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北大状元家长大讲堂
19651000000016

第16章 成功篇:跨一步,就成功(1)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莎士比亚

细节带来成功

状元基本资料

姓名:郑军光

年龄:20

专业:计算机系

特长爱好:读书、音乐、绘画、运动

籍贯:广西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夏女士

年龄:48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初中老师

特长爱好:读书

记者:听说军光平时也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您是怎么看待他玩电脑游戏和学习的关系的?

母亲:我觉得玩电脑游戏和参加体育活动是一样的,只是一种活动方式而己。军光玩电脑时,并不占用学习时间,他是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在电脑上浏览一下,学习一下有用的知识。并不像有的孩子那样沉溺于网络中,所以,我们并不反对他玩电脑游戏。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玩电脑游戏也一样,只要有节制,孩子适当地玩玩也是可以的。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郑先生

年龄:49

教育程度:大本

职业:高中老师

特长爱好:旅游

记者:听说郑军光上学后成绩一直是全校第一,在小学时还跳过级,请问您平时是如何在学习上要求他的?

父亲:军光上学以来,上的都是重点学校,在学校里,聪明学生有的是,特别是上高中后,优秀学生很多,而且实力都差不了多少,这次高考他有幸取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认为他只是在细节上处理得更好一些!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老子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是最近几年来流行的一句话,事实也证明,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

古往今来,在各个领域,以细节制胜的事例多不胜数。远的不说,就说我国家电业中的龙头老大企业——海尔集团吧。据说当初的海尔经营管理是一塌糊涂,1985年,集团总裁张瑞敏一上台就提出“细节决定成败”。于是,海尔制定出的第一条制度是“不许随地大小便”,可见昔日海尔之情形。海尔着手内部管理,为此编写了10万字的《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了121项管理标准,49项工作标准,1008个技术标准。张瑞敏着手整理企业内部,而且愿意花大力气、花大价钱,把小事当作大事做,这样一来,海尔集团才一步步地与国际接轨,并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海尔集团张瑞敏的管理观点。细节如一台大型机器的配件,少了一个,就可能会引起整部机器的重大损伤。学习更是一样,在学习各科的过程中,学习细节是影响成绩的关键因素,如果注意起其中的细节、掌握起这些细节,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无论大考小考都不会让自己因小而失大。

在采访北大状元王军光的父母时,我们得知,王军光在学习上就是以细节来取胜的。

状元家长手记学习中细节的魅力

我和军光的妈妈都是老师,我是高中数学老师,他妈妈是初中语文老师。军光没上学前,他妈妈就有意识地引导他认识一些字,他3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查字典,这样他认识的字就多了。平时我们还有意识地向军光灌输一种思想:只有多读书,长大才能成才。

军光上小学后,我们便给他买了《上下五千年》,引导他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知识。在学习上,我们主要培养他正确的学习方法:看书时,要求他端正姿势,眼睛离书本要有一定的距离;要求他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用笔圈起来;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做练习时要仔仔细细;平时要是错一道题,我会让他做同样类型的题好几遍,直到完全吃透为止。这些在一般人眼里可能是一些小事,但我们很重视。

在我们的引导下,军光养成了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这个学习注重细节的习惯让他在小学三年级时跳了一级。小学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市重点初中,他上初中后,注重学习细节仍然是他的学习习惯。这时,我们开始培养他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完成作业。我们从不检查他的作业,所做的也只是关注他的学习进度。在他上小学和初中时,我们的辅导方式是引导性的,给他提供的只是一种思路,而不是答案。

初中三年,军光各科都很突出,初一和初二,他连续两次参加省数学比赛,都获得了一等奖。他小学老师和初中的老师都向我们夸他,说不管哪次考试,军光的卷面都很整洁,书写规范。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学习习惯好,基础学得很扎实。

中考时,军光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中考状元,在这次考试中,他的数学还得了满分,为此,好多学生家长找我们讨要他学数学的窍门。其实,他哪有什么窍门,他数学学得好,就是注重抓细节。可能是大多数男孩子长于抽象思维吧,军光的窍门就是对数学感兴趣。作为数学老师,我也很喜欢学习数学,下面,我根据我的教学心得和军光学习数学的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是培养孩子浓厚的兴趣。人们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太对了。兴趣能让人积极地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这样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愉快有效地学数学。军光的数学能学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对数学感兴趣。他小时候,只要我有空闲,就给他出简单的数学题,他回答对了,我就夸他,有时还给他小礼物;他回答错了,我就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直到他弄懂为止。

二是掌握正确的学数学的方法。当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或好奇时,家长要锻炼他学数学的能力,即转变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改变孩子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孩子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学习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够得到加强,这样就成为学习的主人。军光上小学时,我对他提出的问题都不先告诉他答案,而是先让他说出他的思路,然后一步步提示他,与他讨论。

三是在新学期要上好每一节课。数学课有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概念课,有解题思路探索和规律总结的习题课,有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和联系实际的复习课。要上好这些课来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这一点军光做得很好,上中学后,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做个总结,比如这一段时间数学学得很好,他就会总结一下经验。如果有一段时间数学成绩与自己相比没有提高,他也会认真地做个总结,看看阻碍进步的症结所在,然后在学习中逐步完善。

四是概念课上要重视老师教学过程,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他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好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中学数学有许多公式、定理和法则,而要真正记牢这些概念,必须在吃透的基础上。军光记这些概念时,是先弄懂其推导过程,有时连着做同样类型的题目好多道题。

