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枪打出头鸟,世间大多数人怕当出头鸟,习惯随大流。因此一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少数关键人物。一旦关键人物不存在,便树倒猢狲散。所以,要消灭和瓦解一个组织,攻击的重心是它的首领和核心人物,一旦把他们击倒,组织就会群龙无首。要想摆平对手,首先在知道别人最需要什么,什么是他最关心,也是我们常常所说的“软肋”,只有抓住了别人的“软肋”,你才知道从何下“刀”,否则你的刀就伤不到别人的要害,达不到你需要的效果。用古人话说即“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擒贼擒王”演绎到现在,还有另层意思,就是办事要抓住关键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管理者无论办什么事,都要首先抓住本质的核心问题,才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条理清楚。
这个故事告诫企业管理者们,平时注重培养员工或手下的自主精神及主人翁意识是何等的重要。即使遇到措手不及的事情,管理者不在场,下属也能很好地自行解决,而不至于像尹子奇军队一样,一旦“领帅”出事,便军心涣散,了无对策。
★经验90:“瞒天过海”——孔明收姜维
公元28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不久。蜀军顺利地进入祁山,夺得南安和安定两城,俘虏了魏军都督夏侯楙。在蜀军攻取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谷某县东)的时候,遇上了非同寻常的人物——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天水参军姜维。
“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孔明爱才,决心收服姜维。孔明“思之良久”,后来听说他的母亲居住在冀县,而他对母亲又非常孝顺,便派魏廷率军诈攻此城,迫使姜维恐母亲有失而领兵驰援冀县,于是,孔明乘机将他围困在城中,然后施展了一系列的计谋。
首先,孔明料定夏侯楙不会劝降姜维,却故意给他衣服、鞍马,而不让人跟随,放他去“招安姜维”。在夏侯楙临行前,孔明说:“现在天水的姜维守着冀城,他派人带着书信来说:“只要驸马(指夏侯楙)在,我愿归降。”孔明使用这个假情报,其目的不在于争取夏侯楙而是为了蒙骗他,在他的心里先投下一个姜维已有投降西蜀之意的阴影。夏侯楙刚出蜀营,忽然有几人奔走,他们自称是:“冀县的百姓,现在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顺诸葛亮,蜀将魏延到处放火,抢劫财物,我等只得弃家逃走,投上邽(县名,今甘肃省天水市)去。”在奔赴天水的路上,夏侯楙又碰到不少百姓携儿抱女而过,说的都同先前那几个人一样,他经不住这一连串情况的刺激,终于相信了姜维已经降顺蜀军的谣传。这时,天水的一些将领还没有亲身感受,都不相信真有此事,恰恰就在他们猜疑不定之际,蜀兵又来攻城,并且在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太守马遵等都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高声叫喊:“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为何背弃前言?”夏侯楙说:“你受魏恩,为何降蜀?有什么前言?”姜维回答说:“你写信叫我降蜀,怎么能这样说呢,你要脱身,却把我害了!我现在降蜀,封为上将,哪还有回到魏国的道理?”说完,就驱兵攻城,直到拂晓才退。在这事实面前,天水的将领们不得不相信姜维降蜀。其实,这又是孔明之计,他让部卒中像貌相似的假扮姜维攻城,就在这时,孔明引兵来攻冀县。冀县城中粮食缺乏,孔明又以粮草引诱姜维出城抢粮,而派魏延偷袭冀县。姜维失城后单枪匹马逃奔天水城下时,被太守马遵下令用乱箭射回,当姜维奔上邽城时,城上的将领便大骂:“叛国贼,还敢来劫我的城池!”于是又送给姜维一阵乱箭,姜维有口难辩,不由仰天长叹,他孤掌难鸣,人困马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最后只好向孔明投降。
姜维来降,他不由得向孔明跪了下去,孔明把他扶起来,请他坐下,跟他谈起军国大事,越谈越亲,彼此都觉得遇到了知己。孔明还向后主刘禅推荐,拜姜维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候。这时姜维才二十七岁。和孔明初出茅庐时一般大小。
经验要诀:
诸葛亮就是这样巧妙地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收下了姜维。他有了本地人姜维相助,占领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所属各县,凉州的边防从此更巩固了。
“瞒天过海”用在“管理老板”上,就是巧妙地利用老板(上司)的风格习惯(心理行为惯性),示假隐真,悄悄进行职场行动,只有确定后才向领导坦白公布,结领导一个意外的惊喜,当你的表现比领导预想中还好时,他一定更加赏识你。
“瞒天过海”用在“管理员工”上,就是领导层做决策时,先不要让员工知道,等到问题得以解决,再宣布真相。“瞒天过海”用在“对手竞争“中,现代竞争如此激烈,很多的时候,都需要我们以“神龙不见首尾”之势,瞒天过海,占领优势地位,等对手意识到境况改变时,已悔之晚矣!
