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预计,约翰或伊莱一定会有人叫到70美分,然后拍卖就会结束。虽然数目可以改变,结果却并非取决于只有两个叫价者。哪怕预算不同,倒后推理仍然可以得出答案。不过,关键一点是谁都知道别人的预算是多少。如果不知道别人的预算,可以猜到的结果是,均衡只存在于混合策略之中。
当然,还有一个更简单也更有好处的解决方案:联合起来。如果叫价者事先达成一致,选出一名代表叫10美分,谁也不再追加叫价,全班同学就可以分享90美分的利润。
你当然可以把这个例子当成耶鲁本科生都是傻瓜的证明。不过,超级大国之间的核装备升级过程难道与此有什么分别吗?双方都付出了亿万美元的代价,为的是博取区区“1美元”的胜利。联合起来,意味着和平共处,这是一个更有好处的解决方案。
回到你自己身上,有没有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只为不甘心得不到那一点小小的利益?我们不要皮洛斯的胜利,这种胜利约等于失败。
该放手时就放手
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人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伸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手便伸不出来。紧握的拳头伸不出洞口……
当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但就是逃不掉。并没有任何人捉着猴子不放,相反地它被自己的执著所俘虏,它只需将手放开就能伸出来。可是,鲜有猴子能放下。
该放手的时候不肯放手,并不是只有猴子这样。
一天早上,妈妈正在厨房清洗早餐的碗碟。她有一个4岁的小孩子,自得其乐地在沙发上玩耍。突然,妈妈听到孩子的啼哭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妈妈赶紧冲到客厅看孩子。
原来,孩子的手插进了放在茶几上的花樽里。花樽是上窄下阔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进去,但抽不出来。母亲用了不同的办法,想把卡着了的手拿出来,但都没有用。
妈妈开始焦急,她稍为用力一点,小孩子就痛得叫苦连天。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妈妈只好用了下下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可是她稍有犹豫,因为这个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不过,为了儿子的手能够拔出夹,这是唯一的办法。结果,她忍痛将花樽打破了。
虽然损失不菲,但儿子平平安安,妈妈也就不太计较了。她叫儿子将手伸给她看看有没有损伤。虽然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皮外伤,但他的拳头仍是紧握住的无法张开。是不是抽筋呢?妈妈再次惊惶失措。
原来,小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头张不开,是因为他紧握着一个硬币。他是为了捡这一枚硬币,所以才让手卡在花樽的口内。小孩子的手抽不出来,其实,不是因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为他不肯放手。
小孩子不懂事,那么我们呢?有没有过这样愚蠢的时刻?
生活中鱼和熊掌都能兼得的时候很少,每一次放手是为了下一次得到更多的回报。紧握双手,肯定是什么也没有,打开双手,至少还有希望。
人往往会不惜一切求取成功。可是,有些放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优雅地放弃,从经验中成长。就像松开一个握紧的拳头,我们会感到自在而有活力。
人正因为看不开、放不下才会有许多痛苦。当自己有了舍弃的智慧时,就会豁然开朗,生命会马上向你展现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致。倘若蝌蚪总是炫耀自己的尾巴而舍不得放弃,那它将始终长不成自由跳跃的青蛙。不要忘记,现在放手是为了更好地握住明天。
但是现实生活中,陷入协和谬误困境却不肯放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很多时候投资过半,行情却急转直下。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实际上,一个具有理性的人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要涉及“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然而现实中往往由于决策者思维的错位,将这两种成本相混淆,反而做出了不利的选择。
在中国的航空工业历史上,也发生过“协和谬误”的例子: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在这里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只有航空专家才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样的未来收益?
然而就是这个已经沉没了的成本,却还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人难以割舍。他们把它当作“鸡肋”,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实际上这些人不明白:沉没成本永远是决策的非相关成本,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才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所以会对决策产生这样微妙的作用,原因就在于机会成本不是现实的成本,是隐性的,而沉没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人有一种“割肉”的痛楚。成本沉没在水里着实令人感到可惜,然而伤心懊悔不是于事无补吗?还不如适时放弃,抓紧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出来。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
“我也不知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不会有什么。”大家回答。
“那好。如果像这样拿着,持续一个小时。那又会怎样?”教授再次发问。
“胳膊会有点酸痛。”一名听众回答。
“说得对。如果我这样拿着一整天呢?”
“那胳膊肯定变得麻木,说不定肌肉会痉挛,到时免不了要到医院跑一趟。”另外一名听众大胆说道。
“很好。在我手拿杯子期间,不论时间长短,杯子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
“没有。”
“那么拿杯子的胳膊为什么会酸痛呢?肌肉为什么可能痉挛呢?”教授顿了顿又问道:“我不想让胳膊发酸、肌肉痉挛,那该怎么做?”