五是习题课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做到下笔如有神;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为“进”,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即退中求进了。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本功,学数学就很容易了。军光除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外,他还要求自己做大量的习题。

遇到不是太明白的题,他会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老师和同学听,有时还与老师和同学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

六是复习数学过程中,要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要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军光在每个新学期开学前,都要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同时按着老师的规定,限期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做到举一反三、熟练应用。

总之,学习数学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在这里决心和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知难而进,才能使复习富有成效。作为数学老师,我觉得数学非常严谨、逻辑性很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有着很微妙的逻辑联系,找到这种联系,就能够解答了。

高考赢在细节

如果说高中生活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的话,那么,高一便是兴奋的起点,高二算是难熬的中段,高三则是最后的冲刺。高一、高二因为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基础越厚,才能冲得越高。军光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中是这么做的:

一是不偏科,文理科同等对待。自己喜欢的课要努力学好,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优势;不喜欢的课也要耐心听讲并尽力学好。

二是多看课外书,在掌握课本知识后,要广泛涉猎各国文化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这点相当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平日堪称优秀但却并非尖子的学生,到了高三一跃而进入班级前几名的原因,他们凭的就是深厚的文化素养。至于具体到看哪些书,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军光喜欢总体浏览,把家里的四五本厚厚的文学史都仔细读了一遍,记了四本笔记,收获不小。之后也就知道名著的价值所在,知道了该读什么。

三是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作为家长,我觉得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要有人文气氛。同样的家庭环境,如果家里的书卷气很浓的话,孩子也会喜欢看书;反之,孩子的读书欲望就不大。在我家,书是不缺的。在我们的影响下,军光小时候就喜欢看课外书。在他房间里,桌子上、床上、窗台上以及书架上都摆满了各类课外书籍和小说杂志,但却很少见到各类学习教辅用书。《新周刊》、《读者》、《读者文摘》、《青年文摘》他每期必看,各类英语课外书他也喜欢看。他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翻阅期刊杂志,碰到感兴趣的就抄下来,现在已经有了几大本摘抄。武侠小说也不例外,尤其是金庸的书,他几乎都看完了。他还爱看周星驰的喜剧片以及各类科幻片,每晚都看新闻联播。这么一来,他与人谈天头头是道,写起作文来一挥而就,其实归根到底是知识面广了,知识增加了,写文章就信手拈来。

总之,军光高一高二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都能固定下来。单调的重复不见得就是枯燥,至少每天都有事可做。军光上高中后,我们对他的学习完全放手,但我们会和他的老师去交流,然后再跟军光沟通,这对他拓展思路有很大的帮助。

上高三后,学习侧重于复习,而复习很讲究学习方法,但军光的学习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不喜欢去做过多的课外习题。但是他要求自己必须把老师要求掌握的知识吃透,他的学习方法就是做一道题,要认认真真研究透,从一道题中可以充分展开联想和推论,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且每天都将自己的心得和结论及时总结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查看。

我觉得军光能顺利地参加高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紧张和适度的松弛之间、在学习和适度的休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说实在的,高三时虽然我们劝他不要紧张,但仍然看出他有不小的压力,可是他克制了自己,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一些“大众化”的紧张心态主要是由学生对学习的一些细节忽视引起的。因此,“重细、抓细”就是他这一阶段学习的重心:

一是发现漏洞减少失败。在高三复习这段时间多背一点语文、英语的知识是很有好处的。军光是学理科的,那时他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熟悉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再重复背一遍。毕竟,多发现一个漏洞,就少了一分失败的可能。

二是正视弱项找出错点。俗话说人无完人,实力再强的人都有软肋,军光高考前怕语文,因此他就每天一套题地练习,做完题对完答案时他会看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然后分析一下错题的分布,并且和以前情况对比,来得到某些有指导性的结论,以帮助下一阶段的复习。有时发现自己有进步,他的信心就会增强。

细节决定成败!我觉得这正是军光复习过程中的写照。有了自己的复习方法,他没有像有的同学那样熬夜做题。而是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情。在高三期间他从来没有学到超过晚上11点的时候。有时候,学累了,就上上网或下下五子棋。

高考时军光的化学得了满分,事后有许多家长向我们请教他学化学的秘诀,他学化学的秘诀很简单,就是重视细节。在复习化学时,他重视那些看似“非主流”的琐碎知识点。中学化学研究的大多是具体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而“元素周期律”、“质量守恒定律”这些看似抽象的规律,在作为考点时也仍然会体现为一种对具体化学现象的考查。他在复习中除了认真记课堂笔记以外,还专门准备了三个笔记本,对复习中遇到的细节进行总结。

第一本可以说是课本内容的梳理。他基本上在高三上学期就完成这一工作,包括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本,边看边记录下课本中的以下内容:①各种单质、化合物的颜色、溶解度、存在状态和特殊性质(如毒性)等;②有机物的常温存在状态,液体有机物与水的相对密度、互溶性;③化学反应式的反应条件,如是否需要高温、催化剂、特殊酸碱环境等;④物质的实际用途;⑤物质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这些知识点相对来说较为孤立,但往往会成为某一种物质的“标签”,在难度较大的推断题中让人“眼睛一亮,喜上心头”,成为揭开迷雾的有力线索,掌握了这些知识,对他们建立了清晰、准确、快捷的“条件反射”,不仅能在考试中节省不少时间,也能在考试心理的“潜竞争”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