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揭秘古人类
1976300000007

第7章 谁是古人类“杀手”?

1.洞熊——洞穴居住权的争夺

在不开化的远古年代,人与兽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他们一边是邻居,同生在一片大地上,一边又时刻演绎着人与野兽的残酷激战。祖先能凭借智慧和武器战胜凶猛的对手,但是也有时候被野兽撕烂喉咙,变成它们的美味佳肴。凶残的动物们就像一个个的噩梦,不分白天黑夜地闯进祖先们的生活,让他们时刻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而这些野兽到底有多厉害?这么说吧,即便是今天最凶猛最残暴的动物也难以比拟其十分之一。

现代人认为憨憨笨笨的熊,是我们祖先挥之不去的噩梦,当然那时候的熊不同于现在的熊那么温驯,从欧洲到中东,从海平面到高原,都有一种叫做洞熊的怪兽在骚扰着每个可供我们祖先居住的洞穴。尤其是天气寒冷的时候,为了争夺洞穴,人熊之间屡屡展开激战,而斗争中,人类祖先不知有多少人葬身在熊爪之下。

数万年前,祖先们经历最长的战争不是人类与人类的对抗,而是人类与猛兽的斗争,洞熊就是它们中最厉害的一种。他们之间的争斗大部分是为了争夺最宝贵的资源——洞穴,人类和这些怪兽进行了血腥的战斗,一斗就是几十万年。

在一次挖掘中,人们发现了一具奇怪的古人类头骨,他的面部整个向内凹陷,明显是受到了极为有力的外部攻击。而经过仔细的鉴定后,发现凹陷的部位刚好与洞熊的爪印相吻合。由此可见,这位可怜的人是被洞熊一掌打在脸上而死的。可见,洞熊拥有着多么惊人的力量。化石向我们展示出了当时古人类与洞熊之间的斗争是多么残酷。

不过人类对付洞熊的手段也文明不到哪里去,在一具洞熊的尸骨化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如蜂窝般的刺痕,明显是被利器反复穿插而至。然而这还不算可怕,有迹象表明,在这只洞熊死后,又有人如“虐尸”般的对它的尸体进行攻击,将它弄得千疮百孔。有人认为,这是曾经被洞熊杀害的人的同伴做出的复仇行为,大家采用侮辱尸体的方式发泄自己对洞熊的痛恨。也有人认为这只洞熊之所以如此千疮百孔,是因为它不幸成为了当时年长者教年幼者如何猎杀洞熊的实验对象。不管猜测如何,都可以看出当时的古人类和洞熊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引起仇恨的源泉是对洞穴居住权的争夺。科学家们有证据表明,一些洞穴曾经被古人类和洞熊交替占领过。人类趁洞熊冬眠期间,杀死或赶走那些萎靡不振的熊类;而春季来临后,洞熊冬眠苏醒,腹中饥饿的它们又反过来袭击人类,并夺回洞穴。这样的战争周而往复,进行了很久。

相互间的仇恨化为肆意厮杀的动力,在南斯拉夫的群山之中,人们找到了人类祖先与洞熊斗争的迹象。据估计,当时至少有20头洞熊参与到这场战争中,这也许是古人类有意识地对洞熊窝巢进行毁灭性攻击的行为。当时,古人类至少出动了比洞熊多两倍的人来进行剿灭行动。没有人知道这场血战死了多少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当时的英雄,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场站斗,也知道会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到了一万年前的南斯拉夫,最后一只洞熊倒下了,人们可以安心地保住自己的洞穴,但是,洞熊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现在,人们只有通过化石来看到当时活跃于地球上的洞熊。据估计,洞熊站起来时,身高可达五米,雄性洞熊的体重可达到2000斤,今天体型最大的科迪亚克熊和北极熊在它面前简直有如熊中的“未成年人”,它们的体重仅仅只有洞熊的一半。单是洞熊的头骨就有半米之宽,相当于现今熊类的两倍之大。

这些庞然大物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们还并不是单个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它们以小家族群体的形式存在,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和联系,一个群体中约有10~20个成员。也由于一个集体中熊的数量较多,所以它们必须寻找合适的洞穴来居住。当它们找到洞穴后,还不满足于现状,往往喜欢将原有的洞穴扩大。如今,我们可以在洞熊的洞穴中发现它们为了开发洞内空间而在墙壁上留下的爪痕。

走近现存的熊类

熊是陆上肉食类动物中体形最大的。它们是由一种类似犬一样的祖先进化而成的,是犬科动物进化道路上的一个分支。熊科动物基本上都已偏离了食肉的习性,而成为杂食性动物了。全世界有八种熊:大熊猫、美洲黑熊、棕熊、眼镜熊、北极熊、印度长毛熊和马来熊。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时间可持续四五个月,在冬眠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熊冬眠的洞穴一般选在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除冬眠期外,熊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

2. 剑齿虎——300万年的厮杀

听到老虎,人类都会感到害怕,可是在祖先们生活的年代的老虎,比现在凶猛更多,它们的名字叫剑齿虎。那个时候,只要一个人独处野外,或者是洞穴中只有妇女和小孩,这种猛兽就会冲上去咬破他们的喉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祖先都是剑齿虎的盘中美食。

如果说大象、犀牛等动物已经足够凶猛的话,那么,剑齿虎就是凌驾于此类动物之上的猛兽之王。根据出土的古生物化石显示,很多凶猛的动物尸骨上都发现剑齿虎留下的牙痕和爪痕。今天,即便是最勇猛的非洲虎也难以超越它的力量和攻击性。当时,我们的祖先就与这样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并与它搏斗了足足300万年。

