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仍无社会适应力、仍无成就可言的年轻人,最好尽量发挥他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以培养自己的意志为主策。
——荣格
梅花香自苦寒来
状元基本资料
姓名:刘鹏程
年龄:20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特长爱好:读书、运动、踢足球、演讲
籍贯:山西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陈女士
年龄:46
教育程度:小学
职业:农民
特长爱好:无
记者:鹏程在学习过程中,您是如何要求他的?
母亲:我家经济条件不好,他也知道。所以,他上学后,在学习上很自觉。平时他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孩子已经这么努力了,我们当家长的只有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刘先生
年龄:48
教育程度:高中
职业:农民
特长爱好:无
记者:刘鹏的高考成绩这么好,您认为什么起了重要作用?
父亲:我的文化水平很低,在学习上是帮不上他的忙的,特别是我们农村人家的孩子,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参加各种学习班,所以一切全凭他去努力。我觉得鹏程的学习凭借的是毅力,虽然他不笨,但只靠聪明,成绩肯定好不了。如果说聪明能让他考70分的话,那么毅力让他达到100分。他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好的学习方法,经过刻苦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的。
多灾多难,百炼成钢。
——莎士比亚
一般人都怕吃苦,都想过舒服日子。然而看看人的一生,很少有一帆风顺的,享尽荣华的,大多是起起落落,苦乐搀半,所谓“三贫三富不到老”。可以说,艰难困苦是人生必经的考验,与其消极逃避,不如坦然面对。其实每一次苦难都是对我们人生境界的升华。
点点碎石定会积累成山,涓涓细流定会汇聚成海,只有艰辛的跋涉与探索,只有痛苦的承受与蜕变,只有奋臂一振的超越,我们的理想才会实现,人生才会精彩,生命才有意义,明天也才会更加美好。
状元刘鹏程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境比较贫穷,他的学费是姐姐在外打工挣的钱。因为钱来的不易,他的生活非常节俭,为了省点菜,有时他的午饭只吃馒头不吃菜。但他学习非常刻苦,各科成绩都很优秀。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贫寒状元的父母,看看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一位少年不畏人生路上的坎坷,在复读后走进北大校园的。
状元家长手记家境贫穷学习努力
我家在农村,鹏程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鹏程上学后,为减轻我们的负担,他的姐姐初中没毕业就去打工挣钱。在农村孩子们的观念里,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可是,有多少人因为家庭的贫困,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校园生活,也早早地远离了自己的梦想!可能是鹏程目睹了姐姐无奈失学的场面,所以他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学习来之不易,学习非常用功。
小学和初中他都是在乡里学校上的,成绩很好,初三的时候,他在物理竞赛中得了一等奖(初赛),因此收到省理科实验班入学考试的通知书。我们全家都为他感到高兴,为此我放下地里的活儿,陪他到太原参加考试。但由于考试失利,他没能进入理科实验班,却升入一所不错的中学。那是一所民办中学,当时正在扩大招生。因为鹏程考得还不错,学校对像他这样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免除了绝大部分费用。
鹏程上高中时住在学校,因为是农村孩子,从小独立惯了,别看是第一次离家住校,一切还挺顺利,生活和学习上他都做得很好。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他考了年级第一。高一下学期,他妈妈因病住进市医院,他知道后,特别着急,一有空就去医院照顾他妈妈,后来因为没钱,他妈妈只好提前出院了。
可能是牵挂母亲的病,一段时间内,鹏程患上了“失眠症”,一到学校寝室就睡不着。为了治失眠,他想尽了办法,可是每天依然只能保证三四个小时的睡眠。那时,他每天都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进教室。这么一来,势必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在接下来的考试中,由于老失眠,他成绩下滑很快。高一下半年考试时,竟然滑到班里十几名。
为治疗自己的失眠,鹏程居然迷上看武侠小说,后来多亏了他的班主任,先是收走了他看的武侠小说,后来又找他谈话。我也赶到他们学校劝他,对他说:“你的学习机会来得不容易,你看你的姐姐,多么想读书啊。可是,因为我们没钱,她只能早早离开校门去打工。”听了我的话,他先是沉默,接着哭起来,他对我说他真的无法忍受那种失眠的痛苦才看武侠小说的。
看着憔悴的孩子,我难过极了,对他说:“你妈妈的病已有所好转,你要实在不放心,就转到县高中去读吧!转回去,可能就不会再有失眠的痛苦了……”没想到他竟然说:“这是逃避,我堂堂男儿,不能逃避失眠所带来的痛苦,我要面对他战胜他——如果不能战胜他,只能接受他。”看到鹏程决心很大,我鼓励他说:“只要你有勇气战胜失眠,就一定能战胜。”