“瞒天过海”用在经营赚钱,其技巧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将你赚钱的企图隐藏在明显的事物中,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一般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不会怀疑,此计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错觉,来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 这“瞒天过海”之计,是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正因为如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各商家在销售中容易实施,达到其推销产品、推销自己,占领市场的真实目的。
★经验91:无中生有——廉范退匈奴
公元73年的一天晚上,月明星稀,万籁俱寂。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一带)太守廉范却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地在军营帐篷内踱步思索。他的书案上摆着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兵书,却依然想不出破敌良策。眼见匈奴大举进攻,自己手下的部队只有匈奴人马的半数,怎么能奉命抵抗呢?
跟随廉范多年的部将们,见廉范苦思冥想,便建议向四邻驻军求救,共同抵抗匈奴。但廉范认为不妥。他说:“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请求增援。因为这次匈奴大举进攻,四邻皆知。有的为保存自己力量不愿发兵,有的也势单力薄分不出兵。我们首先立足自己力量,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部将们确实为难,他们说:“咱们想要打退匈奴的进攻,只有靠太守您想个以少胜多的破敌奇策。”“对,以少胜多,兵不厌诈。”廉范顿然醒悟:“三十六计中有‘无中生有’之计,我怎么一时忘记了呢。”
廉范对疑惑不解的部将们如此这般地布置一番,部将们一一领会,点头称妙,马上召集士兵们按照廉范太守的计谋去做了。
军营内外,巡逻的哨兵们举着火炬在巡营。每人手里火炬只有一团火焰。可是按照廉范的计策,每个士兵都成为手握火炬的哨兵,而且他们握的火炬,不是只有一团火焰,而是十字形火炬,用手握一头,其余三头都点着火,然后在军营里分散站开,这样,一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这时,正准备大举进攻的匈奴人看到廉范的军营内,士兵成阵,火炬如海。他们认为一定是汉朝的增援大军到来了,很是害怕。待天色渐曙,晨风凛冽,匈奴部队悄悄地收起帐篷,急急忙忙撤兵了。廉范命令士兵们战鼓敲得震天响,喊杀声铺天盖地。随即精锐部队杀了出来,追击匈奴撤退大军,匈奴兵个个心惊胆战,在慌乱中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廉范用“无中生有”计智退匈奴兵,成名远扬。
有时眼见未必就是真实,廉将军的“无中生有”就是用视觉效果上的错觉蒙蔽了敌方,可谓以智取胜,以少胜多的典范。而匈奴兵认假为真也从反面让我们受到启示。
下面也是一个利用假象而智取的故事:
北周大冢宰宇文护率军攻打北齐洛阳,临行前,命令大司空杨忠联合突厥人征服稽胡(今陕西米脂、横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可是半个月已过去,杨忠的军粮越来越少,不仅在短期内无法征服稽胡人,反而有被其困死的危险。何况,宇文护在洛阳已被齐军打败。如果这个消息再让稽胡人知道了,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中军帐内,众多北周将领都皱紧了双眉,一时想不出什么破敌取胜的好办法。过了好长时间,杨忠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说:“我们布置个圈套,让稽胡人乖乖钻进去!”