剑齿虎的身影曾出现在亚、欧、美洲大陆上,但化石数量出产最多的和骨架最完整的地方是在美国。美国洛杉矶有一个著名的汉柯克化石公园,这个公园在历史上是个沥青湖,在几个世纪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利用这些沥青来烧火做饭,后来白人夺取了这块土地,在沥青湖上打井采油,挖沥青铺路。不过意外的是,湖中竟然埋藏了一种看似极为凶猛的动物的化石。后来才知道,这是史前曾经雄霸一时的剑齿虎。从1875年发现第一块化石起,至今陆续有2100只剑齿虎化石被挖掘出来,此外还有大量其他脊椎动物的化石。令人疑惑的是,这二千多只剑齿虎若按年龄来分析,幼年的仅占16.6%,而青壮年的却有82.2%,表明了它们是来这里捕食,不幸陷入沥青湖而丧命的。

虽然今天它们只剩下一堆尸骨,但是当年的英姿依然可以从它们矫健的骨骼化石中领略到。当时,剑齿虎的捕猎对象是大型的食草动物,如象、犀牛等。捕猎时,它能够长时间耐心地潜伏在猎物的必经之路,待猎物走近便会猛地大吼一声,后腿用力一蹬,整个身体蹿出来,伸出前爪并高高竖起,犹如一支支短钩,扑在猎物身上,用全身的重量将两把匕首般的牙齿刺穿毛皮,深深地插进被害动物的肌体中。由于剑齿虎的牙齿太长不易拔出,它便牢牢咬住猎物不松口,疼痛使得受害者拼命挣扎,这样一来前爪和牙齿造成的创口就越大,流的血也越多,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气绝身亡,剑齿虎便轻松得到了一顿美餐。

剑齿虎如此所向披靡,和它体格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剑齿虎的体型很大,其中最大的一种肩高约1.5米,如果算上头部的话相当于一位成年女性的高度。它的体重相当于四个成年男子,也就是现存狮子的两倍。它还拥有壮实的身体,尤其是前肢。在牙齿扎进猎物的身体时,它便凭借其强壮有力的前肢稳定住挣扎的猎物。

剑齿虎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无疑是嘴部冒出的两颗獠牙,长度可达18厘米,足以将一个婴儿的胸腔刺穿。凭借獠牙,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撕裂出一个大面积的伤口,导致受它攻击的动物在短时间内因失血过多而死。

当时的环境为剑齿虎的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剑齿虎生长的时代,正处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气候十分寒冷,大型食草动物靠长毛和厚皮来抵御严冬,它们行动迟缓笨拙,容易被捕杀,为剑齿虎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但剑齿虎的消亡同样也因为环境的改变。在两万年以前,冰期结束了,气候转暖,出现了植物生长旺季,随后食植物的动物也大量繁殖起来,可是那些耐寒冷的大型食草动物,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只有向北迁移,可北极圈中并无充足的草原,便因饥饿纷纷死亡了。以捕食它们为生的剑齿虎也因此失去了食源,再想回过头来捕杀小动物或马、鹿等食草大动物时,身体的构造和能力已无法适应追捕小型且灵活性的动物。

后来,人类的捕猎手段逐渐变得更为高明,常常与之争夺食物,甚至将其视为食物。可以说世界之大却没有剑齿虎的立足之地了,只能随着大型厚皮动物的灭绝而灭绝了。

袋剑齿虎

在上新世早期的南美洲,曾生活着一类与剑齿虎非常相像的有袋类动物——袋剑齿虎,这是平行进化的一个典型范例。那时的南美洲大陆在漂移作用下与其他大陆隔绝,使得在这个地区生活的许多动物走上独特的进化道路。有趣的是,袋剑齿虎并不属于猫科动物,而是与我们熟悉的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鼠是同类。虽然它也有和剑齿虎几乎一样的两枚长达15厘米的上犬齿,但头骨的基本结构仍然与袋鼠类的十分相似,雌袋剑齿虎则长着向后开口的育儿袋。

3. 猛犸——“冰河世纪”的代言人

今天的西伯利亚,寒风依然冷峻地呼啸着,但风中再也听不到猛犸沉沉的低鸣声。在一万年以前,它们曾在这里生活过,那时人类祖先曾和猛犸有过接触,但是今天,猛犸们的声音消失在了时光的隧道里,只留下一副副尸骨掩埋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下。虽然它再也无法自己站起来,但是我们依然能领略到在万年前它们的凛凛威风。

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书,它总能将历史上某一时刻发生的事完整的保存下来,等待后人去发现。前苏联古生物学家就在无意间翻开了其中一页。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只猛犸象。人们无不为眼前的这一只猛犸象所震惊,虽然它早已在数万年前死去,但是它的皮和毛全部都保存了下来。更令人震撼的是,当人们发现它时,它的嘴中还含有一些青草。也许是在它享受食物时不小心失足掉入了冰缝中,这一幕被永久地定格下来,一万年后,它和现代人类相见。不过,当时的人们似乎并不在意,有人将这只猛犸的肉精心烹制了一番,结果得出肉不好吃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猛犸有着辉煌的历史,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猛犸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80万年前。跟人类一样,它们也有着“走出非洲”的史诗——最早的猛犸诞生于非洲大陆。它们在后来的发展中一路北上,足迹遍布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不断的向北迁移中,它们的皮下脂肪开始变厚,毛发也慢慢增多变密,耳朵却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在热带地区,象的大耳朵充当了散热器,而在寒冷的北方,这对招牌式的大耳朵反而成了累赘,所以猛犸的耳朵越变越小,最后干脆藏进了长毛里。

