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经典
1954800000030

第30章 道德经(5)

【译文】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 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 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 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 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淳朴。”

【原文】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 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 (第五十八章)

【注释】①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有宽厚的意思。②淳淳: 一本作“沌沌”,淳朴厚道 的意思。③察察:严厉、苛刻。④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⑤其无正也:正, 标准、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⑥正复为奇,善复 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 ,善的变成恶的。⑦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 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⑧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⑨廉而不刿:廉 ,锐利;刿,割伤。此句意为:锐利而不伤害人。⑩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光 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译文】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 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 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 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原文】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 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 长生久视⑥之道。〓(第五十九章)

【注释】①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 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 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②啬:爱惜、保养。③早服:早为 准备。④重积德:不断地积德。⑤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⑥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译文】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做准备; 早做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 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 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作根深蒂固,符合长久 维持之道。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①,以道莅②天下,其鬼不神③。非④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⑤,故德交归焉⑥。〓(第六 十章)

【注释】①小鲜:小鱼。②莅:临。③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 。④非:不仅。⑤两不相伤:鬼神和圣人不侵越人。⑥故德交归焉:让人民享受德的恩泽 。

【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不随意搅动而是与民休养生息)。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 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且鬼 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 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原文】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 ,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③。大邦不过欲兼畜人 ④,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第六十一章)

【注释】①邦:一本作国。②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一本作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交 ,会集、会总。③或下而取:下,谦下;取,借为聚。④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 。

【译文】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 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 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 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小国 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原文】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 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⑥,不如坐进此道 ⑦。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⑧,有罪以免邪⑨?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二章)

【注释】①奥:一说为深的意思,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另一说 是藏,含有庇荫之意。其实 两说比较接近,不必仅执其一。②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③美言可以市 尊: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敬仰。④美行可以加人: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⑥拱璧以先驷马:拱璧,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驷马,四 匹马驾的车。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⑦坐进此道:献上清静无为的道。⑧求 以得:有求就得到。⑨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过。

【译文】“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 ?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 “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 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②。报怨以德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④,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第六十三章)

【注释】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此句意为把无为当作为 ,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 作味。②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另一解释是大的看作小,小的看作大,多的看 作少,少的看作多,还有一说是,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③报怨以德:此句当 移至第七十九章“必有余怨”句后,故此处不译。④不为大:是说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 多起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 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 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 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③;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④。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⑤。民之从 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⑥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注释】①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② 毫末:细小的萌芽。③累土:堆土。④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一说是第二十九章错简于此。 ⑤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此句仍疑为第二十九章错简于本章。⑥学:这里指办 事有错的教训。

【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 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 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 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 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 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 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 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 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①,将以愚之②。民 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⑤, 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顺⑧。 〓(第六十五章)

【注释】①明民:明,知晓巧诈。明民,意为让人民知晓巧诈 。②将以愚之:愚,敦厚、朴实,没有巧诈之心。不是愚弄、蒙昧。此句意为使老百姓无巧 诈之心,敦厚朴实、善良忠厚。③智多:智,巧诈、奸诈,而非为智慧、知识。④贼:伤害 的意思。⑤两者: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⑥稽式:法式、法 则,一本作“楷式”。⑦与物反矣:反,通“返”。此句意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⑧ 大顺:自然。

【译文】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 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 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 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 ,和具体的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于自然。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 重③,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六章)

【注释】①百谷王:百川狭谷所归附。②圣人:一本 无此二字。③重:累、不堪重负。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 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 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 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 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 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③!我有三宝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⑤,三 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⑥;俭故⑦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⑧。今舍慈 且⑨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⑩,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 卫之。〓(第六十七章)

【注释】①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 称之词。②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 ③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有学者认为是它章错简。④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 原则。⑤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⑥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⑦俭故能广:俭啬所 以能大方。⑧器长:器,指万物。万物的首长。⑨且:取。⑩以战则胜:一本作“以阵则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