第二天下午,稽胡首领全都喜滋滋地坐在杨忠的中军帐内。这天上午,他们都接到了杨忠盛邀赴宴的大红请帖,便一个不漏地来了。
这批首领落座后,开始面露喜色地谈笑风生。这时,北周湖州刺史王杰全副武装,敲着战鼓大步闯了进来,那模样像是要上战场似的。杨忠一见,佯作不懂:“王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王杰装作不知道有稽胡首领在场,大声作答:“大冢宰(指字文护)已经攻下洛阳城。皇上听说银、夏二州之间的稽胡不老实,特地派我来和您一块儿出兵攻打他们。”
两人正言语间,假突厥使者策马奔来,刚跳下马,便气喘吁吁禀告:“杨大人,我们可汗(首领)已在长城下面布置10万雄兵。他特意派我来通报,如果稽胡不服,马上统统调来帮您打败他们!”在场稽胡首领听罢,个个呆若木鸡:“这,我们要反抗,岂不是以卵击石?”杨忠看在眼中,双手抱拳,虚情假意地安慰他们:“请放心,我北周大军决不会乱杀生灵!”
这批人千恩万谢地躬身曲腰退出,不少人回家以后越想越害怕,几天后,便相约一些胡人首领,率兵前来归顺了杨忠。其实稽胡首领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杨忠精心设计的一出假戏。
寥寥数语几句话,杨忠编造了一番军事战况,故意让稽胡人听到信以为真,结果令对方心惊胆战而顺利归降。
经验要诀:
以假乱真,是兵家出奇制胜中兵不厌诈的典型策略,是《三十六计》中“无中生有”计的变化。
大敌当前,不管怎样的计谋,只要能克敌制胜就是好计策。两军交战,就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更要明辨是非,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以假乱真有时候要运用得当,比如市场经济品牌经营者绝对要诚实守信,不能有半点虚假,包装品牌绝不可以弄虚作假,以假乱真,而是凸显其优点,张扬其个性,让消费者更容易认知和记忆,烙下美好的印记,形成头脑中的良好形象。
再比如娱乐界的那些明星大宛们,倘若脸蛋好的就突显其脸蛋的非凡,唱歌唱得好的就张扬其歌喉不简单,演戏演得好的便突出其演技,而私生活检点的当然就可以塑造清纯形象……
总之,不要无中生有,弄虚作假,以假乱真,否则,迟早会吃苦头的,套用一句的台词便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经验92:曲径通幽,施惠于人——严讷建学堂
明朝时候,有个宰相叫严讷,很有智谋,也能体恤老百姓的疾苦。有一年,他打算为家乡的人们修建一座宽敞的学堂。可是,有一户很破旧的民房正好坐落在规划的地基范围之内,如不及时搬走,就影响全面施工了。那家人是做小买卖的,既做豆腐,也兼卖烟酒。主管盖房子的人找到他家商量,想用高价买下这所房子。可那家却说:“这房子是祖传的产业,在我们手里卖掉不好,让人耻笑,出高价也不卖。”
主管人把这一情况告诉严讷,严讷说:“不用着急,先动工兴建其余的房屋。”破土动工后,还特意吩咐主管人,不要欺侮难为那户人家。工地上每天需要的豆腐和酒,就别到别处去买了,一律到那户人家买,要什么价给什么价,不打折扣,而且要预先付款。人们不知道宰相严讷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议论纷纷。盖房的主管人按照严讷的嘱咐,一些吃喝用的东西都到那里去买。那家人买卖突然兴旺起来,每天忙得透不过气来,很快又雇了人帮忙。来帮助修建学堂的人逐渐增多,那户人家卖豆腐卖酒赚的钱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添置的家具增加了好几倍,储存的大米、豆子也堆满了屋中间,连插脚的地方都快没有了。而买卖还是一天比一天兴旺。夫妻俩开始为屋子的狭小简陋而发愁了。