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在它的嘴两侧有一对弯曲的大门牙,门齿长1.5米左右,而且它们虽然不高,但身体十分肥硕,体重可达6~8吨。它的皮很厚,并且全身覆盖着浓密的黑色长毛,还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可以抵御寒冷的气候。从侧面看,猛犸身体的最高点在它的背部,从背部开始往后很陡地降下来,脖颈处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很像一个驼背的老人。

古人类是与猛犸同期进化的,那时候他们能够和平相处,但进化到了新人阶段,人们集体协同作战,捕杀成群的动物和大型的动物,猛犸象就是他们猎取的主要对象。在法国一处昔日沼泽的化石产地,人们挖掘出了猛犸象的化石。通过研究化石的排列情况发现:这是一只被肢解的猛犸象,四条腿骨前后相连排成一线,肋骨有缺失,头骨也被砸开了。专家们根据这个现场,勾画了一幅当时画面:原始人齐心协力将一头猛犸象逼进了沼泽将它困住,然后在沼泽边用石块和长矛把象杀死。人们猜想应该是先上去几个人把象腿砍下来,搭到沼泽边,接着其他人踩着象腿走到象身上,割下大块带肋骨的象肉,用长矛插着运回驻地。最后有人用工具砸开象头,吞食尚还温热的象脑,砍下象鼻,挖出内脏。运走了可食的部分,其余骨架便丢弃在沼泽里。在漫长的岁月中,沼泽逐渐干枯成为土地……在偶然的机会下被人们发现有化石,再现了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画面。

距今一万年前,猛犸彻底消失了。专家们做过仔细研究,找出了许多原因,但归纳起来就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造成的。当时由于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的缩小和草场植物的减少,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另外从内因上讲猛犸的生长速度缓慢。以现代象为例,从怀孕到产仔需要22个月,而生活在严寒地带的猛犸象专家们推测其怀孕期会更长。加之有人类和猛兽的追杀,幼象的成活率极低,一旦它们的生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其数量就会不可避免地迅速减少直至绝灭。最后,猛犸象以整个种群的灭亡标志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结束。

全球变暖让永久冻土开始融化

气候变暖给全球许多地方带来了变化,连遥远的西伯利亚也未能幸免,冰封多年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永久冻土带从435英里长的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一直向北极延伸。千年来,当地人在半岛上往来迁徙。夏天,他们带着驯鹿一路向北,横跨沼泽和池塘,穿过灌木丛和桦树林。冬天,他们再转向南方。然而,这一切都因全球气候变暖开始发生变化。以往,人们会在11月穿越结冰的鄂毕河到南部的森林里扎营。然而,去年这一行程被延迟到12月下旬,因为河上的冰面厚度始终不足以承受人们的重量。

4. 巨型短面熊——“体操运动”熊

2001年9月,美国密苏里州的建筑工人在修路时挖开一个洞穴时,发现墙壁上有多处深深的抓痕,明显是个高个头且力气十足的“大力士”留下的印记。这些抓痕并非来自原始人,也并非来自洞熊,是什么动物能划出如此深的爪印呢?经过五年的考察,科研人员确定洞穴黏土壁上的抓痕是一种已灭绝的熊留下的,它们是洞熊的“亲戚”——巨型短面熊。

据今200万年前,有一类可怕的掠食动物生活在北美大陆北部,俗称“短面熊”。由于它们的主要猎物为美洲野牛和丽牛,因而也被称为“噬牛熊”。

巨型短面熊的嘴巴异常之大,而且长满了锋利的牙齿。除此之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长长的四肢。当它们平时散步时,背部距地面约1.5米,而当其用后肢站立起来时,则要超过3.4米,目前北美发现的最大的短面熊化石站立时高达4.3米。与这种个头高大的熊相比,世界上现有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也只能甘拜下风。

虽然巨型短面熊拥有高大的身躯,但其体重却与身高不成正比。它的四肢虽很长,但却较为“苗条”,古动物学家们估算,即使在最容易发胖的秋季,巨型短面熊的体重也仅为700公斤左右,而现在比它小一圈的加拿大最大的北极熊就有660公斤重。短面熊与它的近亲洞熊比起来,其体重更是微不足道,可谓一个如同相扑手,一个如同体操运动员。

在体貌特征上,巨型短面熊与其他熊类差别较大,表现在前额上,它们同现今的非洲狮一样有着宽阔的前额,短面熊的脸型确实够短,其宽长之比为80%,而其他熊类,如黑熊、棕熊及更新世的洞熊都要小于70%,有如此短而宽的颌骨及发达的肌肉组织,难怪巨型短面熊成为了当时北美最有力量的顶级掠食者。

巨型短面熊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几乎所有晚期熊类行走时都是脚趾向内弯的“内八字”,看起来总是“步履蹒跚”的样子。短面熊类则不然,它们可以自如地行动,甚至快速奔跑,这是因为它们进化出了笔直行走的步伐。但是,它们遨游在广阔的北美稀树草原上,从最北的育空地区到阿拉斯加都有它们的踪迹。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速度的它们,不仅能够捕食美洲野牛、丽牛、北美驯鹿、三趾马及地獭等食草动物,一些食肉猛兽它们也不放在眼里,包括美洲斯氏剑齿虎、北美狮、古棕熊、恐狼、山狮等强大对手都曾被短面熊击败过,成为更新世北美大陆上最大也是最可怕的掠食者。

