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驾崩,二世即位,二世的统治比始皇帝更加荒淫无道,潜伏的危机终于爆发。一年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帝国如同火星引燃了柴堆一样,到处爆发反秦起义,六国贵族也趁势而起,原来楚将项燕的后代项梁、项羽在江东吴中起义,刘邦也从江苏沛县起义,韩信投身于当时最有希望的项梁军中,从此开始了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当时,他不过二十出头。
韩信最早的军事生涯并不顺利。由于韩信出身低微,虽然多次向项梁、项羽献计,却从不被采纳。公元前208年,项梁因为连连取胜之后骄傲轻敌,被秦将章邯击败身亡,韩信继续追随项羽,终于勉强提升成为更值宿卫的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出谋献策,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依然是默默无闻。
当刘邦和项羽两军会师咸阳,完成灭亡暴秦的大业之后,韩信敏锐地觉察到新一轮争夺天下的战争即将到来,而自己在项羽军中不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便在项羽从咸阳返回彭城建都时,悄悄地投奔了刘邦。
刚到刘邦军中,刘邦仅仅让他担当一个连敖之职,这相当于一个仓库管理员的角色,比郎中并不高多少。怀才不遇的韩信在工作上马马虎虎,结果触犯了军法,按律当斩,他在刑场上高呼:“汉王不是要成就天下的大业吗,为何要杀壮士?”监斩官夏侯婴闻言大惊,又见韩信气宇不凡,便急令停斩,经过与韩信的交谈,他发现韩信是难得的奇才,于是向刘邦举荐他,但刘邦依然没有重用韩信,只是让他当了个治粟都尉。
虽然韩信依旧不满意,但他还是有机会可以和汉王身边的丞相萧何交流。经过交谈,萧何深深地认识到了韩信的军事天才,于是几次向刘邦推荐,但刘邦都没有在意。此时汉军营里已经人心涣散,许多人都逃亡了。终于有一天,韩信也失去了耐心而逃亡了。萧何听说韩信也逃了,大吃一惊,来不及报告刘邦,连夜骑马去追韩信,这就是被后世传为佳话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劝回韩信之后去见刘邦,刘邦正为萧何的不告而别而心急如焚,见到他,刘邦就质问他为什么逃跑,萧何回答说去追韩信了,并趁机再次举荐韩信说:“诸将易得,跑了也就跑了,但像韩信这样的奇才,举世无双。如果大王要想长期在汉中称王,韩信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大王要夺取天下,就不能没有韩信啊!愿大王三思。”这次,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选择吉日准备拜将。许多将军大都是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听说要拜大将,心中欣喜不已,都认为该是自己当大将,等到拜将之时,却发现是那个年轻的韩信,真是一军皆惊。
拜将之后,刘邦迫不及待地将韩信请入帐中,对韩信说:“丞相极力举荐将军,称赞将军的雄才大略。我想统一中原,平定天下,将军有何妙计助我?”韩信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刘邦:“大王要东征,夺取天下,您的对手是不是项羽?”见刘邦连连点头,韩信接着说:“请问在勇敢善战、强悍、对士卒仁爱和兵力强弱方面,大王能与项王相比吗?”刘邦沉默了很久,还是老实地承认:“我恐怕不如项王。”
韩信见刘邦有自知之明,便对项羽作了入木三分的分析。韩信说:“项羽虽号称勇悍仁强,但徒有其名。项羽不能用人,不择善而行,其‘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表面上恭敬慈爱,谈吐也算温和,部下有了疾病,他又很同情,备加关注;但是,部下立了功,他却有功不赏,有时官印都抚摸得没了棱角还下不了封赐的决心,这就是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现在称霸天下,要指挥各路诸侯,但不在关中建都,却东归彭城,显然是自失地利。而且,他还违背楚王原约,专以亲疏划分封地,诸侯自然生怒,并且起而效尤。试看山东诸国,已开始驱逐旧王,据国称雄,这如何致治?项王起兵以来,所过之地无不大肆杀戮。百姓敢怒不敢言。眼下人们惧怕项王威势,不敢背叛,将来各国势力逐渐强大,何人肯再服他?可见,项王虽强,却是极易变弱的。现在,大王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谋臣勇将,何敌不得摧?率领将士,仗义东征,何地不能克?”韩信见刘邦听得十分专注,又分析了刘邦争胜天下的有利条件,说:“章邯、司马欣、董翳三王虽然阻我东征之路,但他们本是秦之降将,秦地父老十分憎恨他们,怎肯诚心归附?而大王当初率军入关之后,秋毫无犯,并废除秦时苛政法令,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愿大王治理秦地。”韩信讲到这儿,向前探了探身子,满怀希望地说:“现在大王如果东入三秦,很快就能略定;三秦略定之后.便可进图天下了!”