夫妻俩不得不商量解决的办法。丈夫说:“咱赚了这么多钱,多亏严宰相来盖学堂,当初不该不搬走。”妻子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咱写一张契约,把房子献出去,他还能再跟咱计较?”他俩把商量好的办法,告诉盖房的主管人。主管人上报给严讷,严讷对主管人说:“不能白要他的房子,可以在附近找一所房子调换给他,找的这房子比他家原来的要好一些。”房子很快找妥了,那家人非常满意,没几天就搬走了。
严讷没有武断地强行让那家人搬迁,可见他的爱民之心。他施惠于人,使那家人主动要献房,这就是他的智慧。
经验要诀:
以强制的手段也许能够处理一些问题,但往往会伤害到别人的感情,留下一些后遗症。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妨用曲径通幽的方法,不去正面处理,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手段互惠互利,又不伤害感情,很值得我们借鉴。
★经验93: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田单离间计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大举进攻齐国,接连拿下七十多座城,并包围了齐国的莒和即墨。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儿子燕惠王继位。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和乐毅不和,即位后,对乐毅心怀疑惧。
这时,齐国即墨守将田单乘机往燕国派出大量间谍,到处散布谣言,说:“齐国的国王早就死了,齐国的城市也只剩两座。乐毅之所以没有征服齐国,是因为他跟新燕王有矛盾,害怕回去后被杀掉。乐毅想以伐齐为名,拥兵自重,南面称王。”燕惠王听信这些流言,便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只得逃到赵国,燕军军心涣散。骑劫接收了乐毅的兵权后,求胜心切,一到齐国就拼命攻城。
田单不跟他交战,他命令城中居民每次吃饭时,都要把供品摆在院子里祭祀祖先,结果引来许多飞鸟。古人把飞鸟群集看作吉祥的征兆。燕军见即墨上空飞鸟成群,很奇怪,田单乘机散布说:“老天爷给我派了一名‘神师’,教我用兵。”
有个小卒对田单说:“我可以当神师吗?”田单果然让他当上了“神师”,对他恭恭敬敬,每次下令操练,都要打着“神师”的旗号。田单利用当时的迷信风气,既欺骗了燕军,又使部下个个服从他。
接着,田单又通过间谍,向燕军散布说:“我最怕燕军割掉齐军俘虏的鼻子。”燕军听说后,果然照办。守城的齐军一看,被俘虏去的齐国士卒全部被割掉鼻子,便义愤填膺,把城池防守得牢牢的,唯恐被燕军抓去。
几天后,田单又散布说:“我们的祖坟都在城外,如果被燕军掘掉,那实在太叫人寒心了。”燕军听说后,就去掘坟烧尸。城上的守军见了,更加痛心疾首。
田单见守城军民求战心切,士气高昂,便拿起工具跟大家一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也编入队伍,把家财散发给士卒。城池加固后,田单派遣使者,请求投降。
田单在约定投降的前一天,集中了1000头牛,并用五颜六色的染料,在红布上画了张牙舞爪的猛兽图案,分别披到牛身上。牛角上绑上锋利的短刀,再把浸了油脂的麻,系到牛尾上,然后又把城墙挖开几十个洞。黄昏时分,精选的5000名士兵将脸涂成五颜六色,带着兵器跟在牛的背后,一到城外,将牛尾上的麻点上火,牛又惊又痛,拖着“火扫帚”发狂地冲向燕军阵地,5000名化妆的士兵也紧随着冲去。燕军大败,主将骑劫也被乱军杀死。
田单巧妙地制造假象,为我所用,利用这种人为的矛盾,顺利地攻下了燕城,并乘胜追击,队伍不断壮大,陆续收复了大部分城池。
经验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