一个月后,我再去看他时,他的失眠已经好了。他笑着对我说,他失眠时就闭眼复习白天学的各科知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只有我心里明白,他是牵挂他妈妈的病,可能是我给他说了他妈妈的病已有好转后,他没有了心理负担,失眠才好得快。可以说,与失眠的这场战役是他高一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学习。后来他对我说:“要感谢高一的失眠史,因为失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虽然失眠曾经让我如此的痛苦,但却教会了我很重要的东西:让我有勇气对身处困境的自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当我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失眠的事。我会对自己说,也许我现在正处在失眠的晚上吧,但是黑夜总会过去,我会充满希望地企盼黎明的到来,一切都会好起来!就是这句话,成为我永远的灯塔。”
在上高二的假期里,鹏程总结了一下自己高一下半年考试不好的原因,觉得要想提高成绩,就得经历一场学习效率的革命。当然,这场革命的发起者、执行者都是他自己。于是,每次上课时,他都会逼自己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在脑子里多想几遍,直到真正记住为止,他要求自己必须尽他所能记住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下课后,把思路再整理一遍,慢慢地发现这节课所有的内容他居然能全部记住,比如说:今天数学课讲了4道题,每一道是怎样的,各需要注意什么?如果错了,错在什么地方?还有今天老师又介绍了什么新的方法。
尽管他很用功地学习,有段时间成绩仍然老是下滑。在接下来的那段时间,他简直可以用学疯了来形容。有时周末也不回家,在教室里疯狂地做数学题。好几个周末的晚上,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在看书。后来,他在高二的期末考试时,在全年级排名第二。
初进高三时,由于学习负荷一下加大,鹏程有点不适应,学习时间一再加长,频繁的考试让他措手不及。这段时间他非常焦虑,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每天晚上,他学习累了后就到操场上去散步。
两个月后,他适应了高三生活。上课的时候写字写得飞快却还要保证书面的整洁,大脑不间断地接收着老师的信号却还要强迫脑细胞尽可能地记住每一句话,作业已经让他很无奈但他还要耐心地制作自己的错题本。直到有一天,他惊异地发现自己在一天内竟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时,他开始享受奋斗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
有一次他回家对我们说:“高三让我明白,人的极限就是无限。在高三,学习不仅是学习,而是成为每一个人的事业。人一生的事业有很多,但学习永远是人的第一项事业。我一定要做好这项事业。”
上高三后,好几次模拟考试,他都是年级第二的位置。但这一年高考他报了北京大学,又没有填服从调剂,结果因8分之差落榜。
落榜的消息传来,我们都替他难受,因为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他是很刻苦的,可是现在却要与大学无缘了,怎么着也有点不甘。这时候我们年纪已经大了,多年的操劳,只不过是儿女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看到他这么难过,我们只有安慰他,惟恐他过于伤心而失去信心。
在我们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又一次走进那所民办中学。由渴望大学的欣喜转为高三的继续,心情自然是非常压抑的,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他背负着一个如此沉重的使命,前几个月的生活是处在平静的郁闷中,重复着做相同的事,机械、麻木,效果不好不坏,因为没有太多的激情与活力。
为了改变这种生活,鹏程决定跑步,他说这样做可以劳逸结合,不仅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磨炼人的意志,长期坚持下来,将会受益匪浅。于是他从复读开始坚持在课外活动时间到操场跑步,每次围绕操场跑6圈,总长2400米,无论刮风、下雨、下雪,天天如此。连高考期间也没有停过。
后来他回家时对我们说:“我听一些复读的人说过,复读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高四生的压力很大,对我来说,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只要搞明白自己是在继续朝梦想前进,那么所做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有很多熟悉的题目要重新演算,有很多熟悉的表格要重新填写。一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总是在刻意地比较自己的心境有何不同,看看自己心理上是不是更成熟了。越到后来,我似乎已经没有了那种意识,俨然是一个应届生的姿态了。”
我很赞成他的话,附和着说:“你做得很好,不要把自己当成高四生,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三学生,因为你当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你通向自己信仰的天梯,没有必要担惊受怕,没有必要彷徨迷茫,只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就足够了。”
