好管”。隋炀帝曾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所谓敢言真谏的人,都自说其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最后他便变得骄奢淫逸,大肆挥霍,成为了一个众叛亲离,迅速走向死亡的帝王。
这是独裁者的独特性格,他说的话,不许说不对;他做的事,只能顺着他,不许违背。也就是说,他唯一喜欢的就是那些唯唯喏喏、吹牛拍马的人;最不喜欢的则是有自己的思想,善于分清是非,又敢说话的人。于是,在他的身边打转的都是那些想升官而听话的人。其实,这样的人已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对个人、对组织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同样,古时虢国的国君也是这样一个糊涂虫。平日里他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终于亡国,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的。最后,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垂头丧气。车夫赶紧取过车上的食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进食。国君感到奇怪,车夫哪来的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问车夫:“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呢?”车夫回答说:“我事先准备好的。”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做好这些准备呢?”车夫回答说:“我是专替大王您做的准备,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呀。”
一听这话,国君便不高兴了,于是又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呢?”车夫回答说:“是的,我估计迟早会有这一天。”这次国君真的生气了,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诉我?”车夫说:“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如果是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爱听。我要给您提意见,您一定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把我处死。要是那样,您今天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了,更不用说谁来给您肉吃酒喝了。”
国君听到这里,气愤至极,紫涨着脸指着车夫大声吼叫。车夫见状,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了,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连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之后,两人都不说话了。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车夫这次改口说:“是因为大王您太仁慈贤明了。”这样一说,国君很感兴趣,接着问道:“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了您逃亡在外的。”国君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说:“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就睡着了。
这时,车夫总算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的国君,他觉得跟随这个人太不值得。于是,车夫慢慢地从国君头下抽出了自己的腿,换了一块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了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最后,这位亡国之君就这样死在了荒郊野外,成了野兽的口中之食。
经验要诀:
大凡古今中外的成功领导者,都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努力把众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一个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绝不是仅仅由于他有什么惊人的智慧、过人的胆略和良好的机遇。因为这些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即便是伟人,他首先也还是一个人,而一个人的智慧、胆略、体力等等这一切构成其能力的组成必然是有限的。回首伟人们成长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成功应该是来源于他们善于学习别人,善于借鉴别人,善于利用别人,甚至是善于控制别人,能够虚心纳言,鼓励幕僚直言敢谏。所以他们成为伟人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别人、借鉴别人、利用别人、控制别人的数量的不断积累,最终成就了他们走向伟大的质的飞跃。
就是这样,别人的智慧变成了他的智慧,别人的胆略变成了他的胆略,别人的力量变成了他的力量。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影响力,成了举世瞩目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