韩信的这一席话,只听得刘邦心悦诚服,说:“我真后悔没有早日起用将军!今日听了将军的指导,茅塞顿开。此后用兵全仗将军调度,指日东征!”韩信说:“将不练不勇,兵不练不精。项王虽有许多劣弱之点,但毕竟是百战的勇将,不可轻视。现须加紧操练人马,鼓舞斗志,约过月旬,方可启行。”汉王连声称好,即命韩信去布置诸将,校阅士卒。
这次谈话,韩信初试锋芒,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利弊得失,指出了汉军必胜、楚军必败的主客观条件,并提出了东征的具体部署,使刘邦看到了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韩信在分析形势时,不是单纯从军事力量的对比着眼,而是把战争的胜负同人心的向背紧密联系起来.表现了超人的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八、张禹被举荐入仕途
班固在《汉书·匡张孔马传》的评语中,点名批评了十几位“以儒宗居宰相位”的官僚,说他们“持禄取容,被阿谀之讥”,这其中尤以张禹为甚。
张禹(?—公元前5年),字子文,西汉河内郡轵县(今河南济源南)人。张禹早年屡从名师学习,儒学功底深厚。后来开门授徒,被举为郡文学,很快就成为小有名气的儒士,深受当时儒学大师萧望之赏识。元帝末年,张禹为博士官,受命教授太子刘骜学习《论语》。张禹竭尽全力,教授有方,为刘骜所敬重,由此奠定了他日后荣华富贵的基础。
九、沽名钓誉的孝廉
前面说过,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制度,汉代主要是乡举里选,魏晋南北朝为九品中正制,唐代以后盛行科举制。汉代的乡举里选,主要是由地方官保举本地的士人到中央,经考察后授予一定的官职,选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辟除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选举制度。被推选为孝廉的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曰德行高妙,志洁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通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就称为秀才或茂才。当时的士子为了通过孝廉这一途径进入仕途,矫伪饰行,沽名钓誉,请托权贵,以获取孝廉的美名。有一个叫许武的人,被推举为孝廉。许武考虑到两个弟弟还未显名,为了使他们出名,同他们商议后,便召来全宗族的人,把家产分为三份,他自己的那一份皆是肥田广宅,两个弟弟所得家产既少又差。但两个弟弟一点都不与兄长争执,宗族和乡里的人都称赞两个弟弟的谦让而责备兄长的贪鄙,结果两个弟弟被推举为孝廉。事后,许武又召集宗族的人,向他们说明真相,并说:我现在的产业比分家时增加了三倍,现将所有的财产全部分与两个弟弟。于是,许武的名声大振,后被调至中央任长乐少府。
陈蕃任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名叫赵宣的人,父亲去世,他把父亲埋葬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二十多年,名声震动州郡。地方官把赵宝推荐给陈蕃。陈蕃与赵宝相见,问及妻子儿女,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大怒,遂致其罪。东汉的学者王符揭露当时选举的弊端时指出:“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黠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阻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首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见当时选举制度的腐朽和虚伪。
十、被哥哥举荐的霍光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把持朝政20年,子弟都位居高位。霍光死后,霍氏全族被诛。霍光执政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削减国家财政支出,减免百姓租赋,重新恢复与匈奴和亲,史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霍光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父亲霍中孺在平阳侯家当差时,和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两人分手后,霍中孺回到老家又结了婚,生下霍光。
霍去病飞黄腾达后,找到霍中孺认祖归宗,给他们留下了很多财富,霍光因此得到良好的教育。过了两年,霍去病来看望父亲,发现弟弟霍光是个可造之才,就把他带到长安,推荐给皇帝。武帝于是封霍光为郎官,这时霍光只有十几岁。
和霍去病张扬强悍的个性不同,霍光从小就小心谨慎,不因为自己的哥哥受宠而胡作非为。加上为人端正,办事机灵严谨,深受汉武帝的喜爱。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就提拔霍光担任光禄大夫(皇帝身边的官员),经常伴随皇帝车驾出行,回宫时就在皇帝的左右侍奉。这一干就是20多年,霍光兢兢业业,几乎没有出过差错,每次出宫下殿时,连起止步都有固定的地方,武帝将这些都看在了眼里。
汉武帝想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但刘弗陵年纪太小,武帝决定为他物色一个忠实可靠的大臣来辅佐。最后,汉武帝看中了霍光,命人送给他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暗示希望他像周公一样来辅佐幼主。霍光为人深沉,收到图后没有任何表示。一年后,武帝终于不行了,临终时颁下遗诏,立少子弗陵为太子,命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辅政。