不过,威风一时的短面熊也逃不掉灭绝的命运。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到来对北美洲和欧洲的影响非常巨大,尤其是北美洲。在这个时期,大量大型草食动物消亡,同时期的地懒、高驼、古叉角羚、北美乳齿象等都渐渐灭亡了,短面熊爱吃的野牛也大为减少,食物量受到严重牵制。在短面熊大量减少后,出现了短面熊真空地带,在部分地区,短面熊的交配和基因交流也受到限制,出现了“孤岛”。就在这个时候,其他熊类入侵北美大陆,迅速占领了真空地带,并且这些以杂食为主要食物的熊类更具适应能力。因此,短面熊这个时候不仅面临着自然界的挑战,也面临着同类间激烈的竞争。后来,人类也迁移到这片土地上,在各种力量的驱使下,短面熊走向了衰亡,最终,一代动物中的“领袖”被历史长河淹没。

短面熊的食物——野牛

野牛体型巨大,体长200厘米左右,体高约2米,体重1000~1500千克左右;两角粗大而尖锐呈弧形;头额上部有一块白色的斑;肩部到前背有一个像瘤子一样的隆起;体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它们结小群在森林中活动,通常每群十余头;一般在晨昏活动,也有的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阴凉处休息。以啃食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竹叶、竹笋等为食。嗅觉和听觉极为灵敏,性情凶猛,遇见敌害时毫不畏惧,发现有人接近,会迅速逃走,只有在被人射杀受伤或被逼走投无路时,才会变得凶狠,对人进行攻击。

5. 大地懒——草原王者

虽然无数的动物生活在大地上,但是能以“大地”冠名于前的动物却凤毛麟角,人们将一种动物称之为“大地懒”是对其无以比拟的地位的认可。在几万年前,人类祖先从不敢与大地懒正面交锋,因为别说身形瘦小的人类,连一时称雄称霸的剑齿虎也不敢在它面前轻举妄动,一旦将其惹怒,大地懒只需挥动一只前掌,便可将剑齿虎拍死。

在数万年前的阿根廷彭巴斯大草原,驰骋着一种奇特的贫齿类动物,名为美洲大地懒。它们生活在距今约1~10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活跃于南美洲大陆,生活在草原深处的地下洞窟中,是当时体型最为庞大的哺乳动物之一。身高可达六公尺,体重约五吨,完全可以和亚洲象媲美,四肢粗壮且有锐利的爪子,后面还拖着条一米多长粗壮有力的尾巴。其力量之大,堪称罕见。

而最大的惊奇来自于大地懒的化石。从化石痕迹上看,它们明明是和人类一样用后肢行走!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其他动物也会直立行走吗?原来,大地懒的后肢骨骼非常粗壮,能够撑起全身的重量,相比起其他动物,大地赖可以轻松地将前肢和身体支撑起来。如果觉得不够稳固,大地懒还会用尾巴来固定身体。它的尾巴长而粗壮,完全可以作为第三只脚来使用。后肢加上尾巴,形成了牢固的“三足鼎立”,将大地懒直直地支撑起来。不过这样的姿势可不是为了行走,而是为了能方便地用前肢来抓取树枝和树叶为食。以这样稳固的姿态,甚至可以用它强壮的手臂与巨大的爪子将整个树木连根拔起。

除了拥有发达的四肢和厚实的皮毛之外,皮下还有内层皮肤硬化形成的“甲胄”,这样坚固的防护层足以抵挡任何食肉兽的尖牙利爪,而且它们还有极其有力的自卫武器,那就是强壮的前臂和巨爪。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大地懒偶尔也会“开荤”,从其他食肉兽口中抢走猎物。

不过虽同样是地懒,但草原大地懒不同于生活在丛林中的丛林地懒,与它的远亲树懒差别就更为巨大,草原大地懒更多的继承了大地懒的祖先“冰河大地懒”的特性,体型格外的大,主要以肉食为生,很少在阳光下活动,最喜欢捕食大蝙蝠,大地鼠,蟒蛇等生活在地下的动物。而草原大地懒的猎食方式是以静制动,它们很少会主动出击,而是静静地隐藏在黑暗之中,有时一潜伏就是数天,不饮不食,一动不动,等有动物在身边经过,这才突然闪电般的张开大嘴,一口将其吃掉。

在古生物学的研究史上,“大地懒”三个字赫赫有名,研究过它的古生物学家无不拜倒在它雄壮的英姿下。1788年,大地懒的化石首次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被发现。此发现如同一道雷鸣,震惊了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原来,人类原始祖先还曾与如此庞然大物共处过。

虽然知道了这种巨兽的存在,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何种动物。于是,阿根廷将该化石作为礼物赠给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大地懒化石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人们抄起器具,前往南美洲开始了挖掘大地懒的热潮。后来人们陆陆续续在南美洲地区发现了许多大地懒的化石,这些珍贵的化石辗转至欧洲,最后一部分化石传到了当时著名的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手上。

19世纪初期,居维叶正致力于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他仔细推敲对比了这批史前巨兽的化石,发现它与现生的三趾树懒在牙齿特征与骨骼结构上非常类似,因此用美洲大地懒的名称给它命名。居维叶一生中研究了数以千计的古生物,也完成过无数件脊椎动物化石的复原与装架,而美洲大地懒是他所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第二个亚里士多德