复读期间的学习方法:学透知识
在复读期间,他也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我发觉后就鼓励他说:“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只要拥有梦想,你就永远不会放弃。”他听后深深地点点头。现在回头看看,鹏程的求学经历也很有意味:有过成功,有过失败,有过喜悦,也有过泪水。但他都挺过去了,记得第二年高考后他对我说:“爸,这次复读的经历,让我学到不少人生经验,人总是要经历过很多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参透人生的真谛,但我至少懂得——没有苦,便没有甜。回忆往昔岁月,感谢生活的苦难给了我坚强的翅膀和一颗不屈于命运的心……”
听了儿子这番话,我感到无比欣慰,儿子真是长大了。不管他考得如何,我都坚信,他的复读没有白读,同时我也坚信,即使他考不上自己梦想的北大,他也不会失去信心的。他第二次高考时,信心十足,记得他考完后估分时,比后来他考的真实分数少估了2分。下面,是他自己复读时总结的学习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是课堂巧做笔记法。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思维的敏捷性和捕捉信息的洞察力。文科科目一定要做笔记,理科科目一定要注意思维。语文、英语,包括化学、生物这些全都要做笔记,要跟住老师。因为老师都富于经验,他知道哪里容易出题,哪里是重点,以前的学生在哪里容易出错,他会在讲课时一一渗透出来。所以要时刻“警惕”,老师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症结所在。而且一定要记老师的板书,好的板书是一节课的脉络,课下还要把当堂学到的知识再总结一下,不懂就问。高中三年记下来后这就是自己最大的财富。
二是英语化整为零法。我们不可能每天连续两个小时做一套英语题,但我们可以化整为零,把一套英语试题拆成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改错四个部分,利用每天零散时间完成需要时间较少的完型填空、单项选择和改错的训练,再用半个小时左右的完整时间训练阅读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天都可以训练各种题型,保证了训练的连续性,即手感,而且充分利用了零散时间,和每天连续两个小时做一套题相比,这种方法既不会引起由于连续做题而造成的学习兴趣下降,也有效地舒缓了大脑的疲劳。
三是语文的研究做题套路。对于语文复习,我并没有看过太多中外名著,我的方法是看感兴趣的杂志和研究题目。我拿到一套题目以后,一般会自己先做一遍,然后拿着正确答案仔细分析做错的地方,多看正确答案,研究做题套路。在写作文时,设想一下阅卷老师会喜欢什么样的文章,再注意一下错字、病句等就可以了。
四是数学思想化解方法。在做一道题之前,要有数学思维的意识,不要一下子就落入常规的解题思路中,而是要用某一种数学思想来解决这道题。解完后或是看完一道题的例解,就要明确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数学思想,马上找类似的题加以巩固练习。
五是化学发散联想复习法。以前鹏程认为化学学习主要靠的是认真,对思维灵活性的要求相对于数学、物理来说要低一些。但是,他在最为紧张的三轮复习阶段发现,老师常常在处理完习题之后,留下半节课的时间来领着他们进行“发散联想”式的复习,由于限制条件小,找出的答案往往会有许多,与他平时习惯做的无机框图断题有很大不同。鹏程觉得这种方法对于开阔思路,特别是消除由于长时间大量做题而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有很大帮助。
六是物理白纸分析法。物理和数学有相似之处,也需要通过做题来理解知识,但物理需要更多的思考以及理解物理过程。当遇到不解或感到矛盾的问题时,可以采用白纸分析法。即把需要研究的物理过程提炼出来,与题目分离,不考虑题目中的数据及其他不相关的条件,将相应的情景画在白纸上,从头分析,特别要注意有无摩擦力、各个力的变化和相互影响、分离、碰撞等的临界条件何时出现、不同条件下的物理过程有何不同等问题。这个方法和数学的联想抽象法有相似之处,有助于加深对物理过程的认识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考试时面对难题的应变能力,有时甚至可以发现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偏差。
在复读期间,鹏程还总结了一些学习经验:
一是天天在床头贴错题,每天将错题贴在床头,是他的发明。这样每天的考试卷或者作业本如果有错题,他就将其贴在床头,然后弄清错误的原因。他觉得很多时候犯的都是低级错误。因为天天坚持这样做,使得因“定式思维”导致的错误得以有效避免。
二是不要死学课本,多参加校内活动。鹏程在紧张的学习之外,最喜欢的是打篮球。他还是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把学生会的日常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功地组织了“元旦文艺联欢会演出”等活动。他说,有人认为做学生会工作耽误学习,这是一种偏见,如果自己学习不努力,不善于学习,即使不做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会有好的成绩。
以上这些学习方法和经验是鹏程的心得,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同学,仅供大家来参考。
刘鲁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