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关你我他
多年来,国际上对含有害物质的鱼、牛肉、粮食和玩具等商品的投诉屡有发生,为此一些国家的关系还闹得挺尴尬。食品安全人命关天,是世界各国和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通俗地说,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关于食品中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标准,在国际食品法典中有8000多项,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法典中有数千项,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有150多项,其中大部分指标要求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强化食品安全的行动计划,对食品原料污染物进行了严格监测和评估,对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相关研究。
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污染,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大类。
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疯牛病、口蹄疫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和细菌污染,可诱发食物中毒和疾病。霉变粮油中的黄曲霉素、大米中的黄变米菌、小麦中的镰刀霉素,都是能诱发食物中毒的剧毒物质。
化学性污染——主要包括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和重金属,造成的农业性、工业性化学污染。
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放射性和水源、空气、食品中的杂质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存在不安全、不卫生隐患。
人类目前所接触到的化学物质约5万种,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的有近5000种,其中为全球公认的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学物质,有黄曲霉素、亚硝胺类化合物、苯并芘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富集于体内可诱发癌变,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镉在体内的潜伏期为20~30年,有机氯农药虽已被禁用多年,但现在仍能在一些胎儿和婴幼儿体内检出。
作为食品制作原料的畜禽究竟吃了什么样的饲料,饲料中又添加了什么添加剂?作为家畜制品的消费者并不清楚。在现实中,一些肉类、水产类、奶类、蛋类、罐头类食物,确实让人无法放心享用。据相关资料显示,肉、乳、蛋中有害物质残留含量,大大高于饲料中含量,特别是滥用“苏丹红”、“孔雀石绿”、“吊白块”、“瘦肉精”等非食品添加剂的事件时有发生,使食品安全问题更是雪上加霜。用含汞饲料喂鸡,鸡蛋中的汞含量比饲料高40倍。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因癌症死亡,其中一半左右与食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质有关。最近网上传闻,国内某知名品牌奶粉的原料奶,被添加了“三聚氰胺”,使一些婴幼儿的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导致死亡,不能不让人不寒而栗。
绿色食品绿在哪儿
出自优良生态环境的食品在我国被称为绿色食品,已成为无公害食品的代名词。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质量,对绿色食品的预期和追求更加强烈。
所谓绿色食品特指经过专门机构许可,并拥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和营养类食品的统称。英语国家称之为有机食品,芬兰、瑞典等国家称之为生态食品,日本则称之为自然食品。虽然对此类食品的称谓有所不同,但在此类食品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肥料和其他化学物质的限制,均有着十分苛刻的规定。
我国规定绿色产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我国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该区域内的大气、土壤、水质均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和兽药使用准则。
——产品必须符合我国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我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与一般普通食品相区别,绿色食品通常用统一的绿色标志加以注明,分为A和AA级两个等级。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我国绿色食品注册以食品为主,共有9大类,目前已有数百种食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选择愈远的食品愈好
如同近亲不能结婚一样,食品在生物关系和空间上与人类距离越远越好。
食用远来的食物在古今中外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国人传统饮食文化中野生山珍海味,就是与人类距离较远的食品。从有利于健康饮食的角度看,食用哺乳动物肉不如食用鱼肉,食用人工饲养的家畜肉不如食用野生动物肉,食用肉类不如食用植物,食用陆地上的植物不如食用海洋中的植物,食用人工植物不如食用野生植物。如此见解虽颇具一些科学道理,但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考察,却不一定全对,食用野生动植物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提倡的事情。
长期食用过量的油腻食品,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和糖尿病,甚至大大增加患肠癌、乳腺癌的风险。海鱼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防止脂肪在血管内壁沉积,具有降低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谷、薯、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品,可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纤维素,有助于预防现代“文明病”。在人类已知的食品中,香菇在生物学关系上与人类最远,“香菇热”在国际上持续升温,食用香菇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对预防高血压、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香菇中含有过滤病毒体,可预防癌症。健康长寿取决于诸多因素,但与饮食的相关度最为密切,希望距离人类较远的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餐桌上。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觉得天然野生食品没有施用过农药、化肥,是最安全的绿色食品。实际上,判断这件事情绝非如此简单,有些天然野生食品并不完全具备无污染、安全、优质和营养的特质,一方面,天然野生植物为抵制各种外来侵害,自身会自然产生一些毒素;在对空气、土壤起到过滤作用的同时,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另一方面,许多天然野生植物生长在受到污染自然环境,特别是车流量大的公路两侧、城市的周边郊区、企业周边地带、垃圾山周围和排污沟渠或被污染的河道附近,富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以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野菜为例,尽管其水灵鲜活、颜色诱人,可绝对不属于绿色食品,而是名副其实的毒野菜,如误食可诱发食物中毒,严重的会给健康带来更大损害。
对天然野菜情有独钟可以理解,但“李逵”与“李鬼”不分会带来不必要的潜在风险。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在号称远离人类的80多种生态保健食品中,检测出了包括致癌物质苯并芘等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许多国家也有在所谓的绿色食品中检测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报道。人们对那些糊弄人的东西一定要倍加小心。