居维叶,法国动物学家,是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居维叶自幼被认为是神童,4岁就能读书,14岁进入斯图加特大学。由于他奇迹般的记忆力,加之极其严格的科学训练和执着的学习热情,18岁时就学有所成,开始出任诺曼底大学的助教。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同时身兼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等多种职业。他留下的不朽遗产,主要是堪称经典的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动物分类学和科学组织各方面的著作。居维叶生前的影响遍及西方世界,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第二个亚里士多德”。

6. 雕齿兽——自卫“棒球手”

在人类祖先生存的年代,到处是身形巨大的猛兽,雕齿兽便是其中之一。不同于其他猛兽的是,雕齿兽并不是靠利牙取胜,而是靠如棒球棍一样的尾巴给对手造成致命的击打。并且它还善于防卫,坚实的外壳可以让它不用出手就能将敌人逼退。这种攻防并用的动物究竟为何物?现在就去看看吧。

黄昏的余晖投影在南美洲潘帕斯大草原上,天空印上了淡雅的橘红色,一头“盔甲”上满是伤痕的雕齿兽缓缓来到河边喝水。突然,它的身体一倾斜,趴在了浅水河滩上,它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了。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画面重复在一万年前的潘帕斯大草原,以致它们没能走得更远。

这种硕大的动物虽没有野兽的凶猛,但是它却让称雄称霸的剑齿虎、袋狮等动物奈何不了。因为任凭它们力量再大,也难以掀翻一只重达一两吨的雕齿兽。当雕齿兽遇到剑齿虎时,它总会耐心地将自己藏于硕大的外壳之中,任凭剑齿虎在坚硬无比的外壳上抓扯。这种进攻显然无济于事,剑齿虎在暴怒之余只得无奈地离去。

这种善于防御的动物是一种从化石中发现的食草哺乳动物,生活在上新世至更新世期间距离现在约2500万年到1万年前的南美洲,到二百多万年前扩展到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以及巴西的广泛地带。在老家南美洲,它们占领了广泛而多样的栖息地,主要生活在开阔的草原地域。

雕齿兽的外表形似一只硕大的乌龟,所以很多人喜欢将它称为大乌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雕齿兽并不是龟类。乌龟的外壳是由背部的脊椎骨、肋骨与胸骨伸张衍生而成,为身体骨骼的一部分,所以乌龟不可能脱离外壳而存活,而且龟壳本身无法活动,所以乌龟移动起来笨重许多。而雕齿兽的外壳与乌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壳与身体的骨骼结构无关,而是由表皮结构衍生出坚硬的骨片与角质化硬皮镶嵌而形成的厚重鳞甲,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六角形骨片嵌在角质化的硬皮上,这样的鳞甲既具有一定硬度,又能够进行局部的灵活变形与摆动,使得雕齿兽不会因为身体背负重壳而活动迟钝。不过它们不能像乌龟一样把头缩入壳内,取而代之的是在头颅骨顶有一个骨冠,对头部有保护作用。雕齿兽的上下颚双侧各有七八枚终生生长的拱形臼齿,这些臼齿上有一条条的深沟,犹如被雕刻出来一般,这也是它们得名的原因。

雕齿兽的绝活不仅是坚硬硕大的外壳,还有力大无比的尾巴。一但遭到攻击,雕齿兽并不逃跑,而是如同今天的穿山甲一样缩成一团,并伺机用尾部进行反击。它能够像运动员挥动网球拍和棒球棍一样甩摆它带刺的尾部。在其尾部存在着“击打重心”,可以利用最大最锋利的刺状结构击打物体,就像一位技术精湛的棒球手。

雕齿兽之所以进化成这样,在于能更好的对付当时共存的恐鸟等掠食性动物。据悉,恐鸟站立时接近10英尺高,体重为650磅,具有非常强大的攻击力,它的腿部踢打力度足以让受害者骨折。所以,雕齿兽必须有一副坚硬的外壳来保护体内的骨骼,胃部带刺也可防止敌人的袭击。除了会被恐鸟、大型鳄鱼、袋熊掠杀外,人类祖先也是雕齿兽的威胁,但它带刺而结实的尾巴无疑成了令人不敢轻易靠近的最佳武器。

不过雕齿兽的斗争方式较为奇特,它们背对着目标站立,这样有利于尾巴使出更大的力气。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动物是面对面地站立,它们试图抑制对方的前肢攻击力量,像肢体摔跤选手一样,然后用尾部打击范围接近于对手肢体肩部或者身体中部位置,雕齿兽尾部摆动幅度是后肢的180度范围,它凭借着准确的击打,就可以将对手制服。

棒球是日本国球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在美国和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它也是一种团体球类运动,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九人,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一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

7. 狼獾——最聪明的掠食者

北京猿人的出土震惊了全世界,随着北京猿人一起出土的还有将近百种各式各样的动物化石。它们的价值一点也不亚于人类祖先的发现。其中,最多的一类是食肉目,而在食肉目中有一种令人打冷战的动物——狼獾。想到人类祖先竟曾与这种动物相处过,不禁让人心有余悸。

曾经有人亲眼目睹,一只单枪匹马的狼獾从三匹恶狼的口中夺下食物,它的威慑力足以让野狼们不敢靠近。除此之外,美洲狮和黑熊也不是它的对手,只要狼獾看中了你手中的食物,它必定能将之夺走,如果遇到抵抗者,它便会致其于死地。狼獾杀死黑熊的画面时有发生。今天的狼獾亦是如此,曾与我们祖先共存的狼獾祖先们更是威猛无比。