十一、第五访被荐
古代的复姓较多,有的还很奇特。比如以“第五”为姓者,恐怕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在汉朝就有。下面所要介绍的一位体察民间疾苦、拯救黎民于水火的廉洁秉公之士,就以“第五”为姓,他叫第五访。《后汉书·循吏列传》还为第五访写了传,颂扬他的事迹。
第五访,字仲谋,是东汉中期京兆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第五访的祖父第五伦曾做过汉朝司空的官。祖父以后,家境衰败,沦为贫苦农民。第五访就是在这种贫困的环境里出生,又经受饥寒交迫的磨难。尤其不幸的是,第五访早年就失去了父母,只好依附于兄嫂家里,由兄嫂把他拉扯成人。
兄嫂的生活自然也是饥不能充食,寒难以添衣。在清贫至极,生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第五访稍大便到豪门富户家里当雇工,把挣来的钱奉养兄嫂。苦难的童年,磨炼了第五访的性格,使他能够体会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辛酸。贫困和苦难并没有使第五访丧志,反而激励了他勤学苦读的志气,这也许是祖父留下的遗风吧。第五访一有空闲时间,就借来富家的书籍,孜孜不倦地阅读,他特别注重学习治国之道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技艺等方面的知识。由于第五访天性聪敏,富有智慧,再加勤奋刻苦,不耻下问,学识逐步渊博起来。
由于汉代选拔官吏不把学府读书取仕当作唯一途径(正式的科举考试在隋朝才建立),这给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却有学识的第五访能够做官带来了机遇。一个偶然的机会,第五访被荐,做了某郡的功曹。这“功曹”的官,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事之权外,并参与一定政务的处理。由此,第五访开始踏入仕途。
十二、鲁肃被周渝所荐
鲁肃家财富足,但看到天下将要大乱,就卖掉田产,散尽家财。鲁肃这样做一方面是赈穷,同时也换来了好名声,以此结交天下的英雄。周瑜当居巢长将时,征集军粮,鲁肃家中有两囤米,便把一囤送给了周瑜,从此两人成为朋友。后来周瑜病重,上表要鲁肃代行他的职务,可见他对鲁肃是非常倚重的。
鲁肃很有眼光,也不是不想做官,但袁术要给他官做,他却拒绝了。因为鲁肃看出袁术没有大的作为。
后来周瑜把他引荐给孙权,孙权对他非常器重。晚上,孙权留鲁肃联床交谈,问道:“眼下汉室倾危,我想成为齐桓和晋文,你将怎样助我?”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时的霸主,显赫一时,孙权想做他们那样的人,不能说没有大志。但鲁肃却不以为然。他说:“当初汉高祖想遵从义帝却无法做到,因为有项羽为害。现在的曹操,就如同当年的项羽,将军又怎么去做齐桓和晋文?”
鲁肃霍地坐起身来,向孙权分析了形势:汉室气数已尽,回天无力了。鲁肃劝孙权立足江东,找机会剿灭黄祖,进击刘表,占据长江的中下游,然后建号帝王,来夺取天下。
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忙说:“你的一番话,真的让孤茅塞顿开啊!”
刘表死后,鲁肃又献策说,荆楚是天下之资。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不懂军事,诸将又各怀心事。刘备乃天下枭雄,又与曹操不合,应该与他结盟。
曹操下江南,群臣纷纷要求孙权投降,鲁肃却坚决主张抗击,并和周瑜一道,力排众议,说服了孙权,并建立了孙、刘联盟。鲁肃不愧是位出色的战略家。
多年之后,在孙权后来和陆逊的一次交谈中,孙权对周瑜、鲁肃和吕蒙三个人的优缺点作出了评价。孙权谈到了鲁肃的两个功绩,一个是第一次相见时,便谈到大略帝王之业;另一个是曹操大军南下,一于文官都劝孙权降曹,只有鲁肃抗言不可,并劝孙权急召周瑜迎击。这充分肯定了鲁肃的远见卓识。孙权还说,鲁肃作军屯营,能做到令行禁止、职责分明,能做到路不拾遗,这就不只是有见识的事了,而且说明他有实际才能。
可惜,鲁肃于公元217年病死,只活了46岁。诸葛亮在成都听到他的死讯,特地为鲁肃挂孝。
后来孙权称帝,感慨地说:“以前鲁子敬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子敬真是有远见呀!”鲁肃爱读书,即使作战时也是手不释卷。鲁肃是东吴最有远见的政治家,在军事上也有建树。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一位好好先生,成为诸葛葛明的陪衬。也就是说,用鲁肃的迂来衬托孔明的智,用他的无能来衬托孔明的才干。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冤枉。孔明的确是一代谋臣,但鲁肃也并不很差。即使鲁肃无法与诸葛先生比肩,但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时期,他仍然是一位出其类而拔其萃的人物。
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在隆中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的主张。这当然是深谋远虑,令人敬服。但鲁肃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对孙权提出过类似的见解,只是他的三分,是孙权、曹操和袁绍。鲁肃和孙权的交谈,无疑是另一篇“隆中对”,同样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