吃喝要看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简称指数)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可用来衡量某种食物或膳食组成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程度,是衡量摄入食物后诱发血糖反应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通常情形下按食物对血糖的反应程度,可分别用高、中、低指数来表示。参照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体重和慢性病发病率大有好处。
通常把葡萄糖的指数定为100,按此标准可判别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大于70的为高指数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进入血液后峰值高;小于55的为指数低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葡萄糖释放速度慢;55~75之间的为中等指数食物,消化吸收率、释放速度和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介乎于高、低指数食物之间。
笼统地说,豆类、乳类食品难以消化故指数较低,米饭、馒头等食品易于消化故指数较高。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指数低,最有代表性的是芋头。芹菜、竹笋等叶、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不超过6%,对血糖的影响很小。仅从种类上说明哪种食物属于高指数或低指数食物是比较困难的,因品种和加工方式不同,可引起谷类、薯类、水果的指数发生变化,特别是令其所含膳食纤维含量发生变化。因烹调方法不同,即使同一种食物的指数高低也会不同,大米粥比大米饭、烤地瓜比蒸地瓜的指数要低一些。
蛋白质增多可降低胃排空率和小肠消化率。主食中的蛋白质多会使指数有所降低,普通小麦面条的指数为27,意大利细面条(强化蛋白质的)的指数为37,小麦扁面条(加鸡蛋的)的指数为49。我国北方的饺子(蛋白质、纤维含量高)也属于低指数食物。
用豆类与大米混合作成豆饭,用玉米面与黄豆面混合作成馒头、面条,主食与蔬菜搭配食用,特别是把低、中与高指数的食物混合起来食用,可丰富食物种类并能较好地控制血糖量。小麦粉面包的指数为70,加入75%~80%大麦后的指数则会降至34。
在日常生活中,提倡用粗制粉制作的面包代替精白粉面包.“粗”粮最好不要“细”作。
饮食的酸碱度不容忽视
维持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它是反映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衡量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标准。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在人体体液中所有的基础体液都处于pH值大于7.0的弱碱性,血液的pH值为7.35~7.45,精液和宫颈液的pH值为7.5~9.0,其他大多数分泌液也处于弱碱性水平。将人体所有体液混合在一起的pH均值为7.30~7.35。酸性体质即指人体的内环境酸性化,具体来讲即是血液的pH值小于7.35。如果血液的pH值低于7.30人体就处在亚健康状态,人体体液的酸化过程即逐渐衰老的过程和病变的过程,极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骨质疏松、肾结石、关节炎、痛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人们越来越关注哪些食品,能够有助于维系体液酸碱平衡。通常食用碱性食物可使体液趋碱,食用酸性食物可使体液趋酸。关键的问题在于食物的酸碱性,不能仅凭食物或酸或涩的口感来加以区分,而要看食物中所含碱性、酸性元素的状态,特别是有机酸在体内吸收代谢的结果。
食物在体内要经过一个“燃烧”过程,才能以无机物的形式进入血液循环,在这个“燃烧”过程中,有改变食物原来酸碱性的可能。酸醋和带酸味的水果常被误认为是酸性食物,但它们在体内经吸收代谢反应分解成碱性物质,对体液的贡献呈碱性,其实属于碱性食物;带涩味的皮蛋常被误认为是碱性食物,但它们在体内经吸收代谢反应分解成酸性物质,对体液的贡献呈酸性,其实属于酸性食物。
概括地说,绝大部分水果、蔬菜属于碱性食物,绝大多数肉类、精细加工的食品属于酸性食物。从简单的化学原理考究,食物在体内经吸收代谢后产生的磷酸根、硫酸根和氯离子等离子较多,易产生酸性反应;产生的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和钙离子较多,易产生碱性反应。这种情形与食物的矿物质含量有关,通常含硫、磷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为酸性食物,含钾、钙和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为碱性食物。
饮用水对体内的酸碱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弱碱性饮用水可使血液呈弱碱性,可以维系人体的健康状态;酸性饮用水则可加速血液“酸化”,导致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有人认为,弱碱性饮用水遇到胃酸会被中和,对体液没有什么影响,而据有关资料显示,饮用水之所以呈弱碱性,主要是因为溶有强碱弱酸盐,此种盐是不会与胃酸完全中和的。水与一般食物不同,不需要经过“燃烧”即可直接为人体所吸收,与水同时被吸收的还有强碱弱酸盐,此种盐对血液的贡献是趋碱的。
饮食酸碱平衡注意事项
据相关资料显示,合理的酸碱饮食摄入比率为1:3。摄入酸性食物过多,是导致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因素之一。
许多独生子女有挑食、偏食的毛病,号称自己是食肉动物,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许多溺爱孩子的家长也觉得,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多吃点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有好处。因此,孩子爱吃、家长愿意给孩子吃,似乎也有她们的道理,但是长期这样吃下去易使孩子超重或肥胖不说,摄入了过量含磷、硫、氯的酸性食物,会使身体的内环境恶化导致酸性体质,甚至诱发血液酸中毒,会给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在日常配餐时要注意营养与酸碱平衡,适当减少高脂肪、高糖类、低纤维类酸性食物,增加高纤维、低脂肪、低糖类碱性食物。膳食均衡是保证健康的先决条件,也是预防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健康与长寿。蔬菜、水果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是维系人体功能所需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蔬菜、水果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呈碱性,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和牛奶等食物,可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
满足机体对水的需求。从水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对于维系机体水和电解质代谢平衡、营养平衡、酸碱平衡十分重要。在人体组织中含量最多的体液是水。成年人的体液量,男性一般约占体重的60%,女性一般约占体重的55%;青少年(14岁后)的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与成年人相仿。幼儿的脂肪较少而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较高,新生儿体液量占体重的80%。通常人体每天补水量为1.5~2.5升,成人每天摄入的水量应不低于2升,其中包括饮用水和食物所含的水分。
选用F食品和健康食品为佳
所谓F食品,即名称以英文字母F开头的食品,代表着健康、安全和环保的饮食新时尚。
新鲜(FRESH)一一绿色粮食、蔬菜和水果等食品。活力强、营养价值高,是健康的最基本保证。
健美(FITNESS)——绿色海产品等食品。具有健美和保健功能。
植物纤维(FIBER)一一富含植物纤维的绿色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食品。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