狼獾是世界上最凶猛最贪婪的野兽之一。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得名狼獾。它们身长可达一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貂熊、魔鬼熊、暴食者、飞熊。狼獾长着一身美丽光滑的棕色皮毛,个子不高,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一幅滑稽的表情,外表看像是一种人类豢养的温顺的宠物,而实际上却是一个连雪狼、黑熊都让它三分的臭名昭著的屠夫,是地球上敢于和人类叫板的动物之一。

狼獾在捕猎时有强得惊人的耐性,是一种不知疲倦的食肉兽,其主要食物是驯鹿。特别是在冬天,当驯鹿群从北极草原回到边缘丛林的时候,它们就会大开杀戒。对于独居的伤病驼鹿,狼獾或长时间暗中监视,待其入睡后猎杀,或对驼鹿连续几天穷追不舍,使其不能进食和休息,直到精疲力竭后就擒。对于喜群居善长跑的驯鹿,狼獾也会偷袭它们。它们会找到机会狠狠地死咬住驯鹿的颈部,让驯鹿因失血过多而死。或者用他惊人的耐力驱赶并把它们困在封冻不结实的河流等险境,直至可怜的驯鹿冻饿得奄奄一息无力还击后再捕食。由于它的腿短脚大,所以在厚厚的积雪上奔跑起来比腿长而蹄小的驯鹿容易得多。根据观测计算,它们踩在雪上的压强只有驯鹿的十分之一,所以捕捉起猎物来得心应手。

一旦捕到驯鹿,狼獾会很快将它肢解,当场吃掉一部分,其余则埋藏在几个地方,以备在漫长的冬季找不到食物时再扒出来享用。在寻找食物特别困难时,它们也会饥不择食,靠狗熊或狼群的残羹剩饭甚至腐尸充饥,因而得到一个别名即“贪吃的魔鬼”。

狼獾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它们肯聚在一起的时候只有发情期。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而公獾可达上千平方公里,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在发情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它们会坚决回击任何胆敢来犯的同类母獾,严防第三者插足。但对于前来求婚的公獾又另当别论。狼獾的妊娠期约120天,然后产下一窝幼仔,一般为1~3只,有时多达4只,两年后成熟,开始繁殖。

爱斯基摩人视狼獾的毛皮为宝物,因为这种毛皮即使在气温非常低的情况下,遇到嘴里哈出来的气也不会结冰,仍能保持柔软干燥。这对长期在寒冷的户外活动的爱期基摩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脸周围的皮毛结了冰,会很容易把脸部冻伤。

獾的经济价值

獾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珍贵野生经济动物。皮毛的经济价值较高,其皮革制品美丽大方,色彩艳丽,是制作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为三色毛,两端白色中间黑棕,毛杆粗细适中,弹性好,耐磨,制成女大衣漂亮美观,是皮革抢手货。獾毛还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獾肉可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的佳肴。獾油是由獾的脂肪提取的油脂,是治疗烫伤及烧伤的有效药物。

8. 袋獾——精神毒药

除了肉体上时刻饱受威胁,人类祖先的精神世界也不安定,在无数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总会有一声声凄厉的叫喊穿透黑夜,使本来安和宁静的美梦,难以成真。这如同魔鬼一般的动物不仅叫声邪恶,其本身的性格也暴躁而古怪,古怪到就连自己的孩子不小心从育儿袋中落下,它也不仅不心疼,还会迫不及待地将其吞入口中。

在人类祖先们生活的年代,他们经常会被一种可怕的尖叫声从梦中惊醒,它凄厉而苍凉,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尤为可怕。在塔斯马尼亚,那些最早的居民也饱受这种尖叫声的惊吓,孩子们晚上经常被吓得不敢一个人睡觉。发出如此凄厉叫声的是一种动物,人们称它为“塔斯马尼亚的恶魔”。

塔斯马尼亚的恶魔不是奇形怪状的野兽,而是形状如狗的袋獾。但是,它和狗的性格截然不同,别看它体型不算大,但暴躁的脾气令很多大型动物都敬而远之。老虎、狮子的凶猛程度都远不及袋獾。澳大利亚科学家分析了39类灭绝和幸存肉食哺乳动物的犬齿,结果发现,身形和大小都不起眼的袋獾居然是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一只6公斤重的袋獾就能够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

如此大的撕咬力和它的血盆大嘴是分不开的。袋獾的头部又阔又大,可使得张嘴的面积大为增加。在它的血盆大口里长有42枚尖利的牙齿,撕烂任何皮肉都不费吹灰之力。下颌上长着一小撮粗糙的胡须,有一身黝黑的皮毛,仅胸前及两侧和臀部夹杂着白色的斑纹。它的四条腿很短,跑动起来摇摇晃晃,甚不雅观,但是它的臀部不发达,远远望去如同没有屁股一样。袋獾在发怒时会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并且会异常大声地尖叫,非常刺耳,令人惊悚。

与其它獾类外形不同的一点在于雌性袋獾的腹部长有育儿袋,而这个袋子又与其他的袋类动物与众不同。袋獾的袋口向后开,并且拥有两个育儿袋,育儿袋都很浅。袋獾在3~4月时发情交配。雌兽怀孕期为一个月,每胎可产2~4只幼崽,大多在5月出生,出生后就躲在妈妈的育儿袋中发育。