“很简单呀。您应该把杯子放下。”一名听众回答。
“正是。”教授说道,“其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就像我手里的杯子。我们埋在心里几分钟没有关系。如果长时间地想着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蚀你的心力。日积月累,你的精神可能会濒于崩溃。那时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教授这番话的另一层含义是,如果你手中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你越来越感到吃力的话,你应该及时放弃。否则,你的身心将被拖垮。放弃很难受,但是不放弃更痛苦。所以,该放手时就及早放手,去握住真正属于你的。
弃卒保车,小舍大得
丹尼斯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为了搜集狼的资料,他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见证了许多狼的故事。他在非洲草原就曾目睹了一个狼和鬣狗交战的场面,始终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季节,在非洲草原,许多动物因为缺少水和食物而死去了。生活在这里的鬣狗和狼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狼群外出捕猎都统一由狼王指挥,而鬣狗却一窝蜂地往前冲,鬣狗仗着数量众多,常常从猎豹和狮子的嘴里抢夺食物。由于狼和鬣狗都属犬科动物,所以能够相处在同一片区域,甚至共同捕猎。可是在食物短缺的季节里,狼和鬣狗也会发生冲突。这次,为了争夺被狮子吃剩的一头野牛的残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死伤惨重,但由于鬣狗数量比狼多得多,很多狼也被鬣狗咬死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狼王与5只鬣狗对峙。
虽然,狼王与鬣狗力量相差悬殊,何况狼王还在混乱中被咬伤了一条后腿。那条拖拉在地上的后腿,是狼王无法摆脱的负担。面对步步紧逼的鬣狗,狼王突然回头一口咬断了自己的伤腿,然后向离自己最近的那只鬣狗猛扑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断了它的喉咙。其他4只鬣狗被狼王的举动吓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更加吃惊的莫过于躲在草丛里扛着摄影机的丹尼斯。终于,4只鬣狗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摇地离开了怒目而视的狼王。狼王得救了。
当危险来临时,狼王能毅然咬断后腿,让自己毫无牵累地应付强敌。这就是兵法上的“舍卒保车”。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要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凡事须从大局着想,为整体利益暂时放弃一些局部利益。兵家,商家,职场人士无不知晓其中的道理。在事业,人生的困难时期,若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得,不知舍,试图处处得利,必会处处被动,整体失利,最终受其大害。在关键时刻,进行适当的妥协是智者所为,因为暂时的妥协是为了最终的胜利。
曹操平定汉中,直逼刘备刚刚占领的西川。刘备急请诸葛亮商议对策。孔明说,曹操分兵屯合肥,惧孙权也。我们如果把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肥,牵动其势,曹操必退兵回救其南方,如此,西川可安。后来的情势果然如军师孔明所言,吴国兴兵,曹操只得放弃攻蜀而回师援合肥。刘备得以喘息,安定了西川根据地,并由此立国建业。
《三国演义》的一大看点,就是荆襄之地的争夺。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是荆州之拱卫。刘备一世枭雄,在曹操大军压境之际乱了方寸,无退兵之策,不是不智,而是舍不得将三郡割给孙吴。可见贪欲乱智,虽英雄刘备亦难幸免。
孔明的精明之处在于看清楚了大局。刘备集团欲三分天下,必须联吴抗曹。荆襄之地是当时中国的腹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点。孔明借荆州之后,一直以此为诱饵,假许还吴,其实是以此为王牌,牵动东吴踏上自己的战车,共同抗曹。
舍子取势,弃子得势,这是棋局博弈常用的技法。孔明诱使孙吴围魏救赵,自然骗不过孙权集团。只是刘备集团占有荆州之际,就一直以“借”为名,答应日后要还孙吴,如今主动把荆州的拱卫三郡还孙吴,孙吴得三郡而复望荆州,能不出兵击曹吗?
纵观历史,舍卒保车,这种策略的影子随处可见,凡成就大事者无不懂得选择和放弃。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只有果断放弃眼前的某些利益。舍卒保车,不仅是为了保住性命,而是为了更好的拥有。
明成祖永乐年间,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势大。镇守贵州的都督马烨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刺激当地的少数民族造反,以便抓住口实,彻底废除土司制度,代之以中央选派的“流官”。其中采取的最极端做法是把前任土司头目的妻子奢香脱光衣服鞭打。这一下,当地少数民族果然愤怒异常,打算起兵反叛。但被现任土司头目坚决制止了。他亲自进京上访,状告马烨。永乐帝自然对此事洞若观火,他明白马烨完全是为了明王朝利益,又清楚此时正是提出交换条件的好时机。于是召宣受辱遭打的奢香进京。永乐帝问奢香说:“马烨辱打你是错误的,我现在为你除掉他,你准备怎样报答我?”奢香叩头说:“我保证世世代代不犯上作乱。”永乐帝微微一笑,说:“不犯上作乱是你们的本分,怎么能说是报答呢?”奢香万般无奈,答应为明王朝从贵州东北部开一条通往四川的山路,以供驿使往来。奢香答应的这一条件无疑是永乐帝极其欢迎的。官府有路可通,铁鞭可及少数民族地区,那他们自然不敢再造反。永乐帝也实践诺言,随即召回马烨,将其斩首。这马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王朝的利益,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又成了最后被杀的罪状。事后永乐皇帝也说过:“我也知道马烨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我如果顾惜他,就没办法安定贵州这块地方了。”话说到这份上,即使被杀的马烨在场也不会再有什么话说的。
为了长远利益进行的妥协,是一种心机,一种眼光,一种谋略。纵观天下,凡成就大事的人无不懂得选择和放弃。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只有果断放弃眼前的某些利益。舍卒保车,不仅是为了保住性命,而是为了更好的拥有。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会面临如此残忍的舍弃。协和谬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提示是:在小利和大利面前,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其中较小的一部分,保全较大的一部分,做一个能够权衡利弊的人。在面对困境时,我们也应该能做到牺牲局部,保全大局,这样才能够化险为夷。
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时有弃车保帅之说,如果只因为心疼车的勇猛,不忍舍弃,那么一定有杀身之祸。虽丢弃了一个车,但保证了不失败,再发强攻,就仍有取胜的机会。人生就是这样,不以小利为代价,何来大成功?要懂得舍与得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一颗豁达的心胸为人处世,不计小失,这样往往就能收获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