不过由于育儿袋太浅,母亲稍微大幅度活动一下,可怜的小家伙们就会从育儿袋中掉落在地上。这时一般人都会认为,袋獾母亲肯定会心疼的将孩子叼起来再轻轻放入育儿袋中,其实不然,袋獾恶劣的脾气不仅对于其他动物,连对于自己的孩子也粗鲁残暴。一旦小家伙们从育儿袋中不慎跌出,雌袋獾就会心烦意乱地不再理会它们,不管其生死。如果雌袋獾此时正处于饥饿状态,它们甚至还会将落下来的孩子们作为美餐迫不及待地吃掉。

如此暴躁而古怪的性格当然很少有伙伴,但是它们也不屑有伙伴,它们更喜欢独自活动。一般情况下,袋獾栖息在茂密的丛林下部,常昼伏夜出。如果有些不知好歹的动物,如地栖鸟类、蜥蜴等敢从它眼前路过,它绝不会让它们安然离去。闪电式的“突然袭击”的绝招,会让要被吃的动物还没反应过来就已成为袋獾的腹中之物。袋獾还能将比自身重五倍的袋鼠活活咬死;饱餐后,它依然会发出大而持续的嚎叫,以表示自己的威严。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塔斯马尼亚恶魔”却遭遇到了真正的“魔鬼”,有数万只的袋獾感染上了一种名为“袋獾面部肿瘤”的疾病。患病的袋獾脸部开始溃烂,变得血肉模糊,并且这种病还具有传染性,许多袋獾因此遭殃,面临灭绝的危险。

奇妙的育儿袋

育儿袋为有袋类雌性腹部由皮肤皱褶所形成的囊,内有数个乳头,胎儿在发育早期就移入育儿袋内,在袋内口含乳头继续发育。袋鼠是有袋哺乳动物的一种。小袋鼠刚出生时不到三厘米长,会凭着直觉爬向母亲的腹袋。袋鼠妈妈则在自己的皮毛上为它舔开了一条小路,小袋鼠就循着这条路一步一步爬到育儿袋中。到袋中后,小袋鼠很快便能找到母亲垂下的乳头,于是紧紧地含入口中。这样几个星期之后,小袋鼠在母乳的滋养下渐渐长大。小袋鼠长到六个月后,育儿袋已装不下它,它才自力更生。

9. 麝香牛——飘香的野兽

大多数动物身上都有难闻的毛发及脏物的味道,尤其是大型动物,但是,有一种牛却不与其他动物“臭味相同”,它们身上能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麝香味,因此人们将它称为“麝香牛”。这些牛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温文尔雅,但是当遇到古人类围攻时,它们却勇猛地浴血奋战。

麝香牛身上飘有一种麝香的清香,这种味道在它们的发情期里更为明显,入秋后它们便进入发情期。夏天,它们食入了足够多的食物和营养,入秋后,公牛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准备为争得更多的妻妾而拼搏。这时,雄牛脸上的麝腺会分泌出大量含有麝香气味的液体,这些液体从脸上慢慢滑下,通过腿部附着在植物上。而有它们气味的地方就是它们的领地。公牛通过这种方法将母牛和小牛圈在其中,严加看管和保护,若有别的公牛想来插足,就会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双方怒目相视逼近,待相距几步时,则把脑袋低下去,然后奋力冲向对手,发出震天的吼叫,在原野上回荡。直到认输的一方被胜利者驱逐为止。

不过,麝香牛是一种多情的动物,这使得母牛经常被“丈夫”以外的公牛吸引,让第三者常常不战而胜。看中了别人“妻子”的公牛会在主人的领地周围游荡而不靠近,时而做出威武的动作,时而发出具有魅力的叫喊,以自己威风凛凛的一面去吸引异性。而那些不安分的母牛常常会见异思迁,趁着“丈夫”不注意时慢慢向外磨蹭,等待离开一定距离后,突然向外飞奔,与勾引者私奔而去。等公牛发现时,为时已晚。

这种有趣的动物在距今78万年前就出现了形迹。虽然叫做“牛”,但麝香牛实际上是一种属于羊科或羚羊科的动物,长着一对坚硬而永不脱落的犄角。这对犄角先向外,再往下,再向前,尖利的角尖则向上翘起,像一把令人望而生畏的钢叉。麝香牛全身长满长长的毛发,就像个巨大的绒球。当一个群体聚在一起时,远远望去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它们长而多绒的毛发虽然是抵御严寒所必须的,但也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因为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有时温暖的气流也能带来一场大雨,加上寒风一吹,它们身上的水就会冻成一层厚厚的冰甲,结果那些可怜的家伙个个都变成了大冰坨子,动弹不得。气温回升后,它们能慢慢地动起来,但是如果气温一直低而不上,有的麝牛就会被活活冻死。

平时,它们总是一副思考者的模样,要么深沉地站着,要么缓慢行动。它们性情温顺,从不惹是生非,即使强敌来临,它们也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总是严阵以待,从不主动攻击。当意识到有危险时,它们会采取集体防御战略,自动围成一个圆阵,把弱小者放在中间,用其庞大的躯体,组成一道有效的防护墙,对来犯者怒目而视,竖起那坚硬如钢叉的犄角。一旦受到攻击,他们便会狂奔起来,快如闪电,地动山摇。它们的前半身显得格外矫健有力,是重量集中的地方,在拼搏争斗时,勇猛顽强,锐不可当。

麝香牛是一种对同伴非常友爱的生物。如果在斗争中,同伴受伤时,其他麝香牛都会留下来陪伴,不忍弃它而去。在荒野里,这是对付它们主要的天敌——野狼最好的方法,因为只要不落单,野狼就很难得逞。这种同伴友爱因有利于族群的生存而得到了强化。

但在人类原始祖先出现后,麝香牛的日子便不得清净了,如此温文尔雅的麝香牛不会主动攻击古人类,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为它们惹来了杀身之祸。古人类可以很容易靠近它们,然后发动突然袭击。当然,麝香牛不会甘为鱼肉,它们会用粗壮的犄角奋起抵抗,很多古人类在与麝香牛的斗争过程中丢掉了性命。

麝香牛的队形

麝香牛不像驯鹿那样会组成庞大的队伍,通常一群只有几头或十几头,母牛和小牛被夹在中间,四周由公牛警戒和照顾。虽然在前面领路的总是一头公牛,但动物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牛群在跋涉草原及牧地时的实际领袖却是一头老牛,而且通常都是一头怀了胎的母牛。也就是说,它们仍然是一种母系氏族。除此之外,许多母牛又分别组成自己独立的小组,而且每组都有自己的领袖。但是,个别不受欢迎的公牛,没有一个小组肯接受它,只好自己孤零零地在草原上闯荡。

10.袋狮——狮中之王

三万年前,一位人类祖先来到了一个阴暗的洞穴中,他拿起一块石头,心中回想着袋狮的模样,然后嘴中边痛恨地念着代表诅咒的话语,边将袋狮绘于墙壁上。他愤怒而无奈,或许因为几天前,他的伙伴刚葬身在袋狮的利爪下。三万年后,人们发现了这幅画,了解到了袋狮的真实面目。

在弱肉强食的生物圈儿中,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凶猛。尤其是在数万年前,各种食肉动物都庞大而勇猛无比,要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须冷酷而残忍。于是,洞熊、袋獾、大地懒等猛兽的齿印深深印在了各种动物和人类祖先的尸骨上。而袋狮也继承了它们残酷的血统,作为猛兽之王肆虐一方。

袋狮的故居澳大利亚曾是古兽的乐园,在踏上对澳大利亚沙漠的探索之路时,你必须时刻警惕,因为那些称霸一时的古兽的子孙们或许会突然出现在你身后。在关于此项问题的一个调查中,人们假设如果时空可以并列,那么你在澳大利亚沙漠中“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调查结果表明,遭遇袋狮的猜测比较多。

袋狮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肉食性动物,也是当地最大的肉食性有袋类。它在森林、林地、灌丛带及河谷等地进行猎食。草食性的树熊和袋熊是袋狮的近亲。而袋狮是所有现存及已灭绝的哺乳动物中,咬劲最强的一种。重100公斤的袋狮可以将一头重250公斤的狮子咬死。它是有袋类动物中的职业猎食者,捕食双门齿兽及巨型短面袋鼠等大型动物可谓轻而易举。它有极其强壮的前肢和可收缩的爪,这都是有袋类中未曾有过的。它有锋利的裂齿及强壮的颚肌,可以把猎物撕开一大片的肉。这些特征综合起来看,它有可能会攀树,并懂得保存猎物的腐肉。袋狮肩高75厘米,长1.5米。它们平均重101~130公斤,个别的可重达124~160公斤,体型和雌狮及老虎比较相似。

在祖先们生存的年代,诸如袋狮般的有袋动物似乎就是恶魔的象征。科学家近来在澳大利亚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当地有袋动物的分析,甚至连远古动物的化石也挖出来研究,终于首次真正认识到了有袋食肉动物们的“牙口”和咬劲儿。科学家分析了39种现存和已灭亡的食肉动物的头颅骨,将它们各自犬齿咬下去产生的力量系数计算出来,结果显示现存哺乳动物个体中,有“塔斯马尼亚的恶魔”之称的袋獾堪称是其中最凶狠的动物。重仅六公斤的它张口咬东西的力量很大,一口下去就可以轻易地把三十多公斤的袋熊送上西天。但与曾经生活于三万年前的澳大利亚袋狮相比,袋獾居然还略逊一筹。一百多公斤的袋狮咬劲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它被誉为“凶狠之王”,超越袋獾是凶猛的顶级掠食动物。

能一睹袋狮“风采”的还是同袋狮一起生活在数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在当时,袋狮也是危及他们生命的天敌。弱小的古人类在袋狮面前显得弱不禁风,即便有了石质武器,他们仍然经常葬身于袋狮的利爪之下。于是,祖先们将痛恨的袋狮刻在了洞穴的壁画上,真实的描绘出了他们与这种猛兽的斗争过程。

从壁画中可看出,当时袋狮的体型与现代猎豹较为相似,长着较大的前肢,前爪厚重且有力,明显是用来攻击猎物的最佳武器。另外,壁画上还透露了人们之前从未挖掘出的关于袋狮的信息。袋狮身上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它的背部有条纹状的花纹,尾巴为簇绒状,并且两只耳朵是竖立的尖耳。这些特征是从化石中难以得到的。可见,三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已经与袋狮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并且产生过斗争,古人们通过将袋狮的外形刻于墙壁上,希望得到袋狮的力量,并且诅咒袋狮死于自己族人的手下。

动物的天堂——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土辽阔,物产丰富,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整个西欧大一半。澳大利亚也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全球第四大农业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特有植物占总数的75%,有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总数的69%。全球的